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家学术版 中图分类号C9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2(2012)06-0048-15 结果讨论与定性研究的若干差异 AMJ主编建议综述 刘祯2 1.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中国510640 2.科罗拉多大学商学院丹佛美国80217 摘要代表世界管理学学术最高水平的期刊《管理学会学报》近来推出了一系列关于管理学学术研究的主编建议。 本文对其中最后三篇文章做关于方法、结果、讨论及定性研究的若干差异的综述,方法和结果部分应当做到完整、 清晰、可信,应当提高对于讨论的重视,其既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相比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又有几个突出的差异之处, 着重表现在开头结尾、分析方法以及讲故事上。这些主编建议为管理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素材,也为研究者如 提高研究品质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关键词管理研究结果讨论定性研究 Results, Discussion and Difference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Review on the proposals ofamjeditors Li zhen 1. SchoolofBusiness Adm nitration, South C hna U nNers ity ofTechnobgy Guangzhou Chia 510640 2. Busness School U n Ners ity ofCobrado Denver USA 80217 Abstrac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which represents the highest academic level of management study, has published a series of articles with the topics on the suggestions from editors. This paper overviews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and difference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based on the last three articles in the series. Completeness, clarity, and credibility should b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crafting the methods and results, discussion should be placed on high values, it is not only an ending, but a new beginning as well, besides, as far as the front and end, the analysis method and telling story are concerned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different form quantitative research. All that could not only be excellent learning material for management study, but also throw light on the further research with higher quality as well Key words management study results discussion qualitative research 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2011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编号:2011615047: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博士 学位论文创新基金”,编号:201001049 作者简介刘祯(1984—),男,山东肥城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9级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2011-2013年美国科 罗拉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企业文化,中国本土企业成长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48 管理学家学术版 2012.06 结果讨论与定性研究的若干差异* ——AMJ 主编建议综述 刘祯 1,2 1.