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考试试题 温擊提示:1.请考生将各题答案均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语文试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4分。请将各题答案均涂或写在答题卡上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三月,醉一场青春的流年。慢步在三月的春光里,走走停停,看花开嫣然,看春雨绵绵,感受 春风拂面,春天,就是青春的流年。青春,是人生中最美的风景。青春,是一场花开的遇见:青春 是一场痛并快乐着的旅行;青春,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比赛:青春,是一场鲜衣奴马的峥荣岁月;青 春,是一场风花雪月的光阴 (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醉一场青春的流年。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拂面 旅行 (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B.同学们拿到试卷后一定要全面浏览,仔细读题,切不可断章取义 C.杭州休博会上,超精细液晶显示器、遥感手控电子画册、3D触摸屏等高科技多媒体展示令人应 接不暇。 D.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贡献我们一直铭记在心,耿耿于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要看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 B.随着国家平抑物价的政策和外地蔬菜的大量调运,最近蔬菜价格有所回落。 C.从微笑的树蛙到开心的绵羊,这些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动物们的“笑功”和幽默感 D.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同学制定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4.诗文默写。(10分) (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2018 届中考语文一模考试试题 温馨提示:1.请考生将各题答案均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2.语文试卷共四道大题,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 1—5 题,共 24 分。请将各题答案均涂或写在答题卡上。)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 分) 三月,醉一场青春的流年。慢步在三月的春光里,走走停停,看花开嫣然,看春雨绵绵,感受 春风拂.面,春天,就是青春的流年。青春,是人生中最美的风景。青春,是一场花开的遇见;青春, 是一场痛并快乐着的旅.行;青春,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比赛;青春,是一场鲜衣奴马的峥荣岁月;青 春,是一场风花雪月的光阴。 (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 分) 醉一场青春的流年。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 分) 拂.面 旅.行 (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 分) 改为 改为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 ....地影响学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B.同学们拿到试卷后一定要全面浏览,仔细读题,切不可断章取义 ....。 C.杭州休博会上,超精细液晶显示器、遥感手控电子画册、3D 触摸屏等高科技多媒体展示令人应. 接不暇 ...。 D.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贡献我们一直铭记在心,耿耿于怀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要看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 B.随着国家平抑物价的政策和外地蔬菜的大量调运,最近蔬菜价格有所回落。 C.从微笑的树蛙到开心的绵羊,这些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动物们的“笑功”和幽默感。 D.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同学制定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4.诗文默写。(10 分) (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2)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观沧海》中以海水和山岛互相衬托,显现出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势的诗句 是 (4)《钱塘湖春行》中以“ 流露出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流连忘返,对美好春光的 无比热爱之情。 (5)《次北固山下》中的“ 运用设问的修辞,抒发了漂泊异地的游子对家乡 亲人的思念之情 (6)春风是春天的信使。请写出描写春风的连续的两句诗。, 5.走近名著。(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孙大圣执着扇子,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喜喜欢欢, 又掮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 (1)这段文字出自_(作家名)的《西游记》,是“”故事中的结局部分。(2分) (2)作品中成功的塑造了孙悟空这一典型形象,请简要评价。(2分)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0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们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类学习的基本方式,是文化传承的 主要渠道。为此你所在的学校开展系列读书活动,请你参与。 6.请你为本次读书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7.用一句话概况下列材料的主要内容(30字以内,标点符号计数) 日前,《中国诗词大会》同名图书与读者见面,该书由《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的文字脚 本整理润色而成。新书《中国诗词大会》(上下)由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官方独 家授权出版。董卿也邀请读者们一起加入这场诗词狂欢,她说:“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 来依然让你荡气回肠,让我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我们将开 启诗词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弥心的经典诗句。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的灰尘,而古 代文人的智慧,也同样能够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 8、学校正在全校学生中征集“书香班级”评选的评价指标,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书香班级”? 请提出三项评价指标。(3分) 9.一日之计在于晨。班级早读时间,有几位同学却在嬉笑打闹。对此你将如何劝说?(3分)
