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指导发展科学技术 1950年8月,党中央提出了建国后科技工作的路线和方针:“提倡科学为人民 服务,科学理论和研究同国家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1956年1月,党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的专门工作会议,周恩来同志在会上的重 要报告中指出: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向全国人民提出 了:“向科学进军”的著名口号;并在年内组织制定了600多万字的《1956 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史称《12年科学规划》),比较全面地反 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对科学技术的迫切要求,客观分析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 钾贾了我国现有的科技水平和力量,提出 了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其中包括52项重 要科技任务,与国防密切相关的五大尖端 技术)。这个规划推动我国许多新学科、 新技术从无到有、及时完善地建立发展起 来。期间,虽有反右扩大化、大跃进等波 折,但还是提前5年完成了规划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指导发展科学技术 ➢ 1950年8月,党中央提出了建国后科技工作的路线和方针:“提倡科学为人民 服务,科学理论和研究同国家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1956年1月,党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的专门工作会议,周恩来同志在会上的重 要报告中指出: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向全国人民提出 了:“向科学进军”的著名口号;并在年内组织制定了600多万字的《1956— 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史称《12年科学规划》),比较全面地反 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对科学技术的迫切要求,客观分析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 全面评价了我国现有的科技水平和力量,提出 了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其中包括52项重 要科技任务,与国防密切相关的五大尖端 技术)。这个规划推动我国许多新学科、 新技术从无到有、及时完善地建立发展起 来。期间,虽有反右扩大化、大跃进等波 折,但还是提前5年完成了规划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指导发展科学技术 1959年,我国科技工作的路线和方针调整为: “科学研究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由党来 领导,必须走群众路线、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科学 研究活动要土洋并举,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生产、 教学、科研三者相结合”。从《12年科学规划》开 始,我国进入国家计划指导下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 展时期 1963年,我国制订了《1963-192年科学技术 发展规划纲要》,尽管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广大 科技工作者还是坚持以发展规划为指导,克服艰难 困苦,取得了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和成功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等重大科技成果 >1976年粉碎“四人帮,1978年国家召开全国科 技大会,制订了《1978-1985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 要》,科学技术发展迎来了春天
➢ 1959年,我国科技工作的路线和方针调整为: “科学研究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由党来 领导,必须走群众路线、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科学 研究活动要土洋并举,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生产、 教学、科研三者相结合” 。从《12年科学规划》开 始,我国进入国家计划指导下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 展时期 ➢ 1963年,我国制订了《1963—1972年科学技术 发展规划纲要》,尽管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广大 科技工作者还是坚持以发展规划为指导,克服艰难 困苦,取得了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和成功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等重大科技成果 ➢ 1976年粉碎“四人帮,1978年国家召开全国科 技大会,制订了《1978--1985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 要》,科学技术发展迎来了春天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指导发展科学技术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指导发展科学技术 2006年制定颁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进 步明确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 消化吸收再创新 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 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 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 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
2006年制定颁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进 一步明确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 消化吸收再创新 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 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 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 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指导发展科学技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推进科技进步,获得的科技成果,有力支持了 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1953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根无缝钢管在鞍钢无 缝钢管厂压制成功。无缝钢管是航天、地质、石油、 机械等工业行业必须的基础材料,能够生产无缝钢管 标志着我国向工业化迈进了一大步 1954年7月,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初教-5”,在南 昌飞机制造厂研制成功,首次试飞也取得圆满成功。 第一架飞机的成功,是我国在航天领域跨出的重要一 步 1954年12月25日,青藏公路正式通车。这条公路amm 全长1,160千米,全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 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 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 卡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1958年9月28日, 生产出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长春一汽”是 新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建立于1953年7月15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推进科技进步,获得的科技成果,有力支持了 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 1953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根无缝钢管在鞍钢无 缝钢管厂压制成功。无缝钢管是航天、地质、石油、 机械等工业行业必须的基础材料,能够生产无缝钢管, 标志着我国向工业化迈进了一大步 ➢ 1954年7月,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初教-5” ,在南 昌飞机制造厂研制成功,首次试飞也取得圆满成功。 第一架飞机的成功,是我国在航天领域跨出的重要一 步 ➢ 1954年12月25日,青藏公路正式通车。这条公路 全长1,160千米,全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 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 ➢ 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 卡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 1958年9月28日, 生产出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 “长春一汽”是 新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建立于1953年7月15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推进科技进步,获得的科技成果,有力支持了 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1957年4月,四川省石油勘探队在四川省合川县 (现为重庆市合川区)发现“合川马门溪龙”。这 具巨大的恐龙化石长2米、高约3.5米,经中国科学 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认为它是生活 在距今约1.4亿年前的恐龙的遗骸,是迄今为止我国 和亚州发现的最完整的晰脚类恐龙化石 1958年3月17日,我国第一台电视机研制成功。 这台14英寸电子管黑白电视机由天津无线电厂生产, 被命名为“北京牌”电视机。1970年12月26日,中 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同样诞生于天津无线电厂 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 昌(国防部五院,参加筹建中科院计算技术所)领 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 速度每秒1,500次,内存储量为1024字节。1959年, 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 计算机104型交付使用,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
➢ 1957年4月,四川省石油勘探队在四川省合川县 (现为重庆市合川区)发现“合川马门溪龙” 。这 具巨大的恐龙化石长22米、高约3.5米,经中国科学 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认为它是生活 在距今约1.4亿年前的恐龙的遗骸,是迄今为止我国 和亚州发现的最完整的晰脚类恐龙化石 ➢ 1958年3月17日,我国第一台电视机研制成功。 这台14英寸电子管黑白电视机由天津无线电厂生产, 被命名为“北京牌”电视机。1970年12月26日,中 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同样诞生于天津无线电厂 ➢ 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 昌(国防部五院,参加筹建中科院计算技术所)领 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 速度每秒1,500次,内存储量为1024字节。1959年, 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 计算机104型交付使用,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推进科技进步,获得的科技成果,有力支持了 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