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植物类中药 植物类中药占中药的绝大部分,本教材的植物药按药用部 位共分十类。(本教材所有中药根据其来源分类,与中药学和生 药学的分类方法不同) 第七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根及根茎是植物的两种不同器官,具有不同的外形和内部构造。但是很多中药 同时具有根和根茎两部分,如龙胆、威灵仙、人参等,因此两者又互相联系,严格 地要将某些中药分为根或根茎是很不容易的,故我们将根及根茎类中药并入一章讲 述。 第一节 根类中药: 含义: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的药材。 特点: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与根茎相区别)。 一、性状鉴别:(举例) 1、形状:圆柱形、圆锥形、纺锤形等。 双、单子叶植物的根差异较大: 双:主根明显,有分支;少数根细长,集生于根茎上,如 威灵仙、龙胆。 单:多呈块状或纺锤形,如百部、麦冬等。 2、表面:多有纹理,有的可见皮孔(圆形、椭圆形、线形) 3、顶端:有的有根茎或茎基,如人参(根茎部分称“芦头”)。 注意:并非所有残留的根茎都叫芦头,如龙胆(根集生于 根茎上)。 4、质地:松泡:南沙参 质重坚实(角质):郁金 粉性强:天花粉
第一篇 植物类中药 植物类中药占中药的绝大部分,本教材的植物药按药用部 位共分十类。(本教材所有中药根据其来源分类,与中药学和生 药学的分类方法不同) 第七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根及根茎是植物的两种不同器官,具有不同的外形和内部构造。但是很多中药 同时具有根和根茎两部分,如龙胆、威灵仙、人参等,因此两者又互相联系,严格 地要将某些中药分为根或根茎是很不容易的,故我们将根及根茎类中药并入一章讲 述。 第一节 根类中药: 含义: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的药材。 特点: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与根茎相区别)。 一、性状鉴别:(举例) 1、形状:圆柱形、圆锥形、纺锤形等。 双、单子叶植物的根差异较大: 双:主根明显,有分支;少数根细长,集生于根茎上,如 威灵仙、龙胆。 单:多呈块状或纺锤形,如百部、麦冬等。 2、表面:多有纹理,有的可见皮孔(圆形、椭圆形、线形) 3、顶端:有的有根茎或茎基,如人参(根茎部分称“芦头”)。 注意:并非所有残留的根茎都叫芦头,如龙胆(根集生于 根茎上)。 4、质地:松泡:南沙参 质重坚实(角质):郁金 粉性强:天花粉
5、断面:折断面:纤维状或角质状,略平坦(粉性较强) 切面: 可区分双、单子叶植物根: 双子叶植物根 单子叶植物根 外表粗糙(有木栓层) 外表较平滑(无木栓层, 有表皮) 有一圈(形成层)环纹 有一圈(内皮层)环纹 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纹理 无放射状纹理(辐射型维管 束) 中心无髓部,木部比皮部大 中心髓部明显,皮部比中柱 大 (皮部:不同于植物学中的皮层。指双子叶植物根或茎的形成层以外部分,或 单子叶植物中柱以外部分。通常称的树皮即指此。) (典型代表见教材中附图或列出药材图片): 黄芪 P118 百部 P224 (中柱:又称中心柱,是高等植物茎和根中全部维管系统的总合体,成一柱状结构。 包括皮层以内所有组组:中柱鞘、维管束、髓射线和髓。中柱的外缘组组是中柱鞘, 中柱的基本部分是维管束。茎的中柱无中柱鞘,故又称维管柱。现在为了避免混淆, 一般称为维管柱。 中柱鞘:根中柱最外围的组组,紧接内皮层。这些细胞具有分生能力,进行周期性 分裂,可形成侧根、不定芽、不定根、木栓形成层和一部分形成层。因中柱鞘的活 动较为多样,故又有周边形成层之称。种子植物根中一般具有中柱鞘,而大多数的 茎中则不具中柱鞘。) 二、显微鉴别: 1、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具有次生构造):
