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 g/kg B. 0.4 g/kg C. 0.5 g/kg D. 0.6g/kg E. 0.7 g/kg 40.选择性蛋白时,以下述何种蛋白质为主? A.清蛋白 B.β—微球蛋白 D. NAG E. IgM 41.关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男性较女性多见,以中年患者多见 B.起病隐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 C.上呼吸道感染或其它诱发因素不影响临床症状 D.多数患者仅有高血压,而早期肾功能很少受影响 E.部分病例可由微小病变转变而来 42.肾病综合征患者通常处于高凝状态,抗凝治疗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延缓病情发展,通 常建议将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维持在正常水平的 A.1.5倍 B.1.8.倍C.20倍 D.22倍 E.2.5倍 43.患者,男性,12岁。腹泻3天后出现肉眼血尿。尿检示红细胞满视野,78%异形多变 Pr:+,患者血压正常,无外周水肿等表现。入院后拟行肾穿刺活检,考虑患者可能为 急性肾小球肾炎 B.慢性肾炎肾炎急性发作 C.IgA肾病 D.尿路感染 E.急进性肾炎 44.下述关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光镜下的病理改变,可分为Ⅰ、Ⅱ、Ⅲ3型 Ⅰ型表现为基底膜内电子致密物沉着,使之均匀一致性沉着 C.Ⅱ型以内皮细胞下电子致密物沉着伴系膜细胞和基质插入为特征 D.Ⅲ型同时具有膜性肾病和膜增生性肾炎Ⅰ型的特点 E.以上均不对 45.肾脏疾病的弥漫性改变是指病变累及以上的肾小球 B.60% C.70% D.80% E.90% 46.关于糖尿病肾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蛋白尿随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而减少 C蛋白尿与肾病变的严重程度成正比D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关 E以上均不对 47.下述有关糖尿病肾病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重要的死亡原因
A.0.3 g/kg B.0.4 g/kg C.0.5 g/kg D.0.6 g/kg E.0.7 g/kg 40.选择性蛋白时,以下述何种蛋白质为主? A.清蛋白 B.—微球蛋白 C.IgG D.NAG E.IgM 41.关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男性较女性多见,以中年患者多见 B.起病隐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 C.上呼吸道感染或其它诱发因素不影响临床症状 D.多数患者仅有高血压,而早期肾功能很少受影响 E.部分病例可由微小病变转变而来 42.肾病综合征患者通常处于高凝状态,抗凝治疗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延缓病情发展,通 常建议将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维持在正常水平的 A.1.5 倍 B.1.8.倍 C.2.0 倍 D.2.2 倍 E.2.5 倍 43.患者,男性,12 岁。腹泻 3 天后出现肉眼血尿。尿检示红细胞满视野,78%异形多变, Pr:+,患者血压正常,无外周水肿等表现。入院后拟行肾穿刺活检,考虑患者可能为: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慢性肾炎肾炎急性发作 C.IgA 肾病 D.尿路感染 E.急进性肾炎 44.下述关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光镜下的病理改变,可分为Ⅰ、Ⅱ、Ⅲ 3 型 B.Ⅰ型表现为基底膜内电子致密物沉着,使之均匀一致性沉着 C.Ⅱ型以内皮细胞下电子致密物沉着伴系膜细胞和基质插入为特征 D.Ⅲ型同时具有膜性肾病和膜增生性肾炎Ⅰ型的特点 E.以上均不对 45.肾脏疾病的弥漫性改变是指病变累及__以上的肾小球 A.50% B.60% C.70% D.80% E.90% 46.关于糖尿病肾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蛋白尿随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而减少 C.蛋白尿与肾病变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D.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关 E.以上均不对 47.下述有关糖尿病肾病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重要的死亡原因
B当前在欧美国家,糖尿病所至的肾衰竭是慢性肾衰竭病因的首位因素 C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表现是血肌酐升高 D糖尿病肾病的终点是发展至肾功能衰竭 E糖尿病早期如严格控制血糖、纠正肾小球高血压可阻止或延缓DN的发生和进展 48.糖尿病肾病最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 A.弥漫性肾小球硬化 B结节性肾小球硬化 C.入球小动脉壁玻璃样变 D球囊小滴 E线圈样改变 49.下述有关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中,哪项是错误的: A高血糖能直接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增多 B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能诱导细胞因子的分泌与合成,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 C.