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植物造景发展趋势 从最初简单的几株树一片草的楼间绿地,到现在精心设计的主题花园和组团绿地,我 国的居住区环境绿化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不断走向完善,在居住区工程建设中所占的 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人们一方面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生活 舒适度的要求仍在提高,为了顺应需求,居住区环境绿化呈现出人性化和生态化两大趋 势 植物造景人性化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建设、变化的,不断趋 于文明和理性的社会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植物造景要适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须 不断地向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居住 区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可以说,植物造景和人的需 求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 植物造景生态化 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居住区绿化的生 态效益,这就推动植物造景朝着更为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对社区功能更高的 要求。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由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因此,以绿为主是居住 区绿化的着眼点。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 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特定空间,起到点景作用。以绿为主的另一层含义是居 住区绿化不仅要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阴型”的立体化模式。比如可以利用墙壁种植攀 缘植物,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效果:有条件的 居住区还可以建造屋顶花园、空中绿廊,从而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效益 体现两大趋势的造景模式 从近年新建的一些居住区中可以看到植物造景充分体现了上述两大趋势,并形成了3 个特点突出的设计模式 1.生态观光型模式 遵循地带性植被的生物学规律,应用植物生态位互补、互惠共生的生态学原理,科学 配置人工植物群落,体现植物景观的文化特色和地方风韵。主要应用垂柳、银杏、碧桃、 梅花、紫薇、玉兰、桂花、泡桐、木棉、槐树、观赏竹等形体优美或花朵艳丽的树种 林木栽植以群落组合为主,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群落结构一般控制为乔木与花灌木的 比例为3:1,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比例为3:1,阔叶树与针叶树的比例为8:1,地被草 坪覆盖率达85%以上 2.生态保健型模式
住区植物造景发展趋势 从最初简单的几株树一片草的楼间绿地,到现在精心设计的主题花园和组团绿地,我 国的居住区环境绿化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不断走向完善,在居住区工程建设中所占的 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人们一方面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生活 舒适度的要求仍在提高,为了顺应需求,居住区环境绿化呈现出人性化和生态化两大趋 势。 植物造景人性化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建设、变化的,不断趋 于文明和理性的社会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植物造景要适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须 不断地向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居住 区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可以说,植物造景和人的需 求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 植物造景生态化 21 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居住区绿化的生 态效益,这就推动植物造景朝着更为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对社区功能更高的 要求。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由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因此,以绿为主是居住 区绿化的着眼点。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 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特定空间,起到点景作用。以绿为主的另一层含义是居 住区绿化不仅要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阴型”的立体化模式。比如可以利用墙壁种植攀 缘植物,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效果;有条件的 居住区还可以建造屋顶花园、空中绿廊,从而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效益。 体现两大趋势的造景模式 从近年新建的一些居住区中可以看到植物造景充分体现了上述两大趋势,并形成了 3 个特点突出的设计模式。 1.生态观光型模式 遵循地带性植被的生物学规律,应用植物生态位互补、互惠共生的生态学原理,科学 配置人工植物群落,体现植物景观的文化特色和地方风韵。主要应用垂柳、银杏、碧桃、 梅花、紫薇、玉兰、桂花、泡桐、木棉、槐树、观赏竹等形体优美或花朵艳丽的树种。 林木栽植以群落组合为主,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群落结构一般控制为乔木与花灌木的 比例为 3∶1,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比例为 3∶1,阔叶树与针叶树的比例为 8∶1,地被草 坪覆盖率达 85%以上。 2.生态保健型模式
