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克耳斯( Pockels效应和克尔(Ker)应 某些各向同性的透明物质在电场作用下显示出光 学各向异性,物质的折射率因外加电场而发生变化 的现象为电光效应。电光效应包括泡克耳斯 ( Pockels)效应和克尔(Ker应。电光效应是指某些 各向同性的透明物质在电场作用下显示出光学各向 异性的效应。折射率与所加电场强度的一次方成正 比改变的为 Pockels效应或线性电光效应,1893年由 德国物理学家泡克耳斯发现。折射率与所加电场强 度的二次方成正比改变的为Ker效应或二次电光效 应,1875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克尔( John kerr1824 1907)发现
泡克耳斯(Pockels)效应和克尔(Kerr)效应 某些各向同性的透明物质在电场作用下显示出光 学各向异性,物质的折射率因外加电场而发生变化 的现象为电光效应。电光效应包括泡克耳斯 (Pockels)效应和克尔(Kerr)效应。电光效应是指某些 各向同性的透明物质在电场作用下显示出光学各向 异性的效应。折射率与所加电场强度的一次方成正 比改变的为Pockels效应或线性电光效应,1893年由 德国物理学家泡克耳斯发现。折射率与所加电场强 度的二次方成正比改变的为Kerr效应或二次电光效 应,1875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克尔(John kerr,1824- 1907)发现
泡克耳斯( Pockels效应和克尔(Ker)应 一些晶体在纵向电场(电场 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一致) 作用下会改变其各向异性性 玻璃 质,产生附加的双折射效应 。例如把磷酸二氢钾晶体放 起偏器 检偏器 置在两块平行的导电玻璃之 线偏振光 椭圆偏振光 间,导电玻璃板构成能产生 电场的电容器,晶体的光轴 图5.1-1克尔效应实验示意图 与电容器极板的法线一致, 入射光沿晶体光轴入射。与观察克尔效应一样,用正交偏振片系统 观察。不加电场时,入射光在晶体内不发生双折射,光不能通过 P2。加电场后,晶体感生双折射,就有光通过P2。泡克耳斯效应 与所加电场强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大多数压电晶体都能产生泡克耳 斯效应。泡克耳斯效应与克尔效应一样常用于光闸、激光器的Q开 关和光波调制等
泡克耳斯(Pockels)效应和克尔(Kerr)效应 一些晶体在纵向电场(电场 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一致) 作用下会改变其各向异性性 质,产生附加的双折射效应 。例如把磷酸二氢钾晶体放 置在两块平行的导电玻璃之 间,导电玻璃板构成能产生 电场的电容器,晶体的光轴 与电容器极板的法线一致, 入射光沿晶体光轴入射。与观察克尔效应一样,用正交偏振片系统 观察。不加电场时,入射光在晶体内不发生双折射,光不能通过 P2。加电场后,晶体感生双折射,就有光通过P2。泡克耳斯效应 与所加电场强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大多数压电晶体都能产生泡克耳 斯效应。泡克耳斯效应与克尔效应一样常用于光闸、激光器的Q开 关和光波调制等
1870. John Kerr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a number of solids and liquids is slight chang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a strong DC field 1890, Friedrich pockels(泡克耳 斯) at the University of G6 ttingen(哥廷根大学) studied a related process known today as the Pockels effect. John Kerr was born on 17 December 1824. Starting in 1857 he was mathematical lecturer at the Free Church Training College (自由教会大学) in Glasgow(格拉斯哥) 13
13 1870, John Kerr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a number of solids and liquids is slightly chang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a strong DC field John Kerr was born on 17 December 1824. Starting in 1857 he was mathematical lecturer at the Free Church Training College (自由教会大学 ) in Glasgow(格拉斯哥). 1890, Friedrich Pockels(泡克耳 斯 ) at the University of Göttingen ( 哥廷根大学 ) studied a related process known today as the Pockels effect
1960, Maiman and the first ruby laser
1960, Maiman and the first ruby laser14
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泵浦源 全反镜 半反镜 激光 工作物质 谐振腔 电泵浦或光泵浦; 造成工作物质中粒子数反转分布,自发辐射引发受激 辐射; 谐振腔对辐射光波选频放大
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电泵浦或光泵浦; •造成工作物质中粒子数反转分布 , 自发辐射引发受激 辐射; •谐振腔对辐射光波选频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