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黑粉菌目真菌(Ustilaginales) 1)主要特征: 黑粉菌目真菌一般称作黑粉菌,主要为害种子植物,在发病部位形成黑 色粉状物(冬孢子); >冬孢子由双核菌丝中间的细胞形成(内生型);冬孢子萌发形成先菌丝 和担孢子,担孢子直接产生在担子的侧面或顶部(无小梗),担孢子不 能弹射; >非专性寄生,大多为兼性寄生,寄生性较强。大多可在培养基上生长; >黑粉菌多半引起全株性侵染,在寄主的苗期、生长期和花期均可侵入; >以双核菌丝体在寄主细胞间寄生,由吸器伸入细胞内吸收营养,寄生后 期,双核菌丝体形成冬孢子; >无性繁殖不发达,以担孢子芽殖产生分生孢子。 有性繁殖无特殊分化的性器官,由两个可亲和的担孢子、两个初生菌丝 或两个芽孢子质配形成双核菌丝,生长后期细胞壁加厚形成冬孢子;
➢ 黑粉菌目真菌一般称作黑粉菌,主要为害种子植物,在发病部位形成黑 色粉状物(冬孢子); 2、黑粉菌目真菌(Ustilaginales) 1)主要特征: ➢ 冬孢子由双核菌丝中间的细胞形成(内生型);冬孢子萌发形成先菌丝 和担孢子,担孢子直接产生在担子的侧面或顶部(无小梗),担孢子不 能弹射; ➢ 非专性寄生,大多为兼性寄生,寄生性较强。大多可在培养基上生长; ➢ 黑粉菌多半引起全株性侵染,在寄主的苗期、生长期和花期均可侵入; ➢ 以双核菌丝体在寄主细胞间寄生,由吸器伸入细胞内吸收营养,寄生后 期,双核菌丝体形成冬孢子; ➢ 无性繁殖不发达,以担孢子芽殖产生分生孢子。 ➢ 有性繁殖无特殊分化的性器官,由两个可亲和的担孢子、两个初生菌丝 或两个芽孢子质配形成双核菌丝,生长后期细胞壁加厚形成冬孢子;
担孢子在担子上的着生 锈菌 黑粉菌
担孢子在担子上的着生 锈菌 黑粉菌
2)黑粉菌生活史及侵染循环 典型黑粉菌的生活史: 冬孢子萌发→担子孢子→萌发形成初生菌丝→质配 形成次生菌丝→侵入植物,后期产生冬孢子
2)黑粉菌生活史及侵染循环 典型黑粉菌的生活史: 冬孢子萌发→担子孢子→萌发形成初生菌丝→质配 形成次生菌丝→侵入植物,后期产生冬孢子
侵染循环类型 a.系统性侵染:每年只发生一次(大多黑粉菌) ① 种子表面带菌为主,从寄主的幼苗芽鞘侵入(小麦 光腥、网腥黑穗病;大麦坚黑穗病) ② 土壤带菌,幼苗侵入(小麦秆黑粉病) ③ 种内带菌,花器、柱头侵入(小麦散黑穗病)
侵染循环类型 a.系统性侵染:每年只发生一次(大多黑粉菌) ① 种子表面带菌为主,从寄主的幼苗芽鞘侵入(小麦 光腥、网腥黑穗病;大麦坚黑穗病) ② 土壤带菌,幼苗侵入(小麦秆黑粉病) ③ 种内带菌,花器、柱头侵入(小麦散黑穗病)
b.局部性侵染:在生长季节可侵染多次,可在植物地上部 任何幼嫩组织侵入,形成冬孢子后又立即萌发产生担子 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①土壤带菌,从寄主任何幼嫩部位侵入(玉米黑粉病) ②土壤带菌,花期侵染,一年一次的局部性病害(稻粒黑 粉病)
b.局部性侵染:在生长季节可侵染多次,可在植物地上部 任何幼嫩组织侵入,形成冬孢子后又立即萌发产生担子 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①土壤带菌,从寄主任何幼嫩部位侵入(玉米黑粉病) ②土壤带菌,花期侵染,一年一次的局部性病害(稻粒黑 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