依据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光合作用功能和某些树种分泌植物杀菌素的生物 特性,运用拟生造林学原理,配置生态保健型的人工植物群落。主要树种配置有白皮松、 罗汉松、丁香合欢、悬铃木、臭椿、白杨、榆树等。其结构要求加大复层立体绿化,突 出生态保健功能,兼顾景观质量要求。群落结构主要为释氧、分泌杀菌素效应强的,地 带性特色明显的树种集合。其中,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的比例为5:2:2。 3.生态环保型模式 主要针对交通流量大或周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居住区,强化森林植被吸收有害气体 吸滞粉尘、削减噪音等生态环保效应,减轻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植物配置主要强调 发挥森林植物的生态环保功能,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主,适当考虑景观效果。选配主要树 种时,基调树种可选择垂柳、合欢、紫薇、大叶女贞、广玉兰、棕榈、侧柏等,骨干树 种可选择国槐、冬青、黄杨、杜鹃等。行道树栽植,可采用栾树与大叶女贞,臭椿与广 玉兰,枫香与大叶冬青,合欢与厚皮香等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组合形式,既增强林带的 生态环保功能,又能兼顾生态景观效果。 综上所述,居住区的环境绿化,以充分发挥植物特性的功能为目标,组织层次丰富的 植物群落,形成季相各异的植物景观,融合生态理念以达到合理的、丰富多彩的空间序 列,满足人们在居住区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 第二节园林绿地的构图原理 、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特点和基本要求 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景与造景 第四节地形地貌的利用和改造 、园林地形地貌及其作用 园林地形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园林地形地貌的设计 第五节园林建筑及设施在园林中的设计原则
依据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光合作用功能和某些树种分泌植物杀菌素的生物 特性,运用拟生造林学原理,配置生态保健型的人工植物群落。主要树种配置有白皮松、 罗汉松、丁香合欢、悬铃木、臭椿、白杨、榆树等。其结构要求加大复层立体绿化,突 出生态保健功能,兼顾景观质量要求。群落结构主要为释氧、分泌杀菌素效应强的,地 带性特色明显的树种集合。其中,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的比例为 5∶2∶2。 3.生态环保型模式 主要针对交通流量大或周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居住区,强化森林植被吸收有害气体、 吸滞粉尘、削减噪音等生态环保效应,减轻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植物配置主要强调 发挥森林植物的生态环保功能,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主,适当考虑景观效果。选配主要树 种时,基调树种可选择垂柳、合欢、紫薇、大叶女贞、广玉兰、棕榈、侧柏等,骨干树 种可选择国槐、冬青、黄杨、杜鹃等。行道树栽植,可采用栾树与大叶女贞,臭椿与广 玉兰,枫香与大叶冬青,合欢与厚皮香等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组合形式,既增强林带的 生态环保功能,又能兼顾生态景观效果。 综上所述,居住区的环境绿化,以充分发挥植物特性的功能为目标,组织层次丰富的 植物群落,形成季相各异的植物景观,融合生态理念以达到合理的、丰富多彩的空间序 列,满足人们在居住区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 第二节园林绿地的构图原理 一、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特点和基本要求 二、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景与造景 第四节地形地貌的利用和改造 一、园林地形地貌及其作用 二、园林地形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三、园林地形地貌的设计 第五节园林建筑及设施在园林中的设计原则
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 园林绿地的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规则式园林 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罗马起到 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 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这一类园林,以建 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大连斯大林广场、南京中山陵园林以及北京天坛公园都属于规 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 陵地,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 2、水体设计:外形轮廊均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式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及整形 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运河等为主,其中常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 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 筑组群的布局,也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式的主轴和 副轴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封闭性的草坪、广场空 成方格形或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折线或几何曲线 5、种植设计:园内花卉布置用以图案为主题的模纹花坛和花境为主,有时布置成大 规模的花坛群,树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并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以区划和组 织空间。树木整形修剪以模拟建筑体形和动物形态为主,如绿柱、绿塔、绿门、绿亭和 用常绿树修剪而成的鸟兽等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花坛群、规则式水景和大量喷泉为主景以外,其余常采 用盆树、盆花、瓶饰、雕像为主要景物。雕像的基座为规则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轴线 的起点、终点或交点上 规则式园林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整齐、庄严。下面三幅图片的构图就是规则式 、自然式园林 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我国园林,从有历史记载的周秦时代开始
