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 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深程编号: 302288120 课程类型: 必修课 Course Code: B02288120 CourseType: Compulsory 课程名称 毕业设计(论文) 授课对象: 本科四年级学生 Course Name: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Audience Senior 学时/学分: 192/12 授课语言: 中文 Credit Hours 192/12 Language of Chinese Mandarin Credits Instruction 先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开课院系: L械工程系 Prerequisite: Compulsory course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urse offered by: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授课敕师 Intended for: Mechanical Design,Manufacturing and Teachers: utomation 大纲执笔人: 李敏敏 大纲审核人: 专业负责入 Edited by: Jingmin Li inspected by: Course Leader 一、课程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是完成本科阶段学习过程的最后一项教学环节,要求学生面向复杂1 程问题,综合运用本科阶段前三年半所学的数学、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 结合本专业领域的生产实际或技术需求,提高方案设计、文献调研、实验研究、理论计算 数据处理、外文资料阅读和翻译、计算机应用、表达与沟通等能力,进而巩固和扩展所学的 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 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学习,能够认识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和知识容量的不足,具备适应 社会、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习目标 1、能够对毕业设计(论文)中复杂工程问题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多种形式表达,并能进 行信总检索、文献研究。 2、能够针对毕业设计(论文)中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以获得有效结论。 1
1 毕业设计(论文) 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Course Code: 302288120 302288120 课程类型: Course Type: 必修课 Compulsory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毕业设计(论文)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授课对象: Audience: 本科四年级学生 Senior 学时/学分: Credit Hours /Credits 192/12 192/12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中文 Chinese Mandarin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专业必修课程 Compulsory course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开课院系: Course offered by: 机械工程系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 适用专业: Intended for: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授课教师: Teachers: 大纲执笔人: Edited by: 李敬敏 Jingmin Li 大纲审核人: Inspected by: 专业负责人 Course Leader 一、课程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是完成本科阶段学习过程的最后一项教学环节,要求学生面向复杂工 程问题,综合运用本科阶段前三年半所学的数学、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 结合本专业领域的生产实际或技术需求,提高方案设计、文献调研、实验研究、理论计算、 数据处理、外文资料阅读和翻译、计算机应用、表达与沟通等能力,进而巩固和扩展所学的 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 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学习,能够认识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和知识容量的不足,具备适应 社会、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习目标 1、能够对毕业设计(论文)中复杂工程问题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多种形式表达,并能进 行信息检索、文献研究。 2、能够针对毕业设计(论文)中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以获得有效结论
3、针对毕业设计(论文)中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 件)或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并能够体现创新意识。 4、能够基于机械工程相关背景知识,有效分析毕业设计(论文)解决方案对社会、健 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5、能够按规范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报告、设计文档、图纸,进行论文答辩时,能 够回应提问并清晰表达。 6、能够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理论与方法有效地应用于毕业设计(论文)方案设 计中。 三、学习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学习目标 2.2能够对复杂工程问题及其相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机械工程科关因素进行多种形式表达,并則 学习目标 学的基本原理,通过信息检索、文献研究,对备信息检索、文献研究的能力 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的复杂.3能够针对机械工程领域设计、 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分析、评价,并获制造、运行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学习目标 得有效结论。 进行分析、评价,以获得有效结2 (3)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产品功能3.3针对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 原理方案、零部件及机械系统,或针对机械工造、运行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能 程领域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学习目标 题,拟定相应的设计、制造、运行方案,并能元(部件)或机械制造工艺流程,3 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 及环境因素,体现创新意识。 识。 (6)在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造、运行工程 6.1能够基于机械工程相关背 实践及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等环节 知识,合理分析机械工程领域设 中,能够基于机械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 学习目标 十、制造、运行工程实践及复杂 分析,并评价工程实践和问题解决方案对社 4 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 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 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解应承担的责任。 (10)针对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造、运行等0.2能够撰写机械设计制造领域 复杂工程问题,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的报告、设计文档,进行陈述发 学习目标 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够撰写机械设计制造领言,能够回应指令并清晰表达:
2 3、针对毕业设计(论文)中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 件)或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并能够体现创新意识。 4、能够基于机械工程相关背景知识,有效分析毕业设计(论文)解决方案对社会、健 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5、能够按规范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报告、设计文档、图纸,进行论文答辩时,能 够回应提问并清晰表达。 6、能够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理论与方法有效地应用于毕业设计(论文)方案设 计中。 三、学习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学习目标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机械工程科 学的基本原理,通过信息检索、文献研究,对 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的复杂 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分析、评价,并获 得有效结论。 2.2 能够对复杂工程问题及其相 关因素进行多种形式表达,并具 备信息检索、文献研究的能力; 学习目标 1 2.3 能够针对机械工程领域设计、 制造、运行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进行分析、评价,以获得有效结 论。 学习目标 2 (3)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产品功能 原理方案、零部件及机械系统,或针对机械工 程领域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 题,拟定相应的设计、制造、运行方案,并能 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 及环境因素,体现创新意识。 3.3 针对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 造、运行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能 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 元(部件)或机械制造工艺流程, 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 识。 学习目标 3 (6)在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造、运行工程 实践及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等环节 中,能够基于机械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 分析,并评价工程实践和问题解决方案对社 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 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能够基于机械工程相关背景 知识,合理分析机械工程领域设 计、制造、运行工程实践及复杂 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 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学习目标 4 (10)针对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造、运行等 复杂工程问题,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 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够撰写机械设计制造领 10.2 能够撰写机械设计制造领域 的报告、设计文档,进行陈述发 言,能够回应指令并清晰表达; 学习目标 5
喊的报告、设计文档,进行陈述发言,能够回 应指令并清晰表达,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 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邡12能够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 法,能够将上述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快策方法应用于机械产品设计、 学习目标 6 域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的多学科环境中。制造、运行过程的多学科环境中。 四、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 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考核方式 针对设计问题,检索国内外科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图纸、程序等: 学习目标1技文献 平时表现: 设计问题表达: 开题、中期、毕业答辩: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图纸、程序等 学习目标2 机械工程问题分析和评价 平时表现: 开题、中期、毕业答辩: 机械工程领域的系统、单元(部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图纸、程序等: 件)或机械制造工艺流程设计 平时表现: 学习目标3 方法。 开题、中期、毕业答辩: 创新设计方法: 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造、运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图纸、程序等: 行工程实践及复杂工程问题解 平时表现 学习目标4 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 开题、中期、毕业答辩 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论文格式规范和撰写方法 开题、中期、毕业答辩ppt答辩(沟通与交 学习日标5 PpT制作: 流能力) 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在机械产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图纸、程序等: 学习目标6 品设计、制造、运行过程中的 平时表现: 应用: 开题、中期、毕业答辩: 对毕业设计的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鼓励将毕业设计(论文)与指导 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选题要紧密结合专业特征,严格执行教有部的要求,原则上要求 人一题,独立完成:若一个较大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需要几位同学共同合作完成,要 求大题目的总体设计每个学生均要参加,其余部分应做到分工明确,大题目下加副标题以示 区分: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需具有以下特征:研究内容需分析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
