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植物科学学院 College of Plant Science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原解放军军需大学农刷业生产系。学 院依托吉林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在振兴东北及乡村振兴过程中,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形 成了具有浓郁区域与农业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新农科发展趋势,以“丰富人文底 蕴、开拓胸怀视野、夯实农科基础、增强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素养”为育人理念,在人才培 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及脱贫扶贫与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 一系列具有显示度的成果,己成为我国培养农业领域高级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院按植物生产大类招生,现有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4个本科专业。 农学、植物保护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植物保护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首批教有部 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吉林省高等学校“十二五”本科特色专业和“十 三五”高水平专业(群)A类建设项目。学院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有作 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植物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学和植物保护2个一 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参与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招生与建设。作物学学科作为主要支撑 学科入选国家生物学一流学科,是吉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十三五”一流学科,吉林 大学“双一流”建设高原学科。作物学学科群重点支撑了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等9 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学院现有专任救师和实验技术救师82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引人:教授级高 级工程师2人,高级实验师4人: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3人:拥有 国家级人才1名,教有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名、副主任委员2名,国务院政府 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全国扶贫攻坚先进个人1名。吉林省 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6人,吉林省高级专家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 年专家3人,吉林大学唐教庆学者特聘教授6人。 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设有遗传与育种实验室、数码互动显 微镜实验室等13个本科教学实验室。学院拥有占地70万平米的农业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建 有国家玉米工程实验室(联合)、吉林省作物生物技术育种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功能农业 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资源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植物遗传改良工程实验室、作物基 因工程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新农科与前沿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公主岭现代农 业研究院、吉林省现代农业推广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吉林大学国际现代农业示范推广引智基 地等10个国家和省部级工程中心及实验室。 面向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和区域农业发展需求,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引领,形成了特 色鲜明的科学研究方向。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作物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等科研课题200余项,在研科研经 1
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1 植物科学学院 College of Plant Science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成立于 2004 年,其前身是原解放军军需大学农副业生产系。学 院依托吉林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在振兴东北及乡村振兴过程中,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形 成了具有浓郁区域与农业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新农科发展趋势,以“丰富人文底 蕴、开拓胸怀视野、夯实农科基础、增强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素养”为育人理念,在人才培 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及脱贫扶贫与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 一系列具有显示度的成果,已成为我国培养农业领域高级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院按植物生产大类招生,现有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 4 个本科专业。 农学、植物保护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植物保护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首批教育部 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吉林省高等学校“十二五”本科特色专业和“十 三五”高水平专业(群)A 类建设项目。学院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有作 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植物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学和植物保护 2 个一 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参与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招生与建设。作物学学科作为主要支撑 学科入选国家生物学一流学科,是吉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十三五”一流学科,吉林 大学“双一流”建设高原学科。作物学学科群重点支撑了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等 9 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 ESI 排名前 1%。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和实验技术教师 82 人,其中,教授 22 人、副教授 31 人;教授级高 级工程师 2 人,高级实验师 4 人;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 25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53 人;拥有 国家级人才 1 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3 名、副主任委员 2 名,国务院政府 特殊津贴获得者 1 人,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 人,全国扶贫攻坚先进个人 1 名。吉林省 教学名师 1 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 6 人,吉林省高级专家 1 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 年专家 3 人,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特聘教授 6 人。 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设有遗传与育种实验室、数码互动显 微镜实验室等 13 个本科教学实验室。学院拥有占地 70 万平米的农业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建 有国家玉米工程实验室(联合)、吉林省作物生物技术育种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功能农业 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资源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植物遗传改良工程实验室、作物基 因工程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新农科与前沿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公主岭现代农 业研究院、吉林省现代农业推广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吉林大学国际现代农业示范推广引智基 地等 10 个国家和省部级工程中心及实验室。 面向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和区域农业发展需求,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引领,形成了特 色鲜明的科学研究方向。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作物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等科研课题 200 余项,在研科研经
