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希文化比较 中国人是仁者,崇尚伦理;希腊人是智者,崇尚知识 和智慧。 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相对应,古希腊人热爱海 洋,具有大海般汹涌澎湃的性格;中国古人向往高山, 具有深沉稳重的气质 与“知者动,仁者静”相对应,古希腊人信仰“动” 的哲学,崇尚力量和冒险;而中国古代人则喜静,崇 尚和谐、稳定和恬静 与“知者乐,仁者寿”相对应,古希腊人追求现世的 欢愉,赞美肉体和声色之乐;中国人则节制情欲,渴 望长寿
*冯友兰——中、希文化比较 ❖ 中国人是仁者,崇尚伦理;希腊人是智者,崇尚知识 和智慧。 ❖ 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相对应,古希腊人热爱海 洋,具有大海般汹涌澎湃的性格;中国古人向往高山, 具有深沉稳重的气质。 ❖ 与“知者动,仁者静”相对应,古希腊人信仰“动” 的哲学,崇尚力量和冒险;而中国古代人则喜静,崇 尚和谐、稳定和恬静。 ❖ 与“知者乐,仁者寿”相对应,古希腊人追求现世的 欢愉,赞美肉体和声色之乐;中国人则节制情欲,渴 望长寿
古罗马的历史进程与文学发展 (一)王政时期(公 元前753年前510年) 共和国初期(公元前 510年前264年)
三、古罗马的历史进程与文学发展 ❖ (一)王政时期(公 元前753年—前510年) 共和国初期(公元前 510年——前264年)
(二)罗马共和国兴盛期的文学 (公元前264年前133年) 普劳图斯《孪生兄弟》《一坛黄金》 泰伦斯《婆母》《两兄弟》
❖ (二)罗马共和国兴盛期的文学 (公元前264年——前133年) ▪ 普劳图斯 《孪生兄弟》 《一坛黄金》 ▪ 泰伦斯 《婆母》《两兄弟》
(三)罗马共和国末期的 文学 (公元前133年前27 年) 散文:西塞罗
(三)罗马共和国末期的 文学 (公元前133年——前27 年) ▪ 散文:西塞罗
(四)“奥古斯都”时期的文学 (公元前27年到公元后14年) 诗歌: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 散文:里维
❖ (四)“奥古斯都”时期的文学 (公元前27年到公元后14年) ▪ 诗歌: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 ; ▪ 散文:里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