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六校联考2017届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生态文明美: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 态 陈望衡 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迄今为止,人类主要经历过渔猎文明、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三种文明类型。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当代环 境审美的新形态是生态文明美。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审美兼顾了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自然 美的基础,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这两者的统 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 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综合起来就是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当 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观认为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以生态为载体的文明) 生态文明时代前的自然环境审美,强调自然环境中的生命意味。这生命意味 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的生 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虽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 重视生态,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一般的重视生命的意味,不会强调生命与生 命之间、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关系,更不会考虑到地球上诸多生命良性的发展。 生态着眼于生命的整体性与相关性,关注的是种群的生命,种群的生命实际上并 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它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的自然条 件。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较一般的生命观深刻得多。 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自然环境审美,自然环境的美在生态与文明的统一即 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审美视界较之自然生命的审美视界主要有五个方面不同: 第一,强调并凸显自然环境美中的生态性。自然性是自然美得以存在的基础,是 其区别于社会美的关键。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 的生态性。第二,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到生态平衡的高度。按生态文明审美观, 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失去生态平衡,就是对美的否定,它迟 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第三,将生命意味的美提升到生态意味的美。生命意味的 美让人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而生态意味的美则让人的审美视 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生态的网络系统只存在于人的理解与想象之中 的审美实现呈不断的发散状态。第四,生态审美导入生态公正理念,体现出生态 的兼容性。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而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 位受到尊重。第五,荒野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所重视。当荒野被人们接纳并视为生 命之根时,其实它已经“人化”了。正是凭借工业文明提供的物质基础和科技成 就,加上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生态文明为人们提供的视野与观念,人们才能 欣赏荒野的美。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07月15日14版,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 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经历过的三种文明类型 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 B.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 的意义,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六校联考 2017 届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9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生态文明美: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 态 陈望衡 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迄今为止,人类主要经历过渔猎文明、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三种文明类型。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当代环 境审美的新形态是生态文明美。