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是引起肾小球“三高现象”的重要因素 D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 E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无关 0.临床上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是: A.尿蛋白 B血肌酐C尿微量白蛋白D尿糖 E内生肌酐清除率 51.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中,下列哪项正确: A.很少出现大量蛋白尿 B出现蛋白尿常提示糖尿病病程已超过10年 C糖尿病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多下降D不伴有高血压E很少出现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肾病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 A.控制血糖B抗凝治疗C控制血压D控制血脂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 53.患者李某,男性,64岁。发现糖尿病15年,平时口服降糖药治疗,很少监测血糖。近 1年来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并伴有经常性颜面、下肢水肿。尿常规检查显示尿糖++++,尿蛋 白++。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高血压性肾损害 B.老年性肾小动脉硬化 C.糖尿病肾病 D慢性肾小球肾炎 E.肾淀粉样变 54.患者赵某,女性,70岁。以往病史不清楚,近年来感肢体乏力及经常性颜面浮肿,至 医院就诊,检査空腹血糖8.3mmol仉,尿常规显示尿蛋白+~++,偶有尿白细胞-5每高倍镜 眼底检査发现视网膜有微血管病。请问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糖尿病肾病B老年性肾小动脉硬化C慢性肾盂肾炎D慢性肾小球肾炎 E以上均不是
B.当前在欧美国家,糖尿病所至的肾衰竭是慢性肾衰竭病因的首位因素 C.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表现是血肌酐升高 D.糖尿病肾病的终点是发展至肾功能衰竭 E.糖尿病早期如严格控制血糖、纠正肾小球高血压可阻止或延缓 DN 的发生和进展 48.糖尿病肾病最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 A.弥漫性肾小球硬化 B.结节性肾小球硬化 C.入球小动脉壁玻璃样变 D.球囊小滴 E.线圈样改变 49.下述有关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中,哪项是错误的: A.高血糖能直接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增多 B.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能诱导细胞因子的分泌与合成,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 C.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是引起肾小球“三高现象”的重要因素 D.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 E.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无关 50.临床上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是: A.尿蛋白 B.血肌酐 C.尿微量白蛋白 D.尿糖 E.内生肌酐清除率 51.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中,下列哪项正确: A.很少出现大量蛋白尿 B.出现蛋白尿常提示糖尿病病程已超过 10 年 C.糖尿病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多下降 D.不伴有高血压 E.很少出现肾功能衰竭 52.糖尿病肾病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 A.控制血糖 B.抗凝治疗 C.控制血压 D.控制血脂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 53.患者李某,男性,64 岁。发现糖尿病 15 年,平时口服降糖药治疗,很少监测血糖。近 1 年来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并伴有经常性颜面、下肢水肿。尿常规检查显示尿糖++++,尿蛋 白++。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高血压性肾损害 B.老年性肾小动脉硬化 C.糖尿病肾病 D.慢性肾小球肾炎 E.肾淀粉样变 54.患者赵某,女性,70 岁。以往病史不清楚,近年来感肢体乏力及经常性颜面浮肿,至 医院就诊,检查空腹血糖 8.3mmol/L,尿常规显示尿蛋白+~++,偶有尿白细胞 0-5 每高倍镜, 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有微血管病。请问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糖尿病肾病 B.老年性肾小动脉硬化 C.慢性肾盂肾炎 D.慢性肾小球肾炎 E.以上均不是
