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实习一根菌接种。 实习二豆科牧草的形态观察及比较鉴别 实习三禾本科收草的形志夷率及比较整别 实习四收草生有时期的观寨记酸 11 实习五分腹分技特性的凰察。 实习六收草根系生长观桌与分析 实习七收草草层结构的测定 实习八牧草生产性能的测定」 23 实习九 收草绿色浸液标本制 实习十牧草叶面积测定 阳录A:教草的举型 飞4 阳录B,植株的形态结构 附录C常见戴培收草的生物学特性
1 目 录 实习一 根瘤菌接种................................................................................................................................................................. 2 实习二 豆科牧草的形态观察及比较鉴别............................................................................................................................. 4 实习三 禾本科牧草的形态观察及比较鉴别......................................................................................................................... 7 实习四 牧草生育时期的观察记载....................................................................................................................................... 11 实习五 分蘖分枝特性的观察................................................................................................................................................. 13 实习六 牧草根系生长观察与分析....................................................................................................................................... 16 实习七 牧草草层结构的测定............................................................................................................................................... 19 实习八 牧草生产性能的测定............................................................................................................................................... 23 实习九 牧草绿色浸液标本制作........................................................................................................................................... 28 实习十 牧草叶面积测定......................................................................................................................................................... 33 附录 A:牧草的类型............................................................................................................................................................... 34 附录 B :植株的形态结构 ..................................................................................................................................................... 36 附录 C:常见栽培牧草的生物学特性 ................................................................................................................................... 49