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费累计6000余万元: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培有出国审、省审作 物新品种23个:在《Science》、《PNAS》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授 权发明专利60余项:作物新品种权5项。 学院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省级9项、校级23项, 脱贫攻坚实践教师团队被评为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植物保护教学团队、植物病理 教学团队获得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近年来,累计申请213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 中国家级45项。在全国和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和“互联网+”大赛中获得230余项重要 奖项。学院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开展“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较 多的发展机会。推免研究生占毕业生人数15%以上,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比例达40%以上。 学院设有克胜集团奖学金、兴普奖学金,建设了“三为书屋”文化主阵地、新农科智慧农业 梦工场等。学院先后有3个班集体被学校评为十佳班级,9名同学被评为学校十佳大学生和 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 学院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荷兰、日本、韩国等0余个国家的高校、科研院 所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包括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洛杉乳分校、美国迈 阿密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英国洛桑研究所、德国汉堡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荷 兰格罗宁根大学、德国马普所等。学院每年有16%以上研究生到美国、英国、德国、荷兰 等进行国际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每年有20%以上的研究生到日本、美国等国家进行 短期交流或参加国际会议。受日本J八SSO等国际奖学金和学校国际学生竞争力提升计划专 项经费资助,学院每年派出本科生30名赴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进行短期研修交流。学院 聘请多位来自国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每年邀请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院讲 学。 学院开拓思路,统筹规划,发挥学科和资源优势,以学校提出的“三大工程”为导向, 强化课程思政教育,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完善新农科建设机制,满足高素质创新农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在吉林省通榆县等地开展定 点扶贫攻坚行动,为吉林大学的扶贫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大力推广水稻、玉米、大豆等 作物新品种、新型栽培技术,扎实推进功能农业等新思路,实现了增产增收。在通榆县建立 了“吉林大学功能农业基地”和“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教学科研实习实践基地”,开启了 在吉林大地书写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2 费累计 6000 余万元;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8 项;培育出国审、省审作 物新品种 23 个;在《Science》、《PNAS》等 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 200 余篇;获得国家授 权发明专利 60 余项;作物新品种权 5 项。 学院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 2 项、省级 9 项、校级 23 项, 脱贫攻坚实践教师团队被评为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植物保护教学团队、植物病理 教学团队获得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近年来,累计申请 213 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 中国家级 45 项。在全国和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和“互联网+” 大赛中获得 230 余项重要 奖项。学院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开展“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较 多的发展机会。推免研究生占毕业生人数 15 %以上,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比例达 40%以上。 学院设有克胜集团奖学金、兴普奖学金,建设了“三为书屋”文化主阵地、新农科智慧农业 梦工场等。学院先后有 3 个班集体被学校评为十佳班级,9 名同学被评为学校十佳大学生和 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 学院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荷兰、日本、韩国等 10 余个国家的高校、科研院 所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包括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迈 阿密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英国洛桑研究所、德国汉堡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荷 兰格罗宁根大学、德国马普所等。学院每年有 16 %以上研究生到美国、英国、德国、荷兰 等进行国际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每年有 20%以上的研究生到日本、美国等国家进行 短期交流或参加国际会议。受日本 JASSO 等国际奖学金和学校国际学生竞争力提升计划专 项经费资助,学院每年派出本科生 30 名赴世界排名前 100 的高校进行短期研修交流。学院 聘请多位来自国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每年邀请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院讲 学。 学院开拓思路,统筹规划,发挥学科和资源优势,以学校提出的“三大工程”为导向, 强化课程思政教育,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完善新农科建设机制,满足高素质创新农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在吉林省通榆县等地开展定 点扶贫攻坚行动,为吉林大学的扶贫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大力推广水稻、玉米、大豆等 作物新品种、新型栽培技术,扎实推进功能农业等新思路,实现了增产增收。在通榆县建立 了“吉林大学功能农业基地”和“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教学科研实习实践基地”,开启了 在吉林大地书写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植物生产类本科培养方案 植物生产类培养方案包括专业类培养目标、专业类通识教育课程、专业类学科基础课程 等部分内容。专业类课程的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详见分专业培养方案。分专业培养方案 包括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专业特色等。 一、专业类培养特色 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突出发展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特色。