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异常增殖综合症、恶性组织细胞病 参考值:中性细胞:40~70%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10%嗜酸 细胞:0.5~5%嗜碱细胞:0~1% 红细胞计数(RBC 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多见于:(1)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 瘤患者。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2)心肺疾病:先天 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 氧需要。(3)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减少见于:(1)急性或慢 性失血。(2)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3)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 碍和造血组织损伤。(4)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参考值:3.5~5×10~12/L 血红蛋白(Hgb 临床意义: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钩虫病等减少。缺铁性贫血时尤 为明显。肺气肿、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呕吐、腹泻、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 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时増高(长期居住高原者生理性增高)。 Hb低于45g/L者应予输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除外);低于105g/L者应寻找贫血 原因;高于180g/L者应作进一步检查。高于230g/L者,应紧急采取治疗措施 参考值:男:120~160g/L 女: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 红细胞比积(Hct) 临床意义:红细胞比积增加:大量脱水、血液丢失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均由于血液浓 缩而使红细胞比积增高。红细胞比积减少:见于各种贫血。低于0.14者必须给予输 血治疗(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不宜);低于0.33者应进一步检査,寻找贫血原因。男性 高于0.56、女性高于053同时结合血红蛋白增高应考虑血浆容量问题。达到或高于070 者为紧急静脉放血的指征。 参考值:0.35~0.45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临床意义:正常红细胞性贫血时正常,大细胞性贫血时增大,小细胞性贫血时减小。 体积减小常见于严重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型细胞增多症;体积增大常见于急性溶血性 贫血及巨红细胞性贫血 参考值:80-100fL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临床意义:增加见于大细胞性贫血,减少见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参考值:27~34pg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临床意义:大细胞性贫血时MaHC正常或减小,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时MCHC正常,小 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MCHC减小
骨髓异常增殖综合症、恶性组织细胞病。 参考值:中性细胞:40~70 % 淋巴细胞:20~40 % 单核细胞:3~10 % 嗜酸 细胞:0.5~5 % 嗜碱细胞:0~1 % 红细胞计数(RBC) 临床意义: 红细胞增多见于: (1)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 瘤患者。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 (2)心肺疾病:先天 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 氧需要。 (3)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减少见于: (1)急性或慢 性失血。 (2)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 (3)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 碍和造血组织损伤。 (4)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参考值:3.5~5× 10^12/L 血红蛋白(Hgb) 临床意义: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钩虫病等减少。