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审美兼顾了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自然 美的基础,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这两者的统 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 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综合起来就是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当 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观认为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以生态为载体的文明)。 生态文明时代前的自然环境审美,强调自然环境中的生命意味。这生命意味 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的生 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虽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 重视生态,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一般的重视生命的意味,不会强调生命与生 命之间、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关系,更不会考虑到地球上诸多生命良性的发展。 生态着眼于生命的整体性与相关性,关注的是种群的生命,种群的生命实际上并 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它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的自然条 件。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较一般的生命观深刻得多。 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自然环境审美,自然环境的美在生态与文明的统一即 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审美视界较之自然生命的审美视界主要有五个方面不同: 第一,强调并凸显自然环境美中的生态性。自然性是自然美得以存在的基础,是 其区别于社会美的关键。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 的生态性。第二,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到生态平衡的高度。按生态文明审美观, 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失去生态平衡,就是对美的否定,它迟 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第三,将生命意味的美提升到生态意味的美。生命意味的 美让人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而生态意味的美则让人的审美视 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生态的网络系统只存在于人的理解与想象之中,它 的审美实现呈不断的发散状态。第四,生态审美导入生态公正理念,体现出生态 的兼容性。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而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 位受到尊重。第五,荒野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所重视。当荒野被人们接纳并视为生 命之根时,其实它已经“人化”了。正是凭借工业文明提供的物质基础和科技成 就,加上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生态文明为人们提供的视野与观念,人们才能 欣赏荒野的美。 (选自《光明日报》2015 年 07 月 15 日 14 版,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 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经历过的三种文明类型, 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 B.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 的意义,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
C.人的生命是生命意味的立足点,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感 受到了人的生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 D.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打破生态平衡, 就是对美的否定,它早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生态文明美是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自然环境美 美在生态文明,这是当代自然环境审美观的观点 B.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是,种群的生命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 命的自然条件,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 C.自然美能够存在的基础和它跟社会美区别开的关键是自然性,生态文明视界 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 D.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然而生态意味的美 却是让人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视角下,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 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两者结合则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 B.因为生命意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所以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不仅在某种 意义上就是重视生态,而且它们的实质也是基本相同的。 C.