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至西汉治国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异彩纷呈 秦朝 法家思想,严刑峻法 西汉初—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汉武帝时 儒家思想,正统独尊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至西汉治国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异彩纷呈 ——法家思想,严刑峻法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儒家思想,正统独尊 春秋战国 秦 朝 西汉初 汉武帝时
第馔黜百家,独尊术 一个王朝一个帝王一个读书人 盒 匈 西汉 汉时趣仝用 西汉(前202公元9年)汉武帝(前15687年)董仲舒(前179104年)
一个王朝 一个帝王 一个读书人 西汉(前202-公元9年) 汉武帝(前156-87年) 董仲舒(前179-104年)
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 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 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 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如果你生活在汉初,你建议用哪家思想治国? 1、汉初的“无为而治” (1)客观原因: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黄老之学适应了当时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主观原因: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 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 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 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如果你生活在汉初,你建议用哪家思想治国? 1、汉初的“无为而治” (1)客观原因: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黄老之学适应了当时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主观原因: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
概念阐释什么是“无为而治”?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 治”:治理。 意思是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无为而治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 不做。应该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 道而为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 “治”:治理。 意思是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无为而治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 不做。应该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 道而为。 什么是“无为而治”?
、提出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表现: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释 “无为 放奴婢、复员士兵、和亲、萧 而治” 规曹随) 影响:
一、提出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无为 而治”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释 放奴婢、复员士兵、和亲、萧 规曹随) 影响 : 原因: 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