实习一根瘤菌接种 【实习目的】 豆科牧草能与根共同固。但是豆科牧草根的形成与士壤中的根馏茵数量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新垦 土地上首次种怕豆科牧草。利用豆科植物与根瘤南的共生固氨关系。将空气中大量的谢离氯素阀定在士案中, 培肥地力,提高牧草及作物产量。 实习目的:(1)加深对豆科妆草种子根物茵接种意义的理解:(2)熟悉豆科牧草根痛菌的互接种疾:(3) 识别和测定主要豆科牧草的根轴:(4)据几种豆科牧草种子根箱接种的技术。 【糖种材烈】 不同生活年限。不同生有阶段的各种豆科牧草绝块及植株,带根瘤筒的豆科牧草根系的液浸标本 主要豆科牧草的商品根箱菌剂,主要豆科牧草种子若干。 用具:拌种器、水桶、铁铁木铣、帆布、剪刀、温度计等。 【识别有效根瘤】 有效根瘤形成的部位主限再牧草根系的主根上,侧根很少,有效根瘤的形状老为长方形。个体表面光滑或 有皱纹,中心呈粉红色,无效根分散在第二级侧根上,置形,个休小,数量多,表面光滑,中心呈白色绿。 固氨力弱或无调氨能力 【接种方法】 一、干瘤法 选择植株健壮,开花盛期的植株,挖出根系,洗净泥土,切去茎叶,将带根瘤的根置于明暗凉爽的地方别 干,于接种前将干根捣碎,进行拌种,每2由播种用的种子需50株干根即可,也可用干根重的1.53倍的清 木。在20-35℃下培养,经常授,让细繁殖,约经10-15天便可用这种液拌种。 二、鲜法 用半斤晒干的菜园土或河塘泥,加2-3两草木灰,拌匀后盛入大碗中,加盘蒸0.5-1山后取出冷却。将选好 的新鲜有效根箱30个(或干根30株将醉,再用冷开水拌成南液与蒸过的士壤排匀,然后置于20-25℃室温中 保持35天,每天暗加水,翻动搅拌,即成菌剂。井种时,每亩用50?左右拌种。 三、土接种法 在种植过茉种豆科牧草或饲料作物的士地上,取湿润的士缤均匀地在将要播种的该种豆科牧草的士地上 翻精或把松插种,亦可用所取的湿润土与种子并种,每公顷用湿土375750公斤即可。 四、根有菌剂法 精种前按说明书要求选择与牧草类别相适应的互接种族的根榴倒剂进行接种即可。 【根宿菌接种注意事项】 1。根瘤菌具有专一性,必须选用合适的南种接种
2 实习一 根瘤菌接种 【实习目的】 豆科牧草能与根瘤菌共同固氮,但是豆科牧草根瘤的形成与土壤中的根瘤菌数量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新垦 土地上首次种植豆科牧草。利用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关系,将空气中大量的游离氮素固定在土壤中, 培肥地力,提高牧草及作物产量。 实习目的:(1)加深对豆科牧草种子根瘤菌接种意义的理解;(2)熟悉豆科牧草根瘤菌的互接种族;(3) 识别和测定主要豆科牧草的根瘤;(4)掌握几种豆科牧草种子根瘤菌接种的技术。 【接种材料】 材料:不同生活年限,不同生育阶段的各种豆科牧草地块及植株,带根瘤菌的豆科牧草根系的液浸标本, 主要豆科牧草的商品根瘤菌剂,主要豆科牧草种子若干。 用具:拌种器、水桶、铁铣木铣、帆布、剪刀、温度计等。 【识别有效根瘤】 有效根瘤形成的部位主要再牧草根系的主根上,侧根很少,有效根瘤的形状多为长方形,个体表面光滑或 有皱纹,中心呈粉红色,无效根瘤分散在第二级侧根上,圆形,个体小,数量多,表面光滑,中心呈白色带绿, 固氮力弱或无固氮能力。 【接种方法】 一、干瘤法 选择植株健壮,开花盛期的植株,挖出根系,洗净泥土,切去茎叶,将带根瘤的根置于阴暗凉爽的地方阴 干,于接种前将干根捣碎,进行拌种,每 2 亩播种用的种子需 5~10 株干根即可,也可用干根重的 1.5~3 倍的清 水,在 20~35℃下培养,经常搅拌,让细菌繁殖,约经 10~15 天便可用这种菌液拌种。 二、鲜瘤法 用半斤晒干的菜园土或河塘泥,加 2~3 两草木灰,拌匀后盛入大碗中,加蛊蒸 0.5~1h 后取出冷却。将选好 的新鲜有效根瘤 30 个(或干根 30 株捣碎,再用冷开水拌成菌液与蒸过的土壤拌匀,然后置于 20~25℃室温中 保持 3~5 天,每天略加水,翻动搅拌,即成菌剂。拌种时,每亩用 50g 左右拌种。 三、土壤接种法 在种植过某种豆科牧草或饲料作物的土地上,取湿润的土壤均匀地撒在将要播种的该种豆科牧草的土地上, 翻耕或耙松播种,亦可用所取的湿润土与种子拌种,每公顷用湿土 375-750 公斤即可。 四、根瘤菌剂法 播种前按说明书要求选择与牧草类别相适应的互接种族的根瘤菌剂进行接种即可。 【根瘤菌接种注意事项】 1.根瘤菌具有专一性,必须选用合适的菌种接种
