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 surgical infection)是指需要外科 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 的感染。感染是由病原体的入侵、滞留和繁 殖而引起,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 原虫等。 外科感染通常分为非特异性感染与特异性 感染。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热 痛,继而进展为局限化脓。常见致病菌有葡 萄球菌、连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铜 绿假
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surgical infection)是指需要外科 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 的感染。感染是由病原体的入侵、滞留和繁 殖而引起,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 原虫等。 外科感染通常分为非特异性感染与特异性 感染。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热、 痛,继而进展为局限化脓。常见致病菌有葡 萄球菌、连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铜 绿假
单胞菌(亦称绿脓假单胞菌,简称绿脓杆菌 等 外科感染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亚急性 与慢性三种,3周之内为急性感染,超过2月 为慢性感染,介于二者之间为亚急性感染 感染可按病原体的来源与侵入时间区分。伤 口直接污染造成的称原发性感染;在愈合过 程中出现的病菌感染称继发感染。病原体由
单胞菌(亦称绿脓假单胞菌,简称绿脓杆菌) 等。 外科感染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亚急性 与慢性三种,3周之内为急性感染,超过2月 为慢性感染,介于二者之间为亚急性感染。 感染可按病原体的来源与侵入时间区分。伤 口直接污染造成的称原发性感染;在愈合过 程中出现的病菌感染称继发感染。病原体由
体表或外环境侵入造成的为外源性感染;病 原体经空腔脏器,如肠道、胆道、肺或阑尾 侵入体内造成的为内源性感染。感染亦可按 发生条件归类,如条件性(机会性)感染、二 重感染(菌群交替症)、医院内感染等 炎症反应与全身性外科感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感染引起的全身反应包括体温、呼吸 率及白细胞计数方面的改变,上述反应并非 感染所特有,亦可见于创伤、休克、胰腺炎 等情况,实质上是各种严重侵袭造成体内炎
体表或外环境侵入造成的为外源性感染;病 原体经空腔脏器,如肠道、胆道、肺或阑尾 侵入体内造成的为内源性感染。感染亦可按 发生条件归类,如条件性(机会性)感染、二 重感染(菌群交替症)、医院内感染等。 炎症反应与全身性外科感染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感染引起的全身反应包括体温、呼吸、心 率及白细胞计数方面的改变,上述反应并非 感染所特有,亦可见于创伤、休克、胰腺炎 等情况,实质上是各种严重侵袭造成体内炎
症介质大量释放而引起的全身效应。即为全 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表SRS的临床表现 体温 >38℃或<36℃ 心率 >90次/分钟 呼吸 20分钟或PaCO2<32mmHg 白细胞计数12×109或<4×109,或未成熟粒细胞>10% 病因能够激活大量炎症细胞的各种因素都 可以引起SIRS,可以分为感染与非感染因素 非感染因素如严重创伤、烧伤、胰腺炎、自 身免疫疾病、休克、缺血再灌注损等,上述
症介质大量释放而引起的全身效应。即为全 身 炎 症 反 应综 合 征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 表 SIRS的临床表现 体温 >38℃或<36℃ 心率 >90次/分钟 呼吸 >20/分钟或PaCO2<32mmHg 白细胞计数 >12×109 /L或<4×109 /L,或未成熟粒细胞>10% 病因 能够激活大量炎症细胞的各种因素都 可以引起SIRS,可以分为感染与非感染因素。 非感染因素如严重创伤、烧伤、胰腺炎、自 身免疫疾病、休克、缺血再灌注损等,上述
病变造成的变性坏死组织及其产物、缺氧 免疫复合物等均可激活炎症细胞。感染是引 发SIRS的常见原因,SIRS的发生与病菌的增 殖及产生的内毒素、外毒素有密切关系。因 感染引起的SIRS被称为脓毒症,若原发病变 未能控制,SIRS的发展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病理生理 1局限性炎症反应特征性表现:红、肿 热、痛等 2全身性炎症反应导致全身血管扩张、血 流增加(高血流动力学状态)以及全身水肿
病变造成的变性坏死组织及其产物、缺氧、 免疫复合物等均可激活炎症细胞。感染是引 发SIRS的常见原因,SIRS的发生与病菌的增 殖及产生的内毒素、外毒素有密切关系。因 感染引起的SIRS被称为脓毒症,若原发病变 未能控制,SIRS的发展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病理生理 1.局限性炎症反应 特征性表现:红、肿、 热、痛等。 2.全身性炎症反应 导致全身血管扩张、血 流增加(高血流动力学状态)以及全身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