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机械零部件设计综论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机电专业60学时) §17.2在结构设计中提高机械结构性能的途径 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 提高机械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主要途径,一方 面是减小作用在零部件上的载荷,另一方面是提高 承受载荷和抵抗变形的能力 1、载荷分担如图所示,为一滚动轴承组合 结构,向心轴承与推力轴承分别承受径向力荷铀向力,便于设计和调整。 2、载荷均布外载荷由多个零部件分担时,要 尽量做到使各个零件之间的载荷均匀分配。如前面 看到的回转平台,工作台由几十个车轮支承,用该 通过弹簧支承,以使各车轮载荷均匀。如图所示为 一大功率、同轴分流式减速箱,主动小齿轮2经过 两条路径把功率传给大齿轮7。为了使两条路径均 载,采用了挠性轴结构,减小转矩不均匀分配。 3、减小机械零件的应力集中降低表面粗糙 度,采用表面强化处理等措施,提高接触疲劳强度。 减速箱均载结构 4、利用设置肋板的措施提高刚度常用的提1齿式联轴器:2-第一级小齿轮第一级大齿轮4挽性轴 5一齿式联轴器;6—第二级小齿轮;7一第二级大齿轮 高刚度的措施是设置肋板、采用空心结构代替实心 结构。如用空心轴代替实心轴、用钢管、工字钢等钢材作机架 二、提高耐磨性的结枃设计
第十七章 机械零部件设计综论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机电专业 60 学时) 299 §17.2 在结构设计中提高机械结构性能的途径 一、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 提高机械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主要途径,一方 面是减小作用在零部件上的载荷,另一方面是提高 承受载荷和抵抗变形的能力。 1、载荷分担 如图所示,为一滚动轴承组合 结构,向心轴承与推力轴承分别承受径向力荷轴向力,便于设计和调整。 2、载荷均布 外载荷由多个零部件分担时,要 尽量做到使各个零件之间的载荷均匀分配。如前面 看到的回转平台,工作台由几十个车轮支承,用该 通过弹簧支承,以使各车轮载荷均匀。如图所示为 一大功率、同轴分流式减速箱,主动小齿轮 2 经过 两条路径把功率传给大齿轮 7。为了使两条路径均 载,采用了挠性轴结构,减小转矩不均匀分配。 3、减小机械零件的应力集中 降低表面粗糙 度,采用表面强化处理等措施,提高接触疲劳强度。 4、利用设置肋板的措施提高刚度 常用的提 高刚度的措施是设置肋板、采用空心结构代替实心 结构。如用空心轴代替实心轴、用钢管、工字钢等钢材作机架。 二、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
十七章机械零部件设计综论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机电专业60学时) 1、改善润滑条件,如采用性能优越的润滑剂,改善润滑方法,合理设计油孔、油沟,控制 机器工作温度,改善润滑剂的循环以降低它的温度等。 2、合理选择摩擦副的材料和热处理。 3、使磨损均匀,避免局部磨损。如图所示将滚子做 成圆柱体,两端局部压力很大,寿命降低。修正轮廓形状∏ 改进滚子耐磨性 可使应力均匀,寿命提高。载下图的蜗杆传动中,蜗轮轮 齿的接触线随啮合位置变化而移动,在不同的接触位置 接触线与蜗杆线速度之间的夹角大小不同,在靠近中间平2 面处(图中b点),夹角最小(接近于0),齿面不易形成 油膜。所以采用b图结构,将蜗轮轮齿靠近中间平面的部 改善蜗轮轮齿结构提高耐磨性 分挖掉,可以有效地提高蜗轮寿命 4、调节或补偿可以把机械零件容易磨损的部分,如机床导轨中间部分,做成有-一些微 小凸起,可以延长其磨损寿命。 三、提高工艺性的结构设计 机械设计人员在保证产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既定的生产规模,采用生产率高、材料消耗 少、容易保证质量和产品成本的结构,称为提高产品工艺性的结构。统计表明,改善产品的工艺 性能够使产品成本降低5%~10%,对于个别零部件可能更多。由产品结构工艺性岀发,对产品 有以下基本要求 (1)机器的总体布局和整体结构尽可能简单,并合理地划分为若干个部件 (2)尽可能采用标准件、通用件 (3)按生产类型和制造条件合理选择毛坯,使之尽量接近零件地形状,以减少切削加工量; (4)合理选择材料和热处理方法,并按材料特性和加工工艺特点设计零件形状、标注尺寸、 300
