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研室 二OO二年十月 (二OO七年十月修订) 前 言 检验医学在国外习惯上称为实验室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它是一 门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多个专业的交叉性学科。在现代医学中,检验医学已经远 远超出了早先单纯辅助临床诊断的认识范围。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检验的 范围日益广泛,检验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各种定量的检测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治疗、 预后判断和健康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正在发挥着越來越大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监测和医学研究的诸多需要,医学检验 方法的进展十分迅速,血液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的任何新理论,新技术 以及重大科研成果,凡是能直接用于诊断疾病的,或早或迟都会发展成为一种检验方 法,进入临床实验室。相应的检验仪器更是日新月异。随着数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 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向检验医学的广泛渗透,使得临床检验仪器都向着机械化、自 动化、精密化和简易化的方向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临床检验的速度与精度以及对资料 的处理能力和管理质量。随着高灵敏度、多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检测仪器的不断 涌现和广泛应用,临床医学的发展对实验室检验,判断结果的依托性的不断增大,对 检验工作者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和提高医学院校相关专业的各 层次学生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类现代化检验仪器,使之在辅助诊断和 治疗中发挥最佳的效能,成为相当急迫,重要的事情。 《临床检验仪器学》是一门知识面、技术面密集程度高,更新周期短的一门新兴 学科。教育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常用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分类结构,性能指标,使用 方法,常见故障的排除,临床检验仪器中的计算机技术,并了解其发展趋势,为他们 更好地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参考书目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研室 二〇〇二年十月 (二〇〇七年十月修订) 前 言 检验医学在国外习惯上称为实验室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它是一 门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多个专业的交叉性学科。在现代医学中,检验医学已经远 远超出了早先单纯辅助临床诊断的认识范围。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检验的 范围日益广泛,检验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各种定量的检测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治疗、 预后判断和健康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正在发挥着越來越大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监测和医学研究的诸多需要,医学检验 方法的进展十分迅速,血液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的任何新理论,新技术 以及重大科研成果,凡是能直接用于诊断疾病的,或早或迟都会发展成为一种检验方 法,进入临床实验室。相应的检验仪器更是日新月异。随着数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 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向检验医学的广泛渗透,使得临床检验仪器都向着机械化、自 动化、精密化和简易化的方向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临床检验的速度与精度以及对资料 的处理能力和管理质量。随着高灵敏度、多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检测仪器的不断 涌现和广泛应用,临床医学的发展对实验室检验,判断结果的依托性的不断增大,对 检验工作者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和提高医学院校相关专业的各 层次学生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类现代化检验仪器,使之在辅助诊断和 治疗中发挥最佳的效能,成为相当急迫,重要的事情。 《临床检验仪器学》是一门知识面、技术面密集程度高,更新周期短的一门新兴 学科。教育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常用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分类结构,性能指标,使用 方法,常见故障的排除,临床检验仪器中的计算机技术,并了解其发展趋势,为他们 更好地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参考书目
[1]曾照芳等. 临床检验仪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曾照芳等. 临床检验仪器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曾照芳等. 临床检验仪器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4]刘泽民等.医学检验仪器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5]朱良漪等.分析仪器手冊.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录 概论 第一章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第二章荧光分析仪器 第三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第四章光学显微镜 第五章电子显微镜 第六章离心机 第七章色谱仪 第八章电泳仪 第九章毛细管电泳仪 第十章流式细胞仪 第十一章血细胞分析仪 第十二章尿液分析仪 第十三章自动生化分析仪 第十四章电化学分析仪器* 第十五章细菌快速检测仪 第十六章免疫分析仪器 第十七章质谱仪* 第十八章磁共振波谱分析仪* 第十九章数据传输和接口技术* 第二十章检验仪器的信号与图象处理技术* 第二十一章检验仪器的网络化技术* 教学时数分配表 讲授时数■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第二草荧光分析仪器