2 ( 3 ) 《观沧海》中以海水和山岛互相衬托 ,显现出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势的诗句 是: , 。 (4)《钱塘湖春行》中以“ , 。”流露出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流连忘返,对美好春光的 无比热爱之情。 (5)《次北固山下》中的“ ? 。”运用设问的修辞,抒发了漂泊异地的游子对家乡 亲人的思念之情。 (6)春风是春天的信使。请写出描写春风的连续的两句诗。 , 。 5.走近名著。(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孙大圣执着扇子,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喜喜欢欢, 又掮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 (1)这段文字出自 (作家名)的《西游记》,是“ ”故事中的结局部分。(2 分) (2)作品中成功的塑造了孙悟空这一典型形象,请简要评价。(2 分)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 6—9 题,共 10 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们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类学习的基本方式,是文化传承的 主要渠道。为此你所在的学校开展系列读书活动,请你参与。 6.请你为本次读书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 分) 7. 用一句话概况下列材料的主要内容(30 字以内,标点符号计数) 日前,《中国诗词大会》同名图书与读者见面,该书由《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的文字脚 本整理润色而成。新书《中国诗词大会》(上下)由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官方独 家授权出版。董卿也邀请读者们一起加入这场诗词狂欢,她说:“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 来依然让你荡气回肠,让我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我们将开 启诗词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弥心的经典诗句。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的灰尘,而古 代文人的智慧,也同样能够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 8、学校正在全校学生中征集“书香班级”评选的评价指标,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书香班级”? 请提出三项评价指标。(3 分) ① ; ② ; ③ 。 9.一日之计在于晨。班级早读时间,有几位同学却在嬉笑打闹。对此你将如何劝说?(3 分)
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5题,共36分)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0——13题。(共10分) 【古诗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呜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请根据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第三、四句所包含的情感。(2分) 【创作背景】此诗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祜二年(公元1050年)夏,他在浙江鄞县任知县期满 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正值壮年,抱负不凡 【古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斯人一作: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乙】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 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 及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浄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 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⑤易: 交换 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2)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或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3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 10—25 题,共 36 分) (一) 阅读古诗文,回答第 10——13 题。(共 10 分) 【 古诗赏析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呜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请根据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第三、四句所包含的情感。(2 分) 【创作背景】此诗为王安石 30 岁时所作。皇祜二年(公元 1050 年)夏,他在浙江鄞县任知县期满 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正值壮年,抱负不凡。 【 古文阅读 】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斯人 一作: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乙】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 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 及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 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⑤易: 交换。 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 (2)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或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 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13.【乙】文表现了任末的什么精神?这与【甲】文中哪个观点相吻合?(2分) (二)阅读《宣纸》一文,回答第14——17题。(共9分) 宣纸 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 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 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 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 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 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 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 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 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 ③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 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 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 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 ④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 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 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 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 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 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⑤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 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 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 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⑥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 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