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广州 中国 510640 2. 科罗拉多大学商学院 丹佛 美国 80217 摘 要 代表世界管理学学术最高水平的期刊《管理学会学报》近来推出了一系列关于管理学学术研究的主编建议。 本文对其中最后三篇文章做关于方法、结果、讨论及定性研究的若干差异的综述,方法和结果部分应当做到完整、 清晰、可信,应当提高对于讨论的重视,其既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相比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又有几个突出的差异之处, 着重表现在开头结尾、分析方法以及讲故事上。这些主编建议为管理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素材,也为研究者如何 提高研究品质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关键词 管理研究 结果 讨论 定性研究 Results, Discussion and Difference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Review on the Proposals of AMJ Editors Liu Zhen1,2 1.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China 510640 2.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Colorado Denver USA 80217 Abstrac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which represents the highest academic level of management study, has published a series of articles with the topics on the suggestions from editors. This paper overviews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and difference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based on the last three articles in the series. Completeness, clarity, and credibility should b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crafting the methods and results, discussion should be placed on high values, it is not only an ending, but a new beginning as well, besides, as far as the front and end, the analysis method and telling story are concerned,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different form quantitative research. All that could not only be excellent learning material for management study, but also throw light on the further research with higher quality as well. Key words management study results discussion qualitativ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 C9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722(2012)06-0048-15 *基金项目 国家留学基金委“2011 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编号:2011615047;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博士 学位论文创新基金”,编号:201001049 作者简介 刘祯(1984—),男,山东肥城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09 级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2011-2013 年美国科 罗拉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企业文化,中国本土企业成长
