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区2010-20ll学年度上期末教学过程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A、B两卷。A卷100分,B卷50分,全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2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 3A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其他类型题。 4请将第Ⅰ卷每小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指定的表格内。在答第Ⅱ卷和B卷时,用钢笔或囻珠 笔将试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将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 5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A卷(100分) 第|卷(18分) 基础知识的积累。(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任何不称( cheng)职的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药(yo)得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B水草真绿,把终年贮(h)蓄(x)的绿色全都拿出来了 C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lio)阔了。溪水因枯涸(he)见石更清洌了。 D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cang)茫中的静谧(mi)气息再适合 不过了。 2、下面句子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掘强地反抗着命运。 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蕴酿。 C.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 种紧张的旋律 D我晃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支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 物堆中发现了他。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后来献身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简陋的书房里 艰辛的研究 B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行其是,终不愿意。 C.白兔每天晚上,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D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津津乐道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龙泉驿区 2010—2011 学年度上期末教学过程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 A、B 两卷。A 卷 100 分,B 卷 50 分,全卷满分 150 分,完卷时间 120 分钟。 2.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 3.A 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其他类型题。 4.请将第Ⅰ卷每小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指定的表格内。在答第Ⅱ卷和 B 卷时,用钢笔或圆珠 笔将试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将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 5.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A 卷(100 分) 第Ⅰ卷(18 分)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任何不称.(chēng)职的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药.(yào)得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B.水草真绿,把终年贮.(zhù)蓄(xù)的绿色全都拿出来了。 C.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liáo)阔了。溪水因枯涸.(hé)见石更清洌了。 D.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cāng)茫中的静谧.(mì)气息再适合 不过了。 2、下面句子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掘强地反抗着命运。 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蕴酿。 C.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 种紧张的旋律。 D.我晃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支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 物堆中发现了他。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后来献身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 ....,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简陋的书房里 艰辛的研究。 B.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行其是 ....,终不愿意。 C.白兔每天晚上,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 ....地赏月。 D.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津津乐道 ....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 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B.太丘舍去(离开) C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D.去后乃至(仍然) 5选出下面各句中“之”字含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A.友人惭,下车引之 B.其邻人之父亦云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近塞之人有善术者 6.下面对选文内容或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小小的陈元方明白事理。 B.“门外戏”,故与客相遇,是与客对话的由来,也点明了对话的地点。 