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单轴应力曲线,自然材料可分为: ∠r a.线性弹性材料b.完全弹性材料c.带滞回环的弹性材料d.弹塑性材料
*依单轴应力曲线,自然材料可分为: a.线性弹性材料 b.完全弹性材料 c.带滞回环的弹性材料 d.弹塑性材料
(1)微裂隙压密阶段:岩石中微裂隙 在荷重下压密,此阶段δ变化小而ε变 化大 (2)弹性变形阶段:裂隙进一步密合, 不产生新裂隙,6、ε近乎同步增加(曲 线外切线近45°,最高点称弹性极限抗压 e 强度,亦称屈服点)。 (3)裂隙发展和破坏阶段:新裂隙产生 并发展,δ增加不多,而e快速增加,直 至最高点,岩石发生整体破坏,此点的δ 值称单轴极限抗压强度。 (4)峰值后阶段:岩石大变形,6下降至稳定
(3)裂隙发展和破坏阶段:新裂隙产生 并发展,δ增加不多,而ε快速增加,直 至最高点,岩石发生整体破坏,此点的δ 值称单轴极限抗压强度。 (1)微裂隙压密阶段:岩石中微裂隙 在荷重下压密,此阶段δ变化小而ε变 化大 (2)弹性变形阶段:裂隙进一步密合, 不产生新裂隙,δ、ε近乎同步增加(曲 线外切线近45°,最高点称弹性极限抗压 强度,亦称屈服点)。 (4)峰值后阶段:岩石大变形,δ下降至稳定。 δ ε
2.岩石的变形特性指标 (1)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认为岩石是准弹性体) 单轴压缩条件下,轴向压变力与轴向应变之比。 E (1Pa=1N/m2) se (2)泊松比 单轴压缩条件下,横向应变与纵(轴)向应变之比(过屈服点 后)
(2)泊松比 单轴压缩条件下,横向应变与纵(轴)向应变之比(过屈服点 后) y x = 2.岩石的变形特性指标 (1)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认为岩石是准弹性体) 单轴压缩条件下,轴向压变力与轴向应变之比。 (1Pa=1N/m2) e E =
3.岩石的强度(Strength) 岩石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强度分抗压(compressive Strength),抗拉(tensile Strength)和抗剪 强度(shear Strength)三类,对岩石材料而言, 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 地基的处理与设计就是使岩石中尽量消除拉应力,一般而言, 三类强度, 细晶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强度分抗压(compressive Strength),抗拉(tensile Strength )和抗剪 强度(shear Strength)三类,对岩石材料而言, 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 地基的处理与设计就是使岩石中尽量消除拉应力,一般而言, 三类强度, 细晶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3.岩石的强度(Strength) 岩石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三、岩石的蠕变 应力δ(stress)不变的情况下岩石变形( deformation,或应变e)随时间增大的现象,是岩层中形 成褶皱构造的根本原因,结构越松软的岩石蠕变的量越大 ,可能性越高,如100kg/cm应力下: e页岩>e砂岩e>细晶Y
应 力 δ(stress) 不 变 的 情 况 下 岩 石 变 形 ( deformation,或应变ε)随时间增大的现象,是岩层中形 成褶皱构造的根本原因,结构越松软的岩石蠕变的量越大 ,可能性越高,如100kg/cm2应力下: ε页岩>ε砂岩ε>细晶γ 三、岩石的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