刘祯,结果讨论与定性研究的若干差异——AMJ主编建议综述 引言 品,需要勾起读者的兴趣,需要表达出整个研究 的来龙去脉,还要告知读者研究的贡献,而这 为了提高管理研究者进行管理研究的品质,产品的过程需要精心的修饰,需要投入大量的精 代表世界管理学学术最高水平的期刊《管理学会力,在整个文章的写作过程中不断的给予完善 学报》( A cadem y of M anagem ent Joumal,AMJ)操作起来,引言要能清晰的提出问题,要有所聚焦, 近来以专题文章的形式陆续推出了从主题选择、同时,引言还要实事求是,吻合研究者的实际研 研究设计、引言撰写、假设构建到最后论文讨论究贡献,而不做出夸大的承诺。关于假设构建的 的一系列主编建议,共七篇文章,这些文章均为《管思路,在战略上,要把握住假设构建的精髓,即 理学会学报》的主编依据当前管理研究的稿件普以自己硏究的逻辑思维搭建起相关文献,做到逻 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做的系统的总结,而这些代表辑与文献的平衡,具体到战术上,构建的假设要 最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主编们所做的经验总结对从满足一些操作性的特征,假设应当具体,颇有条理 事管理学学术研究的人员来说都是非常宝贵和有同时又不能太显而易见 价值的知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使得研究者 承接以上对于AMJ主编建议关于主题选择、 避免一些重要的错误并且少走弯路。 研究设计、引言撰写以及假设构建的综述(刘祯 主题选择与研究设计是首先要进行的研究工2012),本文将继续对AMJ主编建议系列的最 作,如《管理学会学报》主编所建议的( Colquitt后三篇文章进行综述,总体上涉及两大方面, & G eorge,20ll:Bono& M cN am ara,2011),方面是关于一篇研究论文在方法、结果及讨论方 主题选择是研究的首要事项,需要参考五个方面面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Zhang&Shaw,20l2 的重要标准,包括重大意义、新颖、有趣、容量、 G eletkanycz& Tepper,2012),特别是对于主 以及行动力,研究设计是管理研究的核心环节,编总结的在方法和结果上的3C要求( Zhang& 需要注意研究设计要与研究问题相匹配,做到正Shaw,2012),3C是指完整( Com pleteness) 确的测量并减少同源误差,最后要注意正确处理清晰( larity)、可信( C bility) 模型构建中的控制变量和中介变量。 方法与结果,都需要满足这三点要求:另一方面, 在完成主题选择和研究设计之后,要进一步鉴于前六篇建议文章没有区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 落实的研究工作涉及到引言的撰写以及论文假设究,实际上是更多的针对定量研究而言,或者是 的构建,如《管理学会学报》主编所建议的( G rant仅仅涉及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一些共性,而 & Pollock,20ll; Sparrow e& M ayer,2011),引没有单独针对定性研究来进行,因此,主编建 言部分虽然只占据了全文较小的部分,但研究者议的最后一篇文章是针对定性研究的写作而言 需要给予其投入巨大的精力,引言,作为一种产( Bansal& Corley,2012),主编重点关注了那些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49 一、引言 为了提高管理研究者进行管理研究的品质, 代表世界管理学学术最高水平的期刊《管理学会 学报》(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AMJ) 近来以专题文章的形式陆续推出了从主题选择、 研究设计、引言撰写、假设构建到最后论文讨论 的一系列主编建议,共七篇文章,这些文章均为《管 理学会学报》的主编依据当前管理研究的稿件普 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做的系统的总结,而这些代表 最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主编们所做的经验总结对从 事管理学学术研究的人员来说都是非常宝贵和有 价值的知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使得研究者 避免一些重要的错误并且少走弯路。 主题选择与研究设计是首先要进行的研究工 作,如《管理学会学报》主编所建议的(Colquitt & George,2011;Bono & McNamara,2011), 主题选择是研究的首要事项,需要参考五个方面 的重要标准,包括重大意义、新颖、有趣、容量、 以及行动力,研究设计是管理研究的核心环节, 需要注意研究设计要与研究问题相匹配,做到正 确的测量并减少同源误差,最后要注意正确处理 模型构建中的控制变量和中介变量。 在完成主题选择和研究设计之后,要进一步 落实的研究工作涉及到引言的撰写以及论文假设 的构建,如《管理学会学报》主编所建议的(Grant & Pollock,2011;Sparrowe & Mayer,2011),引 言部分虽然只占据了全文较小的部分,但研究者 需要给予其投入巨大的精力,引言,作为一种产 品,需要勾起读者的兴趣,需要表达出整个研究 的来龙去脉,还要告知读者研究的贡献,而这一 产品的过程需要精心的修饰,需要投入大量的精 力,在整个文章的写作过程中不断的给予完善, 操作起来,引言要能清晰的提出问题,要有所聚焦, 同时,引言还要实事求是,吻合研究者的实际研 究贡献,而不做出夸大的承诺。