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收 涩 药 【目的要求】 1.掌握收涩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常与补虚药配伍的意义及各节药 物的性能特点,注意事项。 2.掌握药物5味、熟悉药物7味、了解药物10味。 3.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教学内容与学时】 1.固表止汗药 了解:麻黄根 浮小麦 糯稻根须 2.敛肺涩肠药 掌握:五味子 乌梅 熟悉:诃子 肉豆蔻 罂粟壳 赤石脂 了解:五倍子 禹余粮 石榴皮 3.固精缩尿止带药 掌握:山茱萸 桑螵蛸 莲子(附:莲须 莲房 莲心 荷叶 荷梗) 熟悉:芡实 乌贼骨 椿皮 了解:覆盆子 金樱子 刺猬皮 鸡冠花 4学时
第二十五章 收 涩 药 【目的要求】 1.掌握收涩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常与补虚药配伍的意义及各节药 物的性能特点,注意事项。 2.掌握药物5味、熟悉药物7味、了解药物10味。 3.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教学内容与学时】 1.固表止汗药 了解:麻黄根 浮小麦 糯稻根须 2.敛肺涩肠药 掌握:五味子 乌梅 熟悉:诃子 肉豆蔻 罂粟壳 赤石脂 了解:五倍子 禹余粮 石榴皮 3.固精缩尿止带药 掌握:山茱萸 桑螵蛸 莲子(附:莲须 莲房 莲心 荷叶 荷梗) 熟悉:芡实 乌贼骨 椿皮 了解:覆盆子 金樱子 刺猬皮 鸡冠花 4学时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一.概念: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治疗滑脱病证 的药物称之。 二.性能: 多为酸涩之品, “涩可固脱” ,性温或平, 主入肺,脾、肾、大肠经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一.概念: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治疗滑脱病证 的药物称之。 二.性能: 多为酸涩之品, “涩可固脱” ,性温或平, 主入肺,脾、肾、大肠经
三.作用及适用范围: ▪ 有敛耗散、固滑脱之功。分别具有: ▪ 固表止汗,用于自汗盗汗 ▪ 敛肺止咳,用于久咳虚喘 ▪ 涩肠止泻,用于久泻久痢 ▪ 固精缩尿,用于遗精、遗尿 ▪ 收敛止血、止带,用于崩漏,带下不止
三.作用及适用范围: ▪ 有敛耗散、固滑脱之功。分别具有: ▪ 固表止汗,用于自汗盗汗 ▪ 敛肺止咳,用于久咳虚喘 ▪ 涩肠止泻,用于久泻久痢 ▪ 固精缩尿,用于遗精、遗尿 ▪ 收敛止血、止带,用于崩漏,带下不止
四.使用注意: 1.须与相应的补益药配伍同用,以标本兼顾 △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分别配伍补气药,补阴 药。 △脾肾虚弱,久泻久痢,配伍补益脾肾药。 △肾虚遗精,尿频,配伍补肾药。 △肺肾亏虚,久咳虚喘,配伍补肺益肾纳气药。 △冲任不固,崩漏下血,配伍补肝肾,固冲任药。 2.外感邪实,内有湿滞郁热者忌用
四.使用注意: 1.须与相应的补益药配伍同用,以标本兼顾 △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分别配伍补气药,补阴 药。 △脾肾虚弱,久泻久痢,配伍补益脾肾药。 △肾虚遗精,尿频,配伍补肾药。 △肺肾亏虚,久咳虚喘,配伍补肺益肾纳气药。 △冲任不固,崩漏下血,配伍补肝肾,固冲任药。 2.外感邪实,内有湿滞郁热者忌用
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 ▪ 性能:多为甘平,性收敛。多入肺、心 二经 ▪ 功效:行肌表、调卫分、护腠理,能固 表敛汗 ▪ 适应证:自汗、盗汗的病证
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 ▪ 性能:多为甘平,性收敛。多入肺、心 二经 ▪ 功效:行肌表、调卫分、护腠理,能固 表敛汗 ▪ 适应证:自汗、盗汗的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