4 13.【乙】文表现了任末的什么精神?这与【甲】文中哪个观点相吻合?(2 分) (二) 阅读《宣纸》一文,回答第 14——17 题。(共 9 分) 宣纸 于心 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 年(121 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 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 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 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 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 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 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 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 ③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 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 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 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 ④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 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 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 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 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 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⑤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 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 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 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⑥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 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
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 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 ⑦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 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 ⑧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 14.文章分写部分先后从宣纸的→湿染性 胶着性→持久性五个特性做了说明。 (2分) 15.第③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6.第⑥节加点词“通常”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17.有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宣纸已经过时被弃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 (三)阅读《电影总会与人心相遇》一文,回答第18-—21题。(共8分) 电影总会与人心相遇 陈凌 ①近期,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意外走红,圈粉无数,还以超5亿元的票房,打破了印度 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纪录。这一冷门题材的影片,何以“口碑与票房齐飞”? ②在电影市场里,并不缺乏发现好电影的眼睛。这些年,从《大圣归来》到《夏洛特烦恼》,从 (釜山行》到如今的《摔跤吧!爸爸》,其高票房都是靠奷口碑。“剧情不够,明星来凑”或“票房 要想好,特效不能少”的套路,并不能征服日渐挑剔的中国观众 ③追求口碑,并不意味着对观众的讨好和迎合,而要以饱满的细节叩开观众的心门。随着《拎 跤吧!爸爸》的热映,一个关于幕后花絮的视频也在网上热传。为了还原不同年龄的父亲形象,饰 演“爸爸”的演员阿米尔·汗拒绝穿脂肪假体衣,选择先增肥54斤,再在5个月内像皮球泄气一样 瘦回去:“姐姐”强忍一周六天专业训练带来的疼痛,只因怕被人说“不够强大来演摔跤手”:“妹妹” 为了一分钟不到的镜头,也跟着训练了9个月……正是演员从头到尾的用心,才让电影里的每一场 对决,都像真实的比赛,扣人心弦:也正因为影片真实到饱含“烟火气”,才能以温情、成长、梦想 等引起朴素的共鸣 ④用心的电影既能收获观众的掌声,也会引发思考。这部片子不但关注女性权益,直击印度重 男轻女的现实问题。而且,“把成长路上那些被忽略的角落拍岀来了”,触动了人们对家庭教育的反 思: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怎么给孩子面对世界的勇气?子女又该如何才能读懂父爱这部“震 撼心灵的巨著”?正是对社会痛点的关注和思考,这部作品才得以打动无数观众
5 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 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 ⑦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 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 ⑧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 14.文章分写部分先后从宣纸的 →湿染性→ →胶着性→持久性五个特性做了说明。 (2 分) 15.第③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 分) 16.第⑥节加点词“通常”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 分) 17.有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宣纸已经过时被弃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 分) (三)阅读《电影总会与人心相遇》一文,回答第 18——21 题。(共 8 分) 电影总会与人心相遇 陈凌 ①近期,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①意外走红,圈粉无数,还以超 5 亿元的票房,打破了印度 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纪录。这一冷门题材的影片,何以“口碑与票房齐飞”? ②在电影市场里,并不缺乏发现好电影的眼睛。这些年,从《大圣归来》到《夏洛特烦恼》,从 《釜山行》到如今的《摔跤吧!爸爸》,其高票房都是靠好口碑。“剧情不够,明星来凑”或“票房 要想好,特效不能少”的套路,并不能征服日渐挑剔的中国观众。 ③追求口碑,并不意味着对观众的讨好和迎合,而要以饱满的细节叩开观众的心门。随着《摔 跤吧!爸爸》的热映,一个关于幕后花絮的视频也在网上热传。为了还原不同年龄的父亲形象,饰 演“爸爸”的演员阿米尔•汗拒绝穿脂肪假体衣,选择先增肥 54 斤,再在 5 个月内像皮球泄气一样 瘦回去;“姐姐”强忍一周六天专业训练带来的疼痛,只因怕被人说“不够强大来演摔跤手”;“妹妹” 为了一分钟不到的镜头,也跟着训练了 9 个月……正是演员从头到尾的用心,才让电影里的每一场 对决,都像真实的比赛,扣人心弦;也正因为影片真实到饱含“烟火气”,才能以温情、成长、梦想 等引起朴素的共鸣。 ④用心的电影既能收获观众的掌声,也会引发思考。这部片子不但关注女性权益,直击印度重 男轻女的现实问题。而且,“把成长路上那些被忽略的角落拍出来了”,触动了人们对家庭教育的反 思: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怎么给孩子面对世界的勇气?子女又该 如何才能读懂父爱这部“震 撼心灵的巨著”?正是对社会痛点的关注和思考,这部作品才得以打动无数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