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一九六二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情况介绍 第一节066、获奖者肯德鲁,J.C.(英国)情况介绍 肯德鲁J.C.(John Cowdery Kendrew,1917~1997),英国分子生物学家,由于他 完成了对蛋白质精细结构的测定,196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年45岁。 【肯德鲁教授的履历】 1917年3月24日生于英国牛津:1930年~1936年就读于剑桥大学克利夫顿学院: 1936年考取剑桥大学特里尼蒂学院的研究生:1936年留校从事酶动力的研究工作;第 次世界大战时期,曾担任盟国空军总司令科学倾问,被授予空军中校荣誉军衔:1946年 回到剑桥学习:翌年,被选为彼得豪斯学院的研究员,担任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研究 理事会副理事长:1949年获物理学和哲学博士学位:1954年担任伦敦皇家学会戴维 法拉第实验室的高级讲师;1960年成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962年获得科学博士学位: 从60年代开始他就是英国因防部的首席科学顾问和科学政策理事会成员;他还是《分子 生物学》杂志的创刊人和主编:1997年逝世,享年80岁。 【获奖原因及主要成就】 他成功地揭示了蛋白质分子的原子结构。他的成功促进了蛋白质化学的研究,开辟了 认识酶的作用的道路。 他获得博士学位后,参加了由佩鲁茨主持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工作,开始了他研究 蛋白质结构问题的科学生涯。蛋白质的测定问题,前后差不多经过了半个多世纪,才获得 比较圆满的解决。这不仅因为蛋白质分子具有惊人、庞大的分子量,特别是由于它的原子 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空间分布排列情况极其精巧和复杂,不是用一般的化学分析方法和常规 的仪器所能解决的。直到许多新的现代化技术和高度精密的仪器问世,才得以逐步得到解 决。他和佩鲁茨在试图测出蛋白质分子更精细结构的过程中,找到一种“重原子渗入”技 术(即把重元素如金、水银等金属的单个原子加进蛋白质的分子中,再进行X射线衍射的 分析试验,能极大提高衍射的效率,从而取得比较清晰的空间结构图),突破了这个难 关,然后又通过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运算,最终获得了球蛋白分子的精确的三维空间结构图 “1960年,通过测定出鲸肌红蛋白的精细空间结构和马血红蛋白的空间精细结构, 他们共同揭示出:在组成蛋白质分子的肽链的螺旋区与非螺旋区之间,还存在有三维空间 的不同的排布方式:并且阐朋了形成这类排布方式的原理,主要是由于二硫键的作用,使 得两条相互分立的肽链,或同一条肽链中两个相邻的部位进一步联接在一起。这种结合方 式具有高度专一的特点,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殊的结合方式。由于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形态是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层次上先后揭示出来的,因此继蛋白质分子的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之后,称他们测定的螺旋体和散开的肽链在球蛋白分子中盘 来扭去的结合方式为蛋白分子的“三级结构”。他们这项工作的深远意义在于:为广泛地 测定和合成各种蛋白质分子以及其它生物大分子奠定了基础,对发展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 学作出了贡献。 【获得奖励及荣誉】 他曾获得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皇家奖章;美国科学院授予他名誉院士称号 103
《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与成份》(1962)。 105
第五十五章一九六三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情况介绍 第一节068、获奖者齐格勒,K.(德国)情况介绍 齐格勒K.(Karl Ziegler,1898~1973),德国化学家,由于他发明并改进了用于 高分子聚合的齐格勒催化剂而于196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年65岁。 【齐格勒教授的履历】 1898年11月26日生于德国赫尔萨:1916年进入马尔堡大学学习化学,1920年获有 机化学博士学位:1922年~1925年任马尔堡大学讲师,兼法兰克福大学讲师:1926年到 海德堡大学任教,1927年被聘为化学教授:1936年任哈雷大学化学教授兼化学研究所主 任,后升为校长:1943年被委任为普朗克煤炭研究院院长(原为凯撒·威廉研究院): 1949年任德国化学学会第一任主席:1969年退休,同年,建立齐格勒基金;1973年8月 12日逝世于德国米尔海姆,享年75岁。 【获奖原因及主要成就】 他发明和制造出“齐格勒一纳塔型”高活性络合催化剂,可以在常温、常压条件下 实现乙烯的聚合反应。他在游离基化学、碱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某些多元环化合物研究方面 有很深的造诣。他设计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生产低压聚乙烯的工厂,使高分子合成材料进入 了新的发展阶段。 1922他年在著名化学家卡尔·冯·奥维尔斯指导下进行有机化学的研究。1923年发 现金属一一碳键和碳一碳双键的加成反应。1929年用有机卤化物和金属锂制取有机锂获 得成功。1949年他首先发现具有长链结构的烷基铝可以通过将乙烯分子不断插入铝一碳 键而制备。同时,他用有机碱金属化合物作催化剂,对异戊二烯和丁二烯作聚合实验,取 得重大进展。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运用加成反应将二烯烃基团直接引入有机锂等化合物取得 成功的科学家。