5、断面:折断面:纤维状或角质状,略平坦(粉性较强) 切面: 可区分双、单子叶植物根: 双子叶植物根 单子叶植物根 外表粗糙(有木栓层) 外表较平滑(无木栓层, 有表皮) 有一圈(形成层)环纹 有一圈(内皮层)环纹 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纹理 无放射状纹理(辐射型维管 束) 中心无髓部,木部比皮部大 中心髓部明显,皮部比中柱 大 (皮部:不同于植物学中的皮层。指双子叶植物根或茎的形成层以外部分,或 单子叶植物中柱以外部分。通常称的树皮即指此。) (典型代表见教材中附图或列出药材图片): 黄芪 P118 百部 P224 (中柱:又称中心柱,是高等植物茎和根中全部维管系统的总合体,成一柱状结构。 包括皮层以内所有组组:中柱鞘、维管束、髓射线和髓。中柱的外缘组组是中柱鞘, 中柱的基本部分是维管束。茎的中柱无中柱鞘,故又称维管柱。现在为了避免混淆, 一般称为维管柱。 中柱鞘:根中柱最外围的组组,紧接内皮层。这些细胞具有分生能力,进行周期性 分裂,可形成侧根、不定芽、不定根、木栓形成层和一部分形成层。因中柱鞘的活 动较为多样,故又有周边形成层之称。种子植物根中一般具有中柱鞘,而大多数的 茎中则不具中柱鞘。) 二、显微鉴别: 1、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具有次生构造):
①双子叶植物次生构造发达的根(即双子叶植物根的一般 构造): 最外层多为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及栓内层组成(木 栓形成层)多不明显。木栓形成层通常发生于中柱外方部位(相 当于中柱鞘),形成周皮后原有的表皮及皮层细胞均已死亡脱 落;栓内层通常为数列细胞,有的比较发达,又名次生皮层。 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由 5 个部分组成。初生韧皮部 细胞大多颓废;形成层连续成环或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次生木 质部占根的大部分,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或木纤维组成, 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其原生木质部束呈星角状, 星角的数目随科属种类而不同,有鉴定参考意义,如怀牛膝为 二个角,属二原型。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无髓。 ②双子叶植物次生构造不发达的根(极少数中药): 最外面无周皮而有表皮(龙胆 P158);或表皮死亡脱落由微 木栓化的外皮层细胞行使保护作用,称后生表皮(细辛 P479); 或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后生皮层(川乌P77)。 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根的初生木质部未分化到中心,中 央髓部明显(龙胆 P158、乌头 P77)。 与双子叶植物根的一般构造的三大区别是:有表皮、内皮 层和髓。 ③异常构造(在不正常的位置形成维管束或形成层不规则 活动导致):
①双子叶植物次生构造发达的根(即双子叶植物根的一般 构造): 最外层多为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及栓内层组成(木 栓形成层)多不明显。木栓形成层通常发生于中柱外方部位(相 当于中柱鞘),形成周皮后原有的表皮及皮层细胞均已死亡脱 落;栓内层通常为数列细胞,有的比较发达,又名次生皮层。 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由 5 个部分组成。初生韧皮部 细胞大多颓废;形成层连续成环或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次生木 质部占根的大部分,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或木纤维组成, 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其原生木质部束呈星角状, 星角的数目随科属种类而不同,有鉴定参考意义,如怀牛膝为 二个角,属二原型。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无髓。 ②双子叶植物次生构造不发达的根(极少数中药): 最外面无周皮而有表皮(龙胆 P158);或表皮死亡脱落由微 木栓化的外皮层细胞行使保护作用,称后生表皮(细辛 P479); 或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后生皮层(川乌P77)。 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根的初生木质部未分化到中心,中 央髓部明显(龙胆 P158、乌头 P77)。 与双子叶植物根的一般构造的三大区别是:有表皮、内皮 层和髓。 ③异常构造(在不正常的位置形成维管束或形成层不规则 活动导致):
