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5.肌细胞终板膜上的离子通道属于 6.神经细胞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属于 7.神经纤维膜上的钠通道属于 8.内耳毛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属于 9.细胞间通道属于 A.Na平衡电位 B.K平衡电位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0.终板电位相当于 11.局部兴奋的电位变化相当于 12.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相当于 13.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接近于 A.等长收缩 B.等张收缩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4.当后负荷大于肌肉收缩所产生的最大张力时,肌肉的收缩形式是 15.心室肌在等容收缩期的收缩形式属于 16.在正常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形式有 17.在中等程度后负荷时,肌肉开始缩短后即表现为 A.Ca B.CAMP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8.可以起第二信使作用的是 19.与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有关的是 20.能与肌钙蛋白结合的是 第21页共224页 21
第 21 页 共 224 页 21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5.肌细胞终板膜上的离子通道属于 6.神经细胞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属于 7.神经纤维膜上的钠通道属于 8.内耳毛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属于 9.细胞间通道属于 A.Na + 平衡电位 B.K +平衡电位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0.终板电位相当于 11.局部兴奋的电位变化相当于 12.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相当于 13.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接近于 A.等长收缩 B.等张收缩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4.当后负荷大于肌肉收缩所产生的最大张力时,肌肉的收缩形式是 15.心室肌在等容收缩期的收缩形式属于 16.在正常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形式有 17.在中等程度后负荷时,肌肉开始缩短后即表现为 A.Ca 2+ B.cAMP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8.可以起第二信使作用的是 19.与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有关的是 20.能与肌钙蛋白结合的是
21.能与钙调蛋白结合是的 X型题] 1.细胞膜的功能有 A.保护功能 B.物质转运能力 C.“通讯”功能 D.“识别”功能 E.兴奋功能 2.细胞膜结构中糖类的特点有 A.为寡糖和多糖链 B.裸露在细胞膜外 C.可作为受体,识别信息 D.为物质转运提供能量 E.可作为抗原,表示某种免疫信息 3.细胞膜中与膜的流动性有关的因素有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质的熔点 D.不饱和脂肪酸 E.胆固醇 4.细胞外液中含量较多的离子是 A.Na' B.K' C.Ca" D.CI E.Mg" 5.下列中属于顺电化学梯度转运的方式有 A.单纯扩散 B.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C.入胞作用 D.通道价导的易化扩散 E.出胞作用 6.属于整合蛋白的膜蛋白有 A.载体 B.转运体 C.离子泵 D.离子通道 E.G-蛋白 7.能使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的因素是膜上的 A.胆固醇含量增加 B.脂肪酸烃链饱和度增加 第22页共224页 22
第 22 页 共 224 页 22 21.能与钙调蛋白结合是的 [X 型题] 1.细胞膜的功能有 A.保护功能 B.物质转运能力 C.“通讯”功能 D.“识别”功能 E.兴奋功能 2.细胞膜结构中糖类的特点有 A.为寡糖和多糖链 B.裸露在细胞膜外 C.可作为受体,识别信息 D.为物质转运提供能量 E.可作为抗原,表示某种免疫信息 3.细胞膜中与膜的流动性有关的因素有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质的熔点 D.不饱和脂肪酸 E.胆固醇 4.细胞外液中含量较多的离子是 A.Na + B. K + C.Ca 2+ D. CI - E. Mg 2+ 5.下列中属于顺电化学梯度转运的方式有 A.单纯扩散 B.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C.入胞作用 D.通道价导的易化扩散 E.出胞作用 6.属于整合蛋白的膜蛋白有 A.载体 B.转运体 C.离子泵 D.离子通道 E.G-蛋白 7.能使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的因素是膜上的 A.胆固醇含量增加 B.脂肪酸烃链饱和度增加
C.脂肪酸烃链长度增加 D.脂肪酸烃链饱和度降低 E.脂肪酸烃链长度减小 8.主动转动的特点有 A.以离子通道为基础 B.能逆电位梯度转运 C.需要细胞本身耗能 D.能逆浓度梯度转动 E.只能顺电位梯度转动 9.细胞膜上钠泵活动的意义有 A.维持细胞外液高钠 B.维持细胞内液高钾 C.维持细胞的正常体积 D.维持组织的兴奋性 E.建立势能储备,供细胞其他耗能过程利用 10.细胞膜上的通道有 A.化学门控通道 B.电压门控通道 C.机械门通道 D.温度门控通道 E.细胞间通道 11.易化扩散的特点有 A.结构特异性 B.对转运的物质有选择性 C.载体转运有饱和现象 D.只能顺电化学梯度转动 E.对物质的扩散量或通透性是可改变的 12.载体扩散的特点有 A.结构特异性 B.饱和现象 C.竞争性抑制 D.能逆电化学梯度进行 E.不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第23页共224页 23
第 23 页 共 224 页 23 C.脂肪酸烃链长度增加 D.脂肪酸烃链饱和度降低 E.脂肪酸烃链长度减小 8.主动转动的特点有 A.以离子通道为基础 B.能逆电位梯度转运 C.需要细胞本身耗能 D.能逆浓度梯度转动 E.只能顺电位梯度转动 9.细胞膜上钠泵活动的意义有 A.维持细胞外液高钠 B.维持细胞内液高钾 C.维持细胞的正常体积 D.维持组织的兴奋性 E.建立势能储备,供细胞其他耗能过程利用 10.细胞膜上的通道有 A.化学门控通道 B.电压门控通道 C.机械门通道 D.温度门控通道 E.细胞间通道 11.易化扩散的特点有 A.结构特异性 B.对转运的物质有选择性 C.载体转运有饱和现象 D.只能顺电化学梯度转动 E.对物质的扩散量或通透性是可改变的 12.载体扩散的特点有 A.结构特异性 B.饱和现象 C.竞争性抑制 D.能逆电化学梯度进行 E.不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13.下列中需要细胞代谢供能的生理过程有 A.静息电位的维持 B.动作电位的发生 C.肌肉收缩过程 D.肌肉舒张过程 E.白细胞吞噬细菌 14.下列中可作为第二信使的物质有 A.cAMP B.cGMP C.IP3 D.DG E.Ca2 15.刺激参数有 A.刺激伪迹 B.阈电位 C.刺激持续时间 D.刺激强度 E.刺激强度对于时间的变化率 16.与静息电位形成有关的是 A.胞内K浓度高于胞外 B.静息时膜对K通透性大 C.K外流 D.静息时膜对K通透性大 E.胞内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不能透过膜外流 17.证明静息电位是K的平衡电位的方法有 A.测定细胞内外K浓度,按Nernst公式计算E B.人工改变[K门o,用微电极测量静息电位 C.细胞内给以四乙基铵后测量静息电位 D.用电压钳或膜片钳方法测量K电导率 E.人工改变[K]i,用微电极测量静息电位 18.下列中能使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刺激有 A.阈下刺激的总和 B.阈上刺激 C.任何强度的刺激 D.单个阈下刺激 E.阈刺激 第24页共224页 24
第 24 页 共 224 页 24 13.下列中需要细胞代谢供能的生理过程有 A.静息电位的维持 B.动作电位的发生 C.肌肉收缩过程 D.肌肉舒张过程 E.白细胞吞噬细菌 14.下列中可作为第二信使的物质有 A.cAMP B.cGMP C.IP3 D.DG E.Ca 2+ 15.刺激参数有 A.刺激伪迹 B.阈电位 C.刺激持续时间 D.刺激强度 E.刺激强度对于时间的变化率 16.与静息电位形成有关的是 A.胞内 K +浓度高于胞外 B.静息时膜对 K +通透性大 C.K +外流 D.静息时膜对 K +通透性大 E.胞内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不能透过膜外流 17.证明静息电位是 K +的平衡电位的方法有 A.测定细胞内外 K +浓度,按 Nernst 公式计算 Ek B.人工改变[K +]ο,用微电极测量静息电位 C.细胞内给以四乙基铵后测量静息电位 D.用电压钳或膜片钳方法测量 K +电导率 E.人工改变[K +]i,用微电极测量静息电位 18.下列中能使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刺激有 A.阈下刺激的总和 B.阈上刺激 C.任何强度的刺激 D.单个阈下刺激 E.阈刺激
19.局部兴奋的特点有 A.去极化的幅度小 B.无不应期变化 C.扩布有衰减性,不能远传 D.可总和性 E.除极程度随阈下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20.单个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 A.不随传导距离而改变 B.不随刺激强度而改变 C.随细胞的种类而改变 D.随Na]o变化而改变 E.随[K]变化而改变 21.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特点有 A.由局部电流引起 B.双向性扩布 C.不衰减性扩布 D.传导距离远 E.传导速度与刺激强度成正比 22.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大小(幅度) A.不随传导距离而改变 B.不随刺激强度而改变 C.随细胞的种类而改变 D.随细胞外K浓度变化而改变 E.随细胞外Na浓度变化而改变 23.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点表现在 A.刺激太小时不能引发 B.可以总和 C.不衰减性传导 D.兴奋节律不变 E.一旦产生即达到最大 24.终板电位的特点是 A.属于局部兴奋 B.可以总和 第25页共224页 25
第 25 页 共 224 页 25 19.局部兴奋的特点有 A.去极化的幅度小 B.无不应期变化 C.扩布有衰减性,不能远传 D.可总和性 E.除极程度随阈下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20.单个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 A.不随传导距离而改变 B.不随刺激强度而改变 C.随细胞的种类而改变 D.随[Na +]ο变化而改变 E.随[K +]Ī变化而改变 21.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特点有 A.由局部电流引起 B.双向性扩布 C.不衰减性扩布 D.传导距离远 E.传导速度与刺激强度成正比 22.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大小(幅度) A.不随传导距离而改变 B.不随刺激强度而改变 C.随细胞的种类而改变 D.随细胞外 K +浓度变化而改变 E.随细胞外 Na +浓度变化而改变 23.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点表现在 A.刺激太小时不能引发 B.可以总和 C.不衰减性传导 D.兴奋节律不变 E.一旦产生即达到最大 24.终板电位的特点是 A.属于局部兴奋 B.可以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