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次数资料分析 x2检验 本章将分别介绍对次数资料、等级资料 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上一张下一张主页退出
第七章 次数资料分析 —— 2检验 本章将分别介绍对次数资料、等级资料 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第一节x2统计量与22分布 x2统计量的意义 为了便于理解,现结合一实例说明x2(读 作卡方)统计量的意义。根据遗传学理论,动 物的性别比例是1:1。统计某羊场一年所产的 876只羔羊中,有公羔428只,母羔448只。 按1:1的性别比例计算,公、母羔均应为438 只。以A表示实际观察次数,T表示理论次 数,可将上述情况列成表7-1 上一张下一张主页退出
第一节 2统计量与 2分布 一、 2统计量的意义 为了便于理解,现结合一实例说明 2 (读 作卡方) 统计量的意义。根据遗传学理论,动 物的性别比例是1:1。统计某羊场一年所产的 876只羔羊中,有公羔428只,母羔448只。 按1:1的性别比例计算,公、母羔均应为438 只。以A表示实际观察次数,T 表 示 理 论次 数,可将上述情况列成表7-1。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表7-1羔羊性别实际观察次数与理论次数 性别际观察饮数A理论次数?4271(-2 公428(4)443(7)a 母48()41438(7)210121023 合计8760 上一张下一张主页退出
表7-1 羔羊性别实际观察次数与理论次数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从表7-1看到,实际观察次数与理论次 数存在一定的差异,这里公、母各相差10 这个差异是属于抽样误差(把对该羊场一年所生 羔羊的性别统计当作是一次抽样调查)、还是羔 羊性别比例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确定一个统计 量用以表示实际观察次数与理论次数偏离的程 度;然后判断这一偏离程度是否属于抽样误 差,即进行显著性检验
从表7-1看到 , 实际观察次数与理论次 数存在一定的差异,这里公、母各相差10只。 这个差异是属于抽样误差(把对该羊场一年所生 羔羊的性别统计当作是一次抽样调查)、还是羔 羊性别比例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要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需要确定一个统计 量 用以表示实际观察次数与理论次数偏离的程 度; 然 后 判 断这一偏离程度是否属于抽样误 差,即进行显著性检验
为了度量实际观察次数与理论次数偏离的程 度,最简单的办法是求出实际观察次数与理论次 数的差数。从表7-1看出:A1-71=-10,A2 72=10,由于这两个差数之和为0,显然不能 用这两个差数之和来表示实际观察次数与理论次 数的偏离程度。为了避免正、负抵消,可将两个 差数A1-71、A2-72平方后再相加,即计 Σ(A-⑦2,其值越大,实际观察次数与理论次 数相差亦越大,反之则越小。但利用Σ(A 72表示实际观察次数与理论次数的偏离程度尚 有不足。例如某一组实际观察次数为 张下一张主页退出
为了度量实际观察次数与理论次数偏离的程 度,最简单的办法是求出实际观察次数与理论次 数的差数。从表7-1看出:A1 -T1 =-10,A2 - T2=10,由于这两个差数之和为0, 显然不能 用这两个差数之和来表示实际观察次数与理论次 数的偏离程度。为了避免正、负抵消,可将两个 差数A1 -T1、A2 -T2 平 方 后 再 相 加 ,即计算 ∑(A-T) 2,其值越大 ,实际观察次数与理论次 数相差亦越大 , 反之则越小 。 但 利 用 ∑(AT) 2表示实际观察次数与理论次数的偏离程度尚 有 不 足 。例 如 某 一 组 实 际 观 察 次 数为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