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来龙去脉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陈述与说明的功能及一些常用口语句式,使学 生学会按照一定的线索有条理地叙述,说明事情的前后经过、来龙去脉、前因后 果,并能够对一些具体的细节进行描绘与形容。 二、话题: 消费者的权益、广告、征婚启事、传说故事、不愉快的经历、旅游景点介绍 三、表达形试: 凭什么、得了吧、依我看、别说就是、拿来比喻、无法、再 四、文化点: 公民的权利、民间传说 五、功能: 陈述、说明 (一)陈述 陈述就是将事情的前后经过有条有理地叙述出来。 叙述的条理性可以通过叙述的线索来体现,线索可以是时间的推移、空间的 转换、情节的展开、语段间内在的逻辑等。我们这里主要练习的是随着情节的展 开及时间的推移,来进行的叙述。 (二)说明 本课的说明主要是对事物的特点、功用进行叙述或对事情的原委进行解释 六:课时分配:4学时 七、听力练习1 消费者的权益
1 第六课 来 龙 去 脉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陈述与说明的功能及一些常用口语句式,使学 生学会按照一定的线索有条理地叙述,说明事情的前后经过、来龙去脉、前因后 果,并能够对一些具体的细节进行描绘与形容。 二、话题: 消费者的权益、广告、征婚启事、传说故事、不愉快的经历、旅游景点介绍 三、表达形式: 凭什么、得了吧、依我看、别说.就是.、拿.来比喻、无法、再 四、文化点: 公民的权利、民间传说 五、功能: 陈述、说明 (一)陈述 陈述就是将事情的前后经过有条有理地叙述出来。 叙述的条理性可以通过叙述的线索来体现,线索可以是时间的推移、空间的 转换、情节的展开、语段间内在的逻辑等。我们这里主要练习的是随着情节的展 开及时间的推移,来进行的叙述。 (二)说明 本课的说明主要是对事物的特点、功用进行叙述或对事情的原委进行解释。 六:课时分配:4 学时 七、听力练习 1 消费者的权益
(一)泛听一遍 (二)词语例解: 1、者(缀):①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或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此动作 的人或事物, 如强者/老者/作者/读者/符合标准者 ②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媒个主义的人:文 艺工作者/供产主义者/教育工作者 2、权益(名):应该享受的不容侵犯的权利:合法 我们应当保护妇女儿童的-。 3、拽(zhuai)(动):拉:生拉硬-/~住不放/~一把 4、嘀咕digu(动) @小声说,私下里说:俩人一见面,就上了。 你们俩儿一直在嘀嘀咕咕。 ②猜疑,犹疑:他看到这种局面,心里直犯。 5、溜(动):偷偷地走开。他从后门走了。 6、冲chong(介):向着或对着。我~小李摆了摆手。 老师我点点头。 7、罚(动):处罚/惩罚/赏罚/罚款/罚他喝一杯。 8、平白无故(组):无缘无故。 艾力挨了顿打。小张被罚了十块钱, 9、冤枉(动):①使无罪者有罪,没有事实根据给人加上恶名。别好人。/ 对不起,我你了。 2
2 (一)泛听一遍 (二)词语例解: 1、者(缀):①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或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此动作 的人或事物。 如 强者/老者/作者/读者/符合标准者 ②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 艺工作者/共产主义者/教育工作者 2、权益(名):应该享受的不容侵犯的权利:合法~ 我们应当保护妇女儿童的~。 3、拽(zhuai)(动):拉:生拉硬~/~住不放/~ 一把 4、嘀咕 di gu(动) ①小声说,私下里说:俩人一见面,就~上了。 你们俩儿一直在嘀嘀咕咕。 ②猜疑,犹疑:他看到这种局面,心里直犯~。 5、溜(动):偷偷地走开。他从后门~走了。 6、冲 chong(介):向着或对着。我~小李摆了摆手。 老师~我点点头。 7、罚(动):处罚/惩罚/赏罚/罚款/罚他喝一杯。 8、平白无故(组):无缘无故。 艾力~挨了一顿打。小张~被罚了十块钱。 9、冤枉(动):①使无罪者有罪,没有事实根据给人加上恶名。别~好人。/ 对不起,我~你了
②不值得;吃亏:这个钱花得真-。走了不少-路 10.、抗议(动):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行为、措施等表示强烈的 反对。 11、硬(副):(性格)刚强;(意志)坚定;(态度)坚决或顽固。~汉子/话 说得/我不想参加,~让我参加。 12、侮辱(动):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他人/顾客 13、侵犯(动):①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利溢。 版权/人农民利益~国家财产 ②侵入别国领域。 (三入表达形式: 1、凭什么:根据什么,表示质问的语气。如@你-管我? ②你~怀疑我? 2、得了吧一口语中常用的短语,表示阻止或否定;算了,行了。 ①~,别骗人了。 ②~,别再馋我了。 ③~,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不要再提了。 3、依我看:表示“按照我的看法”常用在主语前,是提出、表明自己的观点 时的开头语,后有停顿。如: ①~,领导不会答应你的条件】 ②~,你应该先买一套房子。 ③~,事情不太容易解决