55.患者钱某,58岁。已发现糖尿病10余年,近日至医院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值为300mg24h 请问该患者的诊断是: A.糖尿病肾病,肾脏高功能期B糖尿病肾病,临床静止期 C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D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期 E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期 56.系统性红斑狼疮所累及的器官发生率最高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B关节C.浆膜腔D肾脏 E心脏 57.关于WHO对狼疮性肾炎病理分型的叙述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系膜增生性肾炎是Ⅲl型 B硬化性肾炎是ⅥI型 C.弥漫性膜性肾炎属于ⅣV型 D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属于Ⅱ型 E弥漫增生性肾炎属于Ⅴ型 58.下列有关狼疮性肾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出现肾病综合征时予标准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 B出现肾功能减退时停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C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时间不超过1年 D糖皮质激素减量过快是狼疮性肾炎复发的最常见原因 E狼疮性肾炎泼尼松剂量为30mg/天 59.下列有关活动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哪项正确: A.环孢素A治疗效果差 B狼疮性肾炎严重时,不适宜予抗凝治疗 C.血压控制不需要非常严格 D.可予血浆置换加免疫抑制治疗 E.如存在肾病综合征时,需大量补充豆制品 0.下列有关肾淀粉样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儿童多见B.多表现为血尿、高血压C蛋白尿最多见,多数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D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及尿液检查E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很少发展至尿毒症 61.患者陈某,女性,17岁。近日突然出现全身广泛皮疹和肉眼血尿,无明显尿频、尿急 尿痛、发热、腰痛等表现。以往无仼何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来医院检査尿红细胞每高倍镜 20-30个,尿白细胞每高倍镜2-5个,尿蛋白+,尿红细胞相差显微镜检查示异形红细胞有 80%。请问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肾小球肾炎BlgA肾炎C急性间质性肾炎D紫癜性肾炎E尿路感染 62.患者李某,男性,15岁。近日突然出现颜面水肿,尿颜色加深,查体发现下肢存在皮 疹。检査尿常规显示尿红细胞15-20个/高倍镜,尿白细胞1-3个/高倍镜,尿蛋白(±),尿
55.患者钱某,58 岁。已发现糖尿病 10 余年,近日至医院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值为 300mg/24h。 请问该患者的诊断是: A.糖尿病肾病,肾脏高功能期 B.糖尿病肾病,临床静止期 C.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 D.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期 E.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期 56.系统性红斑狼疮所累及的器官发生率最高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 B.关节 C.浆膜腔 D.肾脏 E.心脏 57.关于 WHO 对狼疮性肾炎病理分型的叙述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系膜增生性肾炎是 III 型 B.硬化性肾炎是 VI 型 C.弥漫性膜性肾炎属于 IV 型 D.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属于 II 型 E.弥漫增生性肾炎属于 V 型 58.下列有关狼疮性肾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出现肾病综合征时予标准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 B.出现肾功能减退时停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C.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时间不超过 1 年 D.糖皮质激素减量过快是狼疮性肾炎复发的最常见原因 E.狼疮性肾炎泼尼松剂量为 30mg/天 59.下列有关活动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哪项正确: A.环孢素 A 治疗效果差 B.狼疮性肾炎严重时,不适宜予抗凝治疗 C.血压控制不需要非常严格 D.可予血浆置换加免疫抑制治疗 E.如存在肾病综合征时,需大量补充豆制品 60.下列有关肾淀粉样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儿童多见 B.多表现为血尿、高血压 C.蛋白尿最多见,多数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D.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及尿液检查 E.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很少发展至尿毒症 61.患者陈某,女性,17 岁。近日突然出现全身广泛皮疹和肉眼血尿,无明显尿频、尿急、 尿痛、发热、腰痛等表现。以往无任何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来医院检查尿红细胞每高倍镜 20-30 个,尿白细胞每高倍镜 2-5 个,尿蛋白+,尿红细胞相差显微镜检查示异形红细胞有 80%。请问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B.IgA 肾炎 C.急性间质性肾炎 D.紫癜性肾炎 E.尿路感染 62.患者李某,男性,15 岁。近日突然出现颜面水肿,尿颜色加深,查体发现下肢存在皮 疹。检查尿常规显示尿红细胞 15-20 个/高倍镜,尿白细胞 1-3 个/高倍镜,尿蛋白(),尿
