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授课时间2008年4月28日、30日教案完成时间:2008年1月第1、2次课学科医学微生物学年级2006级专业、层次临床医学、本科学教师职称授课方式 (大班)讲授120分钟时二章微生物学生物学性状医学微生物学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课程 (章节)第一节细菌(第六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测量单位,细菌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差异及意义,细菌L 型的含义及特性,细菌特殊结构的含义及功能。掌握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细菌的生化反应(糖发酵、吲哚、H2S试验)的原理及意义,细菌合成性代谢产物的种类。2.熟悉革兰染色方法、结果判定和意义。熟悉细菌按对气体需要分类的种类,厌氧菌厌氧生长的机制,细菌个体的繁殖方式和生长繁殖速度,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3.了解细菌细胞壁的功能,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核糖体的组成和功能,异染颗粒的含义;细菌形态学检查的方法,革兰染色的原理。了解细菌的营养类型和营养物质,细菌的能量代谢,细菌生物氧化的类型,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分类原则和命名方式。教学重点、难重点:细菌的基本形态、测量单位,细菌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差异及意义,细菌L型的含义及特性,细菌特殊结构的含义及功能。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细菌的生化反应的原理和意义,细菌合成性代谢产物的种类。难点: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大体进程及教学方法重点讲解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细胞壁的结构,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差异及意义,细菌特殊结构的含义及功能;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细菌的生长反应的原理和意义,细菌合成性代谢产物的种类。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细菌L型的含义及特性,菌的生长繁殖条件,细菌的生化反应,细菌个体的繁殖方式和生长繁殖速度,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等只作一般性讲解。实施情况按教案完成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 第 1 、2 次课 授课时间 2008 年4 月28 日、30 日 教案完成时间:2008 年1 月 学 科 医学微生物学 年 级 2006 级 专业、层次 临床医学、本科 教 师 职 称 授课方式(大班) 讲授 学 时 120 分钟 课程(章节) 第二章 微生物学生物学性状 第一节 细菌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医学微生物学 (第六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测量单位,细菌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差 异及意义,细菌L 型的含义及特性,细菌特殊结构的含义及功能。掌握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 细菌的生化反应(糖发酵、吲哚、H2S 试验)的原理及意义,细菌合成性代谢产物的种类。 2.熟悉革兰染色方法、结果判定和意义。熟悉细菌按对气体需要分类的种类,厌氧菌厌氧生长 的机制,细菌个体的繁殖方式和生长繁殖速度,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3.了解细菌细胞壁的功能,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核糖体的组成和功能,异染颗粒的含义;细 菌形态学检查的方法,革兰染色的原理。了解细菌的营养类型和营养物质,细菌的能量代谢, 细菌生物氧化的类型,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分类原则和命名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细菌的基本形态、测量单位,细菌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 差异及意义,细菌 L型的含义及特性,细菌特殊结构的含义及功能。细菌的生长繁殖条 件,细菌的生化反应的原理和意义,细菌合成性代谢产物的种类。 难点:细菌细胞壁的结构。 大体进程及教学方法 重点讲解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细胞壁的结构,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差异及意义,细 菌特殊结构的含义及功能;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细菌的生长反应的原理和意义,细菌合成性代谢 产物的种类。 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细菌 L型的含义及特性,菌的生长繁殖条件,细菌的生化反应,细菌个 体的繁殖方式和生长繁殖速度,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等只作一般性讲解。 实施情况 按教案完成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1)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第一节细菌前言2分钟,幻灯片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8分钟,书上图示、表1.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格及幻灯片2.杆菌3.螺形菌(1)弧菌(2)螺菌二、细菌的基本结构10分钟,书上图示、1.