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径链的追溯原则 (1)通径链的方向只能先退后进如图所示,Y1和Y2之间存 在通径链,正确的溯方法是: Y1.-X2-→Y2或 Y1-X1-X3-→X2-→Y2 X3 X2
通径链的追溯原则 (1)通径链的方向只能先退后进 如图所示,Y1和Y2之间存 在通径链,正确的溯方法是: Y1←X2→Y2或 Y1←X1←X3→X2→Y2 Y1 Y2 X1 X2 X3
(2)通径链可连续后退或连续前进,但在同一条通径链内只 能改变一次方向 X与Y间: 正确通径“X-A-C→B-→Y” 错误通径:“X-A-C→B-D
(2)通径链可连续后退或连续前进,但在同一条通径链内只 能改变一次方向 X与Y间: 正确通径“X←A←C→B→Y”, 错误通径:“X←A←C→B←D” X AC Y D B
(3)追溯两个结果的所有通径时应避免重复 这一原则包括两层内容,其一是指两个结果的通径链不能 完全重复;其二是指一条通径链上不能有重复的个体。 连接和的 正确通径链“X←A→Y 错误通径链“X←-A←-B←>C→A→Y” 判断方法是,每一条通径链中每个符号只能出现一次,重复出现 为错误。上面这条通径链中A出现了两次,故是错误的
(3)追溯两个结果的所有通径时应避免重复 这一原则包括两层内容,其一是指两个结果的通径链不能 完全重复;其二是指一条通径链上不能有重复的个体。 连接X和Y的 正确通径链 “X←A→Y” 错误通径链 “X←A←B↔C→A→Y”。 判断方法是,每一条通径链中每个符号只能出现一次,重复出现 为错误。上面这条通径链中A出现了两次,故是错误的。 A X B Y C
二)个体近交系数计算 1、近交系数的概念 近交系数,又称近亲繁殖系数或近交量 (1)是指个体由于近交而造成纯合的相同等位基因中来自 共同祖先的一个大致百分数,也指杂合基因比近交前减少的 百分数。 (2)个体由于双亲具有共同祖先而造成这一个体带有相同 等位基因的概率
(二)个体近交系数计算 (二)个体近交系数计算 1、近交系数的概念 近交系数,又称近亲繁殖系数或近交量 ( 1)是指个体由于近交而造成纯合的相同等位基因中来自 共同祖先的一个大致百分数,也指杂合基因比近交前减少的 百分数。 ( 2)个体由于双亲具有共同祖先而造成这一个体带有相同 等位基因的概率
2、个体近交系数的计算公式 Fx=∑()'(1+Fa】 式中 公式中方次加1(即 FX: 个体X的近交系数; n1+n2+1)是由于从父母 FA:个体X的双亲共同祖先的近交系数, 到子代,血统需要经过 1/2:各代遗传结构的半数; 一 次半化。也可在方次 n1:由父亲到共同祖先所经过的代数; 中不加1,而在各共同祖 n2:由母亲到共同祖先所经过的代数; 先计算值累加后,再乘 ∑:所有共同祖先计算值总和。 以1/2,结果完全相同
2、个体近交系数的计算公式 = ∑ + ++ )]1() 2 [( 1 21 1 A nn FX F 式中: FX:个体X的近交系数; FA:个体X的双亲共同祖先的近交系数; 1/2:各代遗传结构的半数; n1: 由父亲到共同祖先所经过的代数; n2:由母亲到共同祖先所经过的代数; ∑:所有共同祖先计算值总和。 公式中方次加1(即 n1+n2+1)是由于从父母 到子代,血统需要经过 一次半化。也可在方次 中不加1,而在各共同祖 先计算值累加后,再乘 以1/2,结果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