用现代生命科学 提升传统专业。以素质教有为核心,培养面向未来需求、推动农业发展、促进人类进步、理 论基础扎实、实践功底深厚、创新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具有国际化视野,人格健全、 理想远大,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高素质人才。 二、专业类培养面向 学生入学后实行按植物生产专业类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第二学期后进入分专业培养阶 段。本专业类主要面向的专业包括: 1.农学 2.植物保护 3.园艺 4.农业资源与环境 三、通识育课程75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分 实费总学时 实 精 痰 备注 3910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2.5 0 40 0 1 考试 +在线程 391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40 考试 +缆程 39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5 90 0 考试 +在线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391004 色社会主义埋论体系 2.5 10 考试 在线课程 督论 考试 391005-7 形势与政策【 +在线课程 考查 必修 391013 3 18 考试 +在线课程 921001-5 体有I-V 5 160 1-8 考 体自V58学期目 选修 J11001 军事理论 考试 LD2001 劳动教育 14 2-3 考查
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3 植物生产类本科培养方案 植物生产类培养方案包括专业类培养目标、专业类通识教育课程、专业类学科基础课程 等部分内容。专业类课程的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详见分专业培养方案。分专业培养方案 包括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专业特色等。 一、专业类培养特色 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突出发展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特色。用现代生命科学 提升传统专业。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面向未来需求、推动农业发展、促进人类进步、理 论基础扎实、实践功底深厚、创新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具有国际化视野,人格健全、 理想远大,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高素质人才。 二、专业类培养面向 学生入学后实行按植物生产专业类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第二学期后进入分专业培养阶 段。本专业类主要面向的专业包括: 1.农学 2.植物保护 3.园艺 4.农业资源与环境 三、通识教育课程 75 学分 课 程 性 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分 实践 学分 总学时 实践 学时 修读 学期 考核 性质 备注 通 识 教 育 课 必 修 课 3910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2.5 0 40 0 1 考试 +在线课程 391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0 40 0 2 考试 +在线课程 39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5 0 40 0 3 考试 +在线课程 391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 2.5 0 40 0 4 考试 +在线课程 391005-7 形势与政策Ⅰ-Ⅲ 2 0 32 0 1-3 考试/ 考查 +在线课程 3910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0 48 0 4 考试 +在线课程 921001-5 体育Ⅰ-Ⅴ 5 0 160 0 1-8 考查 体育Ⅴ5-8 学期自 主选修 J11001 军事理论 2 0 32 0 1-2 考试 LD2001 劳动教育 2 1 32 14 2-3 考查
古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911103-4 911201-8 大学英语 线上线下融 962001 大学计算机 0.5 考试 代,自行松 922002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0.5 12 考试 线线融台 931108 微积分D 5 考试 931204 线性代数D 32 考试 93130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D 2.5 0 40 0 2 考试 +8 941020 大学物理C 3.5 0 56 0 2 考试 +线上4学时 943021 大学物理实验C 94 24 老杏 +线上8学时 951003 无机化学E 8 0 考试 951006 分析化学E 0 32 0 考试 951014 有机化学G 0 48 0 3 考试 953005 无机化学实歌E 1 24 24 考试 953006 分析化学实验E 1 1 24 24 2 考试 95301 有机化学实验F 1.5 1.536 36 3 考试 821401 中华农耕文明 1 0 16 0 2 考查 小计 63 6.51132 146 要求在普通教公选课中至少选修12学分,限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心理 选修课 四、专业类学科基础课程34学分 1.学科基础必修课程24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分 琴总学时整 备注 822001 植物学 35 68243 考试+线上6 822002 生物化学 3.5 70 24 3 考试 822003 植物生理学 3.5 70 24 4 考试 +线上6 822004 微生物学 3 60 24 3 考试 +线上4 822005 遗传学 3.5 1 68244 考试 +线上6 822009 生物统计学 2.50.550 12 4 考试+线上6
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4 911103-4 911201-8 大学英语 8 128 1-4 考试 详见全校公共 外语课程设置 一览表 962001 大学计算机 3 0.5 52 12 1 考试 线上线下融合 (如用其他课 程替代,自行替 换) 922002 C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3 0.5 52 12 2 考试 线上线下融合 931108 微积分 D 3.5 0 56 0 1 考试 +线上 10 学时 +习题 16 学时 931204 线性代数D 2 0 32 0 2 考试 +线上 6 学时 +习题 10 学时 93130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D 2.5 0 40 0 2 考试 +线上 8 学时 +习题 16 学时 941020 大学物理 C 3.5 0 56 0 2 考试 +线上 4 学时 943021 大学物理实验 C 1 1 24 24 3 考查 +线上 8 学时 951003 无机化学 E 3 0 48 0 1 考试 951006 分析化学 E 2 0 32 0 2 考试 951014 有机化学 G 3 0 48 0 3 考试 953003 无机化学实验 E 1 1 24 24 1 考试 953006 分析化学实验 E 1 1 24 24 2 考试 953011 有机化学实验 F 1.5 1.5 36 36 3 考试 821401 中华农耕文明 1 0 16 0 2 考查 小计 63 6.5 1132 146 选修课 要求在普通教育公选课中至少选修 12 学分,限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 康、“四史”课程 1 门、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Ⅴ)类课程 2 学分,同时修读与本专业教学计划内 容非相关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至少修读 4 学分,或工科类、医学类专业最低修读 4 学分的卓越工程 (医学)通识教育课程。 四、专业类学科基础课程 34 学分 1.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24 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分 实践 学分 总学时 实践 学时 修读 学期 考核 性质 备注 822001 植物学 3.5 1 68 24 3 考试 +线上 6 822002 生物化学 3.5 1 70 24 3 考试 822003 植物生理学 3.5 1 70 24 4 考试 +线上 6 822004 微生物学 3 1 60 24 3 考试 +线上 4 822005 遗传学 3.5 1 68 24 4 考试 +线上 6 822009 生物统计学 2.5 0.5 50 12 4 考试 +线上 6
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821200 农业生态学 203203 考试 822201 分子生物学 2.50.548124 考试 +线上4 小计 24 6466144 2.学科基础选修课程10学分 五、专业课程 详见分专业计划表。 六、修业年限 一般为四年。 七、学位授子 农学学士
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5 821200 农业生态学 2 0 32 0 3 考试 822201 分子生物学 2.5 0.5 48 12 4 考试 +线上 4 小计 24 6 466 144 2.学科基础选修课程 10 学分 五、专业课程 详见分专业计划表。 六、修业年限 一般为四年。 七、学位授予 农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