3 域的报告、设计文档,进行陈述发言,能够回 应指令并清晰表达,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 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 法,能够将上述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机械工程领 域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的多学科环境中。 11.2 能够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 决策方法应用于机械产品设计、 制造、运行过程的多学科环境中。 学习目标 6 四、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 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考核方式 学习目标 1 针对设计问题,检索国内外科 技文献; 设计问题表达;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图纸、程序等; 平时表现; 开题、中期、毕业答辩; 学习目标 2 机械工程问题分析和评价;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图纸、程序等; 平时表现; 开题、中期、毕业答辩; 学习目标 3 机械工程领域的系统、单元(部 件)或机械制造工艺流程设计 方法; 创新设计方法;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图纸、程序等; 平时表现; 开题、中期、毕业答辩; 学习目标 4 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造、运 行工程实践及复杂工程问题解 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 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图纸、程序等; 平时表现; 开题、中期、毕业答辩; 学习目标 5 论文格式规范和撰写方法; PPT 制作; 开题、中期、毕业答辩 ppt 答辩(沟通与交 流能力) ; 学习目标 6 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在机械产 品设计、制造、运行过程中的 应用;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图纸、程序等; 平时表现; 开题、中期、毕业答辩; 对毕业设计的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鼓励将毕业设计(论文)与指导 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选题要紧密结合专业特征,严格执行教育部的要求,原则上要求一 人一题,独立完成;若一个较大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需要几位同学共同合作完成,要 求大题目的总体设计每个学生均要参加,其余部分应做到分工明确,大题目下加副标题以示 区分;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需具有以下特征:研究内容需分析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
以及文化的影响,需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理论与方法有效地应用于方案设计中。 2、每位指导教师所带一届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人数一般不得超过6一8人,同时, 鼓励有实际应用课题的教师多带毕业论文(设计): 3、选题结束后,指导教师应拟定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并下达给学生,要求学生 根据任务书的安排认真开展开题工作,应在学校规定时间内组织由3位及以上指导教师参加 的开题报告会,对选题认真审议,提出改进意见,以保证毕业论文(设计)顺利开展: 4、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满足工作量要求。以机械结构为主的题目绘图 量不少于3张0号图纸,设计说明书不少于15000字:以软件设计或论文为主的题目一定要 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尽可能绘有图纸(包括电路图、软件流程),且论文不少于30000字, 答辩时要做程序演示: 5、要求在学期期中之前完成一篇与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紧密相关的英文文献翻译, 字数不少于汉字4000字,并附原文装订: 6、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有500字的中英文摘要,按照规定的论文格式自行打印装订: 7、毕业设计答辩前,所有同学需参加学院组织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测。论 文检测结果重合度<=20%,才有资格参加各专业组织的争优答辩:若论文检测结果重合度>20% 但<30%,学生可参加各专业的小组答辩,毕业设计(论文)最好成绩为良好:若论文检测 结果30%<重合度<50%,学生必须认真修改毕业论文后,才能按期参加各专业的小组答辩, 并且毕业设计(论文)最好成绩只能为中:若论文检测结果重合度>-50%,原则上不能参加 各专业的小组答辩,如果在第一次检测后三天内,毕业论文经过全面修改,能够通过指导教 师审核并同意按期参加答辩,由个人提交书面申请,经指导老师签字同意后,学院提供一次 再次检测的机会(检测费用自理),在论文重合度检测合格后才能参加各专业的小组答辩, 并且最好成绩只能为及格。如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涉及涉密项目,由指导教师出具书面 说明,可不参加论文查重检测。 8、开题报告,中期汇报,最终答辩三个环节均要求每个学生制作PT,分组向评审老 师进行汇报,并由学院督导组老师进行监督.答辩工作由学院各专业的设答辩小组主持进行。 答辩小组成员由相关专业方向专家、评阅专家、指导教师等3人及以上成员组成。设组长】 人,由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成绩评定原则,系 答辩委员会可提前安排系内公开争优答辩,成绩优异者向学院推荐,经学院组织的争优答辩 委员会审查,向学校推荐。凡参加系内公开争优答辩的学生,其毕业设计(论文)重合度检 测应小于等于20%,其成绩由系答辩委员会给出,学生可不再进行小组答辩: 9、遵守学术规范,严禁剩窃他人成果。若发现毕业设计(论文)抄袭现象,参照“四川 大学对学术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暂行规定”“进行处理,严重者取消答辩资 格。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采用指导教师全权负责制,评阅老师及答辩小组成员负相关的连带 责任 4
4 以及文化的影响,需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理论与方法有效地应用于方案设计中。 2、每位指导教师所带一届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人数一般不得超过 6-8 人,同时, 鼓励有实际应用课题的教师多带毕业论文(设计); 3、选题结束后,指导教师应拟定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并下达给学生,要求学生 根据任务书的安排认真开展开题工作,应在学校规定时间内组织由 3 位及以上指导教师参加 的开题报告会,对选题认真审议,提出改进意见,以保证毕业论文(设计)顺利开展; 4、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满足工作量要求。以机械结构为主的题目绘图 量不少于 3 张 0 号图纸,设计说明书不少于 15000 字;以软件设计或论文为主的题目一定要 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尽可能绘有图纸(包括电路图、软件流程),且论文不少于 30000 字, 答辩时要做程序演示; 5、要求在学期期中之前完成一篇与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紧密相关的英文文献翻译, 字数不少于汉字 4000 字,并附原文装订; 6、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有 500 字的中英文摘要,按照规定的论文格式自行打印装订; 7、毕业设计答辩前,所有同学需参加学院组织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测。