缺铁性贫血时尤 为明显。肺气肿、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呕吐、腹泻、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 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时增高(长期居住高原者生理性增高)。 Hb 低于 45g/L 者应予输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除外);低于 105g/L 者应寻找贫血 原因;高于 180g/L 者应作进一步检查。高于 230g/L 者,应紧急采取治疗措施。 参考值:男:120~160 g/L 女:110~150 g/L 新生儿:170~200 g/L 红细胞比积(Hct) 临床意义:红细胞比积增加:大量脱水、血液丢失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均由于血液浓 缩而使红细胞比积增高。 红细胞比积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低于 0.14 者必须给予输 血治疗(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不宜);低于 0.33 者应进一步检查,寻找贫血原因。男性 高于 0.56、女性高于 0.53 同时结合血红蛋白增高应考虑血浆容量问题。达到或高于 0.70 者为紧急静脉放血的指征。 参考值:0.35~0.45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临床意义:正常红细胞性贫血时正常,大细胞性贫血时增大,小细胞性贫血时减小。 体积减小常见于严重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型细胞增多症;体积增大常见于急性溶血性 贫血及巨红细胞性贫血。 参考值:80~100 fL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临床意义:增加见于大细胞性贫血,减少见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参考值:27~34 pg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临床意义:大细胞性贫血时 MCHC 正常或减小,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时 MCHC 正常,小 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 MCHC 减小
参考值:320~360g/L 各型贫血时三种红细胞平均值的改变 贫血类型 MCV MCH MCHC 大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恶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正常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急性失血、溶血性贫血、造血组织病等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感染、中毒、慢性炎症、尿毒症等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慢性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临床意义:RDW与MCV结合可将贫血分为小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正常细胞均 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及大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在治疗过程中大细胞性或小细 胞性贫血的这一指标会有动态变化 参考值:11.5~15.5% 血小板计数(Pt) 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増多症、溶 血性贫血、淋巴瘤。(2)手术后、急性失血后、创伤、骨折。(3)某些恶性肿瘤、 感染、缺氧。减少见于:(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巨幼细胞性贫血等。(2)脾功能亢进、放射病、癌的骨髓 转移。(3)某些传染病或感染:如败血症、结核、伤寒。(4)某些药物过敏:氯霉 素、抗癌药等 参考值:100~300×10^~9/L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临床意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后期伴浮肿和蛋白尿者,以及急性失血(外 伤)或大手术后的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Bernard Soulier综合征)时MPV增大;非免疫 性血小板破坏、再障、湿疹和血小板减少反复感染综合征( Wiskolt-Aldrich综合征)、骨 髓移植恢复期、先兆子痫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MPV减少。 