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 装 设 计 课 程 内 容 第五章 包装印刷设计 5.2 包装印刷设计原理 ·印刷术: ① 印刷三大式序:制版、印刷、装订或形切成型。 ② 印刷过程:原稿→照相→制版→印刷→装订 ③ 印刷五大要素:原稿、印版、油墨、源印材料、印刷机械
包 装 设 计 课 程 内 容 第五章 包装印刷设计 5.2 包装印刷设计原理 ·印刷术: ① 印刷三大式序:制版、印刷、装订或形切成型。 ② 印刷过程:原稿→照相→制版→印刷→装订 ③ 印刷五大要素:原稿、印版、油墨、源印材料、印刷机械
5.3 包装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主要流程工艺:原稿→照相、电分→制版→印刷→装订。 包装装潢的质量首先取决于设计质量,但设计与制版、印刷之间的密切配合,才 能达到预期目的。设计者必须明了制版、印刷的等工艺流程.掌握在设计时应考 虑采用何类印刷工艺(平版、凹版、凸版、滤过版、柔性版等) 包 装 设 计 课 程 内 容 第五章 包装印刷设计 六开四色印刷机 德国天马晒版机
5.3 包装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主要流程工艺:原稿→照相、电分→制版→印刷→装订。 包装装潢的质量首先取决于设计质量,但设计与制版、印刷之间的密切配合,才 能达到预期目的。设计者必须明了制版、印刷的等工艺流程.掌握在设计时应考 虑采用何类印刷工艺(平版、凹版、凸版、滤过版、柔性版等) 包 装 设 计 课 程 内 容 第五章 包装印刷设计 六开四色印刷机 德国天马晒版机
设计的彩色画稿仅仅是给“客户”及绘制版时作分色参考,或作印刷时调墨 的依据。而墨稿是决定印刷成品质量的关键。 ① 画墨彩的步骤: (a) 选适宜的白纸,有时按1:1作 墨稿,有时需放大作墨稿(如烟 盒、小药盒等) (b) 画“十字”中心线(用分规、 圆规)并用墨角器检查是否90° 角。 包 装 设 计 课 程 内 容 第五章 包装印刷设计
设计的彩色画稿仅仅是给“客户”及绘制版时作分色参考,或作印刷时调墨 的依据。而墨稿是决定印刷成品质量的关键。 ① 画墨彩的步骤: (a) 选适宜的白纸,有时按1:1作 墨稿,有时需放大作墨稿(如烟 盒、小药盒等) (b) 画“十字”中心线(用分规、 圆规)并用墨角器检查是否90° 角。 包 装 设 计 课 程 内 容 第五章 包装印刷设计
(c) 画出多种位线:用铅笔划出包装盒的尺寸线(即“规矩线”)、“出血 线”、分色线、图案的大小位置线框、中西文字地位线,标准字和图案可用描 图纸拷贝在画稿上(★小尺寸的图文可按比例放大画在另一张纸上,并注明制 版时应按比例复原) (d) 勾墨线:要仔细校对各部分确实无误后方可勾墨线。其中细实线为盒体模 切线(净尺寸线)粗实线为图案外框线、包装盒的出血线;点划线:包装盒的 折叠线(压痕线) (e) 墨稿缩放倍率:一般放大倍率为2:1、1.5:1、3:1、4:1,其中2:1最适合 制版编放要求。(也可用“对角线”法放大)大于4:1的墨稿要进行二次缩拍, 否则难保质量,一般不采纳。且要注意阳纹墨线相邻的要略细,间隙略大;阴 纹墨线则略粗,间隙略小棗因油墨渗化易“糊”。 (f) 一张墨稿上,有重复图案或文字(即重叠、透叠等)可用黑色线表示一种 颜色,红色线表示另一种颜色,因为在制版用的分色胶片(盲片)上,黑色和 红色的感光作用相同,就可区分套色制版。但要注意蓝色在拍摄中不感光(出 示墨稿,一看即明) (g) 照片位置勾画法(出示墨稿一看即明) 包 装 设 计 课 程 内 容 第五章 包装印刷设计
(c) 画出多种位线:用铅笔划出包装盒的尺寸线(即“规矩线”)、“出血 线”、分色线、图案的大小位置线框、中西文字地位线,标准字和图案可用描 图纸拷贝在画稿上(★小尺寸的图文可按比例放大画在另一张纸上,并注明制 版时应按比例复原) (d) 勾墨线:要仔细校对各部分确实无误后方可勾墨线。其中细实线为盒体模 切线(净尺寸线)粗实线为图案外框线、包装盒的出血线;点划线:包装盒的 折叠线(压痕线) (e) 墨稿缩放倍率:一般放大倍率为2:1、1.5:1、3:1、4:1,其中2:1最适合 制版编放要求。(也可用“对角线”法放大)大于4:1的墨稿要进行二次缩拍, 否则难保质量,一般不采纳。且要注意阳纹墨线相邻的要略细,间隙略大;阴 纹墨线则略粗,间隙略小棗因油墨渗化易“糊”。 (f) 一张墨稿上,有重复图案或文字(即重叠、透叠等)可用黑色线表示一种 颜色,红色线表示另一种颜色,因为在制版用的分色胶片(盲片)上,黑色和 红色的感光作用相同,就可区分套色制版。但要注意蓝色在拍摄中不感光(出 示墨稿,一看即明) (g) 照片位置勾画法(出示墨稿一看即明) 包 装 设 计 课 程 内 容 第五章 包装印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