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条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 (一)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 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二)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 都由选举产生 (三)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 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四)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 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 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 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五)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 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 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 职责 (六)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 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 第十一条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候选人名单要由党组织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可 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 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选举人有了解候 选人情况、要求改变侯选人、不选任何一个候选人和另选他人的权利。任何组织 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的选举,如果发生违反党章的情况 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在调查核实后,应作出选举无效和采取相应措施的决定,并报 再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查批准,正式宣布执行。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第十二条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在必要时召集代表会议,讨论和决定 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代表会议代表的名额和产生办法,由召集代表会议的 委员会决定。 第十三条凡是成立党的新组织,或是撤销党的原有组织,必须由上级党组 织决定。 在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上级党的组织认为有必 要时,可以调动或者指派下级党组织的负责人
- 9 - 第十条 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 (一)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 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二)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 都由选举产生。 (三)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 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四)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 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 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 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五)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 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 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 职责。 (六)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 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 第十一条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候选人名单要由党组织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可 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 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选举人有了解候 选人情况、要求改变候选人、不选任何一个候选人和另选他人的权利。任何组织 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的选举,如果发生违反党章的情况, 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在调查核实后,应作出选举无效和采取相应措施的决定,并报 再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查批准,正式宣布执行。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第十二条 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在必要时召集代表会议,讨论和决定 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代表会议代表的名额和产生办法,由召集代表会议的 委员会决定。 第十三条 凡是成立党的新组织,或是撤销党的原有组织,必须由上级党组 织决定。 在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上级党的组织认为有必 要时,可以调动或者指派下级党组织的负责人
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可以派出代表机关。 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 第十四条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对同下级组织有关的重要问题作出决定时 在通常情况下,要征求下级组织的意见。要保证下级组织能够正常行使他们的职 权。凡属应由下级组织处理的问题,如无特殊情况,上级领导机关不要干预 第十五条有关全国性的重大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各部门、 各地方的党组织可以向中央提出建议,但不得擅自作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 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下级组织如果认为上级组织的 决定不符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可以请求改变;如果上级组织坚持原决 定,下级组织必须执行,并不得公开发表不同意见,但有权向再上一级组织报告。 党的各级组织的报刊和其他宣传工具,必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 议 第十六条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重要 问题,要进行表决。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如对重要问题发生 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了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行外,应当暂缓作出 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将争论情 况向上级组织报告,请求裁决 党员个人代表党组织发表重要主张,如果超出党组织已有决定的范围,必须 提交所在的党组织讨论决定,或向上级党组织请示。任何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 不能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如遇紧急情况,必须由个人作出决定时,事后要迅速向 党组织报告。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个人专断和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 第十七条党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都必须重视党的建设,经常讨论和 检查党的宣传工作、教育工作、组织工作、纪律检查工作、群众工作、统一战线 工作等,注意研究党内外的思想政治状况 第三章党的中央组织 第十八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 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 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 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中央委员会决定 第十九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二)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 (三)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 (四)修改党的章程 (五)选举中央委员会;
- 10 - 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可以派出代表机关。 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 第十四条 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对同下级组织有关的重要问题作出决定时, 在通常情况下,要征求下级组织的意见。要保证下级组织能够正常行使他们的职 权。凡属应由下级组织处理的问题,如无特殊情况,上级领导机关不要干预。 第十五条 有关全国性的重大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各部门、 各地方的党组织可以向中央提出建议,但不得擅自作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 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下级组织如果认为上级组织的 决定不符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可以请求改变;如果上级组织坚持原决 定,下级组织必须执行,并不得公开发表不同意见,但有权向再上一级组织报告。 党的各级组织的报刊和其他宣传工具,必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 议。 第十六条 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重要 问题,要进行表决。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如对重要问题发生 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了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行外,应当暂缓作出 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将争论情 况向上级组织报告,请求裁决。 党员个人代表党组织发表重要主张,如果超出党组织已有决定的范围,必须 提交所在的党组织讨论决定,或向上级党组织请示。任何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 不能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如遇紧急情况,必须由个人作出决定时,事后要迅速向 党组织报告。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个人专断和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 第十七条 党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都必须重视党的建设,经常讨论和 检查党的宣传工作、教育工作、组织工作、纪律检查工作、群众工作、统一战线 工作等,注意研究党内外的思想政治状况。 第三章 党的中央组织 第十八条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 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 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 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中央委员会决定。 第十九条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二)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 (三)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 (四)修改党的章程; (五)选举中央委员会;
(六)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二十条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是: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调整和增选 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部分成员。调整和增选中央委员及侯补中央 委员的数额,不得超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委员各自总 数的五分之 第二十一条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 行,它的任期相应地改变。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 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央委员会委员出缺, 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中央政治局向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 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 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第二十二条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 员中产生 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 员会的职权。 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成员由中央政治局 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并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 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中央委员会决定。 每届中央委员会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和中央领导人,在下届全国代表大会开 会期间,继续主持党的经常工作,直到下届中央委员会产生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和 中央领导人为止。 第二十三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党组织,根据中央委员会的指示进行工作。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政治工作机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总政治部负责管理 军队中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军队中党的组织体制和机构,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作 出规定。 第四章党的地方组织 第二十四条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大会,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 表大会,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由同级党的委员会召集。在特殊情况下,经上一级委 员会批准,可以提前或延期举行
