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明确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基本概念,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和现代汉语规范 化的意义,领会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树立为提高民族素质而加强汉语学习的信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重点:现代汉语的定义:现代汉语特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什么是现代汉语 1.它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①方言:②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 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最重 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1 年1月1日起实行,规定:通用语言就是普通话,通用文字就是规范汉字)。③两者关系: 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少数民族语言,也不是消灭汉语方言,它们可以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 长期使用。 2.结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3.功能: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4,形式: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 一发即逝,不能流传久远 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经过琢磨、加工,更周密、严谨 (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例如买东西的对话。书面语的特点是 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例如报纸社论) 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宫、更具有表现力。 二、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1,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在基础方言上形成,其形成与经济、政 治、文化等因素分不开的。 2.共同语的发展过程:先秦“雅言”(《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 皆雅言也。”一一汉代“通语”(见《方言》) 一明代“官话”一一民国“国语”一一中 华人民共和国“普通话” 共同语书面语1:先秦书面语(文言文) 共同语书面语2:白话文学 一白话文(“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满 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一普通话书面语 口语:先素口语一一唐宋口语一一明清以来“官话”、“国语”一一普通话口语 3.共同语基础方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原因:①官府通用,②白话文学作 品使用。③白话文运动(书面语)和国语运动(口语) 4。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的标准: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 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三、现代汉语方言 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是局