他发表了关于多元环化合物合成的论文,发展了瑞士化学家路茨卡的多元 环酮化合物合成法,提出了“齐格勒环化反应”。其后,又发现了溴反应,合成出许多新 型有机化合物,称为“齐格勒—沃尔反应”。1953年他发现某些过渡金属,如钛和钛 的化合物,在与烷基铝共同使用时,具有强而有效的催化活性,并由此制造出“三乙基 铝一四氯化钛”络合催化剂,这种催化剂能使乙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聚合,称之为“低 压法聚乙烯”,为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低压法聚乙烯与高压法聚乙烯相 比,具有生产成本低、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等优点。这类被称作“齐格勒 一纳塔型” 催化剂,不仅应用在塑料合成,而且在其它有机合成,如人造橡胶的合成等方面都有广泛 的应用。“齐格勒一纳塔型”催化剂的问世,不仅加速了高分子合成材料工业的发展, 而且对现代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也因此而获得1963年诺贝尔化 学奖。此外,他还是一位谆谆善诱的教育家。 【获得奖励及荣誉】 1938年获利比希奖章:1953年获德国化学学会卡尔·杜伊斯堡奖:1955年获法国化 学学会授予的拉瓦西奖章:1964年获英国塑料橡胶研究院授予的斯温伯恩奖章:他还获 得科学技术荣誉勋章;他被哈佛大学、海德堡大学、达姆施塔特大学等授予名誉博士学 位。 106
机化学和有机催化的研究。1957年后他继续进行聚合物科学的研究,研究聚丁烯橡胶聚 合中原子三维排列的完全控制法,还研究了聚合物合成的不对称性。1960年后他研究非 烃单体聚合,如苯并呋喃和乙烯基的聚合。 【获得奖励及荣誉】 1961年获首次合成橡胶工业国际金质奖章:1963年获美国塑料工程学会金质奖章: 获法国化学物理学会授予的珀赖因奖章:获法国化学学会授予的拉瓦西奖章:获英国授予 的珀金奖章:1964年获意大利化学家联合会授予的金质奖章:1969年获苏联科学院授予 的罗蒙诺索夫金质奖章:都灵大学、美因茨大学、热那亚大学、布鲁克莱恩工学院、卢万 大学、比利时大学、巴黎大学等许多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他还是意大利国家科学 院、纽约科学院等许多学术团体的成员和名誉成员。 【主要著作】 《立体规则聚合物和立体定向聚合》(1967):《立体化学》(1968):《立体化 学》(1972)。 108
第五十六章一九六四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情况介绍 第一节070、获奖者霍奇金(女),D.M.C.(英国)情况介绍 霍奇金(女)D.M.C.(Dorothy Mary Crowfoot Hodgkin,1910~l994),英国化学 家,由于她在抗恶性贫血的生化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方面的突出贡献于1964年获诺贝尔化 学奖,时年54岁。 【鳖奇金教授的履历】 1910年5月12日生于埃及开罗: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学习化学,1932 年获学士学位:同年,到剑桥大学从师贝纳尔攻读结晶学,1934年回牛津大学任矿物学 和结品学化学助教:1937年获博士学位;1956年任该校X射线结晶学高级讲师:1960年 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世界事务会议主席;1977年退休,被牛津大学授予荣誉教授头衔: 994年逝世,享年84岁。 【获奖原因及主要成就】 她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出在医学上有重大意义的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其中包括有青霉素、胰岛素、维生素B等。她还将计算机运用到分析X射线衍射图型, 为复杂高分子的合成开辟了道路。 1928年从师布鲁尔开始X射线在结晶学方面的应用研究,使用X射线分析物质的化 学结构。1933年在贝纳尔的指导下进行X射线对甾醇类物质的研究,首次对胃蛋白酶进 行了X射线衍射照片的研究,研究固醇的结构。她还研究了维生素B、维生素D、性微素 等X射线照片和它们的结构。1934年开始研究胆甾醇的卤素衍生物和胰岛素等复杂大分 子有机物。1941年开始青霉素的研究工作。1937年以关于胆甾醇碘化物的论文获博士学 位。1948年开始对维生素Bz的研究。1949精确地测定了青霉素的分子结构,首次采用X 射线结晶学的方法解析生物化学结构,开创了结晶学的新时代。她还使用计算机来计算电 子云的密度图,以期获得更精确的结果。之后,她又测定了几种生物激素和蛋白酶的结 构,并测定出维生素B的复杂空间构型和构像,为合成维生素B和其它复杂高分子化合 物打开了大门。1956年她公布了对维生素B2的研究成果,阐明了维生素B2的复杂大分子 晶休结构,被誉为X射线结晶学的巨大成就。1957年实现了青莓素的全合成。1958年开 始研究胰岛素三维结构。1969年研究糖尿病的病理特征,阐明胰岛素在减轻糖尿病症状 方面的作用,为治疗糖尿病提供了途径。1972年后继续研究胰岛素分子中肽链形成的问 题,晶休晶格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和结合的关系,以及各种抗菌素和克杀汀A、B和S的 结构等。 【获得奖励及荣誉】 1957年获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的皇家奖章:1965年获英国皇室授予的荣誉勋章;1976 年获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的科普利奖章;1982年获苏联科学院授予的罗蒙诺索夫金质奖 章:她是英因皇家学会、荷兰皇家科学院、美国人文自然科学院、苏联科学院、南斯拉夫 科学院、澳大利亚科学院、加纳科学院、波多黎各科学院等学术团体的成员或荣誉成员: 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布朗大学、利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加纳大学、芝加哥大学、苏 塞克斯大学等许多大学授予她名誉博士学位。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