a、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牛膝 P68、商陆 P70 在正常维管束形成之后,相当于中柱鞘部位的细胞分裂产 生新的异常形成层,并形成第一轮同心环维管束。以后外方细 胞继续分裂,又相继形成第二轮、第三轮同心环维管束,如此 构成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的异常构造。 b、皮层维管束:何首乌 P63 正常维管束形成之后,在皮层(次生)又形成新的异常维 管束。 c、内涵韧皮部:华山参 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形成层不仅向外也向内 产生韧皮部)。 2、单子叶植物根: 一般具初生构造(表皮、内皮层、髓、辐射型维管束)。最 外层通常为 1 列表皮细胞,无木栓层;有的则形成根被(百部、 麦冬)。皮层宽厚,占根的大部分。内皮层及其凯氏点通常明显。 中柱与皮层界限分明,直径较小。维管束为辐射型,无形成层。 髓部通常明显。 总之,根类中药的横切面显微鉴别,首先应根据维管束的
a、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牛膝 P68、商陆 P70 在正常维管束形成之后,相当于中柱鞘部位的细胞分裂产 生新的异常形成层,并形成第一轮同心环维管束。以后外方细 胞继续分裂,又相继形成第二轮、第三轮同心环维管束,如此 构成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的异常构造。 b、皮层维管束:何首乌 P63 正常维管束形成之后,在皮层(次生)又形成新的异常维 管束。 c、内涵韧皮部:华山参 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形成层不仅向外也向内 产生韧皮部)。 2、单子叶植物根: 一般具初生构造(表皮、内皮层、髓、辐射型维管束)。最 外层通常为 1 列表皮细胞,无木栓层;有的则形成根被(百部、 麦冬)。皮层宽厚,占根的大部分。内皮层及其凯氏点通常明显。 中柱与皮层界限分明,直径较小。维管束为辐射型,无形成层。 髓部通常明显。 总之,根类中药的横切面显微鉴别,首先应根据维管束的
类型,有无形成层等,区分为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根,再进一 步观察各组织构造。其次根中常有分泌组织存在,应注意观察, 如乳管(桔梗、党参),树脂道(人参、三七),油室(伞形科、 菊科),油细胞(姜科中药)等。有的还含有草酸钙结晶,如人 参有簇晶、甘草有方晶、怀牛膝有砂晶、麦冬有针晶。有的含 多量淀粉,如葛根、山药。另外,厚壁组织如纤维、石细胞亦 较常见。 油室: 伞形科:当归; 菊科:苍术 树脂道: 五加科:人参、三七 乳管: 桔梗科:桔梗、党参; 菊科 油细胞: 姜科:郁金 草酸钙结晶:簇晶:五加科、蓼科 砂晶:茄科、苋科 针晶:天南星科、百合科、兰科 方晶:豆科 钟乳体: 爵床科:穿心莲 菊糖: 菊科;桔梗科:党参、桔梗 淀粉粒: 厚壁组织: 纤维、石细胞。 第二节 根茎类中药 根茎类是一类变态茎,为地下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块
类型,有无形成层等,区分为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根,再进一 步观察各组织构造。其次根中常有分泌组织存在,应注意观察, 如乳管(桔梗、党参),树脂道(人参、三七),油室(伞形科、 菊科),油细胞(姜科中药)等。有的还含有草酸钙结晶,如人 参有簇晶、甘草有方晶、怀牛膝有砂晶、麦冬有针晶。有的含 多量淀粉,如葛根、山药。另外,厚壁组织如纤维、石细胞亦 较常见。 油室: 伞形科:当归; 菊科:苍术 树脂道: 五加科:人参、三七 乳管: 桔梗科:桔梗、党参; 菊科 油细胞: 姜科:郁金 草酸钙结晶:簇晶:五加科、蓼科 砂晶:茄科、苋科 针晶:天南星科、百合科、兰科 方晶:豆科 钟乳体: 爵床科:穿心莲 菊糖: 菊科;桔梗科:党参、桔梗 淀粉粒: 厚壁组织: 纤维、石细胞。 第二节 根茎类中药 根茎类是一类变态茎,为地下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