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在答题卡上答题 、积累运用(23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 A、峰峦(lan)妖娆(rdo)即物起兴(xing) B、蝉蜕(tui)执拗(ao)迥乎不同(ji6ng) C、哂笑(shen)滑稽(j)越俎代庖(pao) D.骈进(pian)匀称(chen)苦心孤诣(zh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阔绰忘乎所以威摄左右蓬源 B.狩猎仙露琼桨发髻穷困缭倒 C.蹒姗独具惠眼琐屑不求甚解 D.惬意孤陋寡闻销蚀自知之明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壮举家喻户晓,但他在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方面的功绩 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 B.初夏的榕城是蓝紫色的。十余米髙的蓝花楹,戴着蓝紫色的花冠,看去, 很是赏心悦目 C.充满福州元素的音乐剧《啊!鼓岭》即将在榕城上演,广大市民都刮目相 D.在首届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上,非洲馆内多个展位此起彼伏的木鼓声,吸 引了无数参观者。 4、古诗文默写(10分) 君子好逑 ?雪拥蓝关马不前。 好收吾骨瘴江边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④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⑤《雁门太守行》中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意思相近的诗句: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⑥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境遇的诗句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学生在答题卡上答题。 一、积累运用(23 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 分) A、峰峦(lán) 妖娆(ráo) 即物起兴(xìng) B、蝉蜕(tuì) 执拗(ào) 迥乎不同(jiǒng) C、哂笑(shěn) 滑稽(jī) 越俎代庖(páo) D. 骈进(pián) 匀称(chèn) 苦心孤诣(zh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阔绰 忘乎所以 威摄 左右蓬源 B.狩猎 仙露琼桨 发髻 穷困缭倒 C.蹒姗 独具惠眼 琐屑 不求甚解 D. 惬意 孤陋寡闻 销蚀 自知之明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 ....的一项是( )。(3 分) A.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壮举家喻户晓 ....,但他在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方面的功绩 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 B.初夏的榕城是蓝紫色的。十余米高的蓝花楹,戴着蓝紫色的花冠,看去, 很是赏心悦目 ....。 C.充满福州元素的音乐剧《啊!鼓岭》即将在榕城上演,广大市民都刮目相 ... 看.。 D.在首届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上,非洲馆内多个展位此起彼 ...伏.的木鼓声,吸 引了无数参观者。 4、古诗文默写(10 分) ① ,君子好逑。 ② ?雪拥蓝关马不前。 ,好收吾骨瘴江边。 ③ ,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④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⑤《雁门太守行》中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意思相近的诗句: ,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⑥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境遇的诗句
是 名著阅读(4分) 走进《简·爱》,与人物的心灵对话,与高贵的精神同行,请完成下列问题。 (1)《简·爱》的作者是英国的 ,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 敢地宣布了对 的爱。(2分) (2)从整部作品看,女主人公简·爱的两个基本动机是什么?(2分) 二、综合性学习(6分) 6、(1)小华搜集了咏南京秦淮河淮清桥的一副对联。他故意将下联的几个词的顺 序抄乱来考大家。请将你调整好的下联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上联:都是主人,且领略六朝烟雨 下联:过客暂留,莫辜负风光九曲 下联调整为: (2)3月18日,《扬子晚报》以“么的了?么的了!桥么的了!”为标题报道 了南京水西门髙架桥被拆除的新闻。请结合标题中的三个标点,品析标题所流 露的对这一事件的情感态度。(注:“么的了”意为“没有了”)(2分) (3)请在下面横线上概括漫画《独木桥》所反映的社会现象。(2分) 三、阅读(41分) 阅读7-10(14分) (一)【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乎尔而与之,行到之人弗受
是: , 。 5、名著阅读(4 分) 走进《简·爱》,与人物的心灵对话,与高贵的精神同行,请完成下列问题。 (1)《简·爱》的作者是英国的____________,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 敢地宣布了对____________的爱。(2 分) (2)从整部作品看,女主人公简·爱的两个基本动机是什么?(2 分) 二、综合性学习 (6 分) 6、(1)小华搜集了咏南京秦淮河淮清桥的一副对联。他故意将下联的几个词的顺 序抄乱来考大家。请将你调整好的下联写在下面横线上。 (2 分) 上联:都是主人,且领略六朝烟雨 下联:过客暂留,莫辜负风光九曲 下联调整为: (2) 3 月 18 日,《扬子晚报》以“么的了?么的了!桥么的了!”为标题报道 了南京水西门高架桥被拆除的新闻。请结合标题中的三个标点,品析标题所流 露的对这一事件的情感态度。(注:“么的了”意为“没有了”)(2 分) (3) 请在下面横线上概括漫画《独木桥》所反映的社会现象。(2 分) 三、阅读(41 分) 阅读 7—10(14 分) (一)【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乎尔而 与之,行到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 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 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孟子》) 【乙】孔子谓颜回①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②乎?”,颜回对曰:“不 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 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 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 无为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注释:①颜回:孔子的学生。