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揭阳市 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卷座位号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 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休憩/休戚 沤肥/讴歌 倒戈/颠倒 B.掸子/胆子 沉湎缅怀 吐露/吐血 C.擎天/晴天 湖滨/摈弃 炮仗/炮弹 D.噎气咽气 蜿蜒/手腕 散居/分散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城市学校应主动和乡镇学校结对子,鼎力相助薄弱学校 B.私立学校虽然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公办学校学习,可以在亦步亦趋的基础 上,渐渐走出自己的路来。 C.现在是高考冲刺的黄金时段,请利用好每一分钟,等高考结束再做事后诸葛亮,悔 之晚矣。 D.研究生导师配备互选,既加深了导师和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避免了“乱点鸳鸯谱”, 又极大地激发了研究生导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上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而昂贵的网上消费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B.贪官黄利发在任财政局长的半年时间里,利用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贪污了20万 C.在中央领导视察广州火车站的时候,承诺将在三天内开通北上的列车,让老百姓尽 早回家过年 D.在教育问题上,网民的留言多集中在农村教育上,包括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待 遇太低、人才流失严重、地方政府不执行中央编制政策等
广东揭阳市 2010—2011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卷座位号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 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休憩./休戚. 沤.肥/讴.歌 倒.戈/颠倒. B.掸.子/胆.子 沉湎./缅.怀 吐.露/吐.血 C.擎.天/晴.天 湖滨./摈.弃 炮.仗/炮.弹 D.噎.气/咽.气 蜿.蜒/手腕. 散.居/分散.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城市学校应主动和乡镇学校结对子,鼎力相助 ....薄弱学校。 B.私立学校虽然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公办学校学习,可以在亦步亦趋 ....的基础 上,渐渐走出自己的路来。 C.现在是高考冲刺的黄金时段,请利用好每一分钟,等高考结束再做事后诸葛亮 .....,悔 之晚矣。 D.研究生导师配备互选,既加深了导师和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避免了“乱点鸳鸯谱 .....”, 又极大地激发了研究生导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上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而昂贵的网上消费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B.贪官黄利发在任财政局长的半年时间里,利用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贪污了 20 万 元。 C.在中央领导视察广州火车站的时候,承诺将在三天内开通北上的列车,让老百姓尽 早回家过年。 D.在教育问题上,网民的留言多集中在农村教育上,包括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待 遇太低、人才流失严重、地方政府不执行中央编制政策等
