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8年1月。莫尔斯和贝尔进行了三英里距离的收发电报实验,获得成功。 在4月他们申请了有关电报的全部专利,从此在各地进行了电报的公开实验。在 1843年由美国国会通过了对莫尔斯拨款三万美元,在华盛顿和巴尔的摩之间架设 70公里长的电线,然后莫尔斯和贝尔在两地之外互拍电报,电文是:“上帝创造 了何等的奇迹。” 1846年,以莫尔斯为主导,设立了电磁电报公司,电报终于走向企业化的道 路。但直到1848年,法院才最后确认了莫尔斯关于电报发明的优先权,正式批准 了他的专利。 无独有偶,1802年,美国蒸汽船的发明家富尔顿也是一名艺术家(1765~1815 年)。在客居法国巴黎时,曾觐见拿破仑,力陈蒸汽动力船的优点,建议法国建造蒸 汽船打败英国海军。拿破仑冷冷地说:“在甲板上升一堆火,噗哧噗哧冒着烟去打 仗,笑话!”断然拒绝了富尔顿的主张。由于拿破仑的偏执,使得英吉利海峡未发 生帆船和蒸汽船的决战。 然而,富尔顿仍在巴黎建造了一艘蒸汽船,这艘船长21米、宽2.7米,吃水1米, 用桨轮划水。1803年8月9日,富尔顿使用借来的一台5.88千瓦(8马力)蒸汽机,驱 动蒸汽船在塞纳河以步行的速度顺利航行。当夜,风雨大作,巨浪把船拦腰折为两 段,蒸汽机沉入河底。 富尔顿早年作为画家,通过举办画展积攒了造船的资金,并结识了瓦特。1803 年,在瓦特的帮助下,富尔顿买到一批制作精良的蒸汽机零件,带回美国继续他的 造船事业。两年后,他制造出一艘50米长、4.2米宽,吃水0.7米的明轮蒸汽船。这 艘船于1807年8月17日在哈德孙河上试航,顺利航行32小时,航程240公里,航速已 经超过顺风顺水的帆船,这标志着蒸汽动力船在这一天正式诞生。 美国人惠特尼是一名小学教师,于1793年发明了清除棉花中棉籽的机器,即 轧棉机。在战争初期,一种炮弹探测仪由纽约一家运输公司的普通职员发明的, 而他并没有受过这方面专门的教育。珍珠港事件后,这项发明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创造方面的智能,无论是知识的总和还是潜能的重要性,我们自身的努力更 为重要。回顾人类的发明史,人们的创造才能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努力因素,而不 是先天的,也不是靠知识的堆砌。美国第一批英格兰移民,既要与印第安人作战, 又要觅食御寒,还要开发丛林和土地,迫使他们养成努力奋斗的习惯,从而使其 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美国人的这种精神一直保持至今,为美国领先世界提 供了基础保证。因此,创新的基础源自多个方面,最为主要的是创造力的主动性。 2.2.3创新思维形成的原则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创新思维形成是偶然的,我们认为创新思维是有规律可 循的。 1.判断的原则:归纳和推理是我们的出发点,在已有材料中挖掘潜在的设想, 在设想中始终运用我们的判断力,去获取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仔细地观察一 下,几乎所有的创新案例都经过判断过程,但是,这决不是对创意火花加以否定, 而是人们在同一期限内能够提出大约两倍有用的设想,直至人们掌握一系列能够 直接检查以达到实现的标准为止。如果我们脑海中形成了的假设越多,给我们提 供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些初期的设想还可能导致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好 方法,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指明新途径。归纳和推理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清 理情况与情况、想法与想法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我们再提出一些设想。当我们 的思维从一点移到另一点,从大范围转至小范围时,我们的思想开始改变性质
1838年 1月。莫尔斯和贝尔进行了三英里距离的收发电报实验,获得成功。 在4月他们申请了有关电报的全部专利,从此在各地进行了电报的公开实验。在 1843年由美国国会通过了对莫尔斯拨款三万美元,在华盛顿和巴尔的摩之间架设 70公里长的电线,然后莫尔斯和贝尔在两地之外互拍电报,电文是:“上帝创造 了何等的奇迹。” 1846年,以莫尔斯为主导,设立了电磁电报公司,电报终于走向企业化的道 路。但直到1848年,法院才最后确认了莫尔斯关于电报发明的优先权,正式批准 了他的专利。 无独有偶,1802年,美国蒸汽船的发明家富尔顿也是一名艺术家(1765~1815 年)。在客居法国巴黎时,曾觐见拿破仑,力陈蒸汽动力船的优点,建议法国建造蒸 汽船打败英国海军。拿破仑冷冷地说:“在甲板上升一堆火,噗哧噗哧冒着烟去打 仗,笑话!”断然拒绝了富尔顿的主张。由于拿破仑的偏执,使得英吉利海峡未发 生帆船和蒸汽船的决战。 然而,富尔顿仍在巴黎建造了一艘蒸汽船,这艘船长21米、宽2.7米,吃水1米, 用桨轮划水。1803年8月9日,富尔顿使用借来的一台5.88千瓦(8马力)蒸汽机,驱 动蒸汽船在塞纳河以步行的速度顺利航行。当夜,风雨大作,巨浪把船拦腰折为两 段,蒸汽机沉入河底。 富尔顿早年作为画家,通过举办画展积攒了造船的资金,并结识了瓦特。1803 年,在瓦特的帮助下,富尔顿买到一批制作精良的蒸汽机零件,带回美国继续他的 造船事业。