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 统计学课程试卷(B卷)课程代号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题号 分数 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1.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 2.根据下表,生产零件低于125个的工人有 人,其占总人 数的比重为 按零件数 频数频率 向上累积 向卜累积 分组 )c%)频数(人)麵率〔%)频数〔人)频率(%) 32 130135 135~140 3.从总体N中随机重复抽取n个单位构成样本,共有 口 能样本。 4.在其他因素和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与总体 方差的大小成关系,与样本容量的大小成 关系。 5.如果两个现象之间的直线回归系数为正,则这两个现象的直线相 关系数一定为 6.在标准假定条件下,预测标准误差的估计值的公式 为 7.发展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 和
湖南大学 统计学 课程试卷(B 卷) 课程代号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分数 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计 10 分) 1. 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__________。 2. 根据下表,生产零件低于 125 个的工人有_________人,其占总人 数的比重为________%。 3. 从总体 N 中随机重复抽取 n 个单位构成样本,共有________个可 能样本。 4. 在其他因素和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与总体 方差的大小成________关系,与样本容量的大小成________关系。 5. 如果两个现象之间的直线回归系数为正,则这两个现象的直线相 关系数一定为________。 6. 在标准假定条件下,预测标准误差的估计值的公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 7. 发展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8.若季节比率为10%,说明: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2分) 1.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相邻组中值为480, 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①520②510③500④490 2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可以采用()。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抽样调查④全面调查 3.1998年某企业甲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525元,乙车间工 人的月平均工资为748元;1999年各车间工人的工资水平不变, 但甲车间工人增加25%,乙车间工人增加15%,则两车间工人平 均工资1999年比1998年() ①提高②不变③降低④不能作结论 4.抽样误差是指() ①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②调查中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③调查中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④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 5.相对数时间数列中各指标数值之间具有() ①可加性②不可加性③完整性④总体性 6如果要比较10个男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的代表性哪个更好, 最好采用()。 ①标准差②方差③标准差系数④极差 7在甲、乙两个变量数列中,若σ甲<0乙,则两个变量数列平均数代 表性程度相比较() ①①两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②②甲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③③乙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于甲数列
8. 若季节比率为 100%,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计 12 分) 1.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 500 以上,又知其相邻组中值为 480, 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①520 ②510 ③500 ④490 2.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可以采用( )。 ①重点调查 ②普查 ③抽样调查 ④全面调查 3.1998 年某企业甲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525元,乙车间工 人的月平均工资为748元;1999 年各车间工人的工资水平不变, 但甲车间工人增加25%,乙车间工人增加15%,则两车间工人平 均工资1999 年比1998 年( ) ① 提高 ②不变 ③降低 ④不能作结论 4.抽样误差是指( ) ①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②调查中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③调查中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④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 5.相对数时间数列中各指标数值之间具有( ) ①可加性 ②不可加性 ③完整性 ④总体性 6.如果要比较 10 个男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的代表性哪个更好, 最好采用( )。 ①标准差 ②方差 ③标准差系数 ④极差 7.在甲、乙两个变量数列中,若σ甲<σ乙,则两个变量数列平均数代 表性程度相比较( )。 ① ① 两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② ② 甲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③ ③ 乙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于甲数列