细胞壁(1)肽聚糖表格及幻灯片(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10分钟,书上图示、(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4)细菌细胞壁缺陷型表格及幻灯片2.细胞膜2分钟,幻灯片3.细胞质6分钟,幻灯片(1)核糖体(2)质粒(纳入第五章中讲)(3)异染颗粒4.核质2分钟,幻灯片20分钟,书上图示及三、细菌的特殊结构.英膜幻灯片(1)概念(2)功能2.鞭毛(1)概念(2)功能3.菌毛(1)概念(2)种类与功能4.芽胞(1)概念(2)功能(3)意义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1)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二章 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第一节 细菌 前言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2.杆菌 3.螺形菌 (1)弧菌 (2)螺菌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1)肽聚糖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 (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 (4)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2.细胞膜 3.细胞质 (1)核糖体 (2)质粒(纳入第五章中讲) (3)异染颗粒 4.核质 三、细菌的特殊结构 1.荚膜 (1)概念 (2)功能 2.鞭毛 (1)概念 (2)功能 3.菌毛 (1)概念 (2)种类与功能 4.芽胞 (1)概念 (2)功能 (3)意义 2 分钟,幻灯片 8 分钟,书上图示、表 格及幻灯片 10 分钟,书上图示、 表格及幻灯片 10 分钟,书上图示、 表格及幻灯片 2 分钟,幻灯片 6 分钟,幻灯片 2 分钟,幻灯片 20 分钟,书上图示及 幻灯片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2) 基本 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第一节细菌 四、细菌的理化性状与新陈代谢 (一)细菌的理化性状 2分钟,幻灯片 (二)细菌的能量代谢 6分钟,幻灯片 1.发酵 2.需氧呼吸 3.厌氧呼吸 (三)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与生化反应 6分钟,幻灯片 1.糖发酵试验 2.吲哪哚试验 3.硫化氢试验 (四)细第的合成性代谢产物 15分钟,幻灯片 1.热原质 2.毒素和侵袭性酶 3。伍素 4.抗生素 5.维生素 6.细菌素 生长繁殖的条件 10分钟,幻灯片 1.营养料物质 2.酸度 3温 4.气体环境: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 (二)细菌的生长察殖方式与速度 生长繁殖方式 1分钟。打片 2.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规律 生长曲线 5分钟,书上图际及么 3.细第的人工培养(实验课讲) 灯片 六、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科、属、种、标准株的概念 5分钟,幻灯片 2.细菌的拉丁文双命名法 附:革兰染色:方法、结果、意义 10分钟,幻灯片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2)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二章 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第一节 细菌 四、细菌的理化性状与新陈代谢 (一)细菌的理化性状 (二)细菌的能量代谢 1.发酵 2.需氧呼吸 3.厌氧呼吸 (三)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与生化反应 1.糖发酵试验 2.吲哚试验 3.硫化氢试验 (四)细菌的合成性代谢产物 1.热原质 2.毒素和侵袭性酶 3.色素 4.抗生素 5.维生素 6.细菌素 五、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营养物质 2.酸碱度 3.温度 4.气体环境: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 (二)细菌的生长繁殖方式与速度 1.生长繁殖方式 2.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规律——生长曲线 3.细菌的人工培养(实验课讲) 六、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1.科、属、种、标准株的概念 2.细菌的拉丁文双命名法 附:革兰染色:方法、结果、意义 2 分钟,幻灯片 6 分钟,幻灯片 6 分钟,幻灯片 15 分钟,幻灯片 10 分钟,幻灯片 1 分钟,幻灯片 5 分钟,书上图示及幻 灯片 5 分钟,幻灯片 10 分钟,幻灯片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 第2、3次课授课时间2008年4月30日、5月5日 教案完成时间:2008年1月 学科 医学微生物学 年级2006级 专业、层次 临床医学、本科 教师 职称 授课方式(大班) 第一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课程(章节) 第二节病毒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 医学微生物学 第三节真菌 (第六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病毒的概念、主要特性,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病毒的结构及能。掌握单细胞、多细胞 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熟悉病毒的增殖周期:真菌的培养特性、致病性。 3.了解病毒的形态、核酸与蛋白质,培养,遗传与变异;了解菌的抵抗力和免疫性,微生物学 检杏,其它病性直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病毒的概念、主要特性,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病毒的结构及功能。