红细胞形态示异形多变占75%。请问下面叙述中不当的是: A.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紫癜性肾炎 B检查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有助于诊断 C.不必行肾穿刺检査,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査就能确诊 D应该行肾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E.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有效 63.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为: A.男性200-250mg/min/173m2,女性150-200 mg/min/1.73m B.男性250-300mg/min/1.73m2,女性200-250 mg/min//1.73m2 C.男性300-350mg/min/173m2,女性250-350 mg/min/1.73m2 D.男性300~450mg/min/1.73m2,女性250~350mg/min/173m2 E.男性400~550mg/min1.73m2,女性350~450mg/min/1.73m2 64.男性,30岁。以周期性麻痹入院,曾有尿路结石史。查血钾3.0mmoL,CO2CPl5 mmol/L, 血氯108 mmol/L,阴离子(AG)正常。尿pH7.0。最可能的诊断是 A.周期性麻痹低钾型B.肾小管性酸中毒Ⅰ型C.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肾石症、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E.肾小管酸中毒Ⅱ型 65.女性,因腰痛2个月来院就诊。腰椎平片示腰椎压缩性骨折。化验:尿常规:葡萄糖(+), 蛋白(+),血糖正常,血钠、钾、钙、磷均偏低,血氯增高,CO2CPI7mmo。尿pH5.5, 纠正酸中毒后测尿碳酸氢钠排出分数为18%,尿蛋白电泳为低分子蛋白尿。肾功能正常。 氯化铵负荷试验阴性(正常曲线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肾小管酸中毒Ⅰ型 B.肾小管酸中毒Ⅱ型 C.肾小管酸中毒Ⅲ型 D.肾小管酸中毒Ⅳ型 E.范科尼( Fanconi)综合征 66.女性,49岁。因高钾血症多次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查血钾60 mmol/L,血氯110mmoL。 尿pH5.5,纠正酸中毒后测尿碳酸氢钠排泄分数为3%。内生肌酐清除率为45 ml/min。最可 能的诊断是: A.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B.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C.代谢性酸中毒伴高钾血症D.肾小管酸中毒Ⅳ型E.肾小管酸中毒Ⅲ型 67.女性,35岁。因发热不退,应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2周后患者突然出现少尿、血肌 酐升高,尿检查示红细胞15-20HP、白细胞5-10/HP、蛋白(++),B超显示双肾稍增大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进性肾炎 B急性间质性肾炎 C.急性肾小管坏死 D.急性肾炎 E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红细胞形态示异形多变占 75%。请问下面叙述中不当的是: A.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紫癜性肾炎 B.检查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有助于诊断 C. 不必行肾穿刺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就能确诊 D.应该行肾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E. 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有效 63.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为: A.男性 200~250 mg/min/1.73m2,女性 150~200 mg/min/1.73m2 B.男性 250~300 mg/min/1.73m2,女性 200~250 mg/min/1.73m2 C.男性 300~350 mg/min/1.73m2,女性 250~350 mg/min/1.73m2 D.男性 300~450 mg/min/1.73m2,女性 250~350 mg/min/1.73m2 E.男性 400~550 mg/min/1.73m2,女性 350~450 mg/min/1.73m2 64.男性,30 岁。以周期性麻痹入院,曾有尿路结石史。查血钾 3.0mmol/L,CO2CP 15mmol/L, 血氯 108mmol/L,阴离子(AG)正常。尿 pH 7.0。最可能的诊断是: A.周期性麻痹低钾型 B.肾小管性酸中毒Ⅰ型 C.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D.肾石症、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E.肾小管酸中毒Ⅱ型 65.女性,因腰痛 2 个月来院就诊。腰椎平片示腰椎压缩性骨折。化验:尿常规:葡萄糖(+), 蛋白(+),血糖正常,血钠、钾、钙、磷均偏低,血氯增高,CO2CP 17mmol/L。尿 pH 5.5, 纠正酸中毒后测尿碳酸氢钠排出分数为 18%,尿蛋白电泳为低分子蛋白尿。肾功能正常。 氯化铵负荷试验阴性(正常曲线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肾小管酸中毒Ⅰ型 B.肾小管酸中毒Ⅱ型 C.肾小管酸中毒Ⅲ型 D.肾小管酸中毒Ⅳ型 E.范科尼(Fanconi)综合征 66.女性,49 岁。因高钾血症多次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查血钾 6.0 mmol/L,血氯 110 mmol/L。 尿 pH 5.5,纠正酸中毒后测尿碳酸氢钠排泄分数为 3%。内生肌酐清除率为 45ml/min。