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 Anal chem 13.12有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 有机沉淀剂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较高,生成的沉淀 性能好。有机沉淀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沉淀主要有: 1.蝥合物沉淀 8-羟基喹啉与Mg2生成六元环结构的螯合物沉淀,在氨缓冲 溶液中可实现镁与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分离; 2.缔合物沉淀 四苯基硼化物与K+的反应产物,溶度积2.25×10-8; 3三元配合物沉淀 提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一条途径 2021年6月24日4时52 分
2021年6月24日4时52 分 13.1.2 有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 有机沉淀剂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较高,生成的沉淀 性能好。有机沉淀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沉淀主要有: 1.螯合物沉淀 8-羟基喹啉与Mg2+生成六元环结构的螯合物沉淀,在氨缓冲 溶液中可实现镁与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分离; 2.缔合物沉淀 四苯基硼化物与K+的反应产物, 溶度积2.25×10-8; 3.三元配合物沉淀 提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一条途径;
大连理工大学 Anal chem 13.1.3共沉淀分离法 利用共沉淀现象富集痕量组分,达到分离目的 1.利用吸附作用进行共沉淀分离 利用CaC2O4作载体,可将微量稀土离子的草酸盐吸附 2利用生成混晶进行共沉淀分离 海水中亿万分之一的Cd2+,可用SrCO3作载体,生成 SrCO3和CdCO3混晶沉淀而富集。 3.利用有机共沉淀剂进行共沉淀分离 作用机理与无机共沉淀剂不同:形成固溶体 有机大分子物质;选择性较好;可藉灼烧而除去 2021年6月24日4时52 分
2021年6月24日4时52 分 13.1.3 共沉淀分离法 利用共沉淀现象富集痕 量组分,达到分离目的。 1. 利用吸附作用进行共沉淀分离 利用 CaC2O4 作载体,可将微量稀土离子的草酸盐吸附。 2. 利用生成混晶进行共沉淀分离 海水中亿万分之一的 Cd2+ ,可用 SrCO3 作载体,生成 SrCO3 和 CdCO3 混晶沉淀而富集。 3. 利用有机共沉淀剂进行共沉淀分离 作用机理与无机共沉淀剂不同:形成固溶体。 有机大分子物质;选择性较好;可藉灼烧而除去
大连理工大学 Anal chem §13.2溶剂萃取分离法 132.1分配系数,分配比和萃取效率,分离因数 1.分配系数 萃取是溶质在两相中经过充分振摇,达到平衡后 按一定比例重新分配的过程。分配系数: 水 A 有 A K D [A]水 2021年6月24日4时52 分
2021年6月24日4时52 分 §13.2 溶剂萃取分离法 13.2.1 分配系数,分配比和萃取效率,分离因数 1.分配系数 萃取是溶质在两相中经过充分振摇,达到平衡后 按一定比例重新分配的过程。分配系数: 水 有 [A] [A] K D = A水 A有
大连理工大学 Anal chem 讨论: (1)不同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具有不同的K值; (2)K值越大表示该溶质在有机溶剂层中的溶解度越大; (3)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K值很接近时,须通过不断更新 溶剂进行多次抽提才能彼此分离; (4)分配系数与物质在两相体系中的溶解度有关,但分 配系数不等于溶质在两种溶剂中溶解度的比值。溶解度 是指饱和状态,萃取则常用于稀溶液; 2021年6月24日4时52 分
2021年6月24日4时52 分 讨论: (1) 不同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具有不同的 K 值; (2) K 值越大表示该溶质在有机溶剂层中的溶解度越大; (3) 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K 值很接近时,须通过不断更新 溶剂进行多次抽提才能彼此分离; (4) 分配系数与物质在两相体系中的溶解度有关,但分 配系数不等于溶质在两种溶剂中溶解度的比值。溶解度 是指饱和状态,萃取则常用于稀溶液;
大连理工大学 Anal chem 2.分配比和萃取效率 分配系数用于描述溶质为单一形式存在的情况, 如果有多种存在形式,则引入分配比: D 有 水 C有、C水分配平衡后,溶质(包括所有的存在形 式)分别在有机层、水层中的总浓度。 当溶质以单一形式存在时,KD=D 2021年6月24日4时52 分
2021年6月24日4时52 分 2. 分配比和萃取效率 分配系数用于描述溶质为单一形式存在的情况, 如果有多种存在形式,则引入分配比: c有 、c水 分配平衡后,溶质(包括所有的存在形 式)分别在有机层、水层中的总浓度。 当溶质以单一形式存在时,KD = D 水 有 c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