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一般指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距离。 确定合理埋深的关键:选择一个合理的持力层 12确定基础埋深的一般原则 选择可靠的持力层:在保证建筑物基础安全稳定、耐久使用的前提下,应尽量浅 埋,以便节省投资,方便施工。 2选择基础埋深要考虑那些因素 2.1建筑结构条件与场地环境条件 a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b结构物荷载大小和性质: ℃对高层建筑,要求基础埋深>建筑物高度的/2桩基要求基础埋深>建筑物 高度的h/15(不算桩长): 要考虑结构承受上拔力的要求:如特种结构中的输电塔基础、烟囱基础等基础 埋深要有足够的抗拔阻力。 2.2场地环境条件 a构造要求:dmn≥500mm 基础顶面至室外地面的距离≥100。 b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 有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物的基础埋深时,两基础之间应保 持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物荷载大小、基础型式和土质情况而定。 ℃邻近有管道或沟、坑等设施的影响、河、湖水体的影响。 2.3场地地质条件 2.3.1工程地质条件 a好士在上,基础浅埋。 b软土在上:薄:挖走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32边坡稳定的影响 d≥(xb-a)tanB 条形基础x取3.:矩形基础x取2.5 2.4水文地质条件 应注意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动态情况。 2.4.1潜水 原则:尽量选在地下水位之上。 基础底面低于潜水面:应注意基坑排水、坑壁围护以及保护地基土不受扰动等问 题:还应考虑是否出现涌土、流砂的可能性:地下水对基 础材料的化学腐蚀作用:地下室防渗:地下水的浮托力引 起基础底板内力等问题。 2.42承压水 建设场地下若埋藏有承压水,确定基础埋深时,必须控制基坑开挖深度,防 止基坑因挖土而隆起开裂。 2.5地基冻融条件 2.5.1冻涨类型:I、Ⅱ、Ⅲ、V、V类见P161-一表7.4 2.52冻涨现象:饱和细粒土在大气负温的影响下,土中水分结冻形成冰晶体。 由于周围未冻区土中的自由水源源不断向冻结区迁移、聚集
§7.3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1 概述 1.1 基础埋置深度:一般指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距离。 确定合理埋深的关键:选择一个合理的持力层 1.2 确定基础埋深的一般原则 选择可靠的持力层:在保证建筑物基础安全稳定、耐久使用的前提下,应尽量浅 埋,以便节省投资,方便施工。 2 选择基础埋深要考虑那些因素 2.1 建筑结构条件与场地环境条件 a 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b 结构物荷载大小和性质; c 对高层建筑,要求基础埋深>建筑物高度的 h/12 桩基要求基础埋深>建筑物 高度的 h/15(不算桩长); d 要考虑结构承受上拔力的要求:如特种结构中的输电塔基础、烟囱基础等基础 埋深要有足够的抗拔阻力。 2.2 场地环境条件 a 构造要求:dmin≥500mm; 基础顶面至室外地面的距离≥100。 b 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 有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物的基础埋深时,两基础之间应保 持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物荷载大小、基础型式和土质情况而定。 c 邻近有管道或沟、坑等设施的影响、河、湖水体的影响。 2.3 场地地质条件 2.3.1 工程地质条件 a 好土在上,基础浅埋。 b 软土在上;薄:挖走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3.2 边坡稳定的影响 d≥(xb-a)tanβ 条形基础 x 取 3.;矩形基础 x 取 2.5。 2.4 水文地质条件 应注意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动态情况。 2.4.1 潜水 原则:尽量选在地下水位之上。 基础底面低于潜水面:应注意基坑排水、坑壁围护以及保护地基土不受扰动等问 题;还应考虑是否出现涌土、流砂的可能性;地下水对基 础材料的化学腐蚀作用;地下室防渗:地下水的浮托力引 起基础底板内力等问题。 2.4.2 承压水 建设场地下若埋藏有承压水,确定基础埋深时,必须控制基坑开挖深度,防 止基坑因挖土而隆起开裂。 2.5 地基冻融条件 2.5.1 冻涨类型:Ⅰ、Ⅱ、Ⅲ、Ⅳ、Ⅴ类见 P161 ——表 7.4 2.5.2 冻涨现象:饱和细粒土在大气负温的影响下,土中水分结冻形成冰晶体。 由于周围未冻区土中的自由水源源不断向冻结区迁移、聚集
冰晶体越来越扩大,土体发生膨胀和隆起的现象。 冻涨:冬季冻涨,夏季融陷。 253危害:使结构破坏。如墙身开裂、门窗不能开启,围墙倾斜倒塌。夏季士 体结冻, 土质软化,基础又产生严重不均匀沉降。 2.5.4影响土产生冻涨的因素 (1)土的粒径: (②)土的天然含水量: (③)地下水位距冻结深度的距离。 2.5.5基础最小埋深的确定 基础底面下允许出现冻土层的最大厚度: dmin=Zd-hmax Za=Z。中a中n中 乙a一设计冻深(m): Z。标准冻深(m):由图采用 中w;φa,中 土的类别、冻涨性、环境对冻深的影响系数。 见P162一表7-5、6、7。 dmn一最小埋深(m): hm一基础底面下允许残留冻土的深度(m): 由P163-表7-8查取
冰晶体越来越扩大,土体发生膨胀和隆起的现象。 冻涨:冬季冻涨,夏季融陷。 2.5.3 危害:使结构破坏。如墙身开裂、门窗不能开启,围墙倾斜倒塌。夏季土 体结冻,土质软化,基础又产生严重不均匀沉降。 2.5.4 影响土产生冻涨的因素 ⑴土的粒径; ⑵土的天然含水量; ⑶地下水位距冻结深度的距离。 2.5.5 基础最小埋深的确定 基础底面下允许出现冻土层的最大厚度: dmin= Zd-hmax Zd= Zoφzsφzwφze Zd—设计冻深(m); Zo——标准冻深(m);由图采用; φzs,φzw,φze—土的类别、冻涨性、环境对冻深的影响系数。 见 P162 —表 7-5、6、7。 dmin—最小埋深(m); hmax—基础底面下允许残留冻土的深度(m); 由 P163 —表 7-8 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