C对客人的责怪,陈元方针锋相对,说明陈元方目无尊长,其父无信,其子自然也无礼 D本文写人叙事详略得当,语言十分自然,不加任何雕饰,给人以真实自然的感觉。 第卷(非选择题,共82分) 三、(共10分) 7.将第Ⅰ卷文言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用课文原文填空。(任选六句填写,共6分) (1)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 (2)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论语》) (7)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3题。(共12分) ①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 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②那水呢,不但不结冰, 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岀来了。天儿越睛,水藻越绿,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 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B.太丘舍去.(离开) C.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D.去后乃.至(仍然) 5.选出下面各句中“之”字含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A.友人惭,下车引之 B.其邻人之父亦云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近塞之人有善术者 6.下面对选文内容或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小小的陈元方明白事理。 B.“门外戏”,故与客相遇,是与客对话的由来,也点明了对话的地点。 C.对客人的责怪,陈元方针锋相对,说明陈元方目无尊长,其父无信,其子自然也无礼。 D.本文写人叙事详略得当,语言十分自然,不加任何雕饰,给人以真实自然的感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82 分) 三、(共 10 分) 7.将第Ⅰ卷文言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 。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 8.用课文原文填空。(任选六句填写,共 6 分) (1)秋风萧瑟, 。 (曹操《观沧海》) (2)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5)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6)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论语》) (7)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9-13 题。(共 12 分) ①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 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②那水呢,不但不结冰, 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
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 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9第②段描写了济南的 其特征是 (2分)。 10.“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此句中的“卧”字用得极妙,你认 为好在哪里?(2分) 答 ll请分析“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 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的深层含义。(3分) 答: 2请你从语段中找出一个比喻句,说说比喻的好处。(3分) 13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冬天 的特点。(2分) 五、写作(60分) 14.从以下两题中任意选一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1)以“我的故事”为题 要求:1.情节要吸引人;2:事情的起因和经过、结果要写清楚 (2)我从 中学到了语文 要求:先在横线上填上词语,如“报刊”“影视”“游戏”“聊天”等,然后作文;叙事要清 楚,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B卷(50分) 、诗歌鉴赏(共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的颔联、颈联通过 四种景物写出了钱塘湖春色。(2分)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 试品一品其妙处。(2分) 答:
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 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9.第②段描写了济南的 ,其特征是 (2 分)。 10.“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此句中的“卧”字用得极妙,你认 为好在哪里? (2 分) 答: 。 11.请分析“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 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的深层含义。(3 分) 答: 。 12.请你从语段中找出一个比喻句,说说比喻的好处。 (3 分) 答: 。 13.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冬天 的特点。(2 分) 五、写作(60 分) 14.从以下两题中任意选一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600 字。 (1)以“我的故事”为题。 要求:1.情节要吸引人;2:事情的起因和经过、结果要写清楚。 (2)我从_______中学到了语文 要求:先在横线上填上词语,如“报刊”“影视”“游戏”“聊天”等,然后作文;叙事要清 楚,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B 卷(50 分) 一、诗歌鉴赏(共 4 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的颔联、颈联通过 四种景物写出了钱塘湖春色。(2 分)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 试品一品其妙处。(2 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3-5题。(共12分) 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③食以数百人。宣王 死,闵王立。好—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竽(yu):-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②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③廪(1in):粮食仓库。