参考值:7.5~12.5fL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临床意义:巨幼红细胞贫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异常増生综合症(MDS)、原发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时都可引起PDW增大。 参考值:15.5~17.5% 二纤溶系统 纤维蛋白原(FIB) 升高:见于糖尿病及其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炎,尿毒症,骨髓 病,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等 减低: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凝血酶原时间(PT) PT延长:超过正常对照3秒为延长,见于Ⅱ,V,ⅦI,Ⅹ因子缺乏,及纤维蛋白的缺乏
参考值:320~360 g/L 各型贫血时三种红细胞平均值的改变 贫血类型 MCV MCH MCHC 大细胞性贫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恶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正常细胞性贫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急性失血、溶血性贫血、造血组织病等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感染、中毒、慢性炎症、尿毒症等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慢性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临床意义:RDW 与 MCV 结合可将贫血分为小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正常细胞均 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及大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在治疗过程中大细胞性或小细 胞性贫血的这一指标会有动态变化。 参考值:11.5~15.5 % 血小板计数(Plt) 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 (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溶 血性贫血、淋巴瘤。 (2)手术后、急性失血后、创伤、骨折。 (3)某些恶性肿瘤、 感染、缺氧。 减少见于: (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2)脾功能亢进、放射病、癌的骨髓 转移。 (3)某些传染病或感染:如败血症、结核、伤寒。 (4)某些药物过敏:氯霉 素、抗癌药等。 参考值:100~300× 10^9/L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临床意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后期伴浮肿和蛋白尿者,以及急性失血(外 伤)或大手术后的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ermard Soulier 综合征)时 MPV 增大;非免疫 性血小板破坏、再障、湿疹和血小板减少反复感染综合征(Wiskolt-Aldrich 综合征)、骨 髓移植恢复期、先兆子痫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 MPV 减少。 参考值:7.5~12.5 fL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临床意义:巨幼红细胞贫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MDS)、原发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时都可引起 PDW 增大。 参考值:15.5~17.5 % 二 纤溶系统 纤维蛋白原(FIB) 升高:见于糖尿病及其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炎,尿毒症,骨髓 病,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等。 减低:见于 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凝血酶原时间(PT) PT 延长:超过正常对照 3 秒为延长,见于 II,V,VII,X 因子缺乏,及纤维蛋白的缺乏
