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概念 比较优势建立在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基础上。如 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机会成本低于其它国家,该 国则在该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反之,如果生产某 种商品机会成本高于其它国家,则缺乏比较优势。 国即便每种商品生产都不具备绝对优势,它仍 会在某些领域享有相对比较优势,经济间可以依 据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并增加福利。 国即使在所有产品上都比其它地区拥有更高的 生产率,它仍然需要与其它国家进行贸易;一国 即便在所有产品上生产率都比较低,也仍有理由 参与国际贸易。 "经济学原理"第16讲“国际贸易 锋,CCER,2003秋季
"经济学原理"第16讲“国际贸易”卢 锋,CCER,2003秋季 11 比较优势概念 • 比较优势建立在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基础上。如 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机会成本低于其它国家,该 国则在该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反之,如果生产某 种商品机会成本高于其它国家,则缺乏比较优势。 • 一国即便每种商品生产都不具备绝对优势,它仍 会在某些领域享有相对比较优势,经济间可以依 据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并增加福利。 • 一国即使在所有产品上都比其它地区拥有更高的 生产率,它仍然需要与其它国家进行贸易;一国 即便在所有产品上生产率都比较低,也仍有理由 参与国际贸易
假设条件 假设中国和印度,各有100亩土地用于生产 棉花和大米两种商品,并且同世界上其它国 家隔绝; 又假设两国人们对两种商品有相同偏好,并 且各消费相同数量的大米与棉花; 最后假设它们各自棉花和大米的土地生产效 率即单位面积产量如下表所示,改变不同数 量土地在两种商品之间调配,不会影响土地 生产效率,因而不存在规模经济。 "经济学原理"第16讲“国际贸易 12 锋,CCER,2003秋季
"经济学原理"第16讲“国际贸易”卢 锋,CCER,2003秋季 12 假设条件 – 假设中国和印度,各有100亩土地用于生产 棉花和大米两种商品,并且同世界上其它国 家隔绝; – 又假设两国人们对两种商品有相同偏好,并 且各消费相同数量的大米与棉花; – 最后假设它们各自棉花和大米的土地生产效 率即单位面积产量如下表所示,改变不同数 量土地在两种商品之间调配,不会影响土地 生产效率,因而不存在规模经济
绝对优势 两国棉花,大米每亩单产水平 中国 印度 大米 6担 2担 棉花 2担 6担 中国大米单产是印度3倍,中国大米生产具有绝对优势; 印度棉花单产是中国的3倍,因而印度在棉花生产上具有 绝对优势。也就是说,两国相互具有绝对优势。首先说明 互有绝对优势时,双方可能从贸易中获利的道理,然后再 说明比较优势也能带来贸易利益。 "经济学原理"第16讲“国际贸易 13 锋,CCER,2003秋季
"经济学原理"第16讲“国际贸易”卢 锋,CCER,2003秋季 13 绝对优势 两国棉花,大米每亩单产水平 中国 印度 大米 6 担 2 担 棉花 2 担 6 担 中国大米单产是印度3倍,中国大米生产具有绝对优势; 印度棉花单产是中国的3倍,因而印度在棉花生产上具有 绝对优势。也就是说,两国相互具有绝对优势。首先说明 互有绝对优势时,双方可能从贸易中获利的道理,然后再 说明比较优势也能带来贸易利益
绝对优势:封闭情形 没有贸易时两国生产和消费可能性。依据假定,两 国国内大米和棉花消费量相等,没有贸易时每个国 家通过适当分配土地生产出相同数量大米和棉花。 结果中国用25亩土地生产了150担大米,用75亩土 地生产了150担棉花,消费了150担大米和150担棉 花。印度则用75亩土地生产大米和25亩土地生产棉 花,同样消费了150担大米和150担棉花。 中国 印度 大米 25亩X6担亩=150担75亩X2担/亩=150担 棉花735亩X2担亩=150担25亩X6担/亩=150担 "经济学原理"第16讲“国际贸易 锋,CCER,2003秋季
"经济学原理"第16讲“国际贸易”卢 锋,CCER,2003秋季 14 绝对优势:封闭情形 –没有贸易时两国生产和消费可能性。依据假定,两 国国内大米和棉花消费量相等,没有贸易时每个国 家通过适当分配土地生产出相同数量大米和棉花。 结果中国用25亩土地生产了150担大米,用75亩土 地生产了150担棉花,消费了150担大米和150担棉 花。印度则用75亩土地生产大米和25亩土地生产棉 花,同样消费了150担大米和150担棉花。 中国 印度 大米 25 亩 X 6 担/亩 = 150 担 75 亩 X 2 担/亩 = 150 担 棉花 75 亩 X 2 担/亩 = 150 担 25 亩 X 6 担/亩 = 150 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