关于假设构建的 思路,在战略上,要把握住假设构建的精髓,即 以自己研究的逻辑思维搭建起相关文献,做到逻 辑与文献的平衡,具体到战术上,构建的假设要 满足一些操作性的特征,假设应当具体,颇有条理, 同时又不能太显而易见。 承接以上对于 AMJ 主编建议关于主题选择、 研究设计、引言撰写以及假设构建的综述(刘祯, 2012),本文将继续对 AMJ 主编建议系列的最 后三篇文章进行综述,总体上涉及两大方面,一 方面是关于一篇研究论文在方法、结果及讨论方 面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Zhang & Shaw,2012; Geletkanycz & Tepper,2012), 特 别 是对于主 编总结的在方法和结果上的 3C 要求(Zhang & Shaw,2012),3C 是 指 完 整(Completeness)、 清晰(Clarity)、可信(Credibility),即,之于 方法与结果,都需要满足这三点要求;另一方面, 鉴于前六篇建议文章没有区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 究,实际上是更多的针对定量研究而言,或者是 仅仅涉及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一些共性,而 没有单独针对定性研究来进行,因此,主编建 议的最后一篇文章是针对定性研究的写作而言 (Bansal & Corley,2012),主编重点关注了那些 刘祯,结果讨论与定性研究的若干差异——AMJ 主编建议综述
管理学家·学术版 A n A caden ic edition ofM anaM aga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若干差异之处,包括开头1.方法部分需要注意的3C 结尾的基本特征、不拘一格的研究和数据分析方 法,以及定性研究需要进行的讲故事,为了说明①)完整 定性研究的方法和讲故事,在综述之时,本文亦 无论是之于方法还是之于结果的要求, Zhang 补充了相关的知识和实例来进一步做阐明 &Shaw(2012)都将完整性放在了首位。 Zhang &Shaw(2012)指出,作者没有完整的交代数据 方法、结果及讨论部分的建议 是如何获得的、构念的操作性定义、以及所采用 的分析类型是专家在这个部分通常会发现的问题。 Zhang&Shaw(2012)指出,主题选择、数在数据收集的部分,作者不仅需要陈述做了什么, 据收集、引言设计以及理论构建,这些困难但又更需要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 Zhang&Shaw(2012) 令人兴奋的工作之后,就到了方法与结果了,简列举了 Bom m er等(2007)关于群体公民行为与 单地说:(1)数据是如何以及为何获得:(2)工作绩效的研究来做说明,在他们的方法中可以 如何分析数据以及发现了什么。这个部分可能不看到,如何联系的参与者(比如,第一作者通过 如读者期待的那么有趣,但至少也可以增加一些去现场),如何获得的数据(比如,在现场培训 知识。 Zhang&Shaw(2012)特别强调了这个部室中通过二三十人的员工群体获得),用了什么 分的重要性,很多作者到了这个部分的时候精力样的方式让参与者参与(比如,借助公司董事长 通常会有所放松,一些人认为这个部分不如前面以及自己的信),都是谁报告了模型中不同构念 的研究设计重要,但以编辑团队过去两年的经验的信息(比如,员工、员工主管、以及负责主管 来看,即便这个部分不是最为重要的,但在审稿的管理者)。此外,作者还报告了数据收集方面 人那里也是举足轻重的,这个部分审稿人往往会的其他相关信息,比如,他们会注明:员工和主 提出更多的问题,在这个部分,作者要向读者展管不会同时在培训室中填写问卷。此外,他们还 示他们的理论或者其中的部分是得到支持的 报告了“三权分立”的体制,目的是确保主管会 个部分也更容易体现出作者的认真与否,而是否做出所有的直接绩效报告。提供了这些细节,再 认真又直接会影响到审稿人对于稿件去留的判断。加上对于个体和群体的分析样本的特征的全面描 为了更好的理解审稿人在这个部分关心的是什么,述,这样审稿人才可以来评价一个研究设计的好 Zhang&Shaw(2012)分析了那些被拒稿件在这坏。尽管按理说需要去强调研究的优点,但是相 个部分的专家意见,在方法和结果的部分,分别对于那些隐瞒重要细节的做法来说,在报告充分 总结了3个C来做说明 细节优势的同时将数据收集的潜在的不足之处也 报告出来更加可取,这样,这种妥协或者瑕疵反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50 管理学家 · 学术版 An Academic Edition of ManaMaga 2012.06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若干差异之处,包括开头 结尾的基本特征、不拘一格的研究和数据分析方 法,以及定性研究需要进行的讲故事,为了说明 定性研究的方法和讲故事,在综述之时,本文亦 补充了相关的知识和实例来进一步做阐明。 二、方法、结果及讨论部分的建议 Zhang & Shaw(2012)指出,主题选择、数 据收集、引言设计以及理论构建,这些困难但又 令人兴奋的工作之后,就到了方法与结果了,简 单地说:(1)数据是如何以及为何获得;(2) 如何分析数据以及发现了什么。