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教案 课程名称 微观经济学 课程代码 1240121学分3总学时48讲课学时48试验学时0 课程性质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 任课教师 职称 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 1,通过教学,使学尘系统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慨念 基本原理。 掌程研究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方法,下确认识和评价微观经济理论 3.以微观经济基本理论为基础,为学习后续相关专业理论课程,打下良 教学目的 好的学科基础。 .对于市场微观经济问顾,学生应且格一一定的分扩和思者能力:运用 学知识,提出初步的经济解释,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1.通过“导论”这一京的学习,使学生从总体上对微观经济学有基本的 认识,了解学科性质和学科的应用。具体包括:重点学握微观经济学的涵义、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了解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并通过导 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教材的特点。 2.通过“需求和供给概述”这一章的学习,掌握需求、供给、均衡价 格、需求弹性和供给 弹性等基本概念和与之相关的基本原理 3.通过“效用论”这一章的学习,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效用的概念,基数 效用论,序数效用论及各自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方法。重点讲清基数效用论 和它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数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并介绍商品 的边际梦代率及消费者的而非。了解,消费者到金和生产者金,同 品的恩格尔曲线形 常商品和 芬商品的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 应。完全替代品和完全补充品的无差异曲线及其与一般无差异曲线的异同。 1.通过“生产论”这一章的学习,掌握生产函数的含义,能够区分短期 与长期的概念。重点学握短期生产函数中总产量、半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 教学基本要求 的函数形式、曲线形状及相万之的联系。甲解绘产最线、笔成本线、边购 技术替代率等概念,要求掌握在长期生产中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时的均衡状 5.通过“成本论”这一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成本的概念及长期成本 与短期成本二者的关系: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决定。掌握: 机会成本的含义:生产扩展路线的形成及其形状:成本、收益和利润的关系: 边际成本是决定最佳生产规模的关键因素。 6.通过“ 全竞争市场”这 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光全竞争市场 的均衡,了解供给曲线的推导及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中价格和产量的形成过 程。 7.通过“不完全竞争市场”这一章的学习,本章主要说明二种不完全竞 争市场的价格知产量决定,并出妙不同市场的经济。要求堂:断 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 件: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及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垄密 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寡头市场的特征,有关模型及寡头厂商的供给曲线
8.通过“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光全 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了解卖方垄断与买方垄断情况下的要素使用原则。 9.通过“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要 素供给原则:动供给曲线及工资的决定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的决定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10.通过“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这一章的学习,掌握一般均衡的 概念,了解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区别及一般均衡条件的推导过程。掌握实 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帕累托最优状态等基本概念。 了解完全竞争条件下 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及生产 交换、生 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念 11.通过“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这一章的学习,了解市场失灵的 原因及纠正市场失灵应当采取的政策措施。 主讲教材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1.李新文.微观经济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朱善利.微观经济学[M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黎脂远.微观经济分析1.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斯蒂格甲茅经济学「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微观经济学M].平狄克。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主要参考教材 刘东梁东黎,微观经济学教程D.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刘厚俊.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经济学原理(微观)[M.北京:杨旭.机城工业出版社,2011. 9. 曼斯菲尔德.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 10.产缪尔森.微观经济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时数 教学内容 实卷 小计 第一章导论 2 0 2 第二章供求论 8 第二章效用论 6 6 第四章生产论 6 0 6 第五章成本论 6 0 6 第六章元全竞争市场 4 0 4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6 0 6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3 0 3 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3 0 3 第引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0 3 第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3 0 3 合计 48 48
意节 第一章导论(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的发展简史 二、经济学的定义 三、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学 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研究方法 实证、规范研究 二、边际方法 三、均衡方法 教学重点:经济学的前提:稀缺性: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设计 备注 案例讨论:案例一(教学资料案例分析部分) 思考题: 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规范经济学?什么是实证经济学? 3、学习西方经济学有何意义? 4、简要阐述经济学说发展的历史过程?
点节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的一般分析(8学时) 教学目的与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需求、供给、均衡价格、需求弹性和 要求 供给弹性等基本概念和与之相关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需求理论 “、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二、求定理 四、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第二 供给理论 、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三、供给定理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教学内容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一、均衡价格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三、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第四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弧弹性和点弹性 二、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三、供给弹性 四、弹性的应用 第五节蛛网理论 蛛网理论 、蛛网理论的三种模型 教学重点:均衡价格,弹性理论。 重点、难点教学难点:需求与需求量的变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弹性理论:蛛网理 教学设计 备注 案例讨论:案例二、三、四、五、(教学资料案例分析部分) 思考题: 1、什么是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何不同? 需求的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 它们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4、什么是供给、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5、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有何不同? 6、运用供求定理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 7、政府为什么要干预市场价格?干预市场价格会导致什么后果? 计算题:主讲教材(第四版)第二章复习与思考1、2、3、5、6、7、8、9、10
章节 第三章效用理论(6学时 通过本章的教学,台在要求学生了解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能够 教学目的与 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能够用 要求 消费者均衡理论推导需求曲线和恩格尔曲线:并能够用替代效应理论和收入 效应理论分析正常商品、低档品和吉芬商品需求曲线的形状。 第一节基数效用理论 一、 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二、消费者均衡 第二节序数效用理论 无差异曲线 二、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 三、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 敦学内容 第三节收入和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二、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第四节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二、不同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教学重点: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需求曲线的推导:消费者均衡条件: 重点、难点ICC曲线和PCC曲线。 教学难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行为最佳化: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教学设计 备注 案例讨论:案例六、七(教学资料案例分析部分) 思考题: 1、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们各采取何种分析方法? 2、举例说明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简述实现消带者均衔的条件 4、用序数效用理论说明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斜率为负。 5、ICC和PCC曲线。 6、试说明恩格尔曲线的经济含义。 7、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理论说明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向下倾斜。 8、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理论说明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斜率为正 计算题:主讲教材第三章复习与思考4、5、6、7、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