最可 能的诊断是: A.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 B.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C.代谢性酸中毒伴高钾血症 D.肾小管酸中毒Ⅳ型 E.肾小管酸中毒Ⅲ型 67.女性,35 岁。因发热不退,应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2 周后患者突然出现少尿、血肌 酐升高,尿检查示红细胞 15-20/HP、白细胞 5-10/HP、蛋白(++),B 超显示双肾稍增大。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进性肾炎 B.急性间质性肾炎 C.急性肾小管坏死 D. 急性肾炎 E.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68.急性间质性肾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A感染B.食物C药物D.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E肾移植急性排异 69.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潜伏期平均为 B.20天 C.7天 E.30天 70.男性,52岁。因咳嗽低热明确诊断肺结核,应用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等治疗 10天后患者突然出现高热、皮疹、尿量渐减少,尿中出现蛋白质(<2g/24h),尿沉渣中白 细胞和红细胞增多。应考虑 A.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C.急性肾小管坏死 D.急性间质性肾炎 E.下尿路感染 71.对于间质性肾炎,最有价值的诊断检查手段是: A.肾组织学检査B.尿沉渣检査C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D血、尿白细胞分类检查 E肾小管功能检查 72.患者陈某,女性,25岁,新婚4天。述尿频、尿急、尿痛1天来院就诊。以往无类似 发作。查体各输尿管点无压痛,双肾区无叩痛。请问下列哪项辅助检査对诊断帮助最大: A.静脉肾盂造影 B泌尿系统B超检查C尿液镜检、中段尿培养和药敏试验 D.同位素肾图 E.尿浓缩试验 73.患者邓某,男性,68岁。尿频、夜尿增多、排尿困难5年,近1年来反复发作“尿路 感染”,自服抗生素治疗有效,未进行系统检査。请问为明确诊断,该患者首先要进行的检 查是 A.膀胱区触诊和叩诊 B肾区触诊和叩诊 C.直肠指诊 D肾脏B超和残余尿检查 E.肾功能测定 74.患者赵某,女性,58岁,已绝经6年。1天前出现寒战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及腰痛。 来院就诊,检査尿常规发现尿白细胞25-35/HP、红细胞5-7HP、蛋白(±)。请问应选择下 列何种治疗方法 A.行中段尿培养后,即给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B行中段尿培养后,即给予对革兰氏阳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C行中段尿培养,待检查报告后决定治疗方案 D行中段尿培养后,予对症治疗和碱化尿液治疗 E.立即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 75.判断少尿的标准为
68.急性间质性肾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A.感染 B.食物 C.药物 D.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 E.肾移植急性排异 69.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潜伏期平均为: A.15 天 B.20 天 C.7 天 D.3 天 E.30 天 70.男性,52 岁。因咳嗽低热明确诊断肺结核,应用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等治疗。 10 天后患者突然出现高热、皮疹、尿量渐减少,尿中出现蛋白质(<2g/24h),尿沉渣中白 细胞和红细胞增多。应考虑: A.急性肾盂肾炎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急性肾小管坏死 D.急性间质性肾炎 E.下尿路感染 71.对于间质性肾炎,最有价值的诊断检查手段是: A.肾组织学检查 B.尿沉渣检查 C.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 D.血、尿白细胞分类检查 E.肾小管功能检查 72.患者陈某,女性,25 岁,新婚 4 天。述尿频、尿急、尿痛 1 天来院就诊。以往无类似 发作。查体各输尿管点无压痛,双肾区无叩痛。请问下列哪项辅助检查对诊断帮助最大: A.静脉肾盂造影 B.泌尿系统 B 超检查 C.尿液镜检、中段尿培养和药敏试验 D.同位素肾图 E.尿浓缩试验 73.患者邓某,男性,68 岁。尿频、夜尿增多、排尿困难 5 年,近 1 年来反复发作“尿路 感染”,自服抗生素治疗有效,未进行系统检查。请问为明确诊断,该患者首先要进行的检 查是: A.膀胱区触诊和叩诊 B.肾区触诊和叩诊 C.直肠指诊 D.肾脏 B 超和残余尿检查 E.肾功能测定 74.患者赵某,女性,58 岁,已绝经 6 年。1 天前出现寒战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及腰痛。 来院就诊,检查尿常规发现尿白细胞 25-35/HP、红细胞 5-7/HP、蛋白()。请问应选择下 列何种治疗方法: A.行中段尿培养后,即给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B.行中段尿培养后,即给予对革兰氏阳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C.行中段尿培养,待检查报告后决定治疗方案 D.行中段尿培养后,予对症治疗和碱化尿液治疗 E.立即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 75.判断少尿的标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