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抽样推断 一、判断题 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 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 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4,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 保证程度。(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 确 6.抽样平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 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7.在抽样推断中,全及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样本指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 8.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9.所有可能的样本配合的平均数据的平均数,等于总体的平均数 10.抽样误差即代表性误差和登记性误差,这两种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11.在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样本单位数越多,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12.在简单随机抽样中,如果重复抽样的抽样极限误差增加40%,其他条件不变, 则样本单位数只需原来的一半左右。 13.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一 定大于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 14.样本单位数的多少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成反比,与抽样极限误差 范用的大小成正比。() 二、单项选择题 1.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 A准确性原则 B.随机原则 C.代表性原则 D.可靠性原则 2.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广泛运用数学的方法 B.计管和控制抽样误差: C.修正普查的资料 D.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 3抽样总休单位亦可称() 样 B.单位样本 C.样本单位 D.总体单位 4.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A.样本平均误差B.抽样极限误差C.可靠程度D.概率程度 5,在实际工作中,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采用重复抽样的公式的场 合是( A.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时 B.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大时 C.抽样单位数目很少时 D.抽样单位数目很多时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目和抽样误差的关系是()
第五章 抽样推断 一、判断题 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 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 本。( ) 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 ) 4.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 保证程度。( )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 确度。( ) 6.抽样平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 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 7.在抽样推断中,全及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样本指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 ( ) 8.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 9.所有可能的样本配合的平均数据的平均数,等于总体的平均数。( ) 10.抽样误差即代表性误差和登记性误差,这两种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 11.在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样本单位数越多,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 12.在简单随机抽样中,如果重复抽样的抽样极限误差增加 40%,其他条件不变, 则样本单位数只需原来的一半左右。( ) 13.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一定大于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 ) 14.样本单位数的多少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成反比,与抽样极限误差 范围的大小成正比。( ) 二、单项选择题 1.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 ) A.准确性原则 B.随机原则 C.代表性原则 D.可靠性原则 2.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A.广泛运用数学的方法 B.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C.修正普查的资料 D.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 3.抽样总体单位亦可称( ) A.样本 B.单位样本数 C.样本单位 D.总体单位 4.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 A.样本平均误差 B.抽样极限误差 C.可靠程度 D.概率程度 5.在实际工作中,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采用重复抽样的公式的场 合是( ) A.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时 B.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大时 C.抽样单位数目很少时 D.抽样单位数目很多时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目和抽样误差的关系是( )