1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明确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基本概念,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和现代汉语规范 化的意义,领会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树立为提高民族素质而加强汉语学习的信 念。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重点:现代汉语的定义;现代汉语特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1.它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①方言;②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 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最重 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法》,2000 年 10 月 31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自 2001 年 1 月 1 日起实行,规定:通用语言就是普通话,通用文字就是规范汉字)。③两者关系: 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少数民族语言,也不是消灭汉语方言,它们可以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 长期使用。 2.结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3.功能: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4.形式: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一发即逝,不能流传久远。 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经过琢磨、加工,更周密、严谨。 (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例如买东西的对话。书面语的特点是 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例如报纸社论) 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具有表现力。 二、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1.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在基础方言上形成,其形成与经济、政 治、文化等因素分不开的。 2.共同语的发展过程:先秦“雅言”(《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 皆雅言也。”——汉代“通语”(见《方言》)——明代“官话”——民国“国语”——中 华人民共和国“普通话”。 共同语书面语 1:先秦书面语(文言文) 共同语书面语 2:白话文学——白话文(“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满 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普通话书面语 口语:先秦口语——唐宋口语——明清以来“官话”、“国语”——普通话口语 3.共同语基础方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原因:①官府通用,②白话文学作 品使用。③白话文运动(书面语)和国语运动(口语) 4.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的标准: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 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三、现代汉语方言 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是局
部地区使用的语言。七大方言: 1.北方方吉 3.湘方言 4.赣方言 5.客家方言 6、方 粤方言 八大方言(闻南方言、甸北方言)与十大方言(晋语、平话、徽语) 附录:客家方言塞擦音、擦音只有[tG、tG3、吗? 这见于黄本上册现代汉语方言语音主要特点表。就代表点梅县方言来说,塞擦音、擦音 只有一套,即只有[tG,to3、可小,但要放到整个客家方言,这就不合适了·因为黄本列举 的另外二套塞擦音、擦音t+、t43、]和[以、3、习客家方言也有体现(只不过不如o、 03、可]丰富),前者见于与梅县相邻的大埔、丰顺(参见袁家骅等著《汉语方言概要(第 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后者见于图西长汀、连城(参见罗美珍、邓小华《究 家方言》福建教有出版社 995年版)。此处可以将原说法改为0一般只有[、 to3、]加或如 多数只有o、to3 、o口 同页同表中有无浊声B、8、Y、8、8、6、S、1比较项下,笼统说客家方言 没有,也是不够准确,因为其中的可,包括梅县方言在内客家方言普遍可见。(附带一提, 此表说赣方言“没有”浊声母,也是不够准确,因为赣语吕靖片中的德安、星子、都吕、湖 口、武宁等点都有浊音声母,详见颜森《江西方言的分区(稍)》《方言》1986年第1期)」 胡本在词汇部分列举客家方言词时也有类似问 例如 (249页) 上海话 广州话、厦门话都说成“落雨”,福州话说成“坠雨”,客家话说成“落水”。