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人与环境的界面设计
第9章 人与环境的界面设计
9.1人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 1.分区最舒适区、舒适区、不舒适区、不能忍受区, 见图91 2.创造良好作业环境的途径 1)对现有的作业环境进行评价,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改 善措施。 2)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运用一切技术资料,对作业环境 予以充分论证和考虑,提出妥善解决不良环境因素的方 法
9.1 人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 1. 分区 最舒适区、舒适区、不舒适区、不能忍受区, 见图9-1 2. 创造良好作业环境的途径 1)对现有的作业环境进行评价,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改 善措施。 2)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运用一切技术资料,对作业环境 予以充分论证和考虑,提出妥善解决不良环境因素的方 法
9.2人与热环境 921影响热环境的要素 1气温:传导、对流、辐射(第二热源) 2气湿:相对湿度在80%以上称为高气湿,在30%以下为 低气湿。 3气流:温差愈大,产生的气流愈大。 4热辐射:正辐射(使人体受热),负辐射(使人体散 热) 922人体的热平衡 人体所受热源: 1)机体代谢产热; 2)外界作用的环境热量,见图92
9.2 人与热环境 9.2.1 影响热环境的要素 1.气温:传导、对流、辐射(第二热源) 2.气湿:相对湿度在80%以上称为高气湿,在30%以下为 低气湿。 3.气流:温差愈大,产生的气流愈大。 4.热辐射:正辐射(使人体受热),负辐射(使人体散 热)。 9.2.2 人体的热平衡 人体所受热源: 1)机体代谢产热; 2)外界作用的环境热量,见图9-2
机体热平衡方程: M士C士R-EW=S 人体蓄热状态 外界环境热量 S=0人体处于动态热平衡状态 5>0产热多于散热,人体体温升高 S<0散热多于产热,人体体温下降
机体热平衡方程: M±C±R-E-W=S S=0 S>0 S<0 外界环境热量 人体处于动态热平衡状态 产热多于散热,人体体温升高 散热多于产热,人体体温下降 人体蓄热状态
9.2.3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1热舒适环境 人在心理状态上感到满意的环境。 影响热舒适环境的主要因素如下: )环境因素气温、气湿、气流速度、辐射热 最适合的湿度0%与气温t℃之间的关系 D(%=188-7.2t(℃) t26℃ 2)人的因素新陈代谢、服装,见图93 2过冷、过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1)低温冻伤 2)低温的全身性影响 3)高温烫伤 4)全身性高温反映
9.2.3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1.热舒适环境 人在心理状态上感到满意的环境。 影响热舒适环境的主要因素如下: 1)环境因素 气温、气湿、气流速度、辐射热 最适合的湿度Ø%与气温t℃之间的关系 Ø(%)=188-7.2 t (℃) t<26 ℃ 2)人的因素 新陈代谢、服装,见图9-3 2.过冷、过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1)低温冻伤 2)低温的全身性影响 3)高温烫伤 4)全身性高温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