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富论》 集西方经济学名著选读 书目 1.亚当斯密《国富论》 2.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 3.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4.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5.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 6.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7.威廉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 8.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国民体系》 9.罗伯特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 10.琼罗宾逊《现代经济学导论》 11.罗纳德哈里科斯《企业的性质》 12.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 本资料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交流使用,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50
亚当•斯密《国富论》 0 / 50 西方经济学名著选读 书目 1. 亚当·斯密《国富论》 2.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 3.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4.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5.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 6.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7. 威廉·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 8.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国民体系》 9. 罗伯特·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 10.琼·罗宾逊《现代经济学导论》 11.罗纳德·哈里·科斯《企业的性质》 12.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 本资料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交流使用,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亚当·斯密《国富论》 量亚当斯密《国富论》 。人物简介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苏格兰经济学 家、哲学家,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属于古典经济学派。世 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这位举世闻名的古典派经济学的巨匠亚当斯密,生当工厂制 手工业和机械制大工业的过渡时期。他的功绩就是把当时零星 片断的经济学学说,经过有体系的整理,使之成为一门分门别 类独立于哲学的大学问。 。主要理论 一、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 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 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 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 他列举制针业来说明。“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 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 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干八百分之一,恐怕也 制造不出来“ 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 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 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方才可能, 二、货币理论 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当物物交换发展至 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衡量。这时,便产生了货币的另一功能,价 值尺度。亚当斯密也谈到货币的储藏功能、支付功能。但是,他特别强调货币的流通功能, 三、价值论 提及价值问题,亚当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财货之效 用,后者表示拥有此一财货取另一财货的购买力。进一步指出,具有最大使用价值之财货 1/50
亚当•斯密《国富论》 1 / 50 亚当•斯密《国富论》 人物简介 亚当·斯密 AdamSmith(1723~1790),苏格兰经济学 家、哲学家,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属于古典经济学派。世 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这位举世闻名的古典派经济学的巨匠亚当·斯密,生当工厂制 手工业和机械制大工业的过渡时期。他的功绩就是把当时零星 片断的经济学学说,经过有体系的整理,使之成为一门分门别 类独立于哲学的大学问。 主要理论 一、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 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 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 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 他列举制针业来说明。“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 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 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 制造不出来。” 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 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 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方才可能。 二、货币理论 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当物物交换发展到 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衡量。这时,便产生了货币的另一功能-价 值尺度。亚当斯密也谈到货币的储藏功能、支付功能。但是,他特别强调货币的流通功能。 三、价值论 提及价值问题,亚当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财货之效 用,后者表示拥有此一财货取另一财货的购买力。进一步指出,具有最大使用价值之财货