这里别的方 言以代表点举例。客家话则以方言区举例。如果“落水”一说客家话普遍可见,那也可以这 样处理。事实上,客家话不少地方(尤其是赣南、闽西两地)不说“落水”而说“落雨” 连梅县话也右“落雨”一说(参见李如龙、张双庆主编《安赣方言调杏报告》厦门大学出版 社1992年版) 此处宜将“客家话”换成“××(地点)客家话”,这样就不会以偏概全 了。上海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现代汉语实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0页在说明物量词与名词配合的方言差异时有一个表,表中在北方话“一棵树”后举的方 言说话是“一条树(客家话)”,这里有同样的失误,因为据笔者调查,说“一条树”的客 家方言点只有梅县等少数方言点,多数地方是说“一头树”或“一兜树”。如果将括号里的 “客家话”改成“梅县话”,也能消除失误,并且在体例上与表中的“广州话”、“福州话” “成都话” 的说法取得 一致。 此外,张本(190页)在谈方言词的吸收和使用问题时说:“例如‘饺子’,甸西、客 家话都指馄纯。”这里也有失误,因为闽西一带通行的也是客家话(闽西是客家人的主要聚 居地之一),闽西话与“客家话”不构成并列。 四、现代汉语的特店 现代汉语具有区别于印欧语系语言的许多特点。 (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音乐性强 1.没有复辅音一个音节内没有两个或三个辅音联在一起的现象。音节界限分明,结构 形式整齐。stand,speak
2 部地区使用的语言。七大方言: 1.北方方言 2.吴方言 3.湘方言 4.赣方言 5.客家方言 6.闽方言 7.粤方言 八大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与十大方言(晋语、平话、徽语) 附录:客家方言塞擦音、擦音只有、、吗? 这见于黄本上册现代汉语方言语音主要特点表。就代表点梅县方言来说,塞擦音、擦音 只有一套,即只有, 、,但要放到整个客家方言,这就不合适了。因为黄本列举 的另外二套塞擦音、擦音、、和、、客家方言也有体现(只不过不如、 、丰富),前者见于与梅县相邻的大埔、丰顺(参见袁家骅等著《汉语方言概要(第 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年版),后者见于闽西长汀、连城(参见罗美珍、邓小华《客 家方言》福建教育出版社年版)。此处可以将原说法改为一般只有、、或 多数只有、、。 同页同表中 有无浊声母、、、、、、、、 比较项下,笼统说客家方言 没有,也是不够准确,因为其中的,包括梅县方言在内客家方言普遍可见。(附带一提, 此表说赣方言“没有”浊声母,也是不够准确,因为赣语昌靖片中的德安、星子、都昌、湖 口、武宁等点都有浊音声母,详见颜森《江西方言的分区(稿)》《方言》1986 年第 1 期)。 胡本在词汇部分列举客家方言词时也有类似问题,例如(249 页):“下雨”,上海话、 广州话、厦门话都说成“落雨”,福州话说成“坠雨”,客家话说成“落水”。这里别的方 言以代表点举例。客家话则以方言区举例。如果“落水”一说客家话普遍可见,那也可以这 样处理。事实上,客家话不少地方(尤其是赣南、闽西两地)不说“落水”而说“落雨”, 连梅县话也有“落雨”一说(参见李如龙、张双庆主编《客赣方言调查报告》厦门大学出版 社 1992 年版)。此处宜将“客家话”换成“××(地点)客家话”,这样就不会以偏概全 了。上海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现代汉语实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 100 页在说明物量词与名词配合的方言差异时有一个表,表中在北方话“一棵树”后举的方 言说话是“一条树(客家话)”,这里有同样的失误,因为据笔者调查,说“一条树”的客 家方言点只有梅县等少数方言点,多数地方是说“一头树”或“一兜树”。如果将括号里的 “客家话”改成“梅县话”,也能消除失误,并且在体例上与表中的“广州话”、“福州话”、 “成都话”.的说法取得了一致。 此外,张本(190 页)在谈方言词的吸收和使用问题时说:“例如‘饺子’,闽西、客 家话都指馄饨。”这里也有失误,因为闽西一带通行的也是客家话(闽西是客家人的主要聚 居地之一),闽西话与“客家话”不构成并列。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现代汉语具有区别于印欧语系语言的许多特点。 (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音乐性强 1.没有复辅音 一个音节内没有两个或三个辅音联在一起的现象。音节界限分明,结构 形式整齐。 stand ,speak