A.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C.抽样单位数目的变化与抽样误差的数值无关 D.抽样误差变化程度是抽样单位数变动程度的」 7.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 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到原来的() A9倍 B3倍 、4位 D.5倍 8.事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 位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 A.分层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整群抽样 D.等距抽样 9.从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所组成的总体称为() A.全及总体 B.样本总体 C.样本单位 D.样本可能数目 10.抽样指标是() A.确定性变量 B.随机变品 C.连续变量 D.离散变量 11.用重置抽样方法,从4个单位中抽选2个单位组成一个样本,则样本可能数 目为() 4 A42=16R23=10 c-2 =6 D.2121 12.无偏性是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满足的要求之 无偏性是指( ) A.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B.样本成数等于总体成 C.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 D.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总体指标 13.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 B平均若 C标准 D.标准差系数 峰在同样条件下,不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置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吐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判断 15.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 对其家庭收入状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16.在抽样设 十中 最好的方案是 A.抽样误差最小的方案 .调查单位最少的方案 C.调查费用最省的方案 D.在一定误差要求下费用最少的方案 17,随着样本单位数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和未知的总体指标之差的绝对值小于 任意小的正整数的可能性趋于必然性 称为抽样估计的 无偏性 有效性 D.充足性 18.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A.抽样误差 B.登记误差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19.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要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必须() A”大湿差 B缩小湿差 C.扩大极限误差 20.根据抽样调查的资料,某企业生产定额平 抽样平均误 差为1%,概率为0.9545时,可据以确定生产定额年均完成百分比为) A.不大于167% B.不大于167%和不小于163%
A.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B.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C.抽样单位数目的变化与抽样误差的数值无关 D.抽样误差变化程度是抽样单位数变动程度的 2 1 7.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 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到原来的( ) A.2 倍 B.3 倍 C.4 倍 D.5 倍 8.事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 位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 ) A.分层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整群抽样 D.等距抽样 9.从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所组成的总体称为( ) A.全及总体 B.样本总体 C.样本单位 D.样本可能数目 10.抽样指标是( ) A.确定性变量 B.随机变量 C.连续变量 D.离散变量 11.用重置抽样方法,从 4 个单位中抽选 2 个单位组成一个样本,则样本可能数 目为( ) A. 4 16 2 = B. 10 2!3! 5! = C. 12 2! 4! = D. 6 2!2! 4! = 12.无偏性是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满足的要求之一,无偏性是指( ) A.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B.样本成数等于总体成数 C.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 D.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总体指标 13.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 ) A.平均数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14.在同样条件下,不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 有( )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判断 15. 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 50 人抽取 1 人, 对其家庭收入状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16.在抽样设计中,最好的方案是( ) A.抽样误差最小的方案 B.调查单位最少的方案 C.调查费用最省的方案 D.在一定误差要求下费用最少的方案 17.随着样本单位数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和未知的总体指标之差的绝对值小于 任意小的正整数的可能性趋于必然性,称为抽样估计的( ) A.无偏性 B.一致性 C.有效性 D.充足性 18.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 A.抽样误差 B.登记误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19.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要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必须( ) A.扩大误差 B 缩小误差 C.扩大极限误差 D.缩小极限误差 20.根据抽样调查的资料,某企业生产定额平均完成百分比为 165%,抽样平均误 差为 1%,概率为 0.9545 时,可据以确定生产定额年均完成百分比为() A.不大于 167% B.不大于 167%和不小于 163%
C.不小于167% D.不大于163%和不小于167% 21.对400名大学生抽取19%进行不重复抽样调查,优等生比重为20%,概率为 0.9545,优等生比重的极限抽样误差为( A.4.0% 13% D.8.26 22.事先确定总体范围,并对总体的每个单位编号,然后根据《随机数码表》或 抽签的方式来抽取调查单位数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 A.简单贿机抽样 B.机械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23.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分组,再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组成样 本,这种抽样调查组织方式被称为 .简单随机抽样 B.机械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24.按地理区域划片所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25.整群抽样采用的抽样方法() A.只能是重置抽样 B.只能是不重置抽样 C.主要是重置 势是选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拍出10分钟的产品 样 D主要是 不重置抽村 行基种连 的产 C.等距抽 D.整群抽样 27.抽样平 均 抽样极限误差 () A.大于抽样 限 B.小于抽样极限误 C.等于抽样极限误差 D.可能大于、可能小于、可能等于 28.所谓小样本一般是指样本单位数() A30个少下 B.30个以上 C.100个以下 D.100个以上 29.点估计具体推断方法是() A.=,p=P,S2=g2 B.x=x,p=P,S2≠g2 C.x+A=x,pt△=P,S2=o2 D.x±A-X,p±△=P,S2±A=g2 30.在区间估计中,有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A.概率 抽样平均误差 样本容量 B概率度、点估计值、误差范围 C.点估计值、抽样平均误差、概率度: D.误差范围、抽样平均误差、总体单位数 31.对某单位职工的文化程度讲行抽样调杳,得知其中80%的人是高中毕业,抽 样平均误差为2%。 当概率为95.45%时, 该单位职丁中且 有高中文体程度的比重 是( 1.等于78% B.大于84% C.在76%与84%之间 D.小于76% 32.抽样误差是() A.代表性误弟 B.脊记性误第 C.系统性误差 D.非随机误美 33.根据抽样的咨料 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 二年级为20%,在人数相等 时, 优秀生比重的抽样平均误差 一年级较大 B.二年级较大 C.相同 D.无法判新 34.根据重复抽样的资料,甲单位工人工资方差为25,乙单位为100,乙单位人 数比甲单位多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A。甲单位较大 B.无法判断 C.7单位较大 D.相同