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C,原发性纤溶亢进等 丌缩短:先天性Ⅴ因子增多,DIC早期(高凝状态),口服避孕药等。 口服抗凝药的监护:当INR值在2~4时为抗凝治疗的合适范围,INR>4.5时应减少或 停止用药。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APTT延长:结果超过正常对照的10秒为延长,见于ⅥII,Ⅸ,ⅪI,ⅫⅡ因子的缺乏。 APTT缩短:见于DIC,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 肝素治疗的监护:应维持APTT在正常对照的15~3.0倍为宜 D-二聚体(D-Dmer) 增高见于纤溶亢进或DC早期。 三其它 血沉(ESR) 血沉增快见于活动性结核病,风湿热,肺炎,某些恶性肿瘤,组织变性或坏死性疾病(如 心肌梗死,胶原病),严重贫血,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严重急性感染,肾脏疾病等。 网织红细胞(RET) 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特别是急性溶血,急性大出血引起的失血性贫血, 当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有效时,短时间内网织红细胞会大量增加。网织红 细胞减少多见于骨髓增生低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某些溶血性贫血有再障危象时,如 阵发性血红蛋白尿。 C反应蛋白(CRP) 在各种急,慢性感染,组织损伤,恶性肿瘤,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时又 迅速降于正常水平 红斑狼疮细胞(LE)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斑狼疮细胞阳性率一般为70~90%。通常在活动期后常消失。 除系统性红斑狼疮外,类风湿,硬皮病,活动性肝炎等,偶亦可发现红斑狼疮细胞。 血中微丝蚴 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管,只有微丝蚴在外周血中才能见到,镜检阳性可提示微丝蚴感染。 疟原虫 当检测到原虫或是裂殖体时均可判定有疟原虫感染。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抗体 为小儿支原体、衣原体性性肺炎提供诊断依据。 胸腹水常规 区别积液性质,判明是渗出液还是漏出液。找出病原,进行治疗。 1.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初步区别: 渗出液漏出液
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 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等。 PT 缩短:先天性 V 因子增多,DIC 早期(高凝状态),口服避孕药等。 口服抗凝药的监护:当 INR 值在 2~4 时为抗凝治疗的合适范围,INR>4.5 时应减少或 停止用药。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APTT 延长:结果超过正常对照的 10 秒为延长,见于 VIII,IX,XI,XII 因子的缺乏。 APTT 缩短:见于 DIC,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 肝素治疗的监护:应维持 APTT 在正常对照的 1.5~3.0 倍为宜。 D-二聚体(D-Dimer) 增高见于纤溶亢进或 DIC 早期。 三 其它 血沉(ESR) 血沉增快见于活动性结核病,风湿热,肺炎,某些恶性肿瘤,组织变性或坏死性疾病(如 心肌梗死,胶原病),严重贫血,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严重急性感染,肾脏疾病等。 网织红细胞(RET) 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特别是急性溶血,急性大出血引起的失血性贫血, 当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有效时,短时间内网织红细胞会大量增加。网织红 细胞减少多见于骨髓增生低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某些溶血性贫血有再障危象时,如 阵发性血红蛋白尿。 C 反应蛋白(CRP) 在各种急,慢性感染,组织损伤,恶性肿瘤,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时又 迅速降于正常水平。 红斑狼疮细胞(LE)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斑狼疮细胞阳性率一般为 70~90%。通常在活动期后常消失。 除系统性红斑狼疮外,类风湿,硬皮病,活动性肝炎等,偶亦可发现红斑狼疮细胞。 血中微丝蚴 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管,只有微丝蚴在外周血中才能见到,镜检阳性可提示微丝蚴感染。 疟原虫 当检测到原虫或是裂殖体时均可判定有疟原虫感染。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抗体 为小儿支原体、衣原体性性肺炎提供诊断依据。 胸腹水常规 区别积液性质,判明是渗出液还是漏出液。找出病原,进行治疗。 1.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初步区别: 渗出液 漏出液