两年后,他制造出一艘50米长、4.2米宽,吃水0.7米的明轮蒸汽船。这 艘船于1807年8月17日在哈德孙河上试航,顺利航行32小时,航程240公里,航速已 经超过顺风顺水的帆船,这标志着蒸汽动力船在这一天正式诞生。 美国人惠特尼是一名小学教师,于1793年发明了清除棉花中棉籽的机器,即 轧棉机。在战争初期,一种炮弹探测仪由纽约一家运输公司的普通职员发明的, 而他并没有受过这方面专门的教育。珍珠港事件后,这项发明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创造方面的智能,无论是知识的总和还是潜能的重要性,我们自身的努力更 为重要。回顾人类的发明史,人们的创造才能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努力因素,而不 是先天的,也不是靠知识的堆砌。美国第一批英格兰移民,既要与印第安人作战, 又要觅食御寒,还要开发丛林和土地,迫使他们养成努力奋斗的习惯,从而使其 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美国人的这种精神一直保持至今,为美国领先世界提 供了基础保证。因此,创新的基础源自多个方面,最为主要的是创造力的主动性。 2.2.3 创新思维形成的原则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创新思维形成是偶然的,我们认为创新思维是有规律可 循的。 1.判断的原则:归纳和推理是我们的出发点,在已有材料中挖掘潜在的设想, 在设想中始终运用我们的判断力,去获取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仔细地观察一 下,几乎所有的创新案例都经过判断过程,但是,这决不是对创意火花加以否定, 而是人们在同一期限内能够提出大约两倍有用的设想,直至人们掌握一系列能够 直接检查以达到实现的标准为止。如果我们脑海中形成了的假设越多,给我们提 供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些初期的设想还可能导致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好 方法,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指明新途径。归纳和推理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清 理情况与情况、想法与想法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我们再提出一些设想。当我们 的思维从一点移到另一点,从大范围转至小范围时,我们的思想开始改变性质
通过归纳法提出更多、更合适的假设。最不合逻辑的直观常常在创造性问题上能 够给我们提供进展的钥匙。如果在我们努力提出设想的过程中,始终运用判断的 原则,就可能从这些假设中获得更高的效率。 2.变化的原则:在创新思维中我们要通过不同的路径去提出设想,积极地接 受各种各样的新观,点,抓住一切可以重组的设想,可能在千分之一的设想中提取 改变世界的设想。这也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任何新的公司成立都会为自己公 司设计一个L0G0,如果只有50个或100个备选方案,或许会有上佳的结果。要 是征集得到的方案有上千个,我们就有更广泛合理的选择余地了。 在设计工业产品时,我们要特别重视设想的交替。也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再 从局部到整体的不断反复去进行设计。如,一部手机的设计,从功能开发着手, 首先满足打电话的基本功能:而外观是保护元器件和操作的交互界面:软件的设 计也是手机可用性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三个方面涉及不同的学科和专业,既相对 独立又互相联系,只有在不断的交替中才能完善手机的设计。 对于这两个原则,我们不能孤立地分别对待。它们没有先后,在创新过程中 的每时每刻都将协同起作用。就创新思维而言,我们应敞开智能的大门,让杂乱 无章的设想涌进我们的脑海,然后再作总体上的分析和验证。在设想的过程中, 我们常常本能地过早作出判断,把想象的火花提前熄灭了。数量决定质量,设想 的数量和广度增加对于创新是重要的,我们提供越多的创新信息,也就越有可能 获得有价值的设想。 2.2.4天才与凡人集团 按以前的概念,创造发明是天才的事。当然一项发明可能由某个人来实现, 但是对于人类来讲,付出的时间代价是巨大的。据统计,在欧洲约每一百年出现 一个天才,所谓欧洲的科学技术由20位天才造就的,也就是说欧洲科技文明几 乎经过了2000年漫长岁月。而后来居上的美国用200年的时间创造出了等同于 欧洲这么多年的科学技术成果,他们就是依靠凡人集团实现了赶超欧洲的目标。 美国不是等待百年不遇的天才,而是用“系统”思想的方法,组织凡人集团与天 才相抗衡。我们再看一看21世纪的科技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尤其是计算机技术 的发展,为各行各业注入了活力。近50年来,创造发明的复杂程度,不论是时 间还是精力,天才个人是无法胜任的。实践证明只有团队作战,才能攻克一项项 难题。例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开始实施至1972年结束,历时约 11年,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 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还有跨国组合的形式,总人数超过30万人。