②仕:做官 7.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乡为身死而不受( (2)是亦不可以已乎( (3)胡不仕乎( (4)孔子愀然变容( 8.找出与乙文“失之而不惧”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行道之人弗受 B辍耕之垄上 C学而时习之 D宋何罪之有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善哉,回之意! 10.回答下列问题。(4分) (1)甲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举出其中一例。(2分) (2)甲乙两文都强调做人要有所坚守,请谈谈两文分别要坚守什么。(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8分) 标语口号应提醒幸福 张颐武 ①我们周围,有太多劳多的标语,让人看了心里不是滋味。“今天工作不努力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 美,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 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孟子》) 【乙】孔子谓颜回①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②乎?”颜回对曰:“不 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 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 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 无为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注释:①颜回:孔子的学生。 ②仕:做官 7.解释下列加点字(4 分) (1)乡.为身死而不受( ) (2)是亦不可以已.乎( ) (3)胡.不仕乎( ) (4)孔子愀然.变容 ( ) 8.找出与乙文“失之.而不惧”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2 分) A 行道之.人弗受 B 辍耕之.垄上 C 学而时习之. D 宋何罪之.有 9.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善哉,回之意! 10.回答下列问题。(4 分) (1)甲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举出其中一例。(2 分) (2)甲乙两文都强调做人要有所坚守,请谈谈两文分别..要坚守什么。(2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8 分) 标语口号应提醒幸福 张颐武 ①我们周围,有太多劳多的标语,让人看了心里不是滋味。“今天工作不努力
明天努力找工作”“酒后驾车,离死不远”“放火烧山,牢底坐穿”“宁添一座坟, 不添一个人”……这样冷冰冰的标语口号,不仅令人望而生畏,起不到警示教育 作用,反而让人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让国人看了皱眉,让外国人看了,还会有 损我国的国际形象。 ②有人认为,这种标语口号的出现并不奇怪,文明的提升需要过程,这种标语 出现也是我们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高 速推进,人们很多积习难以跟上现代化发展的速度。相当一部分人的素质没有达 到适应现代社会的水平。随着城市管理的细微化,我们确实发现越来越多的不文 明行为出现了,这也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提醒“标语”,来督促大家做一个具有国 际化素质的市民,所以这种提醒是必要的。 ③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标语口号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应该只是板着 面孔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而应该用善意的语言引人向善。在语气和修辞上, 口号的制定者应该多下功夫。放眼西方,充满人文关怀的口号不胜枚举。如美国 某妇产医院正厅标语:“我们在爱中生长,爱也在我们中生长”;美国某老年公寓 大厅内的标语:“爱一个人要付出很大代价,但不爱任何人时,代价就更大”;加 拿大一家福利机构的募捐宣传语:“幸福的人善于忘记自己给过别人什么,却永远 记得别人给过自己什么。” ④如何把催人向上的“标语”设计得更美观、更合理,是标语口号的制定者需 要思考的。任何人都会对冰冷、强硬的要求产生抵触。像“严禁酒后驾车”就没 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入人心;“禁止浪费水资源”就没有“地球 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您的眼泪”更发人深省。像最近随处可见的讲文明、树新风 系列公益广告,其中用到了泥人张和杨柳青年画的元素,不仅美观、大方,装饰 了城市,而且宣传了我们的价值观,弘扬了民族文化 ⑤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叫《提醒幸福》的散文。她说,“提醒注意跌倒……提 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宠辱不惊……先晢提醒了我们一万零 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在我们文明程度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口号标语是不 是也应该与时俱进,多一点感情和温度,多一点幸福的提醒呢?换一种思维方式, 口号标语也可以深入人心。 (选自2015年1月17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明天努力找工作”“酒后驾车,离死不远”“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宁添一座坟, 不添一个人”……这样冷冰冰的标语口号,不仅令人望而生畏,起不到警示教育 作用,反而让人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让国人看了皱眉,让外国人看了,还会有 损我国的国际形象。 ②有人认为,这种标语口号的出现并不奇怪,文明的提升需要过程,这种标语 出现也是我们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高 速推进,人们很多积习难以跟上现代化发展的速度。相当一部分人的素质没有达 到适应现代社会的水平。随着城市管理的细微化,我们确实发现越来越多的不文 明行为出现了,这也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提醒“标语”,来督促大家做一个具有国 际化素质的市民,所以这种提醒是必要的。 ③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标语口号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应该只是板着 面孔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而应该用善意的语言引人向善。在语气和修辞上, 口号的制定者应该多下功夫。放眼西方,充满人文关怀的口号不胜枚举。