原因局部炎症所致非炎症性 比重1.018以上1.015以下 凝固性易凝固不易凝固 蛋白30g/L以上30g/L以下 李凡他试验阳性阴性 细胞数200/以下100/以下 细胞分类急性感染以中性分叶为主,慢性感染以淋巴为主淋巴细胞与间皮细胞为主 细菌常有无 葡萄糖低于血糖与血糖一致 2.中性粒细胞为主时见于,3.化脓性渗出液。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疾病,4.如结 核性,5.梅毒性,6肿瘤等渗岀液。嗜酸性粒细胞増多,刁.见于变态反应性和寄生 虫感染,8.如过敏症,9.寄生虫感染,10.人工气胸等。 11.间皮细胞增多:见于浆膜受刺激或受损 妊娠试验(尿hCG) 受孕1周后可呈阳性。过期流产或是不完全流产,子宫内仍有活胎盘组织时,本试验仍 呈阳性。人工流产后,如果本试验仍呈阳性,提示体内仍残留胚胎组织,应进一步检査 宫外孕时hCG低于正常,但仍有60%的阳性率,有助于与其它急腹症相鉴别。葡萄胎, 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以及男性睾丸畸胎瘤等恶性肿瘤时hCG会很高。 脑脊液常规 提供有关病原的相关信息,区分病毒性,细菌性或是外伤性的脑脊液性状改变。 1.颜色:黄色提示脑内有陈旧性出血,2.红色离心后上清无色透明,3.提示穿刺引起 的损伤,4.离心后呈淡红或黄色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 5.潘氏试验:有脑组织和脑膜疾患时,6.蛋白质增加,刁.且多为球蛋白,8.本试 验常呈阳性。如化脓性脑膜炎,9.结核性脑膜炎,10.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颅 内出血,12.脊髓灰质炎,13.流行性脑炎等 14.白细胞:化脓性脑膜炎时,15.每微升数百至数千。结核性脑膜炎时,16.一般中 度增加,17.为30~1000每微升。流行性脑炎时,18.常为10~200每微升。脊髓灰 质炎,19.神经梅毒也有轻微增加 20.氯化物:减少见于化脓性脑膜炎,21.尤以结核性脑膜炎为明显。病脑时无明显改 变。 22.葡萄糖:化脓性脑膜炎在早期下降明显,23.结脑隐球菌脑膜炎在中,24.后期下 降较多,25.病脑多为正常 26.真菌:新型隐球菌检査。 27.细菌:疑为细菌感染应要求革兰染色,28.疑为结核性脑膜炎者,29.作抗酸染色 检查。如在脑脊液中检测到任何的细胞,30.排除污染外均可视为致病菌。 精液常规 用于评价男性不育症诊断,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检测项目,病人男子生育能力的重要依 据 白带常规 由临床医生采集,尽快送检,保持温度在25~35℃ 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分级及意义:
原因 局部炎症所致 非炎症性 比重 1.018 以上 1.015 以下 凝固性 易凝固 不易凝固 蛋白 30 g/L 以上 30 g/L 以下 李凡他试验 阳性 阴性 细胞数 200 /ul 以下 100 /ul 以下 细胞分类 急性感染以中性分叶为主,慢性感染以淋巴为主 淋巴细胞与间皮细胞为主 细菌 常有 无 葡萄糖 低于血糖 与血糖一致 2. 中性粒细胞为主时见于,3. 化脓性渗出液。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疾病,4. 如结 核性,5. 梅毒性,6. 肿瘤等渗出液。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7. 见于变态反应性和寄生 虫感染,8. 如过敏症,9. 寄生虫感染,10. 人工气胸等。 11. 间皮细胞增多:见于浆膜受刺激或受损。 妊娠试验(尿 hCG) 受孕 1 周后可呈阳性。过期流产或是不完全流产,子宫内仍有活胎盘组织时,本试验仍 呈阳性。人工流产后,如果本试验仍呈阳性,提示体内仍残留胚胎组织,应进一步检查。 宫外孕时 hCG 低于正常,但仍有 60%的阳性率,有助于与其它急腹症相鉴别。葡萄胎, 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 以及男性睾丸畸胎瘤等恶性肿瘤时 hCG 会很高。 脑脊液常规 提供有关病原的相关信息,区分病毒性,细菌性或是外伤性的脑脊液性状改变。 1. 颜色:黄色提示脑内有陈旧性出血,2. 红色离心后上清无色透明,3. 提示穿刺引起 的损伤,4. 离心后呈淡红或黄色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 5. 潘氏试验:有脑组织和脑膜 疾患时,6. 蛋白质增加,7. 且多为球蛋白,8. 本试 验常呈阳性。如化脓性脑膜炎,9. 结核性脑膜炎,10. 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1. 颅 内出血,12. 脊髓灰质炎,13. 流行性脑炎等。 14. 白细胞:化脓性脑膜炎时,15. 每微升数百至数千。结核性脑膜炎时,16. 一般中 度增加,17. 为 30~1000 每微升。流行性脑炎时,18. 常为 10~200 每微升。脊髓灰 质炎,19. 神经梅毒也有轻微增加。 20. 氯化物:减少见于化脓性脑膜炎,21. 尤以结核性脑膜炎为明显。病脑时无明显改 变。 22. 葡萄糖:化脓性脑膜炎在早期下降明显,23. 结脑隐球菌脑膜炎在中,24. 后期下 降较多,25. 病脑多为正常。 26. 真菌:新型隐球菌检查。 27. 细菌:疑为细菌感染应要求革兰染色,28. 疑为结核性脑膜炎者,29. 作抗酸染色 检查。如在脑脊液中检测到任何的细胞,30. 排除污染外均可视为致病菌。 精液常规 用于评价男性不育症诊断,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检测项目,病人男子生育能力的重要依 据。 白带常规 由临床医生采集,尽快送检,保持温度在 25~35℃。 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分级及意义:
清洁度所见成分临床意义 I度大量上皮细胞,无杂菌或极少,白细胞0~5/HP正常 II度中等量上皮细胞,少量杂菌,白细胞5~15/HP(+)正常 II度少量上皮细胞,杂菌较多,白细胞15~30/HP(++)提示有炎症 I∨度无或有少量上皮,大量杂菌,白细胞>30/HP(+++以上)多见于严重的阴道炎 1.滴虫:排除污染外可作为滴虫性阴道炎的诊断依据 2.真菌:白色念珠菌为正常寄生菌。 3.线索细胞:是诊断阴道加德纳菌的重要依据。 尿淀粉酶(UAMY) 尿淀粉酶在起病12~2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也较血淀粉酶慢,故对急性胰腺炎的预后 更有价值。肾功能严重障碍时,血清AMY可増高,而尿淀粉酶下降。血淸淀粉酶和尿 淀粉酶同时下降时,可见于各种肝病。 尿本一周蛋白( BenceJones) 阳性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合成不平衡的患者尿中 乳糜试验 多见于丝虫病,也可见于腹腔肿瘤,胸膜腔手术,胸腹腔外伤,肾盂肾炎,包虫病等。 尿三杯试验 对男必性泌尿系统感染提供诊断依据。 第3章生化检验 注:这里的参考值如果与报告单上的有出入则以报告单为准 肝功能 肝功能试验的分类 1.识别肝实质细胞通透性改变的试验:AT、AST等升高 2.指3.示肝细胞坏死的试验:血清中出现谷氨酸脱氢酶和线粒体谷草酶。 4.肝实质细胞内质网蛋白质合成机制障碍的试验:如血清Ab、胆碱脂酶、凝血因子和 纤维蛋白等浓度下降 5.指6.示肝内或肝外胆道阻塞的试验:如血清ALP、5NT、GGT和某些胆汁酸增高 7.肝脏间质成分增生的试验:血清蛋白电泳中a2和Y球蛋白增加,8.单胺氧化酶活性 升高 ALT(谷丙转氨酶)临床意义:人体中很多脏器都含有ALT,其分布大致为肝>肾>心> 肌肉。肝内ALT活性远远超过其它脏器的活性,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质的可溶性部分,故 测定AT反映肝脏损害具有特殊意义。血清AT活性增高原因:急性病毒性肝炎;骨骼 肌、肾脏及胰腺等组织坏死:伴有急性肝炎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严重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时的肝郁血:胆道疾病、肝外癌性胆道梗阻性黄疸(如胆管癌、胰头癌)、胆 石症、胆管炎及胆囊炎:应用氯丙嗪、异烟肼、锑剂、奎林、呋喃西林、利福平、某些 避孕药、苯巴妥、利眠宁等药物,以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等中毒:外科手术、麻 醉、剧烈运动、早期妊娠等。 注意事项:血清或血浆均可,推荐用血清。红细胞AT比血浆高约7倍,溶血时红细胞
清洁度 所见成分 临床意义 I 度 大量上皮细胞,无杂菌或极少,白细胞 0~5/HP 正常 II 度 中等量上皮细胞,少量杂菌,白细胞 5~15/HP(+) 正常 III 度 少量上皮细胞,杂菌较多,白细胞 15~30/HP(++) 提示有炎症 IV 度 无或有少量上皮,大量杂菌,白细胞>30/HP(+++以上) 多见于严重的阴道炎 1. 滴虫:排除污染外可作为滴虫性阴道炎的诊断依据。 2. 真菌:白色念珠菌为正常寄生菌。 3. 线索细胞:是诊断阴道加德纳菌的重要依据。 尿淀粉酶(UAMY) 尿淀粉酶在起病 12~24 小时开始升高,下降也较血淀粉酶慢,故对急性胰腺炎的预后 更有价值。肾功能严重障碍时,血清 AMY 可增高,而尿淀粉酶下降。血清淀粉酶和尿 淀粉酶同时下降时,可见于各种肝病。 尿本-周蛋白(Bence-Jones) 阳性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合成不平衡的患者尿中。 乳糜试验 多见于丝虫病,也可见于腹腔肿瘤,胸膜腔手术,胸腹腔外伤,肾盂肾炎,包虫病等。 尿三杯试验 对男必性泌尿系统感染提供诊断依据。 第 3 章 生化检验 注:这里的参考值如果与报告单上的有出入则以报告单为准。 一肝功能 肝功能试验的分类: 1. 识别肝实质细胞通透性改变的试验:ALT、AST 等升高。 2. 指 3. 示肝细胞坏死的试验:血清中出现谷氨酸脱氢酶和线粒体谷草酶。 4. 肝实质细胞内质网蛋白质合成机制障碍的试验:如血清 Alb、胆碱脂酶、凝血因子和 纤维蛋白等浓度下降。 5. 指 6. 示肝内或肝外胆道阻塞的试验:如血清 ALP、5’-NT、GGT 和某些胆汁酸增高。 7. 肝脏间质成分增生的试验:血清蛋白电泳中 α2 和 γ 球蛋白增加,8. 单胺氧化酶活性 升高。 ALT(谷丙转氨酶) 临床意义:人体中很多脏器都含有 ALT,其分布大致为肝>肾>心> 肌肉。肝内 ALT 活性远远超过其它脏器的活性,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质的可溶性部分,故 测定 ALT 反映肝脏损害具有特殊意义。血清 ALT 活性增高原因:急性病毒性肝炎;骨骼 肌、肾脏及胰腺等组织坏死;伴有急性肝炎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严重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时的肝郁血;胆道疾病、肝外癌性胆道梗阻性黄疸(如胆管癌、胰头癌)、胆 石症、胆管炎及胆囊炎;应用氯丙嗪、异烟肼、锑剂、奎林、呋喃西林、利福平、某些 避孕药、苯巴妥、利眠宁等药物,以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等中毒;外科手术、麻 醉、剧烈运动、早期妊娠等。 注意事项:血清或血浆均可,推荐用血清。红细胞 ALT 比血浆高约 7 倍,溶血时红细胞