所谓自然环境审美,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就是自然环境美在生态文明 自然环境的美,应当体现通常所说的生态与文明的统一。 D.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生态审美导人生态公正思想,体现出生态的兼容 性,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也获得尊重 、古代诗文阅读 2.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程千里列传 程千里,京兆人。身长七尺,骨相魁岸,有勇力。本碛西募人,累以戎勋, 官至安西副都护。天宝十一载,授御史中丞。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 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 度用献忠为副将后有诏移献忠部落隶幽州,献忠素与禄山有隙,惧不奉诏,乃叛 归碛北,数为边患。玄宗愤之,命千里将兵讨之。 十二载十一月,千里兵至碛西,以书喻葛禄,令其相应。献忠势穷,归葛禄 部。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十三 载三月,千里献俘于勤政楼,斩之于朱雀街,以功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仍留 佐羽林军。禄山之乱,诏千里于河东召募,充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 十五载正月,迁上党郡长史、特进,摄御史中丞,以兵守上党。贼来攻城, 屡为千里所败,以功累加开府仪同三司、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至德二年九月,贼将蔡希德围城,数以轻骑挑战。千里恃其骁果,开悬门 率百骑,欲生擒希德。劲骑搏之,垂将擒而希德救兵至,千里敛骑而退,桥坏坠 坑,反为希德所执。仰首告诸骑曰:“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 可失帅,不可失城。”军人闻之泣下,昼夜严兵城守,贼竟不能拔。千里至东都。 安庆绪舍之,伪署特进,囚之客省。及庆绪败走,为严庄所害
C.人的生命是生命意味的立足点,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感 受到了人的生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 D.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打破生态平衡, 就是对美的否定,它早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生态文明美是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自然环境美, 美在生态文明,这是当代自然环境审美观的观点。 B.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是,种群的生命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 命的自然条件,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 C.自然美能够存在的基础和它跟社会美区别开的关键是自然性,生态文明视界 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 D.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然而生态意味的美 却是让人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视角下,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 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两者结合则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 B.因为生命意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所以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不仅在某种 意义上就是重视生态,而且它们的实质也是基本相同的。 C.所谓自然环境审美,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就是自然环境美在生态文明; 自然环境的美,应当体现通常所说的生态与文明的统一。 D.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生态审美导人生态公正思想,体现出生态的兼容 性,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也获得尊重。 二、古代诗文阅读 2.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程千里列传 程千里,京兆人。身长七尺,骨相魁岸,有勇力。本碛西募人,累以戎勋, 官至安西副都护。天宝十一载,授御史中丞。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 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 度用献忠为副将后有诏移献忠部落隶幽州,献忠素与禄山有隙,惧不奉诏,乃叛 归碛北,数为边患。玄宗愤之,命千里将兵讨之。 十二载十一月,千里兵至碛西,以书喻葛禄,令其相应。献忠势穷,归葛禄 部。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十三 载三月,千里献俘于勤政楼,斩之于朱雀街,以功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仍留 佐羽林军。禄山之乱,诏千里于河东召募,充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 十五载正月,迁上党郡长史、特进,摄御史中丞,以兵守上党。贼来攻城, 屡为千里所败,以功累加开府仪同三司、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至德二年九月,贼将蔡希德围城,数以轻骑挑战。千里恃其骁果,开悬门, 率百骑,欲生擒希德。劲骑搏之,垂将擒而希德救兵至,千里敛骑而退,桥坏坠 坑,反为希德所执。仰首告诸骑曰:“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 可失帅,不可失城。”军人闻之泣下,昼夜严兵城守,贼竟不能拔。千里至东都。 安庆绪舍之,伪署特进,囚之客省。及庆绪败走,为严庄所害