4.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据史料介绍,唐武宗跟前的名相李德裕,著有《柳次旧闻》、《会昌一品集》 等 但对他的一句颇富哲理的名言“正人如松柏,持立不倚:邪人如藤萝,非 依附他物不能起”却早有所闻 A.他不仅有文才,而且政声很好,我迄今未曾涉猎他的这些书 B.他不仅政声很好,而且有文才,我迄今未曾涉猎他的这些书 C.他不仅政声好,而且有文才,对于他的这些书我迄今未曾涉猎 D.他不仅有文才,而且政声很好,对于他的这些书我迄今未曾涉猎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 孔休源,字庆绪,会稽山阴人也。休源年十一而孤,居丧尽礼。后就吴兴沈驎土受经, 略通大义。 建武四年,州举秀才,俄除临川王府行参军。迁建康狱正,及辨讼折狱,时罕冤人。后 有选人为狱司者,高祖尚引休源以励之。迁尚书左丞,弹肃礼闱,雅允朝望。除给事黄门侍 郎,迁长兼御史中丞,正色直绳,无所回避,百僚莫不惮之。出为宣惠晋安王府长史、南郡 太守、行荆州府州事。高祖敕晋安王曰:孔休源人伦仪表,汝年尚幼,当毎事师之。”在州 累政,甚有治绩,平心决断,请托不行。高祖深嘉之。休源累佐名藩甚得民誉王深相倚仗军 民机务动询谋常于中斋别施一云此是孔长史坐人莫得预焉其见敬如此 普通七年,扬州刺史临川王宏薨,高祖与群臣议代王居州任者久之,于时贵戚王公,咸 望迁授,高祖曰:“朕已得人。孔休源才识通敏,实应此选。乃授宣惠将军、监扬州。休源 初为临川王行佐,及王薨而管州任,时论荣之。而神州都会,簿领殷繁,休源割断如流,傍 无私谒。中大通二年,加授金紫光禄大夫,监扬州如故。累表陈让,优诏不许。在州昼决辞 讼,夜览坟籍。每车驾巡幸,常以军国事委之 昭明太子薨,有敕夜召休源入宴居殿,与群公参定谋议,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四年, 遘疾,高祖遣中使候问,并给医药,日有十数。其年五月,卒,时年六十四。遗令薄葬,节 朔荐蔬菲而已。高祖为之流涕,顾谓谢举曰:“孔休源奉职清忠,当官正直,方欲共康治道, 以隆王化。奄至殒殁,朕甚痛之。”谥日贞子
4.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据史料介绍,唐武宗跟前的名相李德裕,著有《柳次旧闻》、《会昌一品集》 等, ,但对他的一句颇富哲理的名言“正人如松柏,持立不倚;邪人如藤萝,非 依附他物不能起”却早有所闻。 A.他不仅有文才,而且政声很好,我迄今未曾涉猎他的这些书 B.他不仅政声很好,而且有文才,我迄今未曾涉猎他的这些书 C.他不仅政声好,而且有文才,对于他的这些书我迄今未曾涉猎。 D.他不仅有文才,而且政声很好,对于他的这些书我迄今未曾涉猎。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5~9 题。 孔休源,字庆绪,会稽山阴人也。休源年十一而孤,居丧尽礼。后就吴兴沈驎士受经, 略.通大义。 建武四年,州举秀才,俄除临川王府行参军。迁建康狱正,及辨讼折狱,时罕冤人。后 有选人为狱司者,高祖尚引休源以.励之。迁尚书左丞,弹肃礼闱,雅允朝望。除给事黄门侍 郎,迁长兼御史中丞,正色直绳,无所回避,百僚莫不惮.之。出为宣惠晋安王府长史、南郡 太守、行荆州府州事。高祖敕晋安王曰:“孔休源人伦仪表,汝年尚幼,当每事师之.。”在州 累政,甚有治绩,平心决断,请托不行。高祖深嘉之。休源累佐名藩甚得民誉王深相倚仗军 民机务动止询谋常于中斋别施一榻云此是孔长史坐人莫得预焉其.见敬如此。 普通七年,扬州刺史临川王宏薨,高祖与群臣议代王居州任者久之,于时贵戚王公,咸 望迁授,高祖曰:“朕已得人。孔休源才识通敏,实应此选。”乃授宣惠将军、监扬州。休源 初为临川王行佐,及王薨而.管州任,时论荣之。而神州都会,簿领殷繁,休源割断如流,傍 无私谒。中大通二年,加授金紫光禄大夫,监扬州如故。累.表陈让,优诏不许。在州昼决辞 讼,夜览坟籍。每车驾巡幸,常以.军国事委之。 昭明太子薨,有敕夜召休源入宴居殿,与群公参定谋议,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四年, 遘疾,高祖遣中使候问,并给医药,日有十数。其.年五月,卒,时年六十四。遗令薄葬,节 朔荐.蔬菲而.已。高祖为之流涕,顾谓谢举曰:“孔休源奉职清忠,当官正直,方欲共康治道, 以隆王化。奄至殒殁,朕甚痛之。”谥曰贞子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通大义 略:大体 B.百僚莫不惮之 惮:敬畏 C.累表陈让 让:推辞 D.节朔荐蔬菲而已 荐:推荐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高祖尚引休源以励之 常以军国事委之 B.其见敬如此 其年五月,卒 C.百僚莫不惮之 当每事师之 D.及王薨而管州任节朔荐蔬菲而已 7.下面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孔休源“正直”的一组是 ①及辨讼折狱,时罕冤人 ②正色直绳,无所回避,百僚莫不惮之 ③孔休源才识通敏 ④平心决断,请托不行 ⑤在州昼决辞讼,夜览坟籍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休源担任建康狱正期间,为人正直,断案细致公平,很少有冤假错案,而且他依 法办事,不畏权贵,百官都很敬畏他 B.梁高祖很信任孔休源,让他担任宣惠晋安王府长史,辅佐年幼的晋安王:晋安王也 很倚仗他,还在自己的书房中为他专门准备了一张椅子 C.