多细胞真的形流 结构特点。 难点:病毒的增殖周期。真菌的致病性。 大体进程及教学方法 重点讲解病毒的概念、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真菌的概念、多细胞真菌 的形态结构、真菌的繁殖与培养。 病毒的结构中详细讲解病毒体、核衣壳、核心、包膜,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只一般性讲解。 病毒的增殖周期中讲解其基本过程,其中生物合成以双股DNA病毒为代表讲解,其它病毒的生物 合成不讲。异常增殖与干扰现象不讲。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只作一般讲解,病毒的分类只作提 讲解。 详细讲解多细胞真菌的形态、结构,真菌孢子的概念及种类,真菌的繁殖方式只作一般讲解 真菌的培养中介绍沙保弱培养、真菌的三种落。真菌的变异性与抵抗力不讲。 实施情况 按教案完成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 第 2、3次课 授课时间 2008 年4 月30 日、5 月5 日 教案完成时间:2008 年1月 学 科 医学微生物学 年 级 2006 级 专业、层次 临床医学、本科 教 师 职 称 授课方式(大班) 讲授 学 时 100 分钟 课程(章节) 第一章 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 病毒 第三节 真菌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医学微生物学 (第六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病毒的概念、主要特性,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病毒的结构及功能。掌握单细胞、多细胞 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熟悉病毒的增殖周期;真菌的培养特性、致病性。 3.了解病毒的形态、核酸与蛋白质,培养,遗传与变异;了解真菌的抵抗力和免疫性,微生物学 检查,其它致病性真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病毒的概念、主要特性,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病毒的结构及功能。多细胞真菌的形态 结构特点。 难点:病毒的增殖周期。真菌的致病性。 大体进程及教学方法 重点讲解病毒的概念、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真菌的概念、多细胞真菌 的形态结构、真菌的繁殖与培养。 病毒的结构中详细讲解病毒体、核衣壳、核心、包膜,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只一般性讲解。 病毒的增殖周期中讲解其基本过程,其中生物合成以双股DNA 病毒为代表讲解,其它病毒的生物 合成不讲。异常增殖与干扰现象不讲。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只作一般讲解,病毒的分类只作提示 讲解。 详细讲解多细胞真菌的形态、结构,真菌孢子的概念及种类,真菌的繁殖方式只作一般讲解; 真菌的培养中介绍沙保弱培养、真菌的三种菌落。真菌的变异性与抵抗力不讲。 实施情况 按教案完成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1) 基本 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病毒 前言 4分钟,幻灯片 病毒、病毒体的概念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6分钟,书上图际及幻 L.病毒的大小 灯片 2.病毒体的基本形态 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20分钟,书上图际及 1,病毒的结构 幻灯片 (1)核心 (2)衣壳 (3)包膜 2.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 三、病毒的增殖 (一)病毒复制周期或增殖周期的概今 (二)病毒的复制周期 25分钟,书上图际及 1.吸附 幻灯片 2.穿入 3.脱壳 4.生物合成 5.组装 成熟与释放 (1)溶细胞一次性释放 (2)出芽逐个释放者 四、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0分钟,幻灯片 1.温度 2.酸碱度 3.脂溶剂 4.酚类、氧化剂、卤素 5.抗生素与中草药 第三节真菌 真菌的概念 2分钟,幻灯片 一、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15分钟,书上图际及 (一)单细胞真菌 幻灯片 1。酵母刑直 2. 类酵母型 (二)多细胞真菌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1)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二章 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 病毒 前言 病毒、病毒体的概念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1.病毒的大小 2.病毒体的基本形态 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1.病毒的结构 (1)核心 (2)衣壳 (3)包膜 2.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 三、病毒的增殖 (一)病毒复制周期或增殖周期的概念 (二)病毒的复制周期 1.吸附 2.穿入 3.脱壳 4.生物合成 5.组装、成熟与释放 (1)溶细胞一次性释放 (2)出芽逐个释放者 四、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温度 2.酸碱度 3.脂溶剂 4.酚类、氧化剂、卤素 5.抗生素与中草药 第三节 真菌 真菌的概念 一、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单细胞真菌 1.酵母型真菌 2.类酵母型真菌 (二)多细胞真菌 4 分钟,幻灯片 6 分钟,书上图示及幻 灯片 20 分钟,书上图示及 幻灯片 25 分钟,书上图示及 幻灯片 10 分钟,幻灯片 2 分钟,幻灯片 15 分钟,书上图示及 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