其年十二月,上御丹风楼大赦,节文曰:“忠臣事君,有死无贰;烈士徇义, 虽殁如存。其李憕、卢奕、袁履谦、张巡、许远、张介然、蒋清、庞坚等,即与 追赠,访其子孙,厚其官爵,家口深加优恤。”自是赦恩,无不该于节义,而程 千里终以生执贼庭,不沾褒赠。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下)(1)下列对文中画线 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 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B.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 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C.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 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D.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 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 近所属地区。 B.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奉,这里意为恭敬地献上。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 令,亦即诏书。 C.御史中丞:官名,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唐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 仍以中丞代行其职 D.仪同三司: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三司即三公。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 门下为三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人程千里,身长七尺,相貌魁梧伟岸,勇猛有力。他本来是被招募到碛 西的军人,凭借多次的战功,做官做到了安西副都护 B.李献忠因为跟安禄山不睦而背叛唐朝朝廷逃回到碛北,并多次侵扰边疆。唐 玄宗对李献忠感到很愤恨,下令程千里率兵讨伐他。 C.贼将蔡希德在至德二年九月包围城池,多次带领骑兵前来挑战。程千里自恃 骁勇果敢,打开悬门,率领一百个骑兵,想要活捉他。 D.唐朝朝廷要求忠臣侍奉君主,嘉许杀身报国而贬斥叛变成为贰臣,程千里因 被叛贼活捉而投靠了贼廷,所以没有得到褒扬和追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 ②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 3.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虞丞相①挽词三首 其一) 杨万里 负荷便宜重,经纶别有源 雪山②真将相,赤壁再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 世无生仲达③,好来未须论
其年十二月,上御丹凤楼大赦,节文曰:“忠臣事君,有死无贰;烈士徇义, 虽殁如存。其李憕、卢奕、袁履谦、张巡、许远、张介然、蒋清、庞坚等,即与 追赠,访其子孙,厚其官爵,家口深加优恤。”自是赦恩,无不该于节义,而程 千里终以生执贼庭,不沾褒赠。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下)(1)下列对文中画线 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 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B.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 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C.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 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D.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 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 近所属地区。 B.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奉,这里意为恭敬地献上。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 令,亦即诏书。 C.御史中丞:官名,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唐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 仍以中丞代行其职。 D.仪同三司: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三司即三公。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 门下为三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人程千里,身长七尺,相貌魁梧伟岸,勇猛有力。他本来是被招募到碛 西的军人,凭借多次的战功,做官做到了安西副都护。 B.李献忠因为跟安禄山不睦而背叛唐朝朝廷逃回到碛北,并多次侵扰边疆。唐 玄宗对李献忠感到很愤恨,下令程千里率兵讨伐他。 C.贼将蔡希德在至德二年九月包围城池,多次带领骑兵前来挑战。程千里自恃 骁勇果敢,打开悬门,率领一百个骑兵,想要活捉他。 D.唐朝朝廷要求忠臣侍奉君主,嘉许杀身报国而贬斥叛变成为贰臣,程千里因 被叛贼活捉而投靠了贼廷,所以没有得到褒扬和追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 ②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 3.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虞丞相①挽词三首 (其一) 杨万里 负荷便宜重,经纶别有源。 雪山②真将相,赤壁再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 世无生仲达③,好来未须论