2.根瘤菌剂婴保存在凉爽明暗处,防止阳光直接照射。 3。接种后的种子不要与各种肥料直接接触。48小时内播种。 4大多数根适宜中性士璃,过酸过成过干过湿的士壤需要政良和调节后再接种播种 【实习报告】 1直观识别主要豆科牧草的有效根,观测它们生长的部位、形状、大小、色、数量等 2。观测同种豆科牧草不同生育时期的结瘤情况。 3.利用上述方法为甘蓄接种后播种, 表1-a豆科收草报瘤观测记般表 根相性状 草种名称观测时间生育阶段 着生都位形秋大水衡色数量重朗重 (个)(g)(g) 表1-2a根瘤曹接种登记表 草种名称 装种时间 接种方法 播种方法 土塘状况
3 2.根瘤菌剂要保存在凉爽阴暗处,防止阳光直接照射。 3.接种后的种子不要与各种肥料直接接触,48 小时内播种。 4.大多数根瘤菌适宜中性土壤,过酸过碱或过干过湿的土壤需要改良和调节后再接种播种。 【实习报告】 1.直观识别主要豆科牧草的有效根瘤,观测它们生长的部位、形状、大小、颜色、数量等。 2.观测同种豆科牧草不同生育时期的结瘤情况。 3.利用上述方法为苜蓿接种后播种。 表 1-1a 豆科牧草根瘤观测记载表 根 瘤 性 状 草种名称 观测时间 生育阶段 着生部位 形状 大小 颜色 数量 (个) 鲜重 (g) 荫干重 (g) 表 1-2a 根瘤菌接种登记表 草种名称 接种时间 接种方法 播种方法 土壤状况
实习二豆科牧草的形态观寒及比较鉴别 【实习目的】 学握牧草识别的基木方法,认识常见主要栽培豆科牧草的形态特征。 【材料及仪叠】 放大镜、领子、米尺、瓷盘、几种找培豆科牧草的新鲜植株标本和蜡叶标本。 【方法步果】 一观来鉴定 )根叶片鉴定 突出,叶顶瑞有无卷须 花鉴 花序和花是鉴定的又一重要依据。常用花序位置、类别、长短、花排列的情况以及 检表鉴定 不可少的工具。 物对的特特性分 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 选出与植物符合的一个 支,在这一分支下边的两个分支中生到 的科、属、种名为止,然后再对照植物的有关 描述或插图。验证检索过程中是否 的正 用所附检索表”及教材中豆科牧草植物学特征。对黑标本行 戏察,确定该标木属于哪一种,同时比较各 标本之同的异同。然后到牧草标本区实地观察,最后按照检索表叙述所观察的牧草形态特征。 ,叶为三小叶组成 2.托叶大型,几与小叶相当,花黄色,数枚顶生果成指状…(1)百脉根 2.托叶小型 3.小叶边隆且齿裂 4.三小叶掌状推列。即三小叶柄等长 5。植物具御细,头状花序自勾茎生出,具长梗,花白色或猫粉红色 .(2)台三时 头状花序生,具短总花梗或无,花红色、白色、谈红色或粉色。 6.花冠白色或淡红色 7.小叶卵形,花开放后花序下部的花朵下垂。 ..(3)杂三叶 7。小叶长圆形,未端纯,花朵直立 …(4)具及三叶草 6。花过降红色或红色 7.植物体长硬毛,小叶无V字斑,花序锥软,有短的花梗:花冠降红色(5)绛三叶 4
4 实习二 豆科牧草的形态观察及比较鉴别 【实习目的】 掌握牧草识别的基本方法,认识常见主要栽培豆科牧草的形态特征。 【材料及仪器】 放大镜、镊子、米尺、瓷盘、几种栽培豆科牧草的新鲜植株标本和蜡叶标本。 【方法步骤】 一、观察鉴定 (一)根据叶片鉴定 豆科牧草在开花前,根据叶片鉴定:叶单叶或复叶,复叶的形状,小叶形状、数目,有无缺刻,中脉是否 突出,叶顶端有无卷须。 (二)根据花序和花鉴定 当豆科牧草开花以后,花序和花是鉴定的又一重要依据,常用花序位置、类别、长短、花排列的情况以及 花的大小及花冠的颜色等来鉴定。 二、用“栽培豆科牧草检索表”鉴定 植物分类检索表是识别鉴定植物时不可缺少的工具。检索表的编制是根据法国人拉马克(Lamark, 1744~1829 年)的二岐分类原则,把原来的一群植物相对的特征特性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 相对的性状又分成对应的二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编制的科属或各检索表的终点为止。 当检索一种植物时,先以检索表次第出现的二个分支的形态特征,与植物相对照,选出与植物符合的一个 分支,在这一分支下边的两个分支中继续检索,直到检索出植物的科、属、种名为止,然后再对照植物的有关 描述或插图,验证检索过程中是否有误,最后确定植物的正确名称。 用所附“检索表”及教材中豆科牧草植物学特征,对照标本仔细观察,确定该标本属于哪一种,同时比较各 标本之间的异同,然后到牧草标本区实地观察,最后按照检索表叙述所观察的牧草形态特征。 1.叶为三小叶组成 2.托叶大型,几与小叶相当,花黄色,数枚顶生果成指状………………………………(1)百脉根 2.托叶小型 3.小叶边缘具齿裂 4.三小叶掌状排列,即三小叶柄等长 5.植物具匍匍茎,头状花序自匍匐茎生出,具长梗,花白色或带粉红色……………(2)白三叶 5.植物不具匍匐茎,头状花序腋生,具短总花梗或无,花红色、白色、淡红色或粉色。 6.花冠白色或淡红色 7.小叶卵形,花开放后花序下部的花朵下垂…………………………………………(3)杂三叶 7.小叶长圆形,末端纯,花朵直立……………………………………………………(4)具及三叶草 6.花冠降红色或红色 7.植物体长硬毛,小叶无“V”字斑晕,花序圆锥状,有短的花梗;花冠降红色…(5)绛三叶
