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三中集体备课专用稿纸 主备人:于干 时间 2011年2月28日 地 召集人|李连 课题九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课时第1课时 科任 课时) 教师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2、严谨的结构,有力的说理。 教学 3、准确的语言。 目标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点拨 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重、重点:明确文章中心论点,理解本文的说理方法。 难点难点: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和准确的语言。 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讨论补充记录 1、让学生谈谈感动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人或事,自然引出 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明确文章中心论点,理解本文的说理方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和准确的语言。 (3)通过学习,了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从而保持纯正的精神 追求。 、学生自学,发现问题 1、出示自学提纲(多媒体) (1)通读全文,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2)整体感知:找出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语句。说说你觉得 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哪里?假如把“高贵”改成“高尚”好 教|(3)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握文章的 构,同时找出段与段之间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学(4)说出证明论点所讲的道理和所列举的典型事例。体会本文 如何论证论点的? 过|(5)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哪里?你能否举例说明。 2、学生自学。 程3、教师检查学情。 合作探究,建构知识 1、(1)作者简介: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 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 妞一一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一一在世界的转折点上》等产生 了极大的影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2)积累字词 平庸(yong)赫赫(e)携(xi6)嘈杂(co)沐浴(my)缅怀 mian)萎缩(wei) 平庸:寻常而不突出 恶劣;不道德。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 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2、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标题)或“人的高贵 灵魂生活”(
固镇三中集体备课专用稿纸 主备人:于 干 时间 2011年2月28日 地点 召集人 李连喜 课题 九.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课时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科任 教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2、严谨的结构,有力的说理。 3、准确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点拨 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重、 难点 重点:明确文章中心论点,理解本文的说理方法。 难点: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和准确的语言。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1、 让学生谈谈感动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人或事,自然引出 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明确文章中心论点,理解本文的说理方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和准确的语言。 (3)通过学习,了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从而保持纯正的精神 追求。 二、学生自学,发现问题 1、出示自学提纲(多媒体) (1)通读全文,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2)整体感知:找出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语句。说说你觉得一 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哪里?假如把“高贵”改成“高尚”好 吗? (3)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握文章的 结构,同时找出段与段之间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4)说出证明论点所讲的道理和所列举的典型事例。体会本文 如何论证论点的? (5)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哪里?你能否举例说明。 2、学生自学。 3、教师检查学情。 三、合作探究,建构知识 1、(1)作者简介: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 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 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等产生 了极大的影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2)积累字词 平庸(yōng) 赫赫(hè) 携(xié)嘈杂(cáo) 沐浴(mùyù) 缅怀 (miǎn) 萎缩(wěi) 平庸:寻常而不突出; 恶劣;不道德。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 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2、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标题)或“人的高贵 在于他有灵魂生活”(第一段) 讨论补充记录
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A有思想;B有丰富的精神财富:C讨论补充记录 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把“高贵”改为“高尚”不好。因为“高尚”一般指人的道 德水平或趣味高尚,而本文内容主要不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高尚的 道德水平或较高的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说 人的高贵,又不限于品质这一个方面,本文的“高贵”主要强调 的是人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3、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一一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把 本文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点一一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第二部分(第2—5段):列举事例证明一一贤哲及平庸人都十 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一一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过渡句:第三段第一句:第四段;第七段第一句。由此可见 本文结构的严谨。 4、第二段举阿基米德和第欧根尼为例说理:第三段举作家王 教|尔德的例子进行论证:第五段叙说一个少女在车厢中专心读书的 例子;第六段写许多青年画家的纯正的追求。 