【注释】①虞丞相,名允文,南宋抗金名臣。虞允文曾率军赢得采石(今属安徽 马鞍山市)大捷,在南宋朝野获得极髙声誉。乾道八年秋,赴四川综理军政事务, 后病逝。谥号忠肃。②杜甫在《八哀诗》中赞严武平定吐蕃叛乱:“公来雪山重, 公去雪山轻。”③仲达,司马懿的字。三国时有谚日: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1)这首挽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联系全诗,赏析“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一联的意境。 4.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诗中“ ”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被人们广为 传颂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 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语句是“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 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 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骗子 徐常愉 寒风凛冽的大街上,我架着双拐艰难地向前挪动着步子 此时的我身无分文,肚子咕咕直叫,身体瑟瑟发抖。不过我的脑子还算清醒 我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尽快弄到食物来填饱自己的肚子,否则,我恐怕熬不过接 下来的这个夜晚了。 怎样弄到食物呢?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直接向过往的行人伸出乞讨的手。这一点, 我心里非常清楚。可我又觉得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还不能使用这个方法。这是 不是我心里仅存的一点儿自尊在作怪?我一时还无暇思考这个问题。而除此之 外,我惟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卖掉我身上惟一值钱的东西--皮大衣。别看我 身上这件皮大衣看上去肮脏不堪,可它是山羊皮做的。我想它至少值20美元 不过为了尽快出手,我决定以10美元就卖了它。 于是,我停下来,脱下皮大衣。寒风立刻刺透我的脊背,我狠狠地打了一个 寒颤。没办法,我只能暂且忍受寒冷了。我撤出一条拐杖,把皮大衣挂在上面, 开始向过往的行人出售我的皮大衣 开始的时候,我在叫卖,而且声音还算洪亮:“卖皮大衣啦,只要10美元!” 可是没过多久,我意识到,必须保存自己仅存的一点点体力了。我环顾四周,找 来了一块硬纸板和一根炭木棍,制作了一个广告牌挂在了皮大衣上。做完这一切, 我已经抖作一团。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 幸好,一位先生在我面前停住了。那位先生看了看广告牌和皮大衣,又看了 看我的脸,从兜里掏出10美元,递给了我。我难以掩饰内心的兴奋,急忙伸手 接过了钱,正要把皮大衣从拐杖上摘下来给他,那位先生却转身走了。我急忙喊 道,先生,您的皮大衣!那位先生边走边回过头来冲我摆了摆手。我明白了,他 并不屑于要我的皮大衣。虽然,这让我感到有些尴尬,但我的心里还是充满了对 那个人的感激。我发誓,我一定会在上帝面前替他祈祷的
【注释】①虞丞相,名允文,南宋抗金名臣。虞允文曾率军赢得采石(今属安徽 马鞍山市)大捷,在南宋朝野获得极高声誉。乾道八年秋,赴四川综理军政事务, 后病逝。谥号忠肃。②杜甫在《八哀诗》中赞严武平定吐蕃叛乱:“公来雪山重, 公去雪山轻。”③仲达,司马懿的字。三国时有谚日: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1)这首挽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联系全诗,赏析“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一联的意境。 4.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诗中“ , ”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被人们广为 传颂。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 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语句是“ , ?”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 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 , ”。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 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骗子 徐常愉 寒风凛冽的大街上,我架着双拐艰难地向前挪动着步子。 此时的我身无分文,肚子咕咕直叫,身体瑟瑟发抖。不过我的脑子还算清醒, 我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尽快弄到食物来填饱自己的肚子,否则,我恐怕熬不过接 下来的这个夜晚了。 怎样弄到食物呢?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直接向过往的行人伸出乞讨的手。这一点, 我心里非常清楚。可我又觉得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还不能使用这个方法。这是 不是我心里仅存的一点儿自尊在作怪?我一时还无暇思考这个问题。而除此之 外,我惟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卖掉我身上惟一值钱的东西﹣﹣皮大衣。别看我 身上这件皮大衣看上去肮脏不堪,可它是山羊皮做的。我想它至少值 20 美元, 不过为了尽快出手,我决定以 10 美元就卖了它。 于是,我停下来,脱下皮大衣。寒风立刻刺透我的脊背,我狠狠地打了一个 寒颤。没办法,我只能暂且忍受寒冷了。我撤出一条拐杖,把皮大衣挂在上面, 开始向过往的行人出售我的皮大衣。 开始的时候,我在叫卖,而且声音还算洪亮:“卖皮大衣啦,只要 10 美元!” 可是没过多久,我意识到,必须保存自己仅存的一点点体力了。我环顾四周,找 来了一块硬纸板和一根炭木棍,制作了一个广告牌挂在了皮大衣上。做完这一切, 我已经抖作一团。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 幸好,一位先生在我面前停住了。那位先生看了看广告牌和皮大衣,又看了 看我的脸,从兜里掏出 10 美元,递给了我。我难以掩饰内心的兴奋,急忙伸手 接过了钱,正要把皮大衣从拐杖上摘下来给他,那位先生却转身走了。我急忙喊 道,先生,您的皮大衣!那位先生边走边回过头来冲我摆了摆手。我明白了,他 并不屑于要我的皮大衣。虽然,这让我感到有些尴尬,但我的心里还是充满了对 那个人的感激。我发誓,我一定会在上帝面前替他祈祷的