这个部分可能不 如读者期待的那么有趣,但至少也可以增加一些 知识。Zhang & Shaw(2012)特别强调了这个部 分的重要性,很多作者到了这个部分的时候精力 通常会有所放松,一些人认为这个部分不如前面 的研究设计重要,但以编辑团队过去两年的经验 来看,即便这个部分不是最为重要的,但在审稿 人那里也是举足轻重的,这个部分审稿人往往会 提出更多的问题,在这个部分,作者要向读者展 示他们的理论或者其中的部分是得到支持的,这 个部分也更容易体现出作者的认真与否,而是否 认真又直接会影响到审稿人对于稿件去留的判断。 为了更好的理解审稿人在这个部分关心的是什么, Zhang & Shaw(2012)分析了那些被拒稿件在这 个部分的专家意见,在方法和结果的部分,分别 总结了 3 个 C 来做说明。 1. 方法部分需要注意的 3C (1) 完整 无论是之于方法还是之于结果的要求,Zhang & Shaw(2012)都将完整性放在了首位。Zhang & Shaw(2012)指出,作者没有完整的交代数据 是如何获得的、构念的操作性定义、以及所采用 的分析类型是专家在这个部分通常会发现的问题。 在数据收集的部分,作者不仅需要陈述做了什么, 更需要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Zhang & Shaw(2012) 列举了 Bommer 等(2007)关于群体公民行为与 工作绩效的研究来做说明,在他们的方法中可以 看到,如何联系的参与者(比如,第一作者通过 去现场),如何获得的数据(比如,在现场培训 室中通过二三十人的员工群体获得),用了什么 样的方式让参与者参与(比如,借助公司董事长 以及自己的信),都是谁报告了模型中不同构念 的信息(比如,员工、员工主管、以及负责主管 的管理者)。此外,作者还报告了数据收集方面 的其他相关信息,比如,他们会注明:员工和主 管不会同时在培训室中填写问卷。此外,他们还 报告了“三权分立”的体制,目的是确保主管会 做出所有的直接绩效报告。提供了这些细节,再 加上对于个体和群体的分析样本的特征的全面描 述,这样审稿人才可以来评价一个研究设计的好 坏。尽管按理说需要去强调研究的优点,但是相 对于那些隐瞒重要细节的做法来说,在报告充分 细节优势的同时将数据收集的潜在的不足之处也 报告出来更加可取,这样,这种妥协或者瑕疵反
刘祯,结果讨论与定性研究的若干差异——AMJ主编建议综述 倒成了文章的优点。比如,对于滚雪球抽样方法作者也一并请求对方附上上级主管的联络方式, 而已,需要交代其不足,因为两组样本之间的相有355位填写了该方式,收回了315份主管问卷, 似性,样本可能不能很好地代表总体,然而对于去掉缺失信息,有效问卷为281份。事实上,这 组中有大量的参与者的情况,这种偏差就得到解种完整性本身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文 章的可信性。 顶级期刊的文章在报告样本特征及来源时 此外, Zhang&Shaw(2012)还指出,有时 都会非常完整、详细和清晰,这样既有助于自身数据是来源于档案。档案里的数据来源虽然不是 文章的完整性,还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和学习。如研究者所做的,但这不意味着不需要作者对这个 Becker等(1996)研究的员工承诺的对象和动力部分做出完整的报告。大多数档案资料的技术报 与员工绩效的关系,作者详尽完整的描述了样本告或者使用手册对此都有详细的介绍,针对主要 的特征及来源,关于样本规模,初期1803人,最的数据收集,研究者需要借助这些介绍来做出说 终有效样本为281人,样本特征如下,年龄:从明。 Zhang&Shaw(2012)指出Lee(2008)使用 21岁至60岁不等,中位数年龄为24岁;性别 “关于青年人的国家纵向调查”的档案就是一个 55.1%为女性:种族:85%为白种人,2%为西班很好的例子。作者可以通过编码来自行构建数据 牙人,42%为亚洲人,2%为黑人和印第安人学历集,这时需要交代如何确认的样本,为什么做出 93.8%为学士,5.1%为职业性学位,1.1%为其他:这些观察,如何进行的编码,以及需要做出哪些 工作特征收到1217份问卷时,528%为全职受雇,必要的判断。 144%为兼职受雇,1.7%为自己打工,18.1%没 最后, Zhang&Shaw(2012)就方法部分的 有工作,收到912份问卷时,61.3%全职,15.3%完整性做了总结,不论作者的数据类型如何,这 兼职,1.7%为自己打工,16.7%没有工作,此时,个部分的目的都是相同的。第一,作者要交代清 这些人均在中型企业中工作了11.6个月,均与6楚研究程序的原理、内容以及原因。例如,附上 至10个同事一同共事。作者还详述了样本和数据详细的量表及说明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第二 来源,1993年5月作者向美国西北部的一所大学完整性要求作者交代所采用方法的优缺点,这种 的1803位毕业生邮寄了问卷,问卷并不涉及研究平衡会令研究给人更好的印象。第三,方法部分 内容,意在了解这些毕业生的一些基本人口信息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充分的信息,其他作者用这些 和印象,收回1217份问卷。6个月后,作者将承信息和相同的程序也能够得到相同的结果。方法 诺部分的研究问卷邮寄给了这1217个人,收回了部分应当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这种信心:当读者 912份,其中522个人已经工作了,去掉缺失信阅读完方法的部分之后,根据作者报告的信息 息,有效问卷为469份。