- 11 - (六)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二十条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是: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调整和增选 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部分成员。调整和增选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 委员的数额,不得超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委员各自总 数的五分之一。 第二十一条 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 行,它的任期相应地改变。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 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央委员会委员出缺, 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中央政治局向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 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 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第二十二条 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 员中产生。 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 员会的职权。 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成员由中央政治局 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并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 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中央委员会决定。 每届中央委员会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和中央领导人,在下届全国代表大会开 会期间,继续主持党的经常工作,直到下届中央委员会产生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和 中央领导人为止。 第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党组织,根据中央委员会的指示进行工作。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政治工作机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总政治部负责管理 军队中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军队中党的组织体制和机构,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作 出规定。 第四章 党的地方组织 第二十四条 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大会,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 表大会,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由同级党的委员会召集。在特殊情况下,经上一级委 员会批准,可以提前或延期举行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同级党的委员会决定,并 报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第二十五条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听取和审查同级委员会的报告 (二)听取和审查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 (三)讨论本地区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 (四)选举同级党的委员会,选举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二十六条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委员会,每届 任期五年。这些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 党的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这 些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三年以上的党龄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由它选举的委员会的任期相应地 改变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分别由上一级委员会决定。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出缺,由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同级党 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本地方的工作,定期向上级党的委员会报告工作 第二十七条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副书 记,并报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在委员会全 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委员会职权;在下届代表大会开会期间,继续主持经常工 作,直到新的常务委员会产生为止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 督 第二十八条党的地区委员会和相当于地区委员会的组织,是党的省、自治 区委员会在几个县、自治县、市范围内派出的代表机关。它根据省、自治区委员 会的授权,领导本地区的工作 第五章党的基层组织 第二十九条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 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 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 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 选举产生,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提出委员候选人要 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
- 12 -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同级党的委员会决定,并 报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第二十五条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听取和审查同级委员会的报告; (二)听取和审查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 (三)讨论本地区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 (四)选举同级党的委员会,选举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二十六条 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委员会,每届 任期五年。这些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 党的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这 些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三年以上的党龄。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由它选举的委员会的任期相应地 改变。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分别由上一级委员会决定。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出缺,由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同级党 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本地方的工作,定期向上级党的委员会报告工作。 第二十七条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副书 记,并报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在委员会全 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委员会职权;在下届代表大会开会期间,继续主持经常工 作,直到新的常务委员会产生为止。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 督。 第二十八条 党的地区委员会和相当于地区委员会的组织,是党的省、自治 区委员会在几个县、自治县、市范围内派出的代表机关。它根据省、自治区委员 会的授权,领导本地区的工作。 第五章 党的基层组织 第二十九条 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 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 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 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 选举产生,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提出委员候选人要 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
第三十条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 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 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第三十一条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 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它的基本任务是 )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 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先争优,团结、组织党内 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 (二)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 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 (三)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 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 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 四)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 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五)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现、培养和推荐他们中间的 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 才智。 (六)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 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 (七)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纪,严格遵守国家 的财政经济法规和人事制度,不得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 (八)教育党员和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第三十二条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 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 营开展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股东会、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支持职 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领导 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 守囯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 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实 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对重大问题进行
- 13 - 第三十条 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 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 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第三十一条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 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它的基本任务是: (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 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先争优,团结、组织党内 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 (二)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 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 (三)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 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 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 (四)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 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五)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现、培养和推荐他们中间的 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 才智。 (六)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 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 (七)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纪,严格遵守国家 的财政经济法规和人事制度,不得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 (八)教育党员和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第三十二条 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 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 营开展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股东会、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支持职 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领导 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 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 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实 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对重大问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