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热力学能、焓、嫡、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物理意义 2.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基础内容 3.掌握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各种计算方法 4.掌握过程的△S、△G的计算 5.掌握△G与温度的关系式,及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重点: 状态函数的性质:焓和焓变:自由能和自由能变:反应热和自由能变的含义 及其计算:自发性判据 难点: 焓、熵、自由能的概念利用吉布斯自由能判断过程的自发性。 课堂组织: 热力学是研究各种形式能量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化学热力学主要解决的问 题:1.反应能量的变化:2.在确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 化学热力学的核心理论有三个:所有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是守恒的,各种 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事物总是自发地趋向于平衡态:处于平衡态的物质体系可用 几个可观测量描述。 热力学理论已经解决了物质的平衡性质问题,但是关于非平衡现象,现有的 理论还是初步的,有待进一步研究:热力学在具体问题中的实际应用,仍有广阔 的发展前途。 §2-1基本概念 一、体系与环境(System and surroundings: 体系(System):被研究的对象;它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 组成的宏观集合体。系统具有边界,这一边界可以是实际的界面也可以是人为确 定的用来划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环境(surroundings):与体系有关的其他部分。 体系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根据系统和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传递情况的不同,将系统分 为以下三种情况: 敞开体系(open system):与环境有物质交换也有能量交换: 1
封闭体系(closed system):与环境无物质交换有能量交换: 孤立体系(isolated system):与坏境无物质、能量交换 例:NaC+AgNO=AgCI+NaNO 含有反应物和产物的水溶液就是体系。—封闭体系 二、状态与状态函数(tate and state function), 在一定条件下,体系的性质不再随时间而变化,其状态就是确定的,所以 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描述系统这些宏观性质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 数,例如压力、体积、温度等。 状态:系统的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 状态函数:描述系统性质的物理量。(p,V) 特点:(1)状态一定,状态函数一定。 (2)状态变化,状态函数也随之而变,且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只与始态、终态有 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3)恢复原样,变化值为零 (④)系统的性质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例如:pV=RT,就描述了理想气体性质 P,Y,T和n之间的关系。所以描述系统状态时,选择必要的能确定系统状态的 几个性质就可以了。 例: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其状态函数一定时,气体的压力为一定值。 如气体从始态100KPa变化到终态200KPa,那么无论是一次加压到200KPa,还是 先加压后减压到终态,变化值始终为10OKP阳.故压力为状态函数。 三、广度(容量)性质和强度性质(extensive,intensive properties)》 体系的状态性质,根据它与体系中物质数量的关系,可分为两类: 广度(容量)性质:体系性质的数值与物质的数量成正比,具有加和性, 强度性质:体系性质的数值与物质数量无关,无加和性 例:从、V、W、H、S、G、—广度(容量)性质 c、p、P、T、E—强度性质 四过接与途径(process and path.) 过程:体系状态发生变化的经过。 根据过程中系统的,么,T变化特点,将过程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定温过程:始态、终态温度相等,并且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个温度。 2
定压过程:始态、终态压力相等,并且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个压力 定容过程:始态、终态容积相等,并且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个容积。 途径:体系由同一始态到同一终态所经历的不同步骤。 五、热和功(heat and work). 1.热(Q) 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存在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称为热。 热力学中规定:系统吸热Q>0:系统放热Q<0 Q不是状态函数,其值与具体的变化途径有关。 2.功(W 系统与环境之间以除热以外的其他形式而传递的能量称为功。 环境对系统做功W>0:系统对环境做功W<0。 W与Q一样也不是状态函数,其值与具体的变化途径有关。 功分体积功和非体积功两大类。 体积功:由于系统体积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例如:气 缸中气体的膨胀或被压缩。 若忽略了活塞的质量及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力,活塞截面面积为A, 在恒定外压过程中,系统克服外压,膨胀,活塞移动距离1,在定温下系统对 环境做功, F=-F1而E.1=Ax·A W=-.·A·=-,·△V=-(K-) 式中,分别为膨胀后和膨胀前的气缸的容积,即气体的体积。可见,在 定容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体积功的交换。 非体积功:体积功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功为非体积功,如电功、表面功等。 六、热力学能(U)(thermodynamic energy,) 1定义: 在不考虑系统的整体与和势能的情况下,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的全部能量之 和称为体系的热力学能,又称为内能,记作U。 微观粒子的全部能量来自于微观粒子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这些运动与作用包 括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与排斥,以及分子内原子间的相 互作用,原子内核与电子的相互作用,核内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等。当系统内部 3
组成的物种的物质的量以及某些条件确定之后,即系统的状态一定时,系统内部 的能量总和(热力学能)就有确定的值。所以,热力学能(U)是状态函数,其 变化量4U与途径无关,其绝对值不可测定。 2.特点: ★体系的重要状态函数: ★广度(容量)性质,具有加和性。例如:50g水的热力学能(U,),100g 水的热力学能(U=2U) 七、热力学第一定律(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即封闭系统发生状态变化时, 其热力学能的变化等于过程中环境与系统传递的热与功的总和。 例如:一封闭系统,从某一始态(此时热力学能为以)变化到某一始态(此时热 力学能为),在此过程中,系统从环境吸热为Q,同时环境对系统做功为瓜,此 时, -=0+W 或4=0+W 上式为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适用于任何过程)。 使用时注意:1.热和功的正负号 2.单位要一致在特殊条件下,热力学第一定律呈现其特殊的形式: ●孤立体系的过程:孤立体系0,华0,所以4户0。即孤立体系 的热力学能是守恒的。 例:一体系从始态变到终态,从环境中吸热100KJ,对环境做功50KJ, 分别计算体系和环境内能的变化。 :体系:Q-100KJ,W=-50K AU(体)=Q+W=100-50=50KJ 环境:Q=100KJ,W=50K」 △U(环境)=Q+W=100+50=50KJ 环境与体系的内能变化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循环过程:系统由始态经一系列变化又回复到原来的过程叫做循环过程。 4U-0,Q-W。 §2-2热化学 热化学: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来讨论化学反应热效应的科学
一,反应进度(advancement of reaction) aA+dD→yY+zZ 0=∑B 反应进度ξ用以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对任意化学反应V一生成物 或反应物B的化学计量数,对于反应物它是负数,对于生成物则是正数。化学计 量数的量纲是1,上式中 YA=-a vo =-d Vy=y V2=2 1.定义: 反应t时刻时,反应物的量减少,产物的量增加,各物质的量为n(),则: 5==”a0-0 2.单位:mol 3.在反应进行到任意时刻,可以用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反应进行的 程度,所得的值都是相同的,即: 5=A4=Ama=4n-△n V Ve Vy Vz 反应进度被应用于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定义等方面. 例:合成氨反应 N2(g+3H(g)→2N2H3(g) to时np/mol3.010.00 0 t时ng/mol2.0 7.02.0 t2时e/mol1.5 3.0 2 6=n-2.0-30mol=1.0ml vN2) 6=_0-10.0mal=10ml v(H.I -3 (NH,)(20-0)mol=1.0mol (NH 2 点=l.5mol (1/2)N(g+(3/2)H(g)-→NH(g)3 to时n/mol3.010.00 0 t时ne/mol2.0 7.02.0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