2.元音占优势汉语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产生乐音性。(个别口语 词只有辅音:嗯, 语气词、叹词 3有声调 每个音节都 性。 (二)词汇方面 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双音节语素少:仿佛狼狈犹豫蜘蛛多音节语素更少: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苏维 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计算机电脑网虫小资 词缀少,类词缀:热:出国,足球,股票,一播,一映,一评,一招:嫂:空嫂, 军地,警地。 3.双音节词占优势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寒一一寒冷朋一—朋友师一一老师 (三)语法方面 汉语缺乏形态,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有一系列分析型语言的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不相配 一很不好,爆战爆败 一屡败屡战,长河落日圆:小羊山上吃草。 我和弟弟、我的弟弟:门外下了雨,门外下过雨,门外下若雨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合成词(主谓式:月亮,衣冠楚楚,月亮升上了天空:动宾式:司机,爱我中华,学习 文化:动补式:提高、扩大、讲清楚,衣服洗的很干净) 词本位,词组木位 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英语:名词 主语、宾语:动词 谓语:形容词一一表语:副词一一状语动名 词(主语、宾语)学习是一件好事情,她喜欢学习 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一 一主语、谱语、定语、定语 北京人爱侃大山,他北京人,他喜欢北京人,北京人的房子不大。 美丽是生活的必需品,她很美丽,她爱美丽,美丽的祖国我的家。 4.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一般语言有“度量衡”量词(米、克、升),无专用量词(个、只、枚.)。汉语 开始也是没有专用量词,数词与名词直接结合(岁寒三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或者借 用名词,例如“牛十牛”。后来发展出量词。量词用法复杂,名词不同,量词不同,例如: 一匹马、一头生、一只羊。量词易提用,例加:一颗拒绝龄化的冰、一座座山川相连、一 新绿、 ·。英语中没有这些量词。英语中没有语气词,汉语中有,例如“我吗?”“他呢。 “走吧! 附录: 一、使用量词要细心 汉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量词十分丰富。而且运用时,也显得比较复杂,名词不同, 3
3 2.元音占优势 汉语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产生乐音性。(个别口语 词只有辅音:嗯,哼——语气词、叹词 方言中否定词多为鼻音:m) 3.有声调 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使音节界限分明,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形成乐音 性。 (二)词汇方面 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双音节语素少:仿佛 狼狈 犹豫 蜘蛛 多音节语素更少: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 苏维 埃 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计算机 电脑 网虫 小资 词缀少,类词缀:热:出国~,足球~,股票~, ~播, ~映, ~评, ~招;嫂:空嫂 , 军嫂,警嫂。 3.双音节词占优势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寒——寒冷 朋——朋友 师——老师 (三)语法方面 汉语缺乏形态,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有一系列分析型语言的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不很好——很不好,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长河落日圆;小羊山上吃草。 我和弟弟、我的弟弟;门外下了雨,门外下过雨,门外下着雨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合成词(主谓式:月亮,衣冠楚楚,月亮升上了天空;动宾式:司机,爱我中华,学习 文化;动补式:提高、扩大、讲清楚,衣服洗的很干净) 词本位,词组本位 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英语:名词——主语、宾语;动词——谓语;形容词——表语;副词——状语 动名 词 (主语、宾语) 学习是一件好事情,她喜欢学习 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 北京人爱侃大山,他北京人,他喜欢北京人,北京人的房子不大。 