C.不小于 167% D.不大于 163%和不小于 167% 21.对 400 名大学生抽取 19%进行不重复抽样调查,优等生比重为 20%,概率为 0.9545,优等生比重的极限抽样误差为( ) A.4.0% B.4.13% C.9.18% D.8.26% 22.事先确定总体范围,并对总体的每个单位编号,然后根据《随机数码表》或 抽签的方式来抽取调查单位数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 ) A.简单随机抽样 B.机械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23.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分组,再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组成样 本,这种抽样调查组织方式被称为( ) A.简单随机抽样 B.机械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24.按地理区域划片所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 )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25.整群抽样采用的抽样方法( ) A.只能是重置抽样 B.只能是不重置抽样 C.主要是重置抽样 D.主要是不重置抽样 26.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 10 分钟的产品 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27.抽样平均误差与抽样极限误差比较,一般来说( ) A.大于抽样极限误差 B.小于抽样极限误差 C.等于抽样极限误差 D.可能大于、可能小于、可能等于 28.所谓小样本一般是指样本单位数( ) A.30 个以下 B.30 个以上 C.100 个以下 D.100 个以上 29.点估计具体推断方法是( ) A. x = X ,p=P, 2 2 S = B. x = X ,p=P, 2 2 S C. x + = X ,p+△=P, 2 2 S = D. x = X ,p±△=P, 2 2 S = 30.在区间估计中,有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 A.概率度、抽样平均误差、样本容量 B.概率度、点估计值、误差范围 C.点估计值、抽样平均误差、概率度; D.误差范围、抽样平均误差、总体单位数 31.对某单位职工的文化程度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 80%的人是高中毕业,抽 样平均误差为 2%。当概率为 95.45%时,该单位职工中具有高中文体程度的比重 是( ) A.等于 78% B.大于 84% C.在 76%与 84%之间 D.小于 76% 32.抽样误差是( ) A.代表性误差 B.登记性误差 C.系统性误差 D.非随机误差 33.根据抽样的资料, 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 10%, 二年级为 20%,在人数相等 时,优秀生比重的抽样平均误差( ) A.一年级较大 B.二年级较大 C.相同 D.无法判断 34.根据重复抽样的资料, 甲单位工人工资方差为 25,乙单位为 100,乙单位人 数比甲单位多 3 倍, 则抽样平均误差( ) A.甲单位较大 B.无法判断 C.乙单位较大 D.相同
35.抽样误差是指()。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三、多项选择题 1.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具体方法有( A.简单随机抽样 B.重复抽样 C.不重复抽样 是 的抽样误概率抽样 是可 事先 B.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米消除的 的 D.只能在调查结束后才能计算 E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3.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八是有限总体还是无 B.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抽样单位数目的多少 E.抽样组织方式不同。 4.抽样推断的基本特点是() A.根据部分实际资料对全部总体的数量特征做出估计 B.深入研究某些复杂的专 C按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 中抽选样本单付 D.调查单位少,调查范围小,了解总体基本情况 E.抽样推断的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5,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满足的要求是() B.准确性 C.客观性 D.无偏差 E有效性 A.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平均数: B.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方差: C.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标准差, D.是反映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 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平均误差 程度: E.是计算抽样极限误差的衡量尺度 7.要增大抽样推断的概率保证程度,可以() A.小概率度 B.增大抽样误差范围 C.缩小抽样误差范围: D.增加抽样数目E.增大概率度 8.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抽样极限误差的大小和概率的保证程度的关系是 A.允许误差范围愈小,概率保证程度愈大 B.允许误差范围愈小,概率保证程度愈小 C.允许误差范围愈大,概率保证程度愈大 D成正业关系 E成反比关 9.在一定误差范围的要求下()
35.抽样误差是指( )。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三、多项选择题 1.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具体方法有( ) A.简单随机抽样 B.重复抽样 C.不重复抽样 D.等距抽样 E.非概率抽样 2.抽样推断中的抽样误差( ) 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 B.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 C.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 D.只能在调查结束后才能计算 E.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3.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 A.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 B.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抽样单位数目的多少 E.抽样组织方式不同。 4.抽样推断的基本特点是( ) A.根据部分实际资料对全部总体的数量特征做出估计 B.深入研究某些复杂的专门问题 C.按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中抽选样本单位 D.调查单位少,调查范围小,了解总体基本情况 E.