3 ②不值得;吃亏:这个钱花得真~。走了不少~路。 10、抗议(动):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行为、措施等表示强烈的 反对。 11、硬(副):(性格)刚强;(意志)坚定;(态度)坚决或顽固。~汉子/话 说得~/我不想参加, ~让我参加。 12、侮辱(动):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他人/~顾客 13、侵犯(动):①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利益。 ~版权/~农民利益/~国家财产 ②侵入别国领域。 (三)、表达形式: 1、凭什么:根据什么,表示质问的语气。如①你~管我? ②你~怀疑我? 2、得了吧—口语中常用的短语,表示阻止或否定;算了,行了。 ① ~,别骗人了。 ② ~,别再馋我了。 ③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不要再提了。 3、依我看:表示“按照我的看法”常用在主语前,是提出、表明自己的观点 时的开头语,后有停顿。如: ① ~,领导不会答应你的条件。 ② ~,你应该先买一套房子。 ③ ~,事情不太容易解决
4、别说A就是B:表示让步。"A和B”相比较,用来说明连B都是这样 A更应该这样。 ①别说是你,就是领导来了,我也不怕。 ②别说是普通百姓,就是政府高官犯了法,也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这么难看的家具,别说5000元,就是1000元,我也不买。 (四)让学生用笔记下4个问题: 1、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 2、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什么? 3、事情的结果怎么样? 4、题目为什么叫“消费者的权益”。 (五)再听2遍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录问题的答案。 (六)请学生回答问题:(每题2个学生) (七)练习二根据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A 2D 3B 4C 5B 6C 7D (八)练习三根据录音内容,填出下列表示反问的句式: 1、那天我去超市买东西,哪知道人很多。 2、你偷什么你自己心里清楚,还用我们说吗? 3、商家怎么能平白无故地怀疑顾客呢? 4、难道你们连一句道歉的话都不会说吗? 5、别说找经理,就是找总理,又能怎么样? (九)让3组学生复述课文。 八、听力练习2五花八门
4 4、别说 A 就是 B:表示让步。“A 和 B”相比较,用来说明连 B 都是这样, A 更应该这样。 ①别说是你,就是领导来了,我也不怕。 ②别说是普通百姓,就是政府高官犯了法,也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这么难看的家具,别说 5000 元,就是 1000 元,我也不买。 (四)让学生用笔记下 4 个问题: 1、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 2、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什么? 3、事情的结果怎么样? 4、题目为什么叫“消费者的权益”。 (五)再听 2 遍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录问题的答案。 (六)请学生回答问题:(每题 2 个学生) (七)练习二 根据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A 2D 3B 4C 5B 6C 7D (八)练习三 根据录音内容,填出下列表示反问的句式: 1、那天我去超市买东西,哪知道人很多。 2、你偷什么你自己心里清楚,还用我们说吗? 3、商家怎么能平白无故地怀疑顾客呢? 4、难道你们连一句道歉的话都不会说吗? 5、别说找经理,就是找总理,又能怎么样? (九)让 3 组学生复述课文。 八、听力练习 2 五花八门
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一的广告。 (一)泛听一遍。 (二)词语例解。 1、磨蹭:比喻做事动作迟缓。也作磨磨蹭蹭。 快迟到了,别~了。 2、宿xu(量):用于计算夜。住了一~/一~没睡/谈了半 xiu(名):星~(星的集合体) sU(名):~舍~/住宿 3、纯净(形):不含杂质,单纯洁净。~水。 4、英俊(形):容貌俊秀又有精神:~少年/的水伙子 5、觅mi(动):寻找。寻寻觅觅。 (三)再听一遍。 1、三鹿奶粉一说明效果:使小宝宝健康、开心。 2、雀巢咖啡一说明特点:热水一冲,省时方便。 3、请勿疲劳驾驶—说明原因:为了你我的安全。 4、非常可乐一说明原委:买2瓶送一瓶可乐。 (四)标出下列广告的序号。 25314 (五)表达练习: 让学生为自己身边的某种物品设计一则广告 橡皮、尺子、钢笔、书包、自行车 九、听力练习3:梁山伯与祝英台 5
5 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的广告。 (一)泛听一遍。 (二)词语例解。 1、磨蹭:比喻做事动作迟缓。也作磨磨蹭蹭。 快迟到了,别~~了。 2、宿 xiu(量):用于计算夜。住了一~/一~没睡/谈了半~ xiu(名):星~(星的集合体) su(名):~舍~/住宿 3、纯净(形):不含杂质,单纯洁净。~水。 4、英俊(形):容貌俊秀又有精神:~少年/~的水伙子 5、觅 mi(动):寻找。寻寻觅觅。 (三)再听一遍。 1、三鹿奶粉——说明效果:使小宝宝健康、开心。 2、雀巢咖啡——说明特点:热水一冲,省时方便。 3、请勿疲劳驾驶——说明原因:为了你我的安全。 4、非常可乐——说明原委:买 2 瓶送一瓶可乐。 (四)标出下列广告的序号。 2 5 3 1 4 (五)表达练习: 让学生为自己身边的某种物品设计一则广告。 橡皮、 尺子、 钢笔、 书包、 自行车 九、听力练习 3: 梁山伯与祝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