美丽是生活的必需品,她很美丽,她爱美丽,美丽的祖国我的家。 4.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一般语言有“度量衡”量词(米、克、升),无专用量词(个、只、枚.)。汉语一 开始也是没有专用量词,数词与名词直接结合(岁寒三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或者借 用名词,例如“牛十牛”。后来发展出量词。量词用法复杂,名词不同,量词不同,例如: 一匹马、一头牛、一只羊。量词易误用,例如:一颗拒绝融化的冰、一座座山川相连、一丝 新绿、.。英语中没有这些量词。英语中没有语气词,汉语中有,例如“我吗?”“他呢。” “走吧!” 附录: 一、使用量词要细心 汉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量词十分丰富。而且运用时,也显得比较复杂,名词不同
所用的量词也往往不同。例如“一个人、一斗生、一张纸、一粒米”,中间的量词就各不相 同。使用时若不细心分辨,就可能张冠李戴,误用量词。例如《咬文臀字)201年第7期 就有两处这样的失误。 是《说“稗麦”》一文中的 一段书 (“那就先让我抄一段书 洪迈《容斋随笔》卷五有一则《稗沙门》.)。“书”是指“装订成册的著作”,只能用 “本、部、套”等具有“整体义”的能表示“一册”或“多册”的量词来搭配,不能用表示 “部分义”的“段”作量词(因为“书”中的“一段”不能叫“书”)。议里应说“一段文 、“一段文章”(或“从书上抄一段”) 名)的广告词中的“一部. .报告” (“这是 一部在中学里广为流传,由新羽西、陈丹燕 加盟完成的人生素质报告”)。“部”可以与“书籍”、“影片”搭配,却不可以与“报告 搭配,即没有“一部报告”的说法。与“报告”搭配的量词是“份”、“个”等。此处可改 为“一份.报告”(为了强调篇幅,可以加上“长篇”)。 、歌词中的量词误用六伤 歌词中的量词就常有误用的,试举六例如下。 1我是一颗拒绝融化的冰,坚持这样的角度和坚硬:我是一颗拒绝融化的冰,坚持不变 的寒冷和清醒。(《拒绝融化的冰》) 按:“颗”作为量词,多用于颗粒状的东西,例如“珠子”、“黄豆”、“子弹”、“牙 齿”。如果不特别说明是“冰品”或“冰维 ”,通常情况下的“冰”是块状的而不是颗 粒状,因此不论“颗”而论“块”,尤其是那种要“拒绝融化的冰”。因此歌词中的“一颗 冰”应该改为“一块冰”。 2.天边有题模糊的星光偷偷探出了头,是你的眼神依旧在远方为我在守候。(《星星点 灯》) 按:星星可以论“颗” ,星光不可论“颗 ,而论“点” “缕 “丝”等,例如 转瞬即逝的一亮,也许能使你联想起无数个晴朗的夜晚,回忆起曾经洒落在你人生旅途 上的点点星光。(《洒落的星光》,人民日报1997.7.14) 草垛旁的麻雀啄出第一缕星光,惬意地飞到了屋樵下。(《准海散章(二题)》,人民 日报2002.6.27) 天阴得没有一丝星光,雨还在下,指挥部的20多个人靠着两个手电互相扶拉者往前摸。 (《总指挥遇险记》,人民日报1998.820) 此处可将“星光”改成“星星”,或将“颗”改成“点” “缕”、“丝” 3.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敢问路在何方》) 按:“番”作为量词。意思是:①种:样:别有一一天地。②回:次:遍:思考一一几 周折 五次翻了 (见《现代汉语词典》)因此它不能用于“春秋冬夏”。“春秋冬 夏”是指季节的,它的量词应该是 “春秋冬夏”的原形是“春夏秋冬”,为了歌词 压韵才改为“春秋冬夏”,“春夏秋冬”的量词就是用“个”的,例如: 当年我面对一个已走过0个春夏秋冬的老故宫人,在其左右时听的最多,也曾看到他 以积0年工作所深刻理解提炼出主要思想内涵的文字,更能洞察到他对故宫文物古建保护 现实工作的思想。(《一位老故宫人的心愿》,人民日报2002.628) 个春夏秋冬,她从专管员、科长、团支部书记,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税花》 人民日报2002.12.18) “酸甜苦辣”是指滋味,它的量词不是“场”,而是“番”或“种”。例如: 农家子弟,儿时生活,身边实事,地上的活生生人物,眼界不算宽广,也不大赶得上时 髦,然而妮娓道来,别有一番酸甜苦辣,真切感人得紧。(《乡情与亲情》,人民日报2000.4.22)
4 所用的量词也往往不同,例如“一个人、一头牛、一张纸、一粒米”,中间的量词就各不相 同。使用时若不细心分辨,就可能张冠李戴,误用量词。例如《咬文嚼字》2001 年第 7 期 就有两处这样的失误。一是《说“稗麦”》一文中的“一段书”(“那就先让我抄一段书: 洪迈《容斋随笔》卷五有一则《稗沙门》.)。“书”是指“装订成册的著作”,只能用 “本、部、套”等具有“整体义”的能表示“一册”或“多册”的量词来搭配,不能用表示 “部分义”的“段”作量词(因为“书”中的“一段”不能叫“书”)。这里应说“一段文 字”、“一段话”、“一段文章”(或“从书上抄一段”)。二是封底《渴望星期五》(书 名)的广告词中的“一部.报告”(“这是一部在中学里广为流传,由靳羽西、陈丹燕等 加盟完成的人生素质报告”)。“部”可以与“书籍”、“影片”搭配,却不可以与“报告” 搭配,即没有“一部报告”的说法。