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电解质的电离度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度的意义 完全不同,它仅表示了离子间相互牵制作用的 能力,故称为表观电离度 71.2活度 为了表示强电解质中离子的有效浓度,路 易斯提出了“活度”的概念, 活度与实际浓度间的关系如下: a=y·c/或a=yb/b(a=f·c) a称为活度,即有效浓度;c为实际浓度,γ称 为活度系数。(f称为活度系数)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6 强电解质的电离度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度的意义 完全不同,它仅表示了离子间相互牵制作用的 能力,故称为表观电离度。 活度与实际浓度间的关系如下: α= γ · c/co 或α=γ· b/bo (α = f · c ) α称为活度,即有效浓度;c为实际浓度, γ 称 为活度系数。( f 称为活度系数) 7.1.2 活度 为了表示强电解质中离子的有效浓度,路 易斯提出了“活度”的概念
713离子强度 多离子体系中,其相互影响与溶液中的各种离 子浓度及其电荷数有关: 2 B B I为离子强度,c(B与Z(B分别为离子B的 浓度和电荷数目。 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I有关。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7 7.1.3 离子强度 多离子体系中,其相互影响与溶液中的各种离 子浓度及其电荷数有关: = 2 2 1 B ZB I c I为离子强度,c(B)与Z(B)分别为离子B的 浓度和电荷数目。 离子平均活度系数 与离子强度I有关
72酸碱质子理论 复习酸碱电离理论:酸、碱的定义? 721酸碱质子理论: 定义:凡是给出质子(H+)的物质是酸, 凡是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 酸 H++碱 HCI H++ cl HAc H+ Ac HCO =Ht Hco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8 7.2 酸碱质子理论 复习酸碱电离理论:酸、碱的定义? 7.2.1 酸碱质子理论: 定义:凡是给出质子(H+)的物质是酸, 凡是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 酸 = H+ + 碱 HCl = H+ + Cl – HAc = H+ + Ac – H2CO3 = H+ + HCO3 -
HCO3=H CO3 HO H++ oh H3O=Ⅲ+H2O NH4 =H+ NH3 酸、碱并非孤立,酸是碱和质子的结合体, 这种关系称为酸碱的共轭关系 右边的碱是左边酸的共轭碱; 左边的酸是右边碱的共轭酸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9 HCO3 - = H+ + CO3 2- H2O = H+ + OH – H3O+ = H+ + H2O NH4 + = H+ + NH3 酸、碱并非孤立,酸是碱和质子的结合体, 这种关系称为酸碱的共轭关系。 右边的碱是左边酸的共轭碱; 左边的酸是右边碱的共轭酸
酸、碱两者互为存在的条件,彼此通过H(质 子)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们称为共轭酸碱对。 给出H能力强的叫强酸; 接受Ⅳ能力强的叫强碱。 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反之,酸越弱,其共 轭碱越强。在不同介质中酸碱的强度也不同。 象H2O、HCO3、HSO3、HPO1等既能给出 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就是两性物质。由 此看出:在质子理论中没有盐的概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10 酸、碱两者互为存在的条件,彼此通过H+(质 子)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们称为共轭酸碱对。 给出H+能力强的叫强酸; 接受H+能力强的叫强碱。 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反之,酸越弱,其共 轭碱越强。在不同介质中酸碱的强度也不同。 象H2O、HCO3 -、HSO3 - 、H2PO4 -等既能给出 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就是两性物质。由 此看出:在质子理论中没有盐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