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 园林绿地的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一、规则式园林 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罗马起到 18 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 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 17 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这一类园林,以建 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大连斯大林广场、南京中山陵园林以及北京天坛公园都属于规 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 陵地,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 2、水体设计:外形轮廊均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式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及整形 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运河等为主,其中常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 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 筑组群的布局,也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式的主轴和 副轴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封闭性的草坪、广场空 间,以对称建筑群或规则式林带、树墙包围。道路均为直线、圻线或几何曲线组成,构 成方格形或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种植设计:园内花卉布置用以图案为主题的模纹花坛和花境为主,有时布置成大 规模的花坛群,树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并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以区划和组 织空间。树木整形修剪以模拟建筑体形和动物形态为主,如绿柱、绿塔、绿门、绿亭和 用常绿树修剪而成的鸟兽等。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花坛群、规则式水景和大量喷泉为主景以外,其余常采 用盆树、盆花、瓶饰、雕像为主要景物。雕像的基座为规则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轴线 的起点、终点或交点上。 规则式园林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整齐、庄严。下面三幅图片的构图就是规则式。 二、自然式园林 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我国园林,从有历史记载的周秦时代开始
无论大型的帝皇苑囿和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 颐和园、“三海”园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代表。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 从唐代开始影响日本的园林,从18世纪后半期传入英国,从而引起了欧洲园林对古典 形式主义的革新运动。广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兰圃、西苑等属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平原地带,地形为自然起伏的和缓地形与人工锥置的若干自然起伏的 土丘相结合,其断面为和缓的曲线。在山地和丘陵地,则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除建筑和 广场基地以外不作人工阶梯形的地形改造工作,原有破碎割切的地形地貌也加以人工整 理,使其自然 2、水体:其轮廓为自然的曲线,岸为各种自然曲线的倾斜坡度,如有驳岸也是自然 山石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溪涧、河流、自然式瀑布、池沼、湖泊等为主。常以瀑布 为水景主题 3、建筑:园林内个体建筑为对称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其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 多采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全园不以轴线控制,而以主要导游线构成的连续构图控制全 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的轮廓为自然形的封闭性的空旷草地和广场 以不对称的建筑群、土山、自然式的树丛和林带包围。道路平面和剖面为自然起伏曲折 的平面线和竖曲线组成 5、种植设计:园林内种植不成行列式,以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自然之美,花卉布置 以花丛、花群为主,不用模纹花坛。树木配植以孤立树、树丛、树林为主,不用规则修 剪的绿篱,以自然的树丛、树群、树带来区划和组织园林空间。树木整形不作建筑鸟兽 等体形模拟,而以模拟自然界苍老的大树为主。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自然山水、植物群落为主景以外其余尚采用山石、假石、 桩景、盆景、雕刻为主要景物,其中雕像的基座为自然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透视线集 中的焦点。 自然式园林在中国的历史悠长,绝大多数古典园林都是自然式园林。体现在游人如置 身于大自然之中,足不出户而游遍名山名水。如承德避暑山庄集中国大江南北园林于一 园之中,游览其中可欣赏到各种风格的园林景观。自然式园林图片很多,我只选出几张 供大家欣赏。 三、混合式园林 园林中,如果规则式与自然式比例差不多的园林,可称为混合式园林。如广州烈士陵 园。在园林规则中,原有地形平坦的可规划成规则式,原有地形起伏不平,丘陵、水面 多的可规划自然式,树木少的可搞规则式,大面积园林,以自然式为宜,小面积以规则 式较经济。四周环境为规则式宜规划规则式,四周环境为自然式则宜规划成自然式。林
