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 下沉空气、 下沉空气上升空气 下沉空气 下沉空气 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东北信 东南信风盛行西风 12月22日 极地东风 北纬90°60 30 0 30 南纬90° 6月22日 北纬90° 60 南纬90° 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3月21日 极地高压带 9月23日北纬90 30° 60南纬90
图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
例1:在下面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 用蔑表示高压带, 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 30 0 30 区交交30 要求:一是赤道低压的位置必须要偏南; 二是两个风带的方向无误
例1:在下面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 用 表示高压带, 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 要求:一是赤道低压的位置必须要偏南; 二是两个风带的方向无误
【例2】(2008·江苏地理·T10~12)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 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气压(百帕) 1028 1020 1012 1004 996 88 甲 60°N30°N0 30°S60° 【信息提取】通过图文材料可得出以下有效信息 (1)赤道附近的低气压区(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北侧。 (2)甲、乙两地的纬度位置和气压高低
【例2】(2008·江苏地理·T10~12)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 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信息提取】通过图文材料可得出以下有效信息: (1)赤道附近的低气压区(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北侧。 (2)甲、乙两地的纬度位置和气压高低
气压(百帕) 1028 020 1012 1004 996 988 乙 甲 60°N30°N0 30°S60° (1)上述“某月”是()(1)选C,(2)选A,(3)选D A.1月B.4月C.7月D.10月 (2)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C.温和多雨D.炎热干燥
(1)上述“某月”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该月份甲地盛行(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1)选C,(2)选A,(3)选D
二、全球气压和风带的分布及主要特征 (1)气压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特征气流/对气候 的影响 极地高气压带南北纬热力原 冷干(风力 冷高压下沉 (2个 90附近因 微弱) 副极地低气压南北纬动力原 温湿(多气旋 冷低压上升 带(2个)609附近因 和锋而天气 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 干热(风 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 (2个) 30°附近 力微弱) 赤道低气压带(1 湿热(风 0附近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 个) 力微弱)
二、全球气压和风带的分布及主要特征 (1)气压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征 气流 对气候 的影响 极地高气压带 (2个) 南北纬 90°附近 热力原 因 冷高压 下沉 冷干(风力 微弱) 副极地低气压 带(2个) 南北纬 60°附近 动力原 因 冷低压 上升 温湿(多气旋 和锋面天气) 副热带高气压带 (2个) 南北纬 30°附近 动力原因 热高压 下沉 干热(风 力微弱) 赤道低气压带(1 个) 0°附近 热力原因 热低压 上升 湿热(风 力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