抽样推断的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5.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满足的要求是( ) A.一致性 B.准确性 C.客观性 D.无偏差 E.有效性 6.抽样平均误差( ) A.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平均数; B.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方差; C.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标准差; D.是反映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平均误差 程度; E.是计算抽样极限误差的衡量尺度 7.要增大抽样推断的概率保证程度,可以( ) A.缩小概率度 B.增大抽样误差范围 C.缩小抽样误差范围; D.增加抽样数目 E.增大概率度 8.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极限误差的大小和概率的保证程度的关系是 ( ) A.允许误差范围愈小,概率保证程度愈大 B.允许误差范围愈小,概率保证程度愈小 C.允许误差范围愈大,概率保证程度愈大 D.成正比关系 E.成反比关系 9.在一定误差范围的要求下( )
A.概率度大,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多: B.概率度大,要求可靠性高,抽样数目相应要多: C率小,要求可可靠性低」 抽样数目相应要少 D.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高,抽样数目相应要少 E.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多。 10.抽样推断中,常用的总体参数有( A.统计量B.总体平均数 C.总体成数D.总体方差E总体标准差 11影响样木容品闲素右() A.推断的可靠程度 B.抽样组织形式 C.抽样方法 D.允许误差的大小 E.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 12.在抽样惟断中,样本就是( A.抽样框 B.推新对象的总体 C.子样D.样本个数 E.代表总体的那部分单位的集合体 13.当抽样的误差范围扩大时( A.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随之提高 B.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随之降低 C.抽样推断的精确度提高 D.抽样推断的精确度降低 E.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和精确度均保持不变 14.抽样推断中,在未掌握总体标准差的情况下,可用以下代替材料() A样本标准差 B.样本以前的标准差 C.假定的标准差 D.另 现象的标准差 E必要时组织试点调查以取得标准差资料 15.简单随机抽样( A.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 B.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 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 D.最符合随机原则 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四、填空题 1.常用的抽样方法有 抽样和 抽样。 2.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样 四种。 3是若茄用△)率(+)同抽样是若()二者之间的关系品 4.简单随机抽样的成数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重复抽样条件下用: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用: 5.影响样本容量的主要因素有: 6.占估计是直接用 估计总体指标的推断方法 7.区间估计是在 定的 下,用 值为中心的一个区 间范围估计总体指标数值的推断方法。 8.抽样误差在随机抽样中是 避免的,但可以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计 算,确定其 并加以控制。 9.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重复抽样比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 10.为了减少抽样误差,提高抽样效果,类型抽样分组时应尽可能扩大 ,缩小 11.抽样推断是在 的基础上,利用样本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
A.概率度大,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多; B.概率度大,要求可靠性高,抽样数目相应要多; C.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少; D.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高,抽样数目相应要少; E.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多。 10.抽样推断中,常用的总体参数有( ) A.统计量 B.总体平均数 C.总体成数 D.总体方差 E.总体标准差 11.影响样本容量因素有( ) A.推断的可靠程度 B.抽样组织形式 C.抽样方法 D.允许误差的大小 E.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 12.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就是( ) A.抽样框 B.推断对象的总体 C.子样 D.样本个数 E.代表总体的那部分单位的集合体 13.当抽样的误差范围扩大时( ) A.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随之提高 B.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随之降低 C.抽样推断的精确度提高 D.抽样推断的精确度降低 E.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和精确度均保持不变 14.抽样推断中,在未掌握总体标准差的情况下,可用以下代替材料( ) A.样本标准差 B.样本以前的标准差 C.假定的标准差 D.另一现象的标准差 E.必要时组织试点调查以取得标准差资料 15.简单随机抽样( ) A.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 B.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 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 D.最符合随机原则 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四、填空题 1.常用的抽样方法有 抽样和 抽样。 2.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_ _,_ _、_样_、_四种。 3.误差范围( )、概率度(t)同抽样误差(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4.简单随机抽样的成数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重复抽样条件下用: ;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用: 。 5.影响样本容量的主要因素有: ; ; ; ; 。 6.点估计是直接用 估计总体指标的推断方法。 7.区间估计是在一定的 下,用 值为中心的一个区 间范围估计总体指标数值的推断方法。 8.抽样误差在随机抽样中是_ _避免的,但可以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计 算,确定其_并加以控制。 9.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重复抽样比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_。 10.为了减少抽样误差,提高抽样效果,类型抽样分组时应尽可能扩大 _ _,缩小_ _。 11.抽样推断是在_的基础上,利用样本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