[1] 曾照芳等. 临床检验仪器.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曾照芳等. 临床检验仪器学(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 曾照芳等. 临床检验仪器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4] 刘泽民等. 医学检验仪器学. 重庆: 重庆出版社,1991 [5] 朱良漪等. 分析仪器手冊.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目 录 概论 第一章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第二章 荧光分析仪器 第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第四章 光学显微镜 第五章 电子显微镜 第六章 离心机 第七章 色谱仪 第八章 电泳仪 第九章 毛细管电泳仪* 第十章 流式细胞仪 第十一章 血细胞分析仪 第十二章 尿液分析仪 第十三章 自动生化分析仪 第十四章 电化学分析仪器* 第十五章 细菌快速检测仪 第十六章 免疫分析仪器* 第十七章 质谱仪* 第十八章 磁共振波谱分析仪* 第十九章 数据传输和接口技术* 第二十章 检验仪器的信号与图象处理技术* 第二十一章 检验仪器的网络化技术* 教学时数分配表 内 容 讲授时数 概论 4 第一章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8 第二章 荧光分析仪器 4
第三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 第四章光学显微镜】 8 第五章电子显微镜 第六章离心机 第七章色谱仪 12 第八意电泳仪 第九章毛细管电泳仪* 第十章流式细胞仪 第十一章血细胞分析仪 第十二尿液分析仪 第十三章自动生化分析仪 第士四章电化学分析仪器 第十章细快速检测 第十六章免疫分析仪器 第十十音质普仪 第十八章磁共振波谱分析仪* 第十九章数据传输和接口技术为 第二十章检验仪器的信号与图象处理技术* 章检验仪器的网络化技术 总学时 72 注:带”*“者为根据不同情况理论课选讲内容和为开阔学生视野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理论课讲授为 72学时,另外安排54学时的相关实验。本门课程总学时为126学时。 概 论(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发展方向。 2.熟悉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组成部件。 3.了解临床检验仪器的选用标准。 教学重点、难点: 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学习《临床检验仪器学》这门课程? (2)临床检验仪器常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3)临床检验仪器有哪些主要部件? (4)根据哪些标准选用临床检验仪器? 第一章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分类 2.熟悉常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调试、使用及维护
第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 第四章 光学显微镜 8 第五章 电子显微镜 4 第六章 离心机 4 第七章 色谱仪 12 第八章 电泳仪 4 第九章 毛细管电泳仪* 第十章 流式细胞仪 4 第十一章 血细胞分析仪 4 第十二章 尿液分析仪 4 第十三章 自动生化分析仪 4 第十四章 电化学分析仪器* 第十五章 细菌快速检测仪 4 第十六章 免疫分析仪器* 第十七章 质谱仪* 第十八章 磁共振波谱分析仪* 第十九章 数据传输和接口技术* 第二十章 检验仪器的信号与图象处理技术* 第二十一章 检验仪器的网络化技术* 总学时数 72 注:带"*"者为根据不同情况理论课选讲内容和为开阔学生视野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理论课讲授为 72学时,另外安排54学时的相关实验。本门课程总学时为126学时。 概 论(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发展方向。 2.熟悉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组成部件。 3.了解临床检验仪器的选用标准。 教学重点、难点: 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学习《临床检验仪器学》这门课程? (2)临床检验仪器常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3)临床检验仪器有哪些主要部件? (4)根据哪些标准选用临床检验仪器? 第一章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分类。 2.熟悉常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调试、使用及维护
3.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常见故障和进展。 教学重点、难点: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分类、调试及使用。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光的吸收定律的表达式、其物理意义及适用范围。 (2)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3)何谓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它们各有何特点? 第二章荧光分析仪器(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荧光光谱仪的组成 2.熟悉荧光光谱仪的调试、使用及维护。 3.了解荧光光谱仪的应用方向。 教学重点、难点: 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分类、调试及使用。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试比较荧光光度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结构上的差别有哪些? (2)什么是物质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三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熟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性能。 3.了解荧光光谱仪的应用方向。 教学重点、难点: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及使用。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试述原子吸收光谐仪的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仪具有什么特点? (2)原子吸收光谱仪有哪几个主要的结构部件? (3)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中为什么要采用锐线光源?为什么常用空心阴极灯作为光源? 第四章光学显微镜(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3.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常见故障和进展。 