扬州刺史临川王萧宏死了,贵戚王公都想争这一空缺,梁高祖却看中了通达聪明的 孔休源,后来还多次巡幸扬州,把军国大事委托给他处理 D.孔休源生病后,梁高祖非常关心,派人前去慰问,并送医送药。在孔休源死后,朝 廷赠他“贞子”的谥号 9.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3分) 休源累佐名藩甚得民誉王相倚仗军民机务动止询谋 常于中斋别施一榻云此是孔长史坐人莫得预焉其见敬如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休源年十一而孤,居丧尽礼 ②高祖与群臣议代王居州任者久之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阙题 唐刘脊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略.通大义 略:大体 B.百僚莫不惮.之 惮:敬畏 C.累表陈让. 让:推辞 D.节朔荐.蔬菲而已 荐:推荐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高祖尚引休源以.励之 常以.军国事委之 B.其.见敬如此 其.年五月,卒 C.百僚莫不惮之. 当每事师之. D.及王薨而.管州任 节朔荐蔬菲而.已 7.下面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孔休源“正直”的一组是 ( ) ①及辨讼折狱,时罕冤人 ②正色直绳,无所回避,百僚莫不惮之 ③孔休源才识通敏 ④平心决断,请托不行 ⑤在州昼决辞讼,夜览坟籍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孔休源担任建康狱正期间,为人正直,断案细致公平,很少有冤假错案,而且他依 法办事,不畏权贵,百官都很敬畏他。 B.梁高祖很信任孔休源,让他担任宣惠晋安王府长史,辅佐年幼的晋安王;晋安王也 很倚仗他,还在自己的书房中为他专门准备了一张椅子。 C.扬州刺史临川王萧宏死了,贵戚王公都想争这一空缺,梁高祖却看中了通达聪明的 孔休源,后来还多次巡幸扬州,把军国大事委托给他处理。 D.孔休源生病后,梁高祖非常关心,派人前去慰问,并送医送药。在孔休源死后,朝 廷赠他“贞子”的谥号。 9.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3 分) 休 源 累 佐 名 藩 甚 得 民 誉 王 相 倚 仗 军 民 机 务 动 止 询 谋 常 于 中 斋 别 施 一 榻 云 此 是 孔 长 史 坐 人 莫 得 预 焉 其 见 敬 如 此。 (2)翻译下面的句子。(7 分) ①休源年十一而孤,居丧尽礼 ②高祖与群臣议代王居州任者久之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阙题 唐 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怀?(3分) (2)分析这首诗在写景上的特点。(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后值倾覆,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中年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通达 张继高 知识专精化以后,承载知识的知识分子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特别是科学家,讲究 对细微又细微的事,作探知和再探知ˆ。这种精神和方向,一直被广泛地认为当然是对的 好的 可是近二三十年来(事实上前此早已有过,但不像最近这么被系统化地讨论),西方思 想界、教育界强烈地意识到人活着不能只是依赖知识。仅仅拥有专精或细微分化知识的人, 往往并不能任事,特别是不能任大事。常见的现象是:(一)这些精英分子在面临大问题时, 只能用它既有的、单一的方法去解释问题,很容易以偏概全;(二)因为过于专精于一,所 以多半格局甚小,大都缺少—种心怀天下的胸襟,不再懂得什么叫以天下为己任三)专 精自易令人深细,但却远离了宏高,古人所谓之“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慨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怀?(3 分) (2)分析这首诗在写景上的特点。(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后值倾覆,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 ? (屈原《离骚》) (3) , 。中年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通达 张继高 知识专精化以后,承载知识的“知识分子”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特别是科学家,讲究 对“细微又细微的事,作探知和再探知”。