论 文检测结果重合度<=20%,才有资格参加各专业组织的争优答辩;若论文检测结果重合度>20% 但<=30%,学生可参加各专业的小组答辩,毕业设计(论文)最好成绩为良好;若论文检测 结果 30%<重合度<50%,学生必须认真修改毕业论文后,才能按期参加各专业的小组答辩, 并且毕业设计(论文)最好成绩只能为中;若论文检测结果重合度>=50%,原则上不能参加 各专业的小组答辩,如果在第一次检测后三天内,毕业论文经过全面修改,能够通过指导教 师审核并同意按期参加答辩,由个人提交书面申请,经指导老师签字同意后,学院提供一次 再次检测的机会(检测费用自理),在论文重合度检测合格后才能参加各专业的小组答辩, 并且最好成绩只能为及格。如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涉及涉密项目,由指导教师出具书面 说明,可不参加论文查重检测。 8、开题报告,中期汇报,最终答辩三个环节均要求每个学生制作 PPT,分组向评审老 师进行汇报,并由学院督导组老师进行监督。答辩工作由学院各专业的设答辩小组主持进行。 答辩小组成员由相关专业方向专家、评阅专家、指导教师等 3 人及以上成员组成。设组长 1 人,由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成绩评定原则,系 答辩委员会可提前安排系内公开争优答辩,成绩优异者向学院推荐,经学院组织的争优答辩 委员会审查,向学校推荐。凡参加系内公开争优答辩的学生,其毕业设计(论文)重合度检 测应小于等于 20%,其成绩由系答辩委员会给出,学生可不再进行小组答辩; 9、遵守学术规范,严禁剽窃他人成果。若发现毕业设计(论文)抄袭现象,参照“四川 大学对学术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暂行规定”进行处理,严重者取消答辩资 格。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采用指导教师全权负责制,评阅老师及答辩小组成员负相关的连带 责任;
10、指导教师应对学生考勒,每周与学生见面次数不少于2次。对于不能按照要求完成 任务的学生,要及时上报名单: 11、学院和机械系将组织有关人员不定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检查 12、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查重等工作安排及规定,详见《制造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 计)工作管理办法(修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要求》、《制造学院关于本科毕 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测的通知》、《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和参考文献著录要 求》和《毕业设计工作套表》等文件。 五、建议教学进度 1、各系所老师报送毕业设计题目,要求一人一题:第7学期12周: 2、经学院审核,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及指导教师:第7学期3周: 3、学生按公布的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填报志愿进行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第7 学期4-5周: 4、确定毕业设计教师.学生选题名单并向学生公布,领取毕业论文(设计)套表:第7 学期第6周: 5、作好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工作、向学生宣布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指 导教师向学生下达任务书:第7学期第6周内: 6、资料查阅、社会调查等,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工作,并撰写毕业设计开题报 告:第7学期7-13周: 7、组织开题报告会:第7学期14周前: 8、进行外文资料翻译工作、毕业设计方案论证、实施等工作:并组织中期检查:第8 学期第5周之前: 9、完成所有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交图纸、设计说明书或论文、译文、程序磁 盘、其它等全部设计资料,交评阅教师评阅:第8学期6-12周: 10、评阅教师评阅并填写评阅意见,提出问题:第8学期13周: 11、各专业组织争优答辩,评定成绩,向学院推荐优秀毕业论文:第8学期13周 12、各专业组织小组论文并答舞:第8学期19周前: 13、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登录成绩:第8学期19周: 14、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并向教务处提交总结报告。毕业论文(设计)资料归 档:第8学期期末前: 15、向学校推荐参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第8学期期末前。 六、敦学策略与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复杂工程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综合运用大学期间所学基础知识 5
5 10、指导教师应对学生考勤,每周与学生见面次数不少于 2 次。对于不能按照要求完成 任务的学生,要及时上报名单; 11、学院和机械系将组织有关人员不定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检查; 12、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查重等工作安排及规定,详见《制造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 计)工作管理办法(修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要求》、《制造学院关于本科毕 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测的通知》、《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和参考文献著录要 求》和《毕业设计工作套表》等文件。 五、建议教学进度 1、各系所老师报送毕业设计题目,要求一人一题:第 7 学期 1-2 周; 2、经学院审核,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及指导教师:第 7 学期 3 周; 3、学生按公布的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填报志愿进行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第 7 学期 4-5 周; 4、确定毕业设计教师-学生选题名单并向学生公布,领取毕业论文(设计)套表:第 7 学期第 6 周; 5、作好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工作、向学生宣布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指 导教师向学生下达任务书:第 7 学期第 6 周内; 6、资料查阅、社会调查等,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工作,并撰写毕业设计开题报 告:第 7 学期 7-13 周; 7、组织开题报告会:第 7 学期 14 周前; 8、进行外文资料翻译工作、毕业设计方案论证、实施等工作;并组织中期检查:第 8 学期第 5 周之前; 9、完成所有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交图纸、设计说明书或论文、译文、程序磁 盘、其它等全部设计资料,交评阅教师评阅:第 8 学期 6-12 周; 10、评阅教师评阅并填写评阅意见,提出问题:第 8 学期 13 周; 11、各专业组织争优答辩,评定成绩,向学院推荐优秀毕业论文:第 8 学期 13 周; 12、各专业组织小组论文并答辩:第 8 学期 19 周前; 13、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登录成绩:第 8 学期 19 周; 14、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并向教务处提交总结报告。毕业论文(设计)资料归 档:第 8 学期期末前; 15、向学校推荐参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第 8 学期期末前。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复杂工程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综合运用大学期间所学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