如美国 某妇产医院正厅标语:“我们在爱中生长,爱也在我们中生长”;美国某老年公寓 大厅内的标语:“爱一个人要付出很大代价,但不爱任何人时,代价就更大”;加 拿大一家福利机构的募捐宣传语:“幸福的人善于忘记自己给过别人什么,却永远 记得别人给过自己什么。” ④如何把催人向上的“标语”设计得更美观、更合理,是标语口号的制定者需 要思考的。任何人都会对冰冷、强硬的要求产生抵触。像“严禁酒后驾车”就没 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入人心;“禁止浪费水资源”就没有“地球 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您的眼泪”更发人深省。像最近随处可见的讲文明、树新风 系列公益广告,其中用到了泥人张和杨柳青年画的元素,不仅美观、大方,装饰 了城市,而且宣传了我们的价值观,弘扬了民族文化。 ⑤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叫《提醒幸福》的散文。她说,“提醒注意跌倒……提 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宠辱不惊……先哲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 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在我们文明程度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口号标语是不 是也应该与时俱进,多一点感情和温度,多一点幸福的提醒呢?换一种思维方式, 口号标语也可以深入人心。 (选自 2015 年 1 月 17 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1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 答: 1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冷冰冰“的标语口号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分) 答: 13.第③段写美国某妇产医院正厅标语和加拿大一家福利机构募捐宣传语有何用 意?(2分) 答: 14.第④段为什么说“严禁酒后驾车”没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 人人心?(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8分) 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 ①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 国。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 的汽车拥有率。原因如下 ⑨第一,土地制约。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 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 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髙速公路通车总 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 有8.4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1/3。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 了美国。 ③第二,能源制约。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 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 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 的86%。这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 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 ④第三,环境制约。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 年中国的汽车普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
1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 分) 答: 1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冷冰冰“的标语口号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 分) 答: 13.第③段写美国某妇产医院正厅标语和加拿大一家福利机构募捐宣传语有何用 意?(2 分) 答: 14.第④段为什么说“严禁酒后驾车” 没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 人人心?(3 分) 答: (三) 阅读下文,完成 15——18 题。(8 分) 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 ①2009 年,中国以 1300 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 国。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 的汽车拥有率。原因如下: ②第一,土地制约。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 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 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占地面积数量 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 里程已突破 5 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 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 有 8.4 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 1/3。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 了美国。 ③第二,能源制约。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 到美国的水平,到 2020 年预计中国将有 6.9 亿辆汽车。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 油 2 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 13.8 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 的 86%。这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 超过 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 ④第三,环境制约。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 年中国的汽车普及量达到 6.9 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