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流动相 ·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要符合如下要求: ①与固定相不互溶。 ②对待测样品要有适当的溶解度。 ③不与固定相发生化学反应。 ④能够与检测器匹配。 ⑤溶剂的粘度小。 (一)流动相对分离的影响 溶剂的种类、配比影响
二、 流动相 ◼ 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要符合如下要求: ◼ ① 与固定相不互溶。 ◼ ② 对待测样品要有适当的溶解度。 ◼ ③ 不与固定相发生化学反应。 ◼ ④ 能够与检测器匹配。 ◼ ⑤ 溶剂的粘度小。 (一)流动相对分离的影响 溶剂的种类、配比影响
(二)溶剂的强度和选择性 1.溶剂的极性和强度 正相—溶剂极性强,洗脱能力强, P’:极性参数 反相—溶剂极性弱,洗脱能力弱, S:溶剂强度因子 P’与S相反 p394,表18-1、18-2
(二)溶剂的强度和选择性 1. 溶剂的极性和强度 ◼ 正相——溶剂极性强,洗脱能力强, P’:极性参数 ◼ 反相——溶剂极性弱,洗脱能力弱, S:溶剂强度因子 ◼ P’与S相反 p394, 表18-1、18-2
2混合溶剂的强度 P混’=ΣP1'p S混’=ΣS,’p 3溶剂的选择 依据溶剂的质子接受能力、质子给予能力、 偶极作用力,将溶剂分为8组,同一组中的各 溶剂的作用力类型相同。 p395
2 混合溶剂的强度 P混 ’ = Σ Pi ’φi S混 ’ = Σ Si ’φi 3 溶剂的选择 依据溶剂的质子接受能力、质子给予能力、 偶极作用力,将溶剂分为8组,同一组中的各 溶剂的作用力类型相同。 p395
(三) 流动相最优化方法简介 目的:分离、快速。 方法:混合设计统计技术。 步骤: 1.反相色谱:甲醇、乙腈、四氢呋喃,水为底剂。 正相色谱:乙醚、氯仿、二氯甲烷,己烷或戊烷为底剂。 ① 用一种溶剂和底剂混合,调适当配比,:2~5,计算强 度因子①。 ② 计算具有等洗脱强度的其它二元溶剂的组成②和③。 ③ 以三种溶剂①②和③为三角形顶角构成三角形。 ④ 在三角形边上和三角形内的选择7~10点,构成三元溶剂 流动相,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优化色谱流动相
(三)流动相最优化方法简介 目的:分离、快速。 方法:混合设计统计技术。 步骤: 1. 反相色谱:甲醇、乙腈、四氢呋喃,水为底剂。 正相色谱:乙醚、氯仿、二氯甲烷,己烷或戊烷为底剂。 ① 用一种溶剂和底剂混合,调适当配比,k:2~5,计算强 度因子①。 ② 计算具有等洗脱强度的其它二元溶剂的组成②和③。 ③ 以三种溶剂① ②和③为三角形顶角构成三角形。 ④ 在三角形边上和三角形内的选择7~10点,构成三元溶剂 流动相,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优化色谱流动相
A f8 4 6 10 9 B2 5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