7.植物体无毛,小叶上具灰色衡V”字形斑晕花序球状,花红色………(6)红三叶 4.三小叶羽状排列,即两侧小叶叶柄等长、中央者稍长 5.奖果直或微弯 6。总状花序细长,而花挂列稍稀硫,美果小而膨账具树状或平行皱纹 7。花冠白色,旗衔较翼瓣稍长…… .…(7)白花草木辉 7,花冠黄色 8.叶缘具稀粗齿,旗瓣与翼瓣等长 ,.(8)黄花草木朔 8。叶缘具细密齿,旗卷长与翼耕。 (9)齿状草木 6。总状花序短 而花较 芙果平椭园形至矩阀形……(10)扁葡豆 5.英果弯曲成藤刀状或螺旋形 6.花黄色,荚果弯呈镰刀软 ……(()黄花首着 6。莞果螺旋形 1。老年生草本。花禁色 (12)紫花首着 7。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花黄色 8。花1-8袋,类果为疏螺旋形。有刺但无钩。种子28粒 (13)金花装 8.花1050朵,美果弯曲,无刺,种子一粒. ,(14)天兰首福 3.小叶全缘 4,半藩木状草本植物。托叶细小,芒状。易落」 5.小叶战状楔形,片长,针状,1/2以上包被花冠、花冠白色,瓣中央呈紫红色,英果椭圆形,其 网纹 …(15)铁扫 5,小叶椭圆形,萼片披针形,长不及花冠之半:花冠黄绿色或黄白色,荚果倒卵形,伏生白色彩 毛 …(16)牛枝子 4,一年生草木植物,托叶大形,隙质而宿存,有长绿毛。尊较成熟之美果短一倍或与之等 .(17)鸡草 小叶多数组成羽状或状复 2.小叶数枚成学状排列 3,多年生草本,植株较矮小,叶缘有细齿,花冠淡红色至紫红色,英果扁 平 ,(18)野火球 3。一年生草木,植株较较大,小叶全绿,花冠白色或黄色,英影大,肥厚近园柱形或稍扁平 4。花莓下唇2裂,花黄色 (9)黄花羽写 4.花萼上唇不开裂,花白色 …:(20)白花羽扇豆 2.小叶成羽状排列 3。偶数羽状复叶,叶轴顶端成卷缓 4。茎侧常具叶状翼。花白色,花柱偏,在其上部里只有倒状长柔毛 .(21)线培山黎
5 7.植物体无毛,小叶上具灰色倒“ ” Ⅴ 字形斑晕花序球状,花红色…………………(6)红三叶 4.三小叶羽状排列,即两侧小叶叶柄等长、中央者稍长 5.荚果直或微弯 6.总状花序细长,而花排列稍稀疏,荚果小而膨胀具网状或平行皱纹 7.花冠白色,旗瓣较翼瓣稍长…………………………………………………………(7)白花草木樨 7.花冠黄色 8.叶缘具稀粗齿,旗瓣与翼瓣等长……………………………………………………(8)黄花草木樨 8.叶缘具细密齿,旗瓣长与翼辨………………………………………………………(9)齿状草木樨 6.总状花序短,而花较密,荚果扁平椭园形至狭矩圆形………………………………(10)扁蓿豆 5.荚果弯曲成镰刀状或螺旋形 6.花黄色,荚果弯呈镰刀状………………………………………………………………(11)黄花苜蓿 6.荚果螺旋形 7.多年生草本,花紫色…………………………………………………………………(12)紫花苜蓿 7.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花黄色 8.花 1~8 朵,荚果为疏螺旋形,有刺但无钩,种子 2~8 粒…………………………(13)金花莱 8. 花 10~50 朵,荚果弯曲,无刺,种子一粒…………………………………………(14)天兰苜蓿 3.小叶全缘 4.半灌木状草本植物,托叶细小,刺芒状,易脱落。 5.小叶线状楔形,萼片长,针状, 1/2 以上包被花冠、花冠白色,旗瓣中央呈紫红色,荚果椭圆形,具 网纹…………………………………………………………………………………………………(15)铁扫帚 5.小叶椭圆形,萼片披针形,长不及花冠之半;花冠黄绿色或黄白色,荚果倒卵形,伏生白色柔 毛……………………………………………………………………………………………………(16)牛枝子 4 .一年生草木植物,托叶大形,膜质而宿存,有长绿毛,萼较成熟之荚果短一倍或与之等 长……………………………………………………………………………………………………(17)鸡眼草 1.小叶多数组成羽状或掌状复叶 2.小叶数枚成掌状排列 3 .多年生草本,植株较矮小,叶缘有细齿,花冠淡红色至紫红色,荚果扁 平……………………………………………………………………………………………………(18)野火球 3.一年生草本,植株较较大,小叶全绿,花冠白色或黄色,荚膨大,肥厚近园柱形或稍扁平。 4.花萼下唇 2 裂,花黄色……………………………………………………………………(19)黄花羽扇豆 4.花萼上唇不开裂,花白色…………………………………………………………………(20)白花羽扇豆 2.小叶成羽状排列 3.偶数羽状复叶,叶轴顶端成卷须 4.茎侧常具叶状翼,花白色,花柱扁,在其上部里只有刷状长柔毛……………………(21)栽培山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