学 第二段中的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 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就 过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精要的议论揭示了所举事例蕴 涵的道理:在这些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夺取生 程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力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 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 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第三段的侧子不是单纯的路例,而是把举例和动用紧相 述献身于文选艺术的人,总是把它们看做寄托自己灵魂的所在。 总结: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有力,注意事例的角度 各有侧重,事例的叙述突出重点,并且举例之后还有简要的分 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5、本文语言准确简明,表达概括有力。对事例的叙述既生动 仅又概括:对道理的分析既严谨又周密。如第一段“当然不能也丕 应该否认肉体生活的必要”等。 四、巩固新知,学会运用 《基础训练》第一、四、五1、2题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 1、《基础训练》第六题 2、课后练习 提出问题一一提出论点(1段) 板书 摆事实 设计八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分析问题一一进行论证(2-5段) 周国平 讲道理 解决问题一一表达期望(6段)
教 学 过 程 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A 有思想;B有丰富的精神财富;C 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把“高贵”改为“高尚”不好。因为“高尚”一般指人的道 德水平或趣味高尚,而本文内容主要不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高尚的 道德水平或较高的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说 人的高贵,又不限于品质这一个方面,本文的“高贵”主要强调 的是人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3、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把 本文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第二部分(第2—5段):列举事例证明——贤哲及平庸人都十 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过渡句:第三段第一句;第四段;第七段第一句。由此可见 本文结构的严谨。 4、第二段举阿基米德和第欧根尼为例说理;第三段举作家王 尔德的例子进行论证;第五段叙说一个少女在车厢中专心读书的 例子;第六段写许多青年画家的纯正的追求。 第二段中的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 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就 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精要的议论揭示了所举事例蕴 涵的道理:在这些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夺取生 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力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 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 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第三段举的例子不是单纯的举例,而是把举例和引用紧密相 结合。既以王尔德本身的行为为例,又以他的名言为据。侧重阐 述献身于文选艺术的人,总是把它们看做寄托自己灵魂的所在。 总结: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有力,注意事例的角度 各有侧重,事例的叙述突出重点,并且举例之后还有简要的分 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5、本文语言准确简明,表达概括有力。对事例的叙述既生动 又概括;对道理的分析既严谨又周密。如第一段“当然不能也不 应该否认肉体生活的必要”等。 四、巩固新知,学会运用 《基础训练》第一、四、五1、2题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 1、《基础训练》第六题 2、课后练习二、三题 讨论补充记录 板书 设计 提出问题——提出论点(1段) 摆事实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分析问题——进行论证(2-5段) 周国平 讲道理 解决问题——表达期望(6段)
教学反思 固镇三中集体备课专用稿纸
教 学 反 思 1、 2、 3、 4、 固镇三中集体备课专用稿纸
主备人:于干 2010年9月21日 召集人|李连喜 课题《作文: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课时第2、3课时科任 课时) 教 知识与能力:1、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教学 2、明确详略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目标程与方法:1、教师理论指导后,学生实践。 2、学生当堂训练,做到围绕中心,恰当选材,做到详略得当。 l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和做人的关系。 重、重点: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文中如何确定 、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讨论补充记录 、复习上节所学,导入新课 2、训练目标(多媒体出示) 记事写人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②明确详略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同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和做人的关 、学生自学,质疑问难 1、出示自学提纲(多媒体) (1)、学生当堂训练,做到围绕中心,恰当选材,做到详略 得当 (2)、出示训练题目:(任选一题) 1.以“在双休日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2.以“我喜欢夏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写作要求: 教确立文章的中心。 学/依据中心选取材料,并确定详写和略写的内容。 ③列出写作提纲,并尝试对所要详写的内容进行片断练习 ④要求记叙文,字数50字左右 p2、学生训练 程、教师检查学生训练情况。 三、修改誊抄。 、学生作文完成后,自行修改或同桌交流。 、将修改后的作文誊抄在大作文本上 过论补充记录
主备人:于 干 时间 2010年9月21日 地点 召集人 李连喜 课题 《作文: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课时 第 2、3 课时 (总第 课时) 科任 教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明确详略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教师理论指导后,学生实践。 2、学生当堂训练,做到围绕中心,恰当选材,做到详略得当。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和做人的关系。 重、 难点 重点: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难点: 作文中如何确定详略。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1、复习上节所学,导入新课。 2、训练目标(多媒体出示) ①记事写人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②明确详略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③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和做人的关 系。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 1、出示自学提纲(多媒体) (1)、学生当堂训练,做到围绕中心,恰当选材,做到详略 得当。 (2)、出示训练题目:(任选一题) 1.以“在双休日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2.以“我喜欢夏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写作要求: ①确立文章的中心。 ②依据中心选取材料,并确定详写和略写的内容。 ③列出写作提纲,并尝试对所要详写的内容进行片断练习。 ④要求记叙文,字数550字左右 2、学生训练。 3、教师检查学生训练情况。 三、修改誊抄。 1、学生作文完成后,自行修改或同桌交流。 2、将修改后的作文誊抄在大作文本上。 讨论补充记录 教 学 过 程 讨论补充记录
教学过程 板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讨论补充记录 板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