教学重点、难点: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分类、调试及使用。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光的吸收定律的表达式、其物理意义及适用范围。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3)何谓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它们各有何特点? 第二章 荧光分析仪器(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荧光光谱仪的组成。 2.熟悉荧光光谱仪的调试、使用及维护。 3.了解荧光光谱仪的应用方向。 教学重点、难点: 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分类、调试及使用。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试比较荧光光度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结构上的差别有哪些? (2)什么是物质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熟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性能。 3.了解荧光光谱仪的应用方向。 教学重点、难点: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及使用。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试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仪具有什么特点? (2)原子吸收光谱仪有哪几个主要的结构部件? (3)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中为什么要采用锐线光源?为什么常用空心阴极灯作为光源? 第四章 光学显微镜(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光学参数、基本原理、结构和关键部件,掌握特种显微镜的基本原 理、结构和特殊部件。 2.熟悉光学显微镜的维护、调试与使用方法。 3.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光学显微镜的光学参数、基本原理、结构和关键部件,特种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特 殊部件。光学显微镜的调试与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显微镜有哪些光学参数?放大率和分辨率由哪些因素决定?如何正确应用这两个参数? (2)透镜有几种像差和色差?是怎样产生的? (3)概述显微镜的结构组成及几种普通型显微镜的原理、性能、用途。 (4)分述各种特种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特殊结构。注意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第五章电子显微镜(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电子显微镜的类型和组成。 2.熟悉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3.了解电子显微镜的进展及医学应用,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 教学重点、难点: 电子显微镜的类型和组成。悉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电子显微镜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对成像质量影响最大的部件是哪些? (2)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在成像原理和结构上有些什么主要差别?在医学研究中各有哪些应用? (3)对电镜和光镜在成像原理、基本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做个全面的比较。 第六章离心机(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离心机的基本原理、分类结构和常用的离心方法。 2.熟悉离心机的使用、维护。 3.了解离心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离心技术的镜的进展。 教学重点、难点: 离心机的基本原理、分类结构、常用的离心方法、离心机的使用和维护。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常用离心方法有哪几种?如何适当选择?
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光学参数、基本原理、结构和关键部件,掌握特种显微镜的基本原 理、结构和特殊部件。 2.熟悉光学显微镜的维护、调试与使用方法。 3.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光学显微镜的光学参数、基本原理、结构和关键部件,特种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特 殊部件。光学显微镜的调试与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显微镜有哪些光学参数?放大率和分辨率由哪些因素决定?如何正确应用这两个参数? (2)透镜有几种像差和色差?是怎样产生的? (3)概述显微镜的结构组成及几种普通型显微镜的原理、性能、用途。 (4)分述各种特种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特殊结构。注意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第五章 电子显微镜(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电子显微镜的类型和组成。 2.熟悉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3.了解电子显微镜的进展及医学应用,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 教学重点、难点: 电子显微镜的类型和组成。悉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电子显微镜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对成像质量影响最大的部件是哪些? (2)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在成像原理和结构上有些什么主要差别?在医学研究中各有哪些应用? (3)对电镜和光镜在成像原理、基本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做个全面的比较。 第六章 离心机(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离心机的基本原理、分类结构和常用的离心方法。 2.熟悉离心机的使用、维护。 3.了解离心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离心技术的镜的进展。 教学重点、难点: 离心机的基本原理、分类结构、常用的离心方法、离心机的使用和维护。 教学方法: 讲授。 思考题: (1)常用离心方法有哪几种?如何适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