第十七章 机械零部件设计综论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机电专业 60 学时) 300 1、改善润滑条件,如采用性能优越的润滑剂,改善润滑方法,合理设计油孔、油沟,控制 机器工作温度,改善润滑剂的循环以降低它的温度等。 2、合理选择摩擦副的材料和热处理。 3、使磨损均匀,避免局部磨损。如图所示将滚子做 成圆柱体,两端局部压力很大,寿命降低。修正轮廓形状 可使应力均匀,寿命提高。载下图的蜗杆传动中,蜗轮轮 齿的接触线随啮合位置变化而移动,在不同的接触位置, 接触线与蜗杆线速度之间的夹角大小不同,在靠近中间平 面处(图中 b 点),夹角最小(接近于 0º),齿面不易形成 油膜。所以采用 b 图结构,将蜗轮轮齿靠近中间平面的部 分挖掉,可以有效地提高蜗轮寿命。 4、调节或补偿 可以把机械零件容易磨损的部分,如机床导轨中间部分,做成有一些微 小凸起,可以延长其磨损寿命。 三、提高工艺性的结构设计 机械设计人员在保证产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既定的生产规模,采用生产率高、材料消耗 少、容易保证质量和产品成本的结构,称为提高产品工艺性的结构。统计表明,改善产品的工艺 性能够使产品成本降低 5%~10%,对于个别零部件可能更多。由产品结构工艺性出发,对产品 有以下基本要求: (1)机器的总体布局和整体结构尽可能简单,并合理地划分为若干个部件; (2)尽可能采用标准件、通用件; (3)按生产类型和制造条件合理选择毛坯,使之尽量接近零件地形状,以减少切削加工量; (4)合理选择材料和热处理方法,并按材料特性和加工工艺特点设计零件形状、标注尺寸
十七章机械零部件设计综论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机电专业60学时) 提出公差和技术要求 (5)为了提高整机地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中尽可能采用经过考验地成熟结构 常见的工艺性问题有以下几种 铸造零件的工艺性 (1)为了防止浇铸不足,铸件壁厚应大于该 零件材料和铸造方法允许的最小值 (2)零件箱壁或肋的交叉处应有过渡圆角, a)不合理 b)合理 因为尖角处容易产生裂纹,但是圆角不可过大, 以避免交点处金属集聚产生疏松; (3)铸件应有明显的分型面,尽量避免采用活块,并有斜度一比那取出模型; (4)铸铁的抗压强度高于抗拉强度,应尽量用于受压零件; 公险召 (5)铸造零件应有足够的刚度,以免在冷时发生变形;=径之 (6)铸造零件应避免大的水平面,避免铁水慢流发生冷隔 二、热处理零件的工艺性 为了避免热处理零件产生裂纹或变形,应避免尖锐边角,圆角半径应大一些;零件形状简单 对称;零件应有足够的刚度,杆状零件长度与直径之比不应太大,板状零件不易太薄。 三、切削加工工艺性 (1)被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应尽量简单,尺寸统一,如图所示减速器箱体端面应在一个平 面上,箱体上各轴承孔处各槽 的有关尺寸应保持—致 (2)有相互位置精度的各表面,应该在一次安装中加工 (3)被加工零件应能准确定位,可靠夹紧,加工方便(如便于进刀、退刀),能够保证测量
第十七章 机械零部件设计综论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机电专业 60 学时) 301 提出公差和技术要求; (5)为了提高整机地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中尽可能采用经过考验地成熟结构。 常见的工艺性问题有以下几种。 一、铸造零件的工艺性 (1)为了防止浇铸不足,铸件壁厚应大于该 零件材料和铸造方法允许的最小值; (2)零件箱壁或肋的交叉处应有过渡圆角, 因为尖角处容易产生裂纹,但是圆角不可过大, 以避免交点处金属集聚产生疏松; (3)铸件应有明显的分型面,尽量避免采用活块,并有斜度一比那取出模型; (4)铸铁的抗压强度高于抗拉强度,应尽量用于受压零件; (5)铸造零件应有足够的刚度,以免在冷却时发生变形; (6)铸造零件应避免大的水平面,避免铁水慢流发生冷隔。 二、热处理零件的工艺性 为了避免热处理零件产生裂纹或变形,应避免尖锐边角,圆角半径应大一些;零件形状简单 对称;零件应有足够的刚度,杆状零件长度与直径之比不应太大,板状零件不易太薄。 三、切削加工工艺性 (1)被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应尽量简单,尺寸统一,如图所示减速器箱体端面应在一个平 面上,箱体上各轴承孔处各槽 的有关尺寸应保持一致。 (2)有相互位置精度的各表面,应该在一次安装中加工。 (3)被加工零件应能准确定位,可靠夹紧,加工方便(如便于进刀、退刀),能够保证测量
十七章机械零部件设计综论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机电专业60学时) 精度的要求 (4)尽量减少加工数目。 (5)合理采用组合件或组合表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球面,加工困难,改为在零件 上粘接一个直径d=2r的钢球,加工方便。 四、零件的装配工艺性 (1)避免两配合面同时装入,如图(上图)所示中, c≡d,要求两个轴承同时装入,所以改为如图(下图)所示, C>d,使装配方便 (2)应避免装配时加工,如攻丝、钻孔、研磨等。 (3)装配时应有定位基准面,特别注意要求对中的零 件应该有保证对中的面。 (4)尽量减少装配工作量,如图a所 □*口 示用螺钉联接,可以改为图b所示用塑料直 接插入,减少装配工作量。 四、其它要求 1、提高精度的要求∶考虑温度变化的补偿、磨损的补偿、误差缩小和放大的补偿等 2、减小噪声设计,通过减少和避免零件的冲击碰撞、加大零件体积或厚度、盖上零部件的 阻尼特性、采用隔振材料等 3、提高耐腐蚀性设计,通过减少应力集中、提高表面的光洁程度、避兔零件上的狭缝等