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请为王吹竽(请求) B.禀食以数百人(吃饭) C.宣王悦之(高兴) D.请为王吹竽(替、给) 4翻译下面句子为现代汉语。(6分) (1)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 (2)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译文 5这段文字是个家喻户晓的成语,这个成语是 它的比喻义 是 (4分) 三、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共4分)6.你的班级准备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向同学推荐一些课外读 物,你推荐的读物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我推荐: (提示:某本书、某种杂志、某种报纸) 理由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12题。(18分) 冬日恋歌 ①冬天应该是这样的! ②街道两旁的树已经掉光了叶子,北风卷着尘土呼啸着从街上穿过,又嗖地一声钻进胡 同小巷,撞在两边的墙壁上,呼哧呼哧的声音,大人小孩子穿成一个包,一团一团地在大街 小巷走动,一串串的白雾袅袅升起,仿佛水里的鱼,空气里似乎到处飘着看不见的冰,满城 的建筑物灰而冷酷就连公共汽车也行色匆匆,在站台微微地停靠一会儿,连门都来不及关 上就夺路而逃…… ③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季节,有一个地方叫人不胜向往,正是这种向往支撑所有的人,这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3-5 题。(共 12 分) 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③食以数百人。宣王 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竽(yǔ):一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 ②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③廪(lǐn):粮食仓库。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请.为王吹竽(请求) B.禀食.以数百人(吃饭) C.宣王悦.之(高兴) D.请为.王吹竽(替、给) 4.翻译下面句子为现代汉语。(6 分) (1)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 (2)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译文: 5.这段文字是个家喻户晓的成语,这个成语是 ,它的比喻义 是: (4 分) 三、阅读(共 22 分) (一)名著阅读(共 4 分)6. 你的班级准备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向同学推荐一些课外读 物,你推荐的读物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我推荐: (提示:某本书、某种杂志、某种报纸) 理由是: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7-12 题。(18 分) 冬日恋歌 杨华 ①冬天应该是这样的! ②街道两旁的树已经掉光了叶子,北风卷着尘土呼啸着从街上穿过,又嗖地一声钻进胡 同小巷,撞在两边的墙壁上,呼哧呼哧的声音,大人小孩子穿成一个包,一团一团地在大街 小巷走动,一串串的白雾袅袅升起,仿佛水里的鱼,空气里似乎到处飘着看不见的冰,满城 的建筑物灰而冷酷,就连公共汽车也行色匆匆,在站台微微地停靠一会儿,连门都来不及关 上就夺路而逃…… ③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季节,有一个地方叫人不胜向往,正是这种向往支撑所有的人,这
个地方就叫家 ④你就想吧,窗外北风呼啸,家里温暖如春。窗外灰蒙蒙的天,家里窗明几净,就算什 么事情都不干,就这么坐在窗前发呆,也会觉得幸福无比,或许窗外有三三两两的人慢慢散 步,有不怕冷的孩子嬉笑着跑过,有小汽车哈着白气一路嘀嘀着,就这样看着窗外,仿佛看 着人生一般,天色就慢慢暗了下来,突然就想起那一句“晚来天欲雪”的诗!」 ⑤这样的时候是要喝点小酒的,母亲会做好几个菜,然后拿岀藏了许久准备过年喝的好 酒,倒上两杯,和自己的老父亲一饮而尽,听听父亲红脸粗脖子地吹嘘自己的辉煌过去,不 要反驳不要怀凝,只要倾听就好。 ⑥冬天的睡眠是最为舒服的,钻进厚实松软的被窝里顿时温暖就把你全身包围,从书柜 里抽出一本书慢慢地读,觉得这样无比幸福,睡意来临时,放下书本便睡,竟是一夜无梦香 甜无比。 ⑦临近舂节的时候会下上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上一整夜,第二天早上,所有的人都 会发生欢呼,建筑物,街道,树木都被雪穿上一件白色长裙,一阵风吹过,裙裾美不胜收, 人们都走岀家门,亲热地打着招呼,拿着大扫把呼啦呼啦地扫雪,还会有人在路边堆起一个 个雪人,仿佛列队的士兵一样按受着人们的检阅 ⑧突然一声巨响,一个花炮在头顶炸开,大家都抬起头来张望,一朵朵烟花在空中绽放, 只是因为白天的缘故,显得并不是那么绚丽灿烂,有人惋惜,真是可惜,要是晚上放就好了, 话音未落,远处的天空又是一声巨响,又有着急的人放起了烟花,仿佛忽然之间,巨响声就 是一阵接着一阵,此起彼伏较着劲殷,就在这吵吵嚷嚷中,年就来了 7阅读第②段,你感到在作者的笔下,冬天有怎样的特点?(3分) 8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这样的时候”具体指代什么?(2分)
个地方就叫家! ④你就想吧,窗外北风呼啸,家里温暖如春。窗外灰蒙蒙的天,家里窗明几净,就算什 么事情都不干,就这么坐在窗前发呆,也会觉得幸福无比,或许窗外有三三两两的人慢慢散 步,有不怕冷的孩子嬉笑着跑过,有小汽车哈着白气一路嘀嘀着,就这样看着窗外,仿佛看 着人生一般,天色就慢慢暗了下来,突然就想起那一句“晚来天欲雪”的诗! ⑤这样的时候是要喝点小酒的,母亲会做好几个菜,然后拿出藏了许久准备过年喝的好 酒,倒上两杯,和自己的老父亲一饮而尽,听听父亲红脸粗脖子地吹嘘自己的辉煌过去,不 要反驳不要怀凝,只要倾听就好。 ⑥冬天的睡眠是最为舒服的,钻进厚实松软的被窝里顿时温暖就把你全身包围,从书柜 里抽出一本书慢慢地读,觉得这样无比幸福,睡意来临时,放下书本便睡,竟是一夜无梦香 甜无比。 ⑦临近春节的时候会下上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上一整夜,第二天早上,所有的人都 会发生欢呼,建筑物,街道,树木都被雪穿上一件白色长裙,一阵风吹过,裙裾美不胜收, 人们都走出家门,亲热地打着招呼,拿着大扫把呼啦呼啦地扫雪,还会有人在路边堆起一个 个雪人,仿佛列队的士兵一样按受着人们的检阅。 ⑧突然一声巨响,一个花炮在头顶炸开,大家都抬起头来张望,一朵朵烟花在空中绽放, 只是因为白天的缘故,显得并不是那么绚丽灿烂,有人惋惜,真是可惜,要是晚上放就好了, 话音未落,远处的天空又是一声巨响,又有着急的人放起了烟花,仿佛忽然之间,巨响声就 是一阵接着一阵,此起彼伏较着劲一般,就在这吵吵嚷嚷中,年就来了…… 7.阅读第②段,你感到在作者的笔下,冬天有怎样的特点?(3 分) 8.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这样的时候”具体指代什么?(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