与“报告”搭配的量词是“份”、“个”等。此处可改 为“一份.报告”(为了强调篇幅,可以加上“长篇”)。 二、歌词中的量词误用六例 歌词中的量词就常有误用的,试举六例如下。 1.我是一颗拒绝融化的冰,坚持这样的角度和坚硬;我是一颗拒绝融化的冰,坚持不变 的寒冷和清醒。(《拒绝融化的冰》) 按:“颗”作为量词,多用于颗粒状的东西,例如“珠子”、“黄豆”、“子弹”、“牙 齿”。如果不特别说明是“冰晶”或“冰锥”,通常情况下的“冰”是块状的而不是颗 粒状,因此不论“颗”而论“块”,尤其是那种要“拒绝融化的冰”。因此歌词中的“一颗 冰”应该改为“一块冰”。 2.天边有颗模糊的星光偷偷探出了头,是你的眼神依旧在远方为我在守候。(《星星点 灯》) 按:星星可以论“颗”,星光不可论“颗”,而论“点”、“缕”、“丝”等,例如: 转瞬即逝的一亮,也许能使你联想起无数个晴朗的夜晚,回忆起曾经洒落在你人生旅途 上的点点星光。(《洒落的星光》,人民日报 1997.7.14) 草垛旁的麻雀啄出第一缕星光,惬意地飞到了屋檐下。(《淮海散章(二题)》,人民 日报 2002.6.27) 天阴得没有一丝星光,雨还在下,指挥部的20多个人靠着两个手电互相扶拉着往前摸。 (《总指挥遇险记》,人民日报 1998.8.20) 此处可将“星光”改成“星星”,或将“颗”改成“点”、“缕”、“丝”。 3.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敢问路在何方》) 按:“番”作为量词。意思是:①种;样:别有一~天地。②回;次;遍:思考一~|几~ 周折|三~五次|翻了一~。(见《现代汉语词典》)因此它不能用于“春秋冬夏”。“春秋冬 夏”是指季节的,它的量词应该是“个”。“春秋冬夏”的原形是“春夏秋冬”,为了歌词 压韵才改为“春秋冬夏”,“春夏秋冬”的量词就是用“个”的,例如: 当年我面对一个已走过 70 个春夏秋冬的老故宫人,在其左右时听的最多,也曾看到他 以积 70 年工作所深刻理解提炼出主要思想内涵的文字,更能洞察到他对故宫文物古建保护 现实工作的思想。(《一位老故宫人的心愿》,人民日报 2002.6.28) 二十个春夏秋冬,她从专管员、科长、团支部书记,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税花》, 人民日报 2002.12.18) “酸甜苦辣”是指滋味,它的量词不是“场”,而是“番”或“种”。例如: 农家子弟,儿时生活,身边实事,地上的活生生人物,眼界不算宽广,也不大赶得上时 髦,然而娓娓道来,别有一番酸甜苦辣,真切感人得紧。(《乡情与亲情》,人民日报 2000.4.22)
进信用,令张武村一路坦途,快速发展,然而萄萄专业村意王乡郭家村农民,明嚼的是 另一番酸甜苦辣。 (《“信用”把农民带进市场》 人民日报2002.829) 他说。 他之所以发起成立这料 个组织,全在于经历了种种酸酣苦辣后,痛感中国人在 南非 盘散沙的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们的心永向祖国” 一记南非中华 工商联合会》,人民日报1996.10.3) 红桃K集团是中国最早从事高科技产业的民营企业之·,从6000元起家,发展到今天 总产45打元的榄,经历了种动酸甜苦 ,对中国民营企业的现状与发展,我们有深 刻的体会和思考。 《履行职责不负使命》 人民日报2000.315 因此,原歌词“ 番番春秋冬夏”可改为 一个个春秋冬夏” “一场场酸甜苦辣”可 改为“一番番酸甜苦辣”或“一种种酸甜苦辣” 4.捧一盏乡酒思念若你哟,无论我身在他乡与远方。(《望乡》) 按:“盏”作为量词,在古代汉语中可用于酒,义同“杯”,例如李清照词《声声慢》 中的名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 。可是在现代汉语叶 量词“盏”只能“用 例如: 点灯 (见《现代汉语词典》)。所以,“捧一盏乡酒”应该改成“挂 一杯乡酒”。这样既合乎规范又通俗易懂。 5哪怕我是一棵小草,阴,也要为你增添一丝新绿:哪怕我是一滴水,啊,也要为你苏 起美丽涟漪。(《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按:“新绿”指“初春植物现出的嫩绿”。(见《现代汉语词典》)它是指一种颜色, 颜色的量词是用“片” (面积大)或“点”(面积小) ,不能用“丝 例如 在大榄山郊野公园,官兵们3次参加“香港植树日”活动,5万多株树苗为香港增添 片新绿。(《军旗鲜艳紫荆香》,人民日报2002.6.25) 一度伤痕累累的乌兰察布草原出现了一片片新绿。(《让绿色家园更秀美》,人民日报 2002.12.22) 给母亲河一点绿吧 在岸边栽 一棵树 (《我的母亲河》,人民日报2002.52》 4月初的莫斯科,春回大地。虽然天空还不时飘起雪花,早晚还透着丝丝寒意,然而树 枝己初绽嫩芽,草坪也泛起点点新绿。(《在伟大邻邦的都城》,人民日报1996.4.3) 于是,雪岭便留下报春的色彩,点点新绿,点点嫣红。(《长白山抒情》,人民日报 2002.1.3)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掀起的城市化生态化浪潮中,四明山农民敏锐地感觉到,城市绿 化似乎还缺少 一点艳丽的红色,四季常红的红枫不就是这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吗?