在邮寄承诺部分问卷时,读者也可以完成相应的数据收集。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51 倒成了文章的优点。比如,对于滚雪球抽样方法 而已,需要交代其不足,因为两组样本之间的相 似性,样本可能不能很好地代表总体,然而对于 组中有大量的参与者的情况,这种偏差就得到解 决。 顶级期刊的文章在报告样本特征及来源时 都会非常完整、详细和清晰,这样既有助于自身 文章的完整性,还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和学习。如 Becker 等(1996)研究的员工承诺的对象和动力 与员工绩效的关系,作者详尽完整的描述了样本 的特征及来源,关于样本规模,初期 1803 人,最 终有效样本为 281 人,样本特征如下,年龄:从 21 岁至 60 岁不等,中位数年龄为 24 岁;性别: 55.1% 为女性;种族:85.% 为白种人,2% 为西班 牙人,4.2%为亚洲人,2%为黑人和印第安人;学历: 93.8% 为学士,5.1% 为职业性学位,1.1% 为其他; 工作特征:收到 1217 份问卷时,52.8% 为全职受雇, 14.4% 为兼职受雇,1.7% 为自己打工,18.1% 没 有工作,收到 912 份问卷时,61.3% 全职,15.3% 兼职,1.7% 为自己打工,16.7% 没有工作,此时, 这些人均在中型企业中工作了 11.6 个月,均与 6 至 10 个同事一同共事。作者还详述了样本和数据 来源,1993 年 5 月作者向美国西北部的一所大学 的 1803 位毕业生邮寄了问卷,问卷并不涉及研究 内容,意在了解这些毕业生的一些基本人口信息 和印象,收回 1217 份问卷。6 个月后,作者将承 诺部分的研究问卷邮寄给了这 1217 个人,收回了 912 份,其中 522 个人已经工作了,去掉缺失信 息,有效问卷为 469 份。在邮寄承诺部分问卷时, 作者也一并请求对方附上上级主管的联络方式, 有 355 位填写了该方式,收回了 315 份主管问卷, 去掉缺失信息,有效问卷为 281 份。事实上,这 种完整性本身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文 章的可信性。 此外,Zhang & Shaw(2012)还指出,有时 数据是来源于档案。档案里的数据来源虽然不是 研究者所做的,但这不意味着不需要作者对这个 部分做出完整的报告。大多数档案资料的技术报 告或者使用手册对此都有详细的介绍,针对主要 的数据收集,研究者需要借助这些介绍来做出说 明。Zhang & Shaw(2012)指出 Lee(2008)使用 “关于青年人的国家纵向调查”的档案就是一个 很好的例子。作者可以通过编码来自行构建数据 集,这时需要交代如何确认的样本,为什么做出 这些观察,如何进行的编码,以及需要做出哪些 必要的判断。 最后,Zhang & Shaw(2012)就方法部分的 完整性做了总结,不论作者的数据类型如何,这 个部分的目的都是相同的。第一,作者要交代清 楚研究程序的原理、内容以及原因。例如,附上 详细的量表及说明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第二, 完整性要求作者交代所采用方法的优缺点,这种 平衡会令研究给人更好的印象。第三,方法部分 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充分的信息,其他作者用这些 信息和相同的程序也能够得到相同的结果。方法 部分应当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这种信心:当读者 阅读完方法的部分之后,根据作者报告的信息, 读者也可以完成相应的数据收集。 刘祯,结果讨论与定性研究的若干差异——AMJ 主编建议综述
管理学家·学术版 A n A caden ic edition ofM anaM aga ②)清晰 是当现象的重要性不是特别明显的时候。 zhang& 完整性保证了报告内容从量的角度具备一定Shaw(2012)举例,在 Tangkak& R am anu am(2008) 充分性,但是这些内容本身的表达还必须清晰。对于发言权、个人控制与组织身份的研究中,作 因此, Zhang&Shaw(2012)指出,有时候作者者在方法的开篇就描述了为什么选择一线护土作 不能把他们所做的表达清楚。突出表现在测量上,为样本来测试假设:(1)他们可以第一时间观察 审稿人格外关注“我们修改了题项”或者“我们到病人的安全护理状态并将病人带到医院来看护; 的题项有多个来源”的说法。如果不能说淸楚如(2)护士是否愿意说出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对于提 何修改量表的,审稿意见就会给出在测量形式上高病人安全、降低医疗风险至关重要,这种观点 存在问题。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作者倒不如越来越受到重视。第二,在对构念进行测量之前, 完全采用成熟并可以获得的量表。如果做了修改,先做一个关于构念操作性定义的小结会很有帮助。 就要有对修改测量的效度检验,否则,审稿人就这不仅是易于读者阅读,使读者不必翻来覆去寻 会提出质疑,而事先把这一部分表达清楚就更有找各种定义,小结做好了更容易打消读者对于文 希望进入评审过程的下一步 章的理论与测试是否匹配的顾虑。第三,说明为 Zhang&Shaw(2012)还指出另外一个常见什么要用某种特定的操作性定义也很有用。