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功能 主治病证 性味甘淡平或微寒,淡能渗泄 利水渗湿 利尿消肿 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 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功能 主治病证 性味甘淡平或微寒,淡能渗泄 利水渗湿 利尿消肿 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 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茯苓 一、药用来源: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 菌核 (掌握) 别名:云苓
茯苓 一、药用来源: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 菌核 (掌握) 别名:云苓
二、性味归经、功效: 功 效 主治病证 歌括:茯苓淡渗,健脾安神,心悸不寐,湿盛癃淋。 茯苓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健脾安神 利水渗湿 各种水肿 脾虚诸证 心悸,失眠
二、性味归经、功效: 功 效 主治病证 歌括:茯苓淡渗,健脾安神,心悸不寐,湿盛癃淋。 茯苓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健脾安神 利水渗湿 各种水肿 脾虚诸证 心悸,失眠
三、临床应用: ⒈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茯苓 利水渗湿 表邪不解,随经入腑之膀胱蓄水证 水肿、小便不利 与猪苓、白术、 泽泻等同用 与滑石、阿胶、泽泻同用 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 与附子、生姜同用 脾肾阳虚水肿
三、临床应用: ⒈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茯苓 利水渗湿 表邪不解,随经入腑之膀胱蓄水证 水肿、小便不利 与猪苓、白术、 泽泻等同用 与滑石、阿胶、泽泻同用 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 与附子、生姜同用 脾肾阳虚水肿
⒊心悸,失眠 茯苓 ⒉脾虚诸证 健脾 与人参、白术、甘草同用 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倦怠乏力 与桂枝、白术同用 脾虚停饮 与山药、白术、薏苡仁同用 脾虚湿泻 健脾安神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神不宁 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 益心脾而宁心安神
⒊心悸,失眠 茯苓 ⒉脾虚诸证 健脾 与人参、白术、甘草同用 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倦怠乏力 与桂枝、白术同用 脾虚停饮 与山药、白术、薏苡仁同用 脾虚湿泻 健脾安神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神不宁 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 益心脾而宁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