10美元,足够让我三天不挨饿了。我重新穿上皮大衣,向一家食品店走去… 然而,因了那10美元,时间似乎突然变快了。我还没有做好迎接第四天的准 备,三天的时间就匆匆过去了。当我再次饥肠辘辘地流浪在大街上时,我不得不 再次脱下我的皮大衣,向过往的行人出售 我的运气还算不错!当又一位先生给了我10美元而且仍然没有拿走我的皮大 衣时,我不得不这样认为。 然而,没想到,我的好运气三天后却离我而去了。当我第三次向行人出售我 的皮大衣时,我遇到了麻烦。我发现许多人远远地瞅着我,一边指点着我,一边 匆匆地走开,目光中似乎还有一丝愤怒。 人们这是怎么了?我正迷惑,见两个年轻人向我走过来,我暗自庆幸终于有 人来买我的皮大衣了。没想到,他们却让我好失望。这两个年轻人并没有像头两 位先生那样从兜里掏出10美元给我,他们其中的一位一把揪住了我的脖领子, 大声呵斥我是一个骗子。我很害怕,但又觉得委屈,便小心地申辩道,我不是骗 子。那人恶狠狠地说,你还敢说你不是骗子?我明明看见你在这里卖了一个星期 皮大衣了,怎么至今没有卖掉?怕是在用皮大衣做诱饵来骗取人们的同情心和钱 财吧 我幡然醒悟。虽然自己被误会了,但是,我觉得他们是有权利而且有充足的 理由这样想的。于是,我没有继续申辩下去。那个揪我脖领子的年轻人以为戳穿 了我肮脏的伎俩,摆出一副大义凛然为民除害的姿态,恶狠狠地从嘴里吐出一个 字--滚!其实,他不这样说,我也是要离开这里的。因为我已经意识到,我必 须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寻找生机了 于是,整个冬天,我辗转于整个城市的各条街道。然而,每一条街道,我最 多只能待上一个星期,因为人们的洞察力似乎越来越敏锐了,他们总能在最短的 时间内把我判断成一个骗子。不过,我还是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运气一直是不错的。 因为我总能在饥肠辘辘时得到10美元,而且不失去我的皮大衣。 哦,或许这样说对于那些掏钱的人不够公平,应该说,是那些掏了钱的好心 人又把他们的皮大衣施舍给了我。为此,我时刻提醒自己绝对不能真的变成骗子。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曾不止一次试图让那些掏了钱的人把我的皮大衣拿走,可是, 我一直是个失败者。无奈,我只得采取另外一个办法:我坚持三天才卖一次皮大 衣,而且只接受一位好心人的钱。 尽管如此,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还是被迫要到另外一座城市去了。因为几 乎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认识了我--个用皮大衣来骗钱的骗子。他们已经把 戳穿我骗人的把戏当作十足的乐趣了 (节选自《天池小小说》)(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 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寒风凛冽的大街上”的环境描写,为故事提供了背景及发生的地 点,另外有渲染悲凉凄清气氛的作用。 B.小说讲述了“我”沦落为骗子的故事,既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高大的人 物形象,但是却反映了深刻的主题。 C.“我”无偿得到10美元后,向一家食品店走去,看出其有惰性,“我”在别 人不断地怜悯和施舍中失去底线与自尊 D.小说结尾“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巧妙呼应了开头内容,首尾呼应,结构严 谨。“春天”意在指“我”的人生迎来转机
10 美元,足够让我三天不挨饿了。我重新穿上皮大衣,向一家食品店走去…… 然而,因了那 10 美元,时间似乎突然变快了。我还没有做好迎接第四天的准 备,三天的时间就匆匆过去了。当我再次饥肠辘辘地流浪在大街上时,我不得不 再次脱下我的皮大衣,向过往的行人出售。 我的运气还算不错!当又一位先生给了我 10 美元而且仍然没有拿走我的皮大 衣时,我不得不这样认为。 然而,没想到,我的好运气三天后却离我而去了。当我第三次向行人出售我 的皮大衣时,我遇到了麻烦。我发现许多人远远地瞅着我,一边指点着我,一边 匆匆地走开,目光中似乎还有一丝愤怒。 人们这是怎么了?我正迷惑,见两个年轻人向我走过来,我暗自庆幸终于有 人来买我的皮大衣了。没想到,他们却让我好失望。这两个年轻人并没有像头两 位先生那样从兜里掏出 10 美元给我,他们其中的一位一把揪住了我的脖领子, 大声呵斥我是一个骗子。我很害怕,但又觉得委屈,便小心地申辩道,我不是骗 子。那人恶狠狠地说,你还敢说你不是骗子?我明明看见你在这里卖了一个星期 皮大衣了,怎么至今没有卖掉?怕是在用皮大衣做诱饵来骗取人们的同情心和钱 财吧! 我幡然醒悟。虽然自己被误会了,但是,我觉得他们是有权利而且有充足的 理由这样想的。于是,我没有继续申辩下去。那个揪我脖领子的年轻人以为戳穿 了我肮脏的伎俩,摆出一副大义凛然为民除害的姿态,恶狠狠地从嘴里吐出一个 字﹣﹣滚!其实,他不这样说,我也是要离开这里的。因为我已经意识到,我必 须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寻找生机了。 于是,整个冬天,我辗转于整个城市的各条街道。然而,每一条街道,我最 多只能待上一个星期,因为人们的洞察力似乎越来越敏锐了,他们总能在最短的 时间内把我判断成一个骗子。不过,我还是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运气一直是不错的。 因为我总能在饥肠辘辘时得到 10 美元,而且不失去我的皮大衣。 哦,或许这样说对于那些掏钱的人不够公平,应该说,是那些掏了钱的好心 人又把他们的皮大衣施舍给了我。为此,我时刻提醒自己绝对不能真的变成骗子。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曾不止一次试图让那些掏了钱的人把我的皮大衣拿走,可是, 我一直是个失败者。无奈,我只得采取另外一个办法:我坚持三天才卖一次皮大 衣,而且只接受一位好心人的钱。 尽管如此,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还是被迫要到另外一座城市去了。因为几 乎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认识了我﹣﹣个用皮大衣来骗钱的骗子。他们已经把 戳穿我骗人的把戏当作十足的乐趣了。 (节选自《天池小小说》)(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 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寒风凛冽的大街上”的环境描写,为故事提供了背景及发生的地 点,另外有渲染悲凉凄清气氛的作用。 B.小说讲述了“我”沦落为骗子的故事,既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高大的人 物形象,但是却反映了深刻的主题。 C.“我”无偿得到 10 美元后,向一家食品店走去,看出其有惰性,“我”在别 人不断地怜悯和施舍中失去底线与自尊。 D.小说结尾“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巧妙呼应了开头内容,首尾呼应,结构严 谨。“春天”意在指“我”的人生迎来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