第十七章 机械零部件设计综论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机电专业 60 学时) 302 精度的要求。 (4)尽量减少加工数目。 (5)合理采用组合件或组合表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 r 的球面,加工困难,改为在零件 上粘接一个直径 d=2r 的钢球,加工方便。 四、零件的装配工艺性 (1)避免两配合面同时装入,如图(上图)所示中, c=d,要求两个轴承同时装入,所以改为如图(下图)所示, c>d,使装配方便。 (2)应避免装配时加工,如攻丝、钻孔、研磨等。 (3)装配时应有定位基准面,特别注意要求对中的零 件应该有保证对中的面。 (4)尽量减少装配工作量,如图 a 所 示用螺钉联接,可以改为图 b 所示用塑料直 接插入,减少装配工作量。 四、其它要求 1、提高精度的要求:考虑温度变化的补偿、磨损的补偿、误差缩小和放大的补偿等。 2、减小噪声设计,通过减少和避免零件的冲击碰撞、加大零件体积或厚度、盖上零部件的 阻尼特性、采用隔振材料等。 3、提高耐腐蚀性设计,通过减少应力集中、提高表面的光洁程度、避免零件上的狭缝等
十七章机械零部件设计综论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机电专业60学时) §17.3轴系结构设计综述 轴系结构由轴及轴上零件组成,轴系结构在工作中应使轴及轴上零件能够实现正确的运动, 在工作载荷的作用下能够保证正确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关系,使轴上零件得到良好的润滑。 轴系结构设计主要要解决轴的结构,轴上零件的组成、结构、尺寸、位置及固定方法,轴上 的支承零件与机架的固定方式,轴上零件的润滑与密封方式,定位与调整方式等问题。轴上零件 除包括轴上传动零件意外还包括支承零件、紧固零件、调整零件、润滑零件、密封零件等。轴系 结构设计要依据轴的受力情况、转动要求、轴上传动零件和支承零件的位置等因素进行,设计中 要综合考虑轴及轴上零件的强度、刚度、振动、寿命、可靠性、精度、润滑、密封、工艺性、经 济性等技术经济问题 一、滚动轴承的轴系结构设计 由于影响轴系结构设计的因素很多,而很多因素对结构设计的影响是互相制约的,设计时应 根据设计要求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轴系的工作要求多种多样,轴系结构 设计的方法液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下面我们以具体的示例来说明轴系设计的风 方法 如图所示为一两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由于低速级齿轮载荷较大,斜 齿圆柱齿轮由较大的轴向力,轴系支点应选用具有较大承载能力的角接触轴 承或囻锥滚子轴承。为了使轴系结构简化,采用将角接触轴承面对面(轴承 传递给轴的轴向力指向中间)安装的结构方式。齿轮的左侧通过轴环实现轴向定位,右侧则通过 套筒定位。为了保证套筒与齿轮端面可靠接触,应使与齿轮配合的轴端长度略短于齿轮轮毂宽度。 联轴器的右端通过轴肩定位,左端通过 轴端挡圈定位。由于轴承只承受单方向 ∠B
第十七章 机械零部件设计综论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机电专业 60 学时) 303 §17.3 轴系结构设计综述 轴系结构由轴及轴上零件组成,轴系结构在工作中应使轴及轴上零件能够实现正确的运动, 在工作载荷的作用下能够保证正确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关系,使轴上零件得到良好的润滑。 轴系结构设计主要要解决轴的结构,轴上零件的组成、结构、尺寸、位置及固定方法,轴上 的支承零件与机架的固定方式,轴上零件的润滑与密封方式,定位与调整方式等问题。轴上零件 除包括轴上传动零件意外还包括支承零件、紧固零件、调整零件、润滑零件、密封零件等。轴系 结构设计要依据轴的受力情况、转动要求、轴上传动零件和支承零件的位置等因素进行,设计中 要综合考虑轴及轴上零件的强度、刚度、振动、寿命、可靠性、精度、润滑、密封、工艺性、经 济性等技术经济问题。 一、滚动轴承的轴系结构设计 由于影响轴系结构设计的因素很多,而很多因素对结构设计的影响是互相制约的,设计时应 根据设计要求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轴系的工作要求多种多样,轴系结构 设计的方法液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下面我们以具体的示例来说明轴系设计的 方法。 如图所示为一两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由于低速级齿轮载荷较大,斜 齿圆柱齿轮由较大的轴向力,轴系支点应选用具有较大承载能力的角接触轴 承或圆锥滚子轴承。为了使轴系结构简化,采用将角接触轴承面对面(轴承 传递给轴的轴向力指向中间)安装的结构方式。齿轮的左侧通过轴环实现轴向定位,右侧则通过 套筒定位。为了保证套筒与齿轮端面可靠接触,应使与齿轮配合的轴端长度略短于齿轮轮毂宽度。 联轴器的右端通过轴肩定位,左端通过 轴端挡圈定位。由于轴承只承受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