这种精神和方向,一直被广泛地认为当然是对的、 好的。 可是近二三十年来(事实上前此早已有过,但不像最近这么被系统化地讨论),西方思 想界、教育界强烈地意识到人活着不能只是依赖知识。仅仅拥有专精或细微分化知识的人, 往往并不能任事,特别是不能任大事。常见的现象是:(一)这些精英分子在面临大问题时, 只能用它既有的、单一的方法去解释问题,很容易以偏概全;(二)因为过于专精于一,所 以多半格局甚小,大都缺少一种“心怀天下”的胸襟,不再懂得什么叫以天下为己任;(三)“专 精”自易令人深细,但却远离了宏高,古人所谓之“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慨
反而因书读得太多与太狭,失去了那种豪阔的观照 因此,像哈佛那类的精英学府才又回过头来,倡导通识教育。最近我们台湾因受流风所 及,也有人热烈讨论当前我们这种浮面式的通识教育——让理科加修些文史科;文科加修些 自然科学—很显然,单单是这样是不够的。基本上,教育的精神势必要经过再整合,把学 生研习的次序从单纯的解惑”,提升为“传道”,易言之,老师不但要教书,也要“教人”。教 人做什么呢?教人做一个通人——通情达理之人而己 当然这不是一桩简单的工作,也没有这类的专家能以负责规划岀一套标准教材或教学法 来。但有一件事至少可以设法先做到——即尽量减少或降低学生一味走入偏精,而疏离通达 的方向。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而社会的运作并不是完全仰赖知识的。至少还得加上智慧、 理想与道德,这就需要延展吸收的面向才行了。说来好像很有趣,我个人从聆听音乐的过程 中,对此悟到了很多启示:听十六世纪的教堂音乐,像葛利戈里圣歌那种由单一旋律孤衍行 进的乐曲,纯净易懂,但表达力量可说相当贫弱,音乐史上称为单音音乐(mono- phonic musIc);十七世纪后,主音音乐( homophonic music)兴起,音乐的生命一下子变得多彩多 姿起来,此类作品除了主旋律外,同时加上复杂多变化的和声与和弦伴奏,比单音音乐富于 表情,动人得多;到了十八一十九世纪,复音音乐( polyphonic music)发皇,常常两三个 主题、旋律同时进行,和声与配器变得空前繁复,其美艳深邃、表情能力使西方音乐到达了 一切艺术的最高层界。创作与欣赏这类作品不但都要经过长时间的研读,其人生也得体经历 练,才能窥幽邃。听这类作品的乐趣与困难全在能否辨认乐曲中的明示与暗示、正反两面 的寓意,听众本身也在参与创作。若能融会贯通,实在是一种至高的通达”之乐。 我真想不通何以作曲家对人性的探求如此之先进?早在现代人还不懂得谋求与重视通 视的时代,他们便已利用音乐写下了教诲人类的范式与箴言。精致的音乐作品既然需要两个 以上的主题旋律同时进行,还得外加上适当多变的和声,为什么人的学识竟会被教育死硬地
反而因书读得太多与太狭,失去了那种豪阔的观照。 因此,像哈佛那类的精英学府才又回过头来,倡导通识教育。最近我们台湾因受流风所 及,也有人热烈讨论当前我们这种浮面式的通识教育——让理科加修些文史科;文科加修些 自然科学——很显然,单单是这样是不够的。基本上,教育的精神势必要经过再整合,把学 生研习的次序从单纯的“解惑”,提升为“传道”,易言之,老师不但要教书,也要“教人”。教 人做什么呢?教人做一个通人——通情达理之人而己。 当然这不是一桩简单的工作,也没有这类的专家能以负责规划出一套标准教材或教学法 来。但有一件事至少可以设法先做到——即尽量减少或降低学生一味走入偏精,而疏离通达 的方向。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而社会的运作并不是完全仰赖知识的。至少还得加上智慧、 理想与道德,这就需要延展吸收的面向才行了。说来好像很有趣,我个人从聆听音乐的过程 中,对此悟到了很多启示:听十六世纪的教堂音乐,像葛利戈里圣歌那种由单一旋律孤衍行 进的乐曲,纯净易懂,但表达力量可说相当贫弱,音乐史上称为单音音乐(mono-phonic music);十七世纪后,主音音乐(homophonic music)兴起,音乐的生命一下子变得多彩多 姿起来,此类作品除了主旋律外,同时加上复杂多变化的和声与和弦伴奏,比单音音乐富于 表情,动人得多;到了十八—十九世纪,复音音乐(polyphonic music)发皇,常常两三个 主题、旋律同时进行,和声与配器变得空前繁复,其美艳深邃、表情能力使西方音乐到达了 一切艺术的最高层界。创作与欣赏这类作品不但都要经过长时间的研读,其人生也得体经历 练,才能一窥幽邃。听这类作品的乐趣与困难全在能否辨认乐曲中的明示与暗示、正反两面 的寓意,听众本身也在参与创作。若能融会贯通,实在是一种至高的“通达”之乐。 我真想不通何以作曲家对人性的探求如此之先进?早在现代人还不懂得谋求与重视通 视的时代,他们便已利用音乐写下了教诲人类的范式与箴言。精致的音乐作品既然需要两个 以上的主题旋律同时进行,还得外加上适当多变的和声,为什么人的学识竟会被教育死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