亚当·斯密《国富论》 往往不具交换价值,水及钻石是其著名的例子。不过水与钻石价值之比较是百年之后边际效 用学派才圆满解决此一问题。 四、分配理论 亚当斯密的分配论,是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地租自然率之决定理论。 亚当斯密指出,尽管雇主拥有抑低工资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此一最低水平是 芳动者必须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假定社会工人需求增加或工资基金提高,工资将高于最低水 平.就另一角度言之,一国国富、资本或所得增加,将促使工资上张,工资上张则促进人口 增加, 资本利润之高低如同劳动工资,决定于社会财富之增减,资本增加固可促使工资上张 却使利润为之下降。亚当斯密指出,假定商人投资同一事业,因为彼此相互竞争,自然致使 利润率降低。 地租系指对土地使用所支付的价格。亚当斯密认为,地租高低与土地肥沃程度及市场远 近有关。 五、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累积是大量进行分工必备的另一要素。分工的扩张与生产效率的提高跟资本的总额 成正比。资本的累积必须在分工之前进行,因为分工需要使用许多特殊的设备与机械料,在 在都需要以资本来购取。分工愈细,工具的需要愈多,资本愈显得重要。透过分工过程,可 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 六、赋税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四大赋税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公平:一国国民应尽可能按其能力以支持政府,亦即国民应按其在政府保护下所享有的 利得比例纳税。 确定:各国民应当缴纳的税捐,须确定并不得随意变更,缴纳时期、缴纳方法、应付税 额,都应对纳税人清楚宣示 便利:一切税捐,都应在最适合于纳税人的时间与方法收之。 经济:每一税捐都应善加设计,务使公民缴付国库以外,在他的财力上受到最少可能的 激动. 。主要著作 >道德情操论(1759) >国富论(1776) >哲学论文集(在死后于1795年出版) 2/50
亚当•斯密《国富论》 2 / 50 往往不具交换价值,水及钻石是其著名的例子。不过水与钻石价值之比较是百年之后边际效 用学派才圆满解决此一问题。 四、分配理论 亚当斯密的分配论,是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地租自然率之决定理论。 亚当斯密指出,尽管雇主拥有抑低工资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此一最低水平是 劳动者必须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假定社会工人需求增加或工资基金提高,工资将高于最低水 平。就另一角度言之,一国国富、资本或所得增加,将促使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则促进人口 增加。 资本利润之高低如同劳动工资,决定于社会财富之增减,资本增加固可促使工资上涨, 却使利润为之下降。亚当斯密指出,假定商人投资同一事业,因为彼此相互竞争,自然致使 利润率降低。 地租系指对土地使用所支付的价格。亚当斯密认为,地租高低与土地肥沃程度及市场远 近有关。 五、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累积是大量进行分工必备的另一要素。分工的扩张与生产效率的提高跟资本的总额 成正比。资本的累积必须在分工之前进行,因为分工需要使用许多特殊的设备与机械料,在 在都需要以资本来购取。分工愈细,工具的需要愈多,资本愈显得重要。透过分工过程,可 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 六、赋税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四大赋税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公平:一国国民应尽可能按其能力以支持政府,亦即国民应按其在政府保护下所享有的 利得比例纳税。 确定:各国民应当缴纳的税捐,须确定并不得随意变更,缴纳时期、缴纳方法、应付税 额,都应对纳税人清楚宣示。 便利:一切税捐,都应在最适合于纳税人的时间与方法收之。 经济:每一税捐都应善加设计,务使公民缴付国库以外,在他的财力上受到最少可能的 激动。 主要著作 ¾ 道德情操论(1759) ¾ 国富论(1776) ¾ 哲学论文集(在死后于 1795 年出版)
亚当·斯密《国富论》 ●《国富论》 《国高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这本专著的第一个中文译本是翻 译家严复的《原富》。 这本书于1776年第一次出版,全书包括两卷共5 部,在第一部的序言中,亚当斯密对全书进行了概括描 述,他认为国民财富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 劳动力的技术、技巧和判断力,二是劳动力和总人口的 比例,在这两个因素中,第一个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国富论》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它首次提出"”无形的手”的概念,其首次出版 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亚当斯密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3年时认为 《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饰此书,初版于1776年3月,就是美 国《独立直言》发表的那一年。 《国富论》共分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一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一分工,因 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一工资、 地租和利润。 第1卷,共11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形成以及改善劳动力生产能力的原因,分析国民财 富分配的原则: 第2卷,共5章,论资产的性质、积蓄及用途。主要内容是讨论资本的性质、积累方 式,分析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取决于工作的性质;第2卷有五大论点:一论资产的性质 及分类;二论社会总资产中的一种特别部门:即货币)及藉银行的各种操作以节约货币的 方法:三论资本的积蓄及生产与不生产的劳动:四论利息的升降;五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并予以比较 第3卷,共4章,第三篇论各国富裕进步的不同。主要内容是介绍造成当时比较普遍 的重视城市工商业,轻视农业的政策的原因;第3卷说明:国富的自然进步,资本是最初 用于农业,而后用于各种制造业,最后用于国外贸易。 第4卷,共9章,论经济政策与经济学说之诸体系,即商业体系与农业体系, 要内 容是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论: 3150
亚当•斯密《国富论》 3 / 50 《国富论》 《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ofNations)。这本专著的第一个中文译本是翻 译家严复的《原富》。 这本书于 1776 年第一次出版,全书包括两卷共 5 部,在第一部的序言中,亚当·斯密对全书进行了概括描 述,他认为国民财富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 劳动力的技术、技巧和判断力,二是劳动力和总人口的 比例,在这两个因素中,第一个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国富论》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它首次提出“无形的手”的概念,其首次出版 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亚当·斯密于 1768 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3 年时认为 《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饰此书,初版于 1776 年 3 月,就是美 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 《国富论》共分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 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工资、 地租和利润。 第 1 卷,共 11 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形成以及改善劳动力生产能力的原因,分析国民财 富分配的原则; 第 2 卷,共 5 章,论资产的性质、积蓄及用途。主要内容是讨论资本的性质、积累方 式,分析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取决于工作的性质; 第 2 卷有五大论点: 一论资产的性质 及分类; 二论社会总资产中的一种特别部门﹝即货币﹞及藉银行的各种操作以节约货币的 方法; 三论资本的积蓄及生产与不生产的劳动; 四论利息的升降; 五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并予以比较。 第 3 卷,共 4 章,第三篇论各国富裕进步的不同。 主要内容是介绍造成当时比较普遍 的重视城市工商业,轻视农业的政策的原因;第 3 卷说明:国富的自然进步,资本是最初 用于农业,而后用于各种制造业,最后用于国外贸易。 第 4 卷,共 9 章,论经济政策与经济学说之诸体系。即商业体系与农业体系。 主要内 容是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论;
亚当·斯密《国富论) 第5卷,共3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国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为全民还是只为少数人服 务,如果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开支项目,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国债】 这些赤字和国债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 《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有下列重要主张: 1.个人主义:经济体制之建构,应以保障个人之生存及发展为原则。因为每个人若能 充分发展自我,则社会整体也将获得进步。 2.私有财产制:就是主张私人有权拥有及支配自己的财富。因为如此才能使个人充分 发展,同时促进文明的发展。 3.追求利润具有正当性:企业家投资工商业虽然为了追求利润,但是在过程中往往产 生服务人群、贡献社会的效果,促进社会进步, 4.经济自由:主张政治中立,不随便干预经济活动,使每个人得按照自己的意志,自 由地进行其经济活动,如此才能有效率。 5.价格机能: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如此价格自然会调整恰当,而且资源也会 配置得当,结果将始社会效益达到最佳的状态, 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 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该书的伟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亚当斯密驳斥了旧的重商学说。 这种学说片面强调国家贮备大量金币的重要性。他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士地是价值的主要来 源的观点,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亚当斯密(分工理论)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的 大量增长,抨击了阻碍工业发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断的政治限制。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 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例如,如果某种需要的产品供应短缺,其 价格自然上升,价格上升会使生产商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生产商也想要生产 这种产品。生产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应短缺,而且随着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供应 增长会使商品的价格降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谁都不是有目的地通过消除短缺来帮 助社会,但是问题却解决了。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 又好象“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 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 斯密在《国富论》中要回答的最后问题是,感情与公平的旁观者"之间的内在斗争,在 社会的长期演进中究竟是怎样在历史本身的大舞台上发生作用的。这个问题的答案见第五 4/50
亚当•斯密《国富论》 4 / 50 第 5 卷,共 3 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国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为全民还是只为少数人服 务,如果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开支项目,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国债, 这些赤字和国债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 《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有下列重要主张: 1. 个人主义:经济体制之建构,应以保障个人之生存及发展为原则。因为每个人若能 充分发展自我,则社会整体也将获得进步。 2. 私有财产制:就是主张私人有权拥有及支配自己的财富。因为如此才能使个人充分 发展,同时促进文明的发展。 3. 追求利润具有正当性:企业家投资工商业虽然为了追求利润,但是在过程中往往产 生服务人群、贡献社会的效果,促进社会进步。 4. 经济自由:主张政治中立,不随便干预经济活动,使每个人得按照自己的意志,自 由地进行其经济活动,如此才能有效率。 5. 价格机能: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如此价格自然会调整恰当,而且资源也会 配置得当,结果将始社会效益达到最佳的状态。 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 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该书的伟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亚当·斯密驳斥了旧的重商学说。 这种学说片面强调国家贮备大量金币的重要性。他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 源的观点,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亚当·斯密(分工理论)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的 大量增长,抨击了阻碍工业发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断的政治限制。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 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例如,如果某种需要的产品供应短缺,其 价格自然上升,价格上升会使生产商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生产商也想要生产 这种产品。生产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应短缺,而且随着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供应 增长会使商品的价格降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谁都不是有目的地通过消除短缺来帮 助社会,但是问题却解决了。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 又好象“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 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 斯密在《国富论》中要回答的最后问题是,感情与"公平的旁观者"之间的内在斗争,在 社会的长期演进中究竟是怎样在历史本身的大舞台上发生作用的。这个问题的答案见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