先后完成 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它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苏联 的政治目的,其科研成果还带动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和全世界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测控技术、火箭技术、激光技术、材料技术、医疗技术和生命技术等 高新技术的全面发展,把科技整体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整个阿波罗登 月计划共获得了3000多项专利。在经济方面,据统计,在阿波罗计划上投入的 每1美元平均带来了5美元左右的效益。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呈现出的五大特 征: 1、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新兴学科不断涌现;
通过归纳法提出更多、更合适的假设。最不合逻辑的直观常常在创造性问题上能 够给我们提供进展的钥匙。如果在我们努力提出设想的过程中,始终运用判断的 原则,就可能从这些假设中获得更高的效率。 2.变化的原则:在创新思维中我们要通过不同的路径去提出设想,积极地接 受各种各样的新观点,抓住一切可以重组的设想,可能在千分之一的设想中提取 改变世界的设想。这也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任何新的公司成立都会为自己公 司设计一个 LOGO,如果只有 50 个或 100 个备选方案,或许会有上佳的结果。要 是征集得到的方案有上千个,我们就有更广泛合理的选择余地了。 在设计工业产品时,我们要特别重视设想的交替。也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再 从局部到整体的不断反复去进行设计。如,一部手机的设计,从功能开发着手, 首先满足打电话的基本功能;而外观是保护元器件和操作的交互界面;软件的设 计也是手机可用性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三个方面涉及不同的学科和专业,既相对 独立又互相联系,只有在不断的交替中才能完善手机的设计。 对于这两个原则,我们不能孤立地分别对待。它们没有先后,在创新过程中 的每时每刻都将协同起作用。就创新思维而言,我们应敞开智能的大门,让杂乱 无章的设想涌进我们的脑海,然后再作总体上的分析和验证。在设想的过程中, 我们常常本能地过早作出判断,把想象的火花提前熄灭了。数量决定质量,设想 的数量和广度增加对于创新是重要的,我们提供越多的创新信息,也就越有可能 获得有价值的设想。 2.2.4 天才与凡人集团 按以前的概念,创造发明是天才的事。当然一项发明可能由某个人来实现, 但是对于人类来讲,付出的时间代价是巨大的。据统计,在欧洲约每一百年出现 一个天才,所谓欧洲的科学技术由 20 位天才造就的,也就是说欧洲科技文明几 乎经过了 2000 年漫长岁月。而后来居上的美国用 200 年的时间创造出了等同于 欧洲这么多年的科学技术成果,他们就是依靠凡人集团实现了赶超欧洲的目标。 美国不是等待百年不遇的天才,而是用“系统”思想的方法,组织凡人集团与天 才相抗衡。我们再看一看 21 世纪的科技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尤其是计算机技术 的发展,为各行各业注入了活力。近 50 年来,创造发明的复杂程度,不论是时 间还是精力,天才个人是无法胜任的。实践证明只有团队作战,才能攻克一项项 难题。例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从 1961 年开始实施至 1972 年结束,历时约 11 年,耗资 255 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 2 万家企业、200 多所 大学和 80 多个科研机构,还有跨国组合的形式,总人数超过 30 万人。先后完成 6 次登月飞行,把 12 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它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苏联 的政治目的,其科研成果还带动了 20 世纪 60、70 年代美国和全世界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测控技术、火箭技术、激光技术、材料技术、医疗技术和生命技术等 高新技术的全面发展,把科技整体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整个阿波罗登 月计划共获得了 3000 多项专利。在经济方面,据统计,在阿波罗计划上投入的 每 1 美元平均带来了 5 美元左右的效益。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呈现出的五大特 征: 1、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新兴学科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