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 眙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蜜 马佳毓 DHfffenep
医学微生物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 马佳毓
第19章梭菌属 Clostridium) 一群专性厌氧、革兰阳性的粗大杆菌 形成芽胞,细菌膨胀呈梭形 产生外毒素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破伤风梭菌--破伤风 产气荚膜梭菌--气性坏疽 肉毒梭菌--肉毒中毒 艰难梭菌--假膜性结肠炎
第19章 梭菌属 (Clostridium) 一群专性厌氧、革兰阳性的粗大杆菌 形成芽胞,细菌膨胀呈梭形 产生外毒素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破伤风梭菌--破伤风 产气荚膜梭菌--气性坏疽 肉毒梭菌--肉毒中毒 艰难梭菌--假膜性结肠炎
第一节破伤风梭菌 革兰阳性 形成芽胞 有鞭毛 /、 专性厌氧 3芽胞抵抗力很强
第一节 破伤风梭菌 革兰阳性 形成芽胞 有鞭毛 专性厌氧 芽胞抵抗力很强
致病性 感染途径创伤、不洁接生 感染条件 厌氧微环境 伤口深而窄 混有泥土、异物 局部组织缺血或同时伴有需氧菌混合感染 致病物质 破伤风痉挛毒素( tetanospasmin) 强毒性蛋白质:对人的致死量是1ug 经0.3%甲醛作用4周后脱毒成为类毒素 α轻链具有毒性作用 β重链能与神经细胞表面受体神经节苷脂结合
致病性 感染途径 创伤、不洁接生 感染条件 厌氧微环境 伤口深而窄 混有泥土、异物 局部组织缺血或同时伴有需氧菌混合感染 致病物质 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 强毒性蛋白质:对人的致死量是1g 经0.3%甲醛作用4周后脱毒成为类毒素 α轻链具有毒性作用 β重链能与神经细胞表面受体神经节苷脂结合
致病机制 破伤风痉挛毒素对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细胞有 高度亲和力 血、淋巴 局部感染—毒素外周神经问脊髓前角神经细胞 与神经节苷脂结合—封闭抑制性突触 阻止抑制突触 释放介质 兴奋性增高 全身肌肉痉挛 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
破伤风痉挛毒素对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细胞有 高度亲和力 局部感染 毒素 脊髓前角神经细胞 与神经节苷脂结合 封闭抑制性突触 阻止抑制突触 释放介质 兴奋性增高 全身肌肉痉挛 血、淋巴 外周神经间隙 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 致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