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强,说明其脆性越大。 3.质量浓度1.9%的尿素溶液是等渗溶液,也是等张溶液。 4.血红蛋白一旦脱离了红细胞,其功能随之丧失。 5.红细胞的表面面积和其容积的比值越大,红细胞的变形能力越弱。 6.血氧分压降低可刺激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CO2分压增高也有此作用。 7.循环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在速发性过敏反应及蠕虫感染时减少。 8.溶血实际上是指纤维蛋白溶解。 9.血液与粗糙面接触可加速血液凝固。 10.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在体内是各自完全独立的。 11.任何人的血清中不含同自身红细胞凝血原相对应的凝集索。 12.红细胞中含有A凝集原的血液一定是A型。 13.同型血之间进行输血不需做血型交叉配血试验。 14.子宫组织中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丰富,是月经血不凝血的主要原因。 王、选并题 【A型题】 1.机体细胞内液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 A.[Na'] B.K打 c.[Ca2+] D.胶体渗透压 E.总渗透压 2.用溶血标本测定血清中的离子浓度,其结果是 A.血K]偏高 B.血Na+]偏高 C.血[Ca2*]偏高 D.血[CI]偏高 E.各种离子浓度变化不大 3.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的 第31页共224页 31
第 31 页 共 224 页 31 2.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强,说明其脆性越大。 3.质量浓度 1.9%的尿素溶液是等渗溶液,也是等张溶液。 4.血红蛋白一旦脱离了红细胞,其功能随之丧失。 5.红细胞的表面面积和其容积的比值越大,红细胞的变形能力越弱。 6.血氧分压降低可刺激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CO2分压增高也有此作用。 7.循环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在速发性过敏反应及蠕虫感染时减少。 8.溶血实际上是指纤维蛋白溶解。 9.血液与粗糙面接触可加速血液凝固。 10.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在体内是各自完全独立的。 11.任何人的血清中不含同自身红细胞凝血原相对应的凝集索。 12.红细胞中含有 A 凝集原的血液一定是 A 型。 13.同型血之间进行输血不需做血型交叉配血试验。 14.子宫组织中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丰富,是月经血不凝血的主要原因。 三、选择题 【A 型题】 1.机体细胞内液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 A.[Na + ] B.[K+ ] C.[Ca 2+ ] D.胶体渗透压 E.总渗透压 2.用溶血标本测定血清中的离子浓度,其结果是 A.血[K+ ]偏高 B.血[Na + ]偏高 C.血[Ca 2+ ]偏高 D.血[Cl + ]偏高 E.各种离子浓度变化不大 3.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的
A.膜通透性增大 B.脆性增大 C.脆性减少 D.悬浮稳定性差儿E.可塑性差 4.红细胞沉降率加速,主要是由于 A.血细胞比容增大 B.血浆卵磷脂含量增多 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 D.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E.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 5.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场所主要是 A.肝和肾 B.脾和肝 C.胃和肠 D.肺和淋巴结语 E.肾和骨髓 6.成年人的造血组织是 A.肝脏 B.脾脏 C.淋巴结 D.所有骨髓腔和骨髓 E.扁骨及长骨近端骨骺骨髓 7.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是促进 A.铁的吸收 B.叶酸的吸收 C.维生素B12的吸收 D.骨髓造血和红细胞成熟 E.雄激素的释放 8.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骨髓的 A.髓系多潜能干细胞 B.原始多潜能干细胞 C.淋巴系干细胞 D.成纤维细胞 9.刺激淋巴干细胞发育成T淋巴细胞的是 A.胸腺激素 B.调理素 C.雄激素 D.集落刺激因子E.促淋巴细胞生成素 第32页共224页 32
第 32 页 共 224 页 32 A.膜通透性增大 B.脆性增大 C.脆性减少 D.悬浮稳定性差儿 E.可塑性差 4.红细胞沉降率加速,主要是由于 A.血细胞比容增大 B.血浆卵磷脂含量增多 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 D.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E.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 5.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场所主要是 A.肝和肾 B.脾和肝 C.胃和肠 D.肺和淋巴结语 E.肾和骨髓 6.成年人的造血组织是 A.肝脏 B.脾脏 C.淋巴结 D.所有骨髓腔和骨髓 E.扁骨及长骨近端骨骺骨髓 7.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是促进 A.铁的吸收 B.叶酸的吸收 C.维生素 B12的吸收 D.骨髓造血和红细胞成熟 E.雄激素的释放 8.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骨髓的 A.髓系多潜能干细胞 B.原始多潜能干细胞 C.淋巴系干细胞 D.成纤维细胞 9.刺激淋巴干细胞发育成 T 淋巴细胞的是 A.胸腺激素 B.调理素 C.雄激素 D.集落刺激因子 E.促淋巴细胞生成素
10.下列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占白细胞总数的20%30% B.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 C.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 D.T淋巴细胞的寿命可长达数月至一年以上 E.B淋巴细胞从骨髓迁移,在胸腺中胸腺激素的作用下发育成熟 11.人类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细胞是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2.在患过敏性疾病和某此寄生虫病时,下列中细胞计数百分率增加的是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3.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主要作用于 A.磷脂酶A2 B.血栓素合成酶 C.血栓素 D.环加氧酶 E。前列环素合成酶 1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 A.不易粘附血管内膜 B.不易吸附凝血因子 C.使血块回缩出现障碍 D.释放血管活性物质不足 E.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15.外源性凝血需要而内源性凝血不需要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IV B.因子I C.因子VⅧ D.因子X E.因子XⅫ 第33页共224页 33