无论大型的帝皇苑囿和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 颐和园、“三海”园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代表。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 从唐代开始影响日本的园林,从 18 世纪后半期传入英国,从而引起了欧洲园林对古典 形式主义的革新运动。广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兰圃、西苑等属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平原地带,地形为自然起伏的和缓地形与人工锥置的若干自然起伏的 土丘相结合,其断面为和缓的曲线。在山地和丘陵地,则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除建筑和 广场基地以外不作人工阶梯形的地形改造工作,原有破碎割切的地形地貌也加以人工整 理,使其自然。 2、水体:其轮廓为自然的曲线,岸为各种自然曲线的倾斜坡度,如有驳岸也是自然 山石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溪涧、河流、自然式瀑布、池沼、湖泊等为主。常以瀑布 为水景主题。 3、建筑:园林内个体建筑为对称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其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 多采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全园不以轴线控制,而以主要导游线构成的连续构图控制全 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的轮廓为自然形的封闭性的空旷草地和广场, 以不对称的建筑群、土山、自然式的树丛和林带包围。道路平面和剖面为自然起伏曲折 的平面线和竖曲线组成。 5、种植设计:园林内种植不成行列式,以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自然之美,花卉布置 以花丛、花群为主,不用模纹花坛。树木配植以孤立树、树丛、树林为主,不用规则修 剪的绿篱,以自然的树丛、树群、树带来区划和组织园林空间。树木整形不作建筑鸟兽 等体形模拟,而以模拟自然界苍老的大树为主。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自然山水、植物群落为主景以外其余尚采用山石、假石、 桩景、盆景、雕刻为主要景物,其中雕像的基座为自然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透视线集 中的焦点。 自然式园林在中国的历史悠长,绝大多数古典园林都是自然式园林。体现在游人如置 身于大自然之中,足不出户而游遍名山名水。如承德避暑山庄集中国大江南北园林于一 园之中,游览其中可欣赏到各种风格的园林景观。自然式园林图片很多,我只选出几张 供大家欣赏。 三、混合式园林 园林中,如果规则式与自然式比例差不多的园林,可称为混合式园林。如广州烈士陵 园。在园林规则中,原有地形平坦的可规划成规则式,原有地形起伏不平,丘陵、水面 多的可规划自然式,树木少的可搞规则式,大面积园林,以自然式为宜,小面积以规则 式较经济。四周环境为规则式宜规划规则式,四周环境为自然式则宜规划成自然式。林
荫道、建筑广场的街心花园等以规则式为宜。居民区、机关、工厂、体育馆、大型建筑 物前的绿地以混合式为宜 广州天河航天奇观就是属混合式园林。 本人认为学校不同于一般园林,如学生上、放校时人流量较大,还有课间休息、举行 大型活动等需要较大的场地,所以学校的绿化设计应以混合式为佳,既有传统园林风格, 又可保留较大的活动场地。在面积较大的学校,这种风格很常见。 园林绿地的构图原理 、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特点和基本要求 (一)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 构图即组合、联系和布局的意思。园林绿地构图是在工程、技术、经济可能的条件下, 把园林物质要素(包括材料、空间、时间)有序组合起来,并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使 整体协调,取得绿地形式美与内容高度统一的创作技法,也就是规划布局 园林绿地的内容(性质、功能用途)是园林绿地构图形式美的依据,园林绿地建设的 材料、空间、时间是构图物质基础。园林绿地的构图不同一般的平面构图,它有自身的 特点 (二)园林绿地构图的特点 1、园林是一种立体空间艺术 园林绿地构图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绝不是单纯的平面构图和立面 构图。因此,园林绿地构图要善于利用地形、地貌、自然山水、绿化植物,并以室外空 间为主又与室内空间互相渗透的环境创造景观 2、园林绿地构是综合的造型艺术。 园林美是自然美、生活美、建筑美、绘图美、文学美的综合,是以自然美为特征,有 了自然美,园林绿地才有生命力,特别是自然式园林更突出自然美。因此,园林绿地常 借助各种造型艺术加强其艺术表现力 3、园林绿地构图受时间变化影响。 园林绿地构图的要素如园林植物、山、水等的景观都随时间、季节而变化。春、夏 秋、冬植物景色各有特色,使景观变化无穷。如北京香山公园,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
荫道、建筑广场的街心花园等以规则式为宜。居民区、机关、工厂、体育馆、大型建筑 物前的绿地以混合式为宜。 广州天河航天奇观就是属混合式园林。 本人认为学校不同于一般园林,如学生上、放校时人流量较大,还有课间休息、举行 大型活动等需要较大的场地,所以学校的绿化设计应以混合式为佳,既有传统园林风格, 又可保留较大的活动场地。在面积较大的学校,这种风格很常见。 园林绿地的构图原理 一、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特点和基本要求 (一)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 构图即组合、联系和布局的意思。园林绿地构图是在工程、技术、经济可能的条件下, 把园林物质要素(包括材料、空间、时间)有序组合起来,并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使 整体协调,取得绿地形式美与内容高度统一的创作技法,也就是规划布局。 园林绿地的内容(性质、功能用途)是园林绿地构图形式美的依据,园林绿地建设的 材料、空间、时间是构图物质基础。园林绿地的构图不同一般的平面构图,它有自身的 特点。 (二)园林绿地构图的特点 1、园林是一种立体空间艺术。 园林绿地构图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绝不是单纯的平面构图和立面 构图。因此,园林绿地构图要善于利用地形、地貌、自然山水、绿化植物,并以室外空 间为主又与室内空间互相渗透的环境创造景观。 2、园林绿地构是综合的造型艺术。 园林美是自然美、生活美、建筑美、绘图美、文学美的综合,是以自然美为特征,有 了自然美,园林绿地才有生命力,特别是自然式园林更突出自然美。因此,园林绿地常 借助各种造型艺术加强其艺术表现力。 3、园林绿地构图受时间变化影响。 园林绿地构图的要素如园林植物、山、水等的景观都随时间、季节而变化。春、夏、 秋、冬植物景色各有特色,使景观变化无穷。如北京香山公园,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