(《红色致 富路》,人民日报2002.12.14) 因此歌词中的“一丝新绿”应作修改,考虑它只涉及“一棵小草”,故“一丝新绿”可 改为“一点新绿”。 6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席座山川.一座席山川相连。(《吉藏高原》) 按:该例“一座座山川”中量词“座”是误用(川指“河流 不能说“一座川”)。 与上述5例不同,此例较好的改法不是改前面的量词而是改后面的名词:将“川”删去或将 “山川”改为“山脉”。后者保持了双音节结构。参考:朱幼麟6月10日从香港启程,穿 越了36个城市和3座山脉,行程2000多公里,空中飞行近40个小时。(《朱幼麟驾动力 滑翔伞从港抵京》,人民日报1995.6.21) 此外,也可以将“一座座山川相连”改成“一座座山与川相连”,这样可以认为“一座 座”只修饰限制“山”而与“川”无关 如果一定要改量词,恐怕只有选用“片”,即将原歌词改为:我看见一片片山一片片山 川,一片片山川相连。 这里“一片山川”的说法不是很普遍(多说“一片山河”),但也不是没有用例。例如:
5 讲信用,令张武村一路坦途,快速发展,然而葡萄专业村徽王乡郭家村农民,咀嚼的是 另一番酸甜苦辣。(《“信用”把农民带进市场》,人民日报 2002.8.29) 他说,他之所以发起成立这样一个组织,全在于经历了种种酸甜苦辣后,痛感中国人在 南非“一盘散沙的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们的心永向祖国”--记南非中华 工商联合会》,人民日报 1996.10.3) 红桃 K 集团是中国最早从事高科技产业的民营企业之一,从 6000 元起家,发展到今天 总资产 45 亿元的规模,经历了种种酸甜苦辣,对中国民营企业的现状与发展,我们有着深 刻的体会和思考。(《履行职责 不负使命》,人民日报 2000.3.15) 因此,原歌词“一番番春秋冬夏”可改为“一个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可 改为“一番番酸甜苦辣”或“一种种酸甜苦辣”。 4.捧一盏乡酒思念着你哟,无论我身在他乡与远方 。(《望乡》) 按:“盏”作为量词,在古代汉语中可用于酒,义同“杯”,例如李清照词《声声慢》 中的名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可是在现代汉语中,量词“盏”只能“用 于灯”,例如:一~点灯。(见《现代汉语词典》)。所以,“捧一盏乡酒”应该改成“捧 一杯乡酒”。这样既合乎规范又通俗易懂。 5.哪怕我是一棵小草,啊,也要为你增添一丝新绿;哪怕我是一滴水,啊,也要为你荡 起美丽涟漪。(《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按:“新绿”指“初春植物现出的嫩绿”。(见《现代汉语词典》)它是指一种颜色, 颜色的量词是用“片”(面积大)或“点”(面积小),不能用“丝”。例如: 在大榄山郊野公园,官兵们 3 次参加“香港植树日”活动,5 万多株树苗为香港增添一 片新绿。(《军旗鲜艳紫荆香》,人民日报 2002.6.25) 一度伤痕累累的乌兰察布草原出现了一片片新绿。(《让绿色家园更秀美》,人民日报 2002.12.22) 给母亲河一点绿吧, 在岸边栽一棵树! (《我的母亲河》,人民日报 2002.5.2) 4月初的莫斯科,春回大地。虽然天空还不时飘起雪花,早晚还透着丝丝寒意,然而树 枝已初绽嫩芽,草坪也泛起点点新绿。(《在伟大邻邦的都城》,人民日报 1996.4.3) 于是,雪岭便留下报春的色彩,点点新绿,点点嫣红。(《长白山抒情》,人民日报 2002.1.3) 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掀起的城市化生态化浪潮中,四明山农民敏锐地感觉到,城市绿 化似乎还缺少一点艳丽的红色,四季常红的红枫不就是这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吗?(《红色致 富路》,人民日报 2002.12.14) 因此歌词中的“一丝新绿”应作修改,考虑它只涉及“一棵小草”,故“一丝新绿”可 改为“一点新绿”。 6.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青藏高原》) 按:该例“一座座山川”中量词“座”是误用(川指“河流”,不能说“一座川”)。 与上述 5 例不同,此例较好的改法不是改前面的量词而是改后面的名词:将“川”删去或将 “山川”改为“山脉”。后者保持了双音节结构。参考:朱幼麟 6 月 10 日从香港启程,穿 越了 36 个城市和3座山脉,行程 2000 多公里,空中飞行近 40 个小时。 (《朱幼麟驾动力 滑翔伞从港抵京》,人民日报 1995.6.21) 此外,也可以将“一座座山川相连”改成“一座座山与川相连”,这样可以认为“一座 座”只修饰限制“山”而与“川”无关。 如果一定要改量词,恐怕只有选用“片”,即将原歌词改为:我看见一片片山一片片山 川,一片片山川相连。 这里“一片山川”的说法不是很普遍(多说“一片山河”),但也不是没有用例。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