第 33 页 共 224 页 33 10.下列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占白细胞总数的 20%~30% B.B 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 C.T 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 D.T 淋巴细胞的寿命可长达数月至一年以上 E.B 淋巴细胞从骨髓迁移,在胸腺中胸腺激素的作用下发育成熟 11.人类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细胞是 A.T 淋巴细胞 B.B 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2.在患过敏性疾病和某此寄生虫病时,下列中细胞计数百分率增加的是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3.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主要作用于 A.磷脂酶 A2 B.血栓素合成酶 C.血栓素 D.环加氧酶 E.前列环素合成酶 1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 A.不易粘附血管内膜 B.不易吸附凝血因子 C.使血块回缩出现障碍 D.释放血管活性物质不足 E.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15.外源性凝血需要而内源性凝血不需要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Ⅳ B.因子Ⅶ C.因子Ⅷ D.因子Ⅹ E.因子Ⅻ
16.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 A.血小板减少 B.缺乏Ca2+ C.缺乏维生素K D.某些凝血因子不足 E.缺乏维生素B12 17、枸橼酸钠抗凝血的机理是 A.去掉血浆中的纤维蛋白 B.与血浆中的Ca+结合而沉淀 C.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D.抑制因子Ⅲ的活性 E.抑制因子X的活性 18.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由于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血浆激活物 B.组织激活物 C.纤溶酶 D.抗纤溶酶 E.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19.一般血型抗原是红细胞膜上的 A.蛋白质 B.磷脂 C.脂蛋白 D.糖蛋白或糖脂 E.胆固醇脂 20.O型血红细胞膜上含有 A.A抗原 B.B抗原 C.A1抗原 D.H抗原 E.无抗原 21.输血时下列哪种血型不易找到合适的供血者? A.AB型,Rh阳性 B.AB型,Rh阴性 C.B型,Rh阳性 D.A型,Rh阳性 第34页共224页 34
第 34 页 共 224 页 34 16.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 A.血小板减少 B.缺乏 Ca 2+ C.缺乏维生素 K D.某些凝血因子不足 E.缺乏维生素 B12 17、枸橼酸钠抗凝血的机理是 A.去掉血浆中的纤维蛋白 B.与血浆中的 Ca 2+结合而沉淀 C.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D.抑制因子Ⅲ的活性 E.抑制因子Ⅹ的活性 18.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由于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血浆激活物 B.组织激活物 C.纤溶酶 D.抗纤溶酶 E.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19.一般血型抗原是红细胞膜上的 A.蛋白质 B.磷脂 C.脂蛋白 D.糖蛋白或糖脂 E.胆固醇脂 20.O 型血红细胞膜上含有 A.A 抗原 B.B 抗原 C.A1抗原 D.H 抗原 E.无抗原 21.输血时下列哪种血型不易找到合适的供血者? A.AB 型,Rh 阳性 B.AB 型,Rh 阴性 C.B 型,Rh 阳性 D.A 型,Rh 阳性
E.B型,Rh阴性 22.输血时主要应考虑供血者的 A.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 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C.血浆不使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固 D.血浆不使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E.红细胞不发生叠连 23.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能发生在 A.Rh阳性母亲所生的Rh阳性婴儿 B.Rh阳性母亲所生的Rh阴性婴儿 C.Rh阴性母亲所生的Rh阳性婴儿 D.Rh阴性母亲所生的Rh阴性婴儿 E.B和D都有可能 24.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O型血可输给其他各型血 B.AB型血的人可接受其他各型血 C.Rh阳性的人可接受Rh阴性的血液 D.将O型血注输给其他血型的人时,应少量地、缓慢地输血 E.ABO血型系统相符合便可输血,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B型题】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浆 D.血清 E.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第35页共224页 35
第 35 页 共 224 页 35 E.B 型,Rh 阴性 22.输血时主要应考虑供血者的 A.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 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C.血浆不使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固 D.血浆不使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E.红细胞不发生叠连 23.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能发生在 A.Rh 阳性母亲所生的 Rh 阳性婴儿 B.Rh 阳性母亲所生的 Rh 阴性婴儿 C.Rh 阴性母亲所生的 Rh 阳性婴儿 D.Rh 阴性母亲所生的 Rh 阴性婴儿 E.B 和 D 都有可能 24.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O 型血可输给其他各型血 B.AB 型血的人可接受其他各型血 C.Rh 阳性的人可接受 Rh 阴性的血液 D.将 O 型血注输给其他血型的人时,应少量地、缓慢地输血 E.ABO 血型系统相符合便可输血,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B 型题】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浆 D.血清 E.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