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近代物理实验 实验3-1塞曼效应 周丽霞 理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系
周丽霞 理学院 物理与光电工程系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近代物理实验 实验3-1 塞曼效应
实验背景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思考题
1 实验背景 2 实验目的 3 实验原理 4 实验仪器 5 实验内容 6 注意事项 7 思考题
一、实验背景 ·1896年,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发现,当把钠光源置于磁场中 时,钠光的谱线发生了加宽的现象。 磁场中钠光的谱线加宽 塞曼 (1865-1943)
⚫ 1896年,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发现,当把钠光源置于磁场中 时,钠光的谱线发生了加宽的现象。 一、实验背景 磁场中钠光的谱线加宽 塞曼 (1865-1943)
●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对塞曼效应做出了解释:电子的轨道磁矩 与外磁场相互作用造成谱线分裂为3条,塞曼观察到的钠光的谱 线变宽其实是谱线发生了分裂; ●塞曼和洛仑兹获得了190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m 0 洛仑兹 (a)无外磁场 (b)在外磁场作用下 (1853-1928)
⚫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对塞曼效应做出了解释:电子的轨道磁矩 与外磁场相互作用造成谱线分裂为3条,塞曼观察到的钠光的谱 线变宽其实是谱线发生了分裂; ⚫塞曼和洛仑兹获得了190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洛仑兹 (1853~1928) (a) 无外磁场 l 1 0 m 1 1 0 0 (b) 在外磁场作用下
·1897年,有些光谱线在磁场中的分裂多于3条(反常塞曼效应) ●1925年,荷兰乌仑贝克和古兹米特提出了电子自旋的假设,从 量子力学上很好地解释了反常塞曼效应。 精细结构 磁场中钠光的谱线分裂
⚫1897年,有些光谱线在磁场中的分裂多于3条(反常塞曼效应)。 ⚫1925年,荷兰乌仑贝克和古兹米特提出了电子自旋的假设,从 量子力学上很好地解释了反常塞曼效应。 磁场中钠光的谱线分裂 精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