④④不能确定哪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好 8.如果某商店销售额的逐期增减量每年都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增长 速度()。 ①①年年增长②年年下降③年年不变④无法确定 9纯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误差范围Δ扩大一倍,抽样单位数() ①只需原来的1/2②只需原来的1/4 ③需要原来的1倍④需要原来的2倍 10销售量指数中指数化指标是() ①销售量②单位产品价格③单位产品成本④销售额 11,用五项移动平均修匀数列,所得新数列比原放列首尾各少( ①一项数据②二项数据③三项数据④四项数据 12.某企业职工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去 年同期相比则提高5%,该企业总产值增长了() ①7%②2.9%③3%④10%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8分) 1.下列关系中,相关系数小于0的现象有() ①商品流通费用率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 ②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③学生作业差错率与检查次数之间的关系 ④产品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 ⑤产品产量与耗电量之间的关系 2.下列指数中,反映平均指标变动的有()
④ ④ 不能确定哪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好 8.如果某商店销售额的逐期增减量每年都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增长 速度( )。 ① ① 年年增长 ②年年下降 ③年年不变 ④无法确定 9.纯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误差范围Δ扩大一倍,抽样单位数( ) ①只需原来的1/2 ②只需原来的1/4 ③需要原来的1倍 ④需要原来的2倍 10.销售量指数中指数化指标是( ) ①销售量 ②单位产品价格 ③单位产品成本 ④销售额 11.用五项移动平均修匀数列,所得新数列比原放列首尾各少( ) ①一项数据 ②二项数据 ③三项数据 ④四项数据 12.某企业职工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去 年同期相比则提高5%,该企业总产值增长了( )。 ①7% ②2.9% ③3% ④10%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计 8 分) 1. 下列关系中,相关系数小于 0 的现象有( ) ①商品流通费用率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 ②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③学生作业差错率与检查次数之间的关系 ④产品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 ⑤产品产量与耗电量之间的关系 2. 下列指数中,反映平均指标变动的有( )
①可变构成指数②平均数指数③综合指数 ④固定构成指数⑤结构影响指数 3.“统计”一词的含义包括:( ①统计活动②统计分析③统计预测④统计资料⑤统计学 4.由总体所有单位的标志值计算的平均数有() ①算术平均数②调和平均数③几何平均数 ④众数⑤中位数 5.下列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①全国每年大专院校毕业生人数②某企业年末职工人数 ③某商店各月末商品库存额④某企业职工工资总额 ⑤某农场历年年末生猪存栏数 6.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①一般平均数②算术平均数③序时平均数 ④平均发展水平⑤调和平均数 7.在实际调查中,搜集数据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访问调査②电话调查③邮寄调査④座谈会⑤个别深度访问 8按相关的性质来分,相关关系可分为() ①真实相关②虚假相关③正相关④负相关⑤复相关 四、判析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进行全面调查,只会产生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2.利用连续型变量进行分组时,只能采取组距式分组。() 3.以1955年为基期,1999年为报告期,计算钢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 时,需要开45次方。() 4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标准差系数越大,说明平均数的代表 性越好。()
①可变构成指数 ②平均数指数 ③综合指数 ④固定构成指数 ⑤结构影响指数 3. “统计”一词的含义包括:( ) ①统计活动 ②统计分析 ③统计预测 ④统计资料 ⑤统计学 4. 由总体所有单位的标志值计算的平均数有( ) ①算术平均数 ②调和平均数 ③几何平均数 ④众数 ⑤中位数 5. 下列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①全国每年大专院校毕业生人数 ②某企业年末职工人数 ③某商店各月末商品库存额 ④某企业职工工资总额 ⑤某农场历年年末生猪存栏数 6. 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 ①一般平均数 ②算术平均数 ③序时平均数 ④平均发展水平 ⑤调和平均数 7. 在实际调查中,搜集数据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①访问调查 ②电话调查 ③邮寄调查 ④座谈会 ⑤个别深度访问 8.按相关的性质来分,相关关系可分为( ) ①真实相关 ②虚假相关 ③正相关 ④负相关 ⑤复相关 四、判析题(每题 1 分,共计 10 分) 1.进行全面调查,只会产生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 2.利用连续型变量进行分组时,只能采取组距式分组。( ) 3. 以 1955 年为基期,1999 年为报告期,计算钢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 时,需要开 45 次方。( ) 4.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标准差系数越大,说明平均数的代表 性越好。( )
5.改变ⅹ与y的位置,计算的r值相同。() 6.误差范围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7.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小于1。() 8.帕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报告期水平上的。() 9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10.我们已知众数和中位数,就可以推算出算术平均数。()
5. 改变 x 与 y 的位置,计算的 r 值相同。( ) 6. 误差范围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 7. 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小于 1。( ) 8. 帕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报告期水平上的。( ) 9.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10. 我们已知众数和中位数,就可以推算出算术平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