例如 的清晰问题是关于合理的变量编码。定量研究基组织绩效有很多维度,部分可能和当前的假设有 本都要有编码,特别是对于基于定性反应的档案关,而其他的则无关,但令审稿人不解的是仅仅 数据集、实验设计以及数字码安排来说。 Zhang&介绍那些特定的相关维度,而不加合理解释。这 Shaw(2012)举例, Ferier(2001)用结构化的内种情况下,作者需要说明为什么没有选择其他维 容分析来对测量竞争性攻击的新闻标题进行编码。度。如果其他维度在数据集中可以获得并加以了 Fermier用组织良好的语言把团队是如何对每一个维测量,不妨在报告结果时一并分析。第四,说清 度进行编码的、以及这种编码是如何符合竞争性攻模型及数据分析方法的合理性极其重要。有些作 击的操作性定义的两个问题表达的非常清晰 者用了控制变量却没有说清楚为什么需要控制他 们。对于某种数据的分析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③)可信 作者需要说明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而不用其他方法。 系统的3C除了要求具备完整性和清晰性,最例如,面板数据可以用固定效果模型和随机效果 终要做到可信性。 Zhang&Shaw(2012)建议作模型来分析。多事件历史分析方法可以进行存活 者可以通过几件简单的事情来提高方法部分的可数据分析。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假设。有时, 信性。第一,说明为什么选择特定的样本非常重要。附加分析也可以做选择,例如,用豪斯曼检验对 审稿人经常会问为什么会选用特定的样本,特别面板数据的固定效果和随机效果模型进行选择。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52 管理学家 · 学术版 An Academic Edition of ManaMaga 2012.06 (2) 清晰 完整性保证了报告内容从量的角度具备一定 充分性,但是这些内容本身的表达还必须清晰。 因此,Zhang & Shaw(2012)指出,有时候作者 不能把他们所做的表达清楚。突出表现在测量上, 审稿人格外关注“我们修改了题项”或者“我们 的题项有多个来源”的说法。如果不能说清楚如 何修改量表的,审稿意见就会给出在测量形式上 存在问题。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作者倒不如 完全采用成熟并可以获得的量表。如果做了修改, 就要有对修改测量的效度检验,否则,审稿人就 会提出质疑,而事先把这一部分表达清楚就更有 希望进入评审过程的下一步。 Zhang & Shaw(2012)还指出另外一个常见 的清晰问题是关于合理的变量编码。定量研究基 本都要有编码,特别是对于基于定性反应的档案 数据集、实验设计以及数字码安排来说。Zhang & Shaw(2012)举例,Ferrier(2001)用结构化的内 容分析来对测量竞争性攻击的新闻标题进行编码。 Ferrier 用组织良好的语言把团队是如何对每一个维 度进行编码的、以及这种编码是如何符合竞争性攻 击的操作性定义的两个问题表达的非常清晰。 (3) 可信 系统的 3C 除了要求具备完整性和清晰性,最 终要做到可信性。Zhang & Shaw(2012)建议作 者可以通过几件简单的事情来提高方法部分的可 信性。第一,说明为什么选择特定的样本非常重要。 审稿人经常会问为什么会选用特定的样本,特别 是当现象的重要性不是特别明显的时候。Zhang & Shaw(2012)举例,在Tangirala & Ramanujam(2008) 对于发言权、个人控制与组织身份的研究中,作 者在方法的开篇就描述了为什么选择一线护士作 为样本来测试假设:(1)他们可以第一时间观察 到病人的安全护理状态并将病人带到医院来看护; (2)护士是否愿意说出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对于提 高病人安全、降低医疗风险至关重要,这种观点 越来越受到重视。第二,在对构念进行测量之前, 先做一个关于构念操作性定义的小结会很有帮助。 这不仅是易于读者阅读,使读者不必翻来覆去寻 找各种定义,小结做好了更容易打消读者对于文 章的理论与测试是否匹配的顾虑。第三,说明为 什么要用某种特定的操作性定义也很有用。例如, 组织绩效有很多维度,部分可能和当前的假设有 关,而其他的则无关,但令审稿人不解的是仅仅 介绍那些特定的相关维度,而不加合理解释。这 种情况下,作者需要说明为什么没有选择其他维 度。如果其他维度在数据集中可以获得并加以了 测量,不妨在报告结果时一并分析。第四,说清 模型及数据分析方法的合理性极其重要。有些作 者用了控制变量却没有说清楚为什么需要控制他 们。对于某种数据的分析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作者需要说明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而不用其他方法。 例如,面板数据可以用固定效果模型和随机效果 模型来分析。多事件历史分析方法可以进行存活 数据分析。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假